第179章 户政七赋役四(4)

上萧巡抚请扺粮支谷议

陶元淳

去夏六月。昌邑遭遇水灾。幸当小熟收割之后。黔黎不甚失所。正供不甚亏缺。然冲埋之田。不可复耕。实非寻常水潦。可计分数。可望来秋者也。而儋州李牧。妄称灾止五分。竟寝其事。前府汤君。复以违例委勘。揭参职名。彼其处心积虑。不过以题豁之难。迎合时局。概置不行耳。夫题豁诚难也。身为民牧。坐视斯民之死。独不可从长商搉乎。昌邑正供之外。岁办公费。尚有多金。独不可酌议通融。免此一邑乎。今之虐取于民者。虽违例而不顾。虽犯法而不辞。独至于利民之事。又辄以例为解。虽其可以商搉可以通融者。而亦不肯稍一心。民何不幸。而遇此能循例之良有司也。今昌化之灾。锺于去岁。而祸发于今年。老弱行乞于公庭。壮者流离于道路。诚欲发仓借贷。而失业之民。春可散而秋无可偿。民敢支而官不敢放。除未灾之孑遗。勉完兵饷外。其余万难措处。加以浮粮挂额。从前已行摊派。此后何有抵销。惟有束手待毙而已。职深思曲算。为昌民一时之计。又为昌民永远之计。谨条上二事。仰冀仁人君子。俯赐采择。

一抵补浮粮。 本朝临高县赋役全书。有拨补昌化县广储仓米银三百七十余两。琼府临邑二志。抽拨昌化县秋粮米一千五百七十余石。半充兵饷。半备支。此系从前抵补之额。今查临高自三十年捐荒之后。多解银三百四十余两。又报垦银二百七十余两。此二项。已达部者。可以咨明给还。未达部者。可以暂行拨补。共银六百余两。适符昌邑浮粮之数。此昌民永远之计。其事之始末。详见撰浮粮考中。谨缮写呈览。

一放支仓谷。昌化旧有三十年放支仓谷四百一十六石。于康熙三十四年奉文追补。又有士民捐输谷三十八石二斗。此二项未经报部。职别具文书。详请赈济。仰祈俯从所请。准民支受。免其还官。虽不足救灾伤之万一。然亦一时权宜之计。

已上二条。一系藩宪职掌。一系粮宪职掌。势必行司查议。恳乞大人严限时日。即赐处分。毋假手吏胥。稽缓时日。夫衽席之人。岂知水火之苦。饥渴之众。岂望水陆之珍。早一日。即受一日之赐。捐一分。即受一分之益。伏冀大人破格行事。以救生灵。昌邑幸甚。

请查田粮影射疏雍正元年

阙名

按地输丁。原属优恤穷民之善意。但直隶江浙等处田地。多有名为有地。而其实无租税可收者。其故大略有四。从来置产之家。多系乡绅富户。其弃田之人。贿通置田家人。将高下错杂。一概指为美产。往往以九亩作十亩。或以九亩五六分作十亩。当其富饶之时。无从细察。亦并不觉有代为纳粮之累。及至家业渐贫。必鬻其实在八九分之产。而此一二分之虚地虚粮。无从推去。不得不照户纳课。此有地无租之一也。再向日置产之时。原系高下错杂。今则急而求售。不得不尽鬻其高者。而独其下。此下地所入。十年九空。偶有收成。仅足完一年之粮。不足赔九年之累。此有地无租之二也。再有一种弃产之人。原因一时急用。希图日后取赎。故赵甲之田。卖于钱乙。而户名不即改换。赵甲收钱乙之粮。为之代完。久之究竟无力取赎。传及子孙。户名仍在。而赵甲遂为无田有户。不得不照户纳粮。此有地无租之三也。又有一种弃产之人。原系出入衙门。穷困无赖。或系武举劣衿。身倚护符。既以弃产。仍复希图包纳。于中取利。然其利止于一时。而其累及于子孙。遂有年代久远。无从推收过户。赵甲之家。有不得不为钱乙每岁纳粮者。此有地无租之四也。至于直隶之顺天保定河间永平宣化五府。多有圈占之地。其所拨补。大约远隔数百里不等。而地亩半属洼下。每年除完粮之外。所余无几。应令该抚查明。分为上中下三则。其上则中则。按其多寡摊入丁银。至于下则。及有地无租之人。免其一体均摊。务期粮归实在有田之人。不得私相影射。如此则无地穷民。与有地无租之穷民。均不致有赔累之苦也。

严察派征檄河南通志

贾汉复

钱粮关系军 国重务。少派则亏 国。多派则病民。原不容一毫增。亦不容一毫减者也。故前奉钦定悉照万历年间等则派征。刊刻赋役。除荒征熟。永为遵守。 朝廷之嘉惠元元。何其周且详也。倘奉行者上体 国课。下念民瘼。当顺治十二年刊造赋役之时。若俱照万历年间则例银数。磨对清楚。勒之版图。颁以由单。何至于亏 国。又何至于累民。今本部院接准部咨。行查多派少派缘由。及将各属派征文册。与赋役全书。逐一查对。其各州县每亩征银数目。有比赋役多者。有比赋役少者。咸与万历年间等册不符。至于少派者亏 国。不待言矣。其多派者。每亩有多几毫者。有多几厘几分者。甚有多至一钱者。如河南府新安县。上地每亩征银六钱零。宜阳县上地征熟则例。每亩比旧则多至一钱零。若以地复原额计之。多征银数。每州县不下盈千累万。病民之大。莫逾于此。况豫省群黎。自经凋残之后。寥寥孑遗。皆是患难余生。照额派征。尚苦无措。此额外包荒。其何以堪。皆因顺治十二年。始造赋役各官。全不详慎。以致赋役舛错。贻千百年之巨害。俾穷民剜肉包荒。枉苦莫诉。何日是其底止也。故谚有云。粮为万年赃。其斯之谓欤。本部院抚豫以来。何利不为民兴。何害不为民除。似此多派厉民之事。知之既切。察之既真。断不肯任听前官之误。贻残黎无穷之累。除行布政使。查省属地方。遵照万历年间则例派征者。系某某州县。比照赋役包荒多派者。系某某州县。比照赋役少派者。系某某州县。其中多派者何故多派。少派者何故少派。再一合盘筹算。多派州县。除荒熟额银之外。共计额外多出银若干。少派州县。合荒熟额银之数。共计额内尚少银若干。逐一查明。作何更正。造册具详。第此多派少派之数。虽系从前司府州县错误。其中少派者。仅止亳厘之谬。为数无几。而多派者。竟至每亩几分几钱。为害最巨。俟藩司查明日。咨部具题。但事关百姓永害。本部院不避嫌怨。期于力除。以苏民累。合行仰抚属官民人等。一体通知。亦见本部院惓惓为民至意也。

革场税疏贵州通志

阎兴邦

贵州一省。旧设贵阳安顺普安镇远四大税。又有永宁毕节乌撒鸭池四中税。皆载在经制。可考者也。后伪逆占据。横征苛敛。遂设立各山场小税名色。深为民害。我 朝辟黔之初。钱粮需用繁多。踵而未改。穷乡僻壤。在在有税。岁额多者百余两。少者拾数两不等。皆于岁初。臣衙门印发循环簿。责令征收足额。按季报查。但黔省羊肠鸟道。舟车不通。凡有货卖。皆肩挑背负。为数无多。一线大路。已纳税数次。及其今日赴此扬。则此场税之。明日赴彼场。则彼场又税之。展转交征。资本易竭。势必裹足不赴。收税之官。虑正额不足。或称贷以完者有之。或苛索以充者亦有之。以致山僻民苗。数年不能易衣。终岁不得食盐。商民实为交病。而税额恐终至难足矣。

臣思各省商税。唯关津有征。至于城市集镇。唯取牙帖小税。未尝征商贾也。独黔省弹丸残区。沿途大税。不为不密矣。而复及山场。琐征负贩。于 国体为不宜。于民生为大困。臣愚以为除四大税。四中税。再如稍接江干。可通商贾。如乌茶渡等六小税。及思南之盐税。新疆平大黔三税。俱应照旧征收外。其余各府之二十七小场杂税。应自本年为始。一概停止。不得仍存税场名色。庶便民生。臣非不知黔省钱粮。仰给外省。本处搜括之数。未可轻言裁减。然 国家用财。取之有道。似此无艺之征。去之唯恐不速。且计一年所入。不过一千六百余两。在 朝廷捐之。仅同涓滴。而深山穷谷。贱贾愚苗。皆永戴皇仁于无穷。所捐甚小。所得至大。臣受恩深厚。身任岩疆。实见不便于民之事。不敢因循缄默。贻误地方。既据该司呈详。造具清册前来。臣谨会 题。伏祈睿鉴。

书韩中丞请免省存余耗疏后

蔡方炳

尝闻汉臣不加赋而国用足之语。与唐史进羡余以媚君上之事。每讶其不伦。而犹幸近世无此举动。今读韩公请免省存余耗一疏。乃知人臣心术不同。古今殆如一辙也。夫粮之有耗。朝廷明禁之。旗丁阴索之。方且禁之不能。而忽明开一例曰。有旗丁勒索未尽之余耗。可佐司农军饷未足之急需。旗丁闻之。将执此为例。曰。粮之有耗。朝廷实闻之。非私也。于是耗赠几同正供。可以勒索而无忌惮。设更有州县额外加征。亦得援以为例。曰。朝廷固取省存之耗矣。则所谓禁勒耗。禁滥征。止成具文而已。原夫始事者之心。岂真采汉臣遗意。仿唐史余风乎。特未深思其害焉耳。予因是而推之。如役田花利也。学租银两也。并征充饷矣。亦曾思二项田亩所始乎。因差役烦重。于里中富人。捐资置田。公收租米。除完纳正供外。以田中余利。津贴里中役费。诚有合于富者输财。贫者输力之义。今乃以役田花利。归之公家。在承役者津贴无资。固已苦矣。而每亩需纳花利银七钱。一亩所入。完去粮折。安得有七钱之余。里中岁岁赔累。遂以昔日好义之人为罪府。谓苏吾困者。适以重吾困者也。学田之始。亦当日上台有司。敦崇学校。置田收租。除完纳正供外。以田中余利。为修葺考课之需。并以助给诸士之极贫者。后人不体此意。徒饱蠹腹。则清理之俾复旧制可也。即不然。犹饩羊空存可也。今亦征学租以入公家。学役不能赔纳。势必取盈于佃户。佃户畏累。则弃田不耕。田不耕。则不特学租无办。而正供亦将缺额矣。夫举一事。必当思其后日之为民害与否。且当思此项所从来果为公家当取之财与否。使为公家应取之财。久当入之额赋。其不入额赋者皆。非公家所得取也。特因司农仰屋之时。故言利之臣。进此多方搜括之术。得韩公以救其误。圣人在御。仁政旁流。当不惜幡然反汗。必且有继余耗而议革者。予故僭引其端。以备当事之采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