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兵政三屯饷(2)

又宋辽金如欧阳修范仲淹吴充耶律昭田琢亦各建此议。前后皆互相发明。至明邱浚之大学衍义补。言此事又独详。盖未有不以此为扈边实塞足国裕民要务者。兵法有云。取敌一锺。可当吾二十锺。屯田一石。可当转输二十石。诚有味乎其言之也。然臣尤以为天下有必不可不屯之地。则边地之荒弃者是也。有必不可不屯之人。则士卒之游惰者是也。载观汉唐之兴屯于边地者。行之莫不有功。而宋之兴屯于腹里者。行之莫不有弊。又魏晋至宋之凡以民屯者。则时闻其扰民。而汉之兵屯者。则未闻其苦民。固昭然可知也。然犹虑各边士马置星罗。既难议减。恐兴屯已为不易。去协饷终亦大难。况国计之盈亏。与戍卒之多寡。皆关生计。何可不并为熟筹。殊未思今日之兵。固并不多于古。无论周初之封建。多至千八百国。凡幅百里者。皆可有调发之兵七千五百。守土者尚未可以数计。即五霸兼并之余。其大国亦不过止得如今日一省。而兵车一出。动以数万计。且有称带甲百万者。再如汉季当三分未定时。袁术袁绍马腾张鲁辈兵常至十余万二三十万不等。晋末东迁以后。刘渊石勒李寿等兵亦各数十万不等。延及梁陈。盖二百八十余年。无一日非割据世界。若兵饷一有匮乏。计必无取资于敌国之理。故地方之需协与不需协。诚不在守兵之多与不多也。臣则谓今日之可以耗 国家之物力者。经理之。即无一不可益 国家之豫大。如四川一省。通计需饷。岁不过百万而止。其地则素所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一大都会。今犹然荆榛蔽野。若使之开垦。岂难复成膏腴。粤西需饷。又不过止得蜀省之半。其荒芜非尽石田。若使之开垦。当亦可资饱腾。是四川广西之协银。可尽省也。若广东福建则需饷较多而闲田较少。然沿海固皆可屯。况屯政一举行。且见边要所在。无地非屯。无地非兵。则海禁可开。食用益饶。再减额兵。即广东福建之协银。亦可尽省也。惟滇黔以平定独后。戍兵视前代不啻加倍。虽尚有故明沐英世守田产。诚不足供今日多兵之赡养。又伪永历以养兵最多。致民重困。其陋例亦无足法。但我兵则固不更多于伪永历时。且藩下丁壮。已照八旗圈给田土。其食用自应即于田土中取足。今止是备查边荒分兵垦种。务期足用。当亦无难。其各营汛绿旗官兵。亦各查其附近荒田。谕令垦种。则不但可使地无遗利。固亦古人善守门户者守藩篱之意。然要在藩镇大小。手足齐而心力一。庶滇黔西省之协银。亦可尽省也。从来所最难得者。承平无事之时。臣实以时不可失。备陈管见。惟冀皇上垂察。特该部确酌详议。勿以为目前可支。而畏言远算。勿以为成效难期。而祗事因循。即从此亿万斯年。 国与民皆实享其利矣。

请停查屯田疏乾隆十一年

御史赵青藜

查屯田一项。沿自前明以至于今。其各卫所多有。以年代久远。册籍散失。无从稽查者。亦有册籍仅存。而陵谷变易。坐落界址无可征实者。有军逃地荒。系民自开垦者。亦有运丁贫乏。将田典佃于民。而展转相售。屡易其主者。更有典佃之久。民从而建造庐舍。营治坟墓者。是以顺治十三年。漕臣即请清田归运。而究未办结。非奉行之不力。势不能也。今部臣议令清田归运。意不过丁以济漕耳。臣窃以为现行津贴之例。民出费以赡丁。丁得项以承运。其于漕。非不济也。法无容更议者。就使清田归运。果有益于丁。犹得病其累民。谓 朝廷赤子。不应歧视。况丁虽得田。不能自耕。南北挽运。旷日持久。势必召佃布种。收其租息。与未赎之津贴。同一得项承运。不见其益也。且该丁等素封有几。赎田之费。势必贷之富人。朝得田而暮转售。转年以后。又循故辙。徒令丁之狡黠者。藉以行其挟制诈骗。而民失其业。含冤赴诉讼庭。将无虚日。诚不如现在津贴之无碍于漕。而军民得以相安也。乃部议之尤难行者。谓船已减运。不当仍给屯田。是必取减运之田。以予现运之丁。而不知此日之减丁。即当年之现运。目下之现运。又即他年之减丁。效力于前。备签于后。各有减歇。各有现运。轮流既周。无不均平者。安用官之劳劳于忽取忽与为也。取与之间。册必更造。案愈烦而绪愈难理。恐军与军亦不得相安也。近蒙特恩截漕。觉此项减运。不在轮流之内。未免稍优。然以 国家深恩。人被其泽。而运军适逢其会。稍沾优渥。似不为过。且每年减运。丁数不少。夺其屯。将必致流离失所。殊非矜之道。仰荷皇上如天之仁。各丁经费。俱属有余。现在条例已为周详。但饬各督抚谕令县卫等官。清津贴之册。严典卖之禁。而军民固已相安。漕运可永无误矣。利不十不变法。故臣愚以为不若照旧办理为便。

停止加饷疏康熙元年

给事中李鹏鸣

近因军需不敷。暂加练饷。户部初议。每地一亩。加银一分。其法大为不均。夫地土有肥瘠。钱粮因之为多寡。如各直省田地有分上中下三等者。有分金银铜铁锡五等者。有以一等分为三则。三等共分为九则者。其起科之数。或每亩征银一钱。或不止一钱。或递减至一分。而且有不及一分者。则壤成赋。次第较然。载在全书。班班可考。若概以一分加之则止。照原额有加十之一二者。有加十之六七。而更有不止过倍者。上之为法。轩轾异等。下之为力。难易殊势。易者诚乐输矣。难者何以勉图。此中艰苦。不待各直省抚臣之绘图入告。始知其难行也。及其入告。而部覆谓其借口控吁。请敕务照原定一分之数。酌量完解。如复凤抚林起龙遵征练饷一疏是也。又谓酌量通融。与原派一分之银数。俱不亏少。请敕确议完解。如复浙抚朱昌祚各省镇兵饷找拨届期等事一疏是也。又云各直省乃有称未便照一分之例派征。若照银数派征。仍遵前旨。照一分之例。原定限期。作速征解。皆奉有依议行之旨矣。军饷至急。功令至严。各该抚臣谁复敢辞难取戾。而不极力催科乎。臣谓 朝廷立法。期于中正。百姓急公。要在能行。若强之以不便之法。即能行之于暂时。必不能行之于将来。敢为皇上悉陈其故。据浙抚疏称。则壤异等。山荡殊科。应照岁征额银算派。可无轻重悬殊之叹。倘计臣以照亩加饷之议。必不可更。合无令各印官酌量通融。总期无亏照亩加分之数。可见照粮算派。本是不易之良法。各省通融。乃为不得已之变计。夫照亩加饷之议。安见其必不可更。而又委曲以就功乎。且通融岂为长策。今天下额编赋税。较若列眉。而奸胥吏。尚有飞洒裁派舞文挠法之弊。矧明明示以无定之法。自州县及于府司吏胥。层层作奸。增减在手。欺罔任意。该管各官岂尽精明廉干。无为鼠者。而部议谓如有混派多征等弊。该督抚题参重处。臣恐上下积。通同作祟。诡秘之状。非督抚耳目所能及。究竟卖富挤贫。开无穷诈骗之门。而民间之物力。先为此辈耗其大半。兵饷又何赖焉。此通融二字之为厉阶。断乎不可为训者也。至凤抚疏称江北田地。当江南十分之六。其额编赋税。止及江南十分之三。今江南以三百三十六万七千之原额。新增不过四十余万。而江北以一百一十六万七千之原额。骤加至五十七万八千。较之上下两江。不啻过倍。乃部议亦云酌量民便征收。夫此五十七万八千之数。总不出一百一十六万原额之中。任其酌量。无处求宽。何以便民。至于部臣所谓各直省仍有称未便照一分之例派征者。臣虽未详其说。大抵不外凤浙抚臣二疏之意。如是。则每亩一分之例。到处难行。而原定一分之数。究竟不移。其新增无多者。仿浙省通融之规。则蚕丛滋弊。万万不得均平。其新增特重者。仿江北征收之例。则土瘠民贫。亦万万不能支持。势必民逃地荒。赋逋饷缺。即将经征各官严加处分。究于军需何益。夫经国大计。自有至公至平行之无弊者。何不取而效之。乃争此必不可得之数乎。如直隶各省岁征地粮。皆有酌定额则。今将天下岁征银数。通盘打算。共有几许。以新增之五百余万。按其旧额之数。从公均派。每银一两。应加若干。照例通行。普天一体。不论地数而论赋额。自无畸轻畸重之纷纷。又岂尚有称艰告苦而不早图完纳者乎。此于事理最安。于民情极便。吏不得为奸。官无所棘手。其于饷额。毫无亏短。又完之甚易。亦何惮而不为此简易直捷之举乎。况正赋皆有差等。而新加独欲混同。一事两例。何以服人。如谓照银加派。不便于地粮之原多者。此又一偏之见也。夫原粮多者。其地力本厚。原粮少者。其地力本薄。今反为力厚者图宽便。而使地方薄者受重累。据理而谈为不公。审势而图为不顺。果系明季旧例。败国敝政。正宜急为主张。奈何因之以自误。否则民生既困。 国计亦诎。异时方图改弦。亦已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