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昌吉之乱。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夜犒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杂坐。屯官醉后。逼诸流妇使唱歌。遂顷刻激变。戕杀屯官。劫军装库。据其城。十六日晓。报至乌鲁木齐。大学士温公促聚兵。时班兵散在诸屯。城中仅一百四十七人。然皆百战劲卒。视贼蔑如也。温公率之即行。至洪山口。守备刘德叩马曰。此去昌吉九十里。我驰一日至城下。是彼逸而我劳。彼坐守而我仰攻。非百余人所能办也。且此去昌吉皆平原。玛纳斯河虽稍阔。然处处策马可渡。无险可扼。所可扼者。此山口一线路耳。贼得城必不株守。其势当即来。公莫如驻兵于此。借陡崖遮蔽。贼不知多寡。俟其至而扼险下击。是反攻为守。反劳为逸。贼可破也。温公从之。及贼既至。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令于众曰。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亦不易当。幸所乘皆屯马。未经战阵。受创必反走。尔等各擎鎗屈一膝跪。但伏而击马。马逸则人乱矣。又令曰。望影鸣鎗。则鎗不及贼。火药先尽。贼至反无可用。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鎗。敢先鸣者手刃之。俄而贼众鎗争发。砰訇动地。德曰。此皆虚发。无能为也。迨铅丸击前队一人伤。德曰。彼鎗及我。我鎗必及彼矣。举旗一挥。众鎗齐发。贼马果皆横逸。自相冲击。我兵噪而乘之。贼遂歼焉。温公叹曰。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徒善应对趋跄耳。故是役以德为首功。然捷报不能缕述曲折。今详着之。庶不湮没焉。
异域录四库全书提要
异域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图理琛撰。图理琛姓阿颜觉罗氏。先世叶赫人。由考取内阁中书。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是编乃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图理琛以原任内阁侍读。奉 命出使土尔扈特。由喀尔喀越俄罗斯国至其地。五十四年三月。回京师复 命。因述其道里山川民风物产。以及应对礼仪。恭呈 御览。冠以舆图。次以日纪载见闻。其体例略如宋人行记。但宋人行记。以日月为纲。而地理附见。此则以地理为纲。而日月附见。所历俄罗斯境。曰楚库柏兴。曰乌的柏兴。曰柏海尔湖。曰尼尔库城。曰昂噶拉河。曰伊聂谢柏兴。曰麻科斯科。曰揭的河。曰那里本柏兴。曰苏尔呼忒柏兴。曰萨玛尔斯科。曰狄木演斯科。曰托波尔。曰鸦班沁。曰费耶尔和土尔斯科城。曰费耶尔和土尔斯科佛落克岭。曰索里喀穆斯科。曰改果罗多。曰黑林诺付。曰喀山。曰西穆必尔斯科。曰萨拉托付。曰塔喇斯科。曰托穆斯科。曰伊里木城。皆其大聚落也。其地为自古舆记所不载。亦自古使节所未经。如史记述匈奴北海。颇作疑词。故儒者类言无北海。今据图理琛所记。知伊聂谢柏兴距北海大洋一月程。又唐书称薛延陀。夜不甚暗。犹可博奕。仅得之于传闻。图理琛以五月至其地。知夏至前后确有是事。皆我 圣祖仁皇帝德化覃敷。 威棱震迭。故轺车所至。莫不具驿传。供刍糒。涉越三四万里。如行闺闼。故得以从容游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纂述成编。以补亘古黄图所未悉。今备录其文。使天下万世。知 圣化弥纶。迥出于章亥所步之外。且所记俄罗斯土尔扈特畏怀恭顺之忱。尤足见 尧天丕冒。砥属无垠。凡在方趾圆颅。无不鳞集仰流。效诚恐后。为三五以来所未有。今土尔扈特已全部内附。而所记俄罗斯南路十四国。乾隆乙亥以后。又已尽入版图。并以见 武烈文谟。显承启佑。所由拓亿之丕基者。非偶然也。
与鄂罗斯国议定疆界之碑
徐元文
皇帝抚有天下。殊方重译。罔不宾服。师武既扬。文教亦讫。荡荡巍巍。以成大一统之治。惟鄂罗斯国在黑龙江西北陲。夙尝通使效贡。后其边人弗戢。潜入雅克萨筑城以处。扰我属部猎户。使我猎户。弗宁厥居。于是 庙谟柔远。先之以文告。既不共命。则移偏师攻其城。克之。惟皇帝德并天覆。神武不杀。所获之俘。悉纵悉遣。且资之舟车糇粮。俾返其所。王旅既旋。抄略未已。用兴师复围其城。彼乃遣使讲好。请定疆域。康熙二十有八年夏。皇帝遣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等。至于尼布楚之地。宣布德意。鄂罗斯国使者。费岳多罗额里克谢等。皆悦服。相与画疆定界。使我边人。与其国人。分境捕猎。期永永辑睦。无相侵轶。约既定。勒之贞石。以昭大信。垂诸久远。专条列如左。
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有石大兴安岭。以至于海凡岭南一带。流入乌龙江之溪河。尽属我界。其以岭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国界。
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为我属。河之北岸令为鄂罗斯属。其南岸之眉勒尔客河口。所有俄罗斯房舍。迁移北岸。
一雅克萨之地。俄罗斯所治之城。尽行除毁。所居鄂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听撤往察汗汗之地。
一两国猎户人等。毋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拏。送所在官司。准所犯轻重惩处。若十数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抢掠者。必奏闻即行正法。虽有一二人犯禁。彼此仍相和好。毋起衅端。
一从前我 大清国所有鄂罗斯之人。及鄂罗斯国所有我 大清国之人。仍如旧。不必遣回。嗣后有逃亡者。不许收。即行送还。
一和好既定。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
前后藏考
姚鼐
前藏后藏。中国至西藏。有南北二道。北道自甘肃西宁出口。西南行。由青海至前藏。四千一百余里。南道自成都西九百二十里至打箭垆出口。西六百八十里至里塘。西五百余里至巴塘。西千四百里至察木多。四千五百里至拉里。西千里至札什城。札什城者。前藏也。南道别一途。自打箭垆稍北行。由草地至察木多。由察木多复稍北。又由草地亦至札什城。其地近于里塘拉里之路。然与北道皆寒苦尤甚。故行者由南道里塘者为多。昔汉欲求大夏。四道并出。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嶲昆明。计今通藏之南道。汉氐筰所闭道也。自札什城南行九百里。至札什伦布。所谓后藏也。自札什伦布又南行。则至怒江。接云南域外西夷之境。自前后藏东至里塘。司其地者。皆以僧与民长杂治之。而僧尤重。在前藏者。曰达赖喇嘛。在后藏者。曰班禅喇嘛。此其尤尊者。呼曰胡土克图。胡土克图者。师也。其弟子曰班弟。班弟所任职。曰仓储巴者。主其财。任其烦事。其分居他部为喇嘛之长曰堪布。而民长曰碟巴。又有堪布兼碟巴者。西夷所敬惟僧也。喇嘛者。皆于佛法修夙命通。死而知所往生之所。然亦间有死而失其通者。其班第辄讳之。迎民间子。择其慧者一人。以谓即其先师。曰先师受生数十余世矣。而犹一人也。其寺宇极华盛。然禁妇女入甚严。胡土克图出。则班弟驱少妇不使见。恐其心乱而失道。乾隆四十五年。 高宗寿八十。班禅自后藏来觐为祝。 上礼敬之甚隆。而西山一僧。直至其前。斥责甚厉。以谓入中国见繁丽盛美。非其宜也。班禅闻而伏首。媿服之甚。未几果死于京师。不能言所往生。其后后藏犹立所谓班禅者。而实迎异人子当之而已。
藏炉总记四川通志
王我师
按西藏天文星之次井鬼之分野。古号乌斯藏。唐之土番地。其纵横连属者。南界云南怒江。北界西宁河源。西极后藏业尔钦之沙漠。东直达于打箭炉。以近界而论。东止于宁静山界碑朗着特收其租赋。各有喇嘛专管。实断自洛隆宗为分限也。观夫边域之风土。天气凝寒。地气瘠薄。千山雪压。六月霜飞。石多田少。五谷难成。闲有粟黍豆荍之产者。仅藏地巴塘弹丸区耳。至如数万里之部落。与刍牧毳幕各种类。惟藉青稞一物。面名糈粑。并羊牛酥酪。以供朝夕。第糈粑性热。酥酪滑腻。苟非苦茗名芽。几无以生躯命。惟茶商聚于西炉。番众往来交易。以是成为通衢也。自康熙五十八年。安设塘站。以炉为始。总计里塘巴塘乍ㄚ昌都洛隆宗说板多拉里。前抵西藏。此官兵仓储地。共计八十七站。若炉右出自霍耳之甘孜边尔格。至纳夺。抵昌都。尽属草地。再由恩达。至类五齐。亦大道也。过江达桥。由铜顶。至墨竹工卡。合路进藏。至如西宁进藏之路。由青海自里麻。白燕哈利。左折入郎嗟玉树。过河。由毕利当阿。以至宁塘南成。可至察木多。若由白燕哈利。过拉布其图河。木鲁乌苏河。尽属黑账房草地。至党木热贡八个塔羊八景抵藏。再考松潘。自黄胜关出口。由郭罗克阿树杂竹卡。至竹浪过河。亦会锁里麻与西宁路同云南进藏者。由塔城关过溜通江。由大小雪山直至察木多。至于后藏之辽阔。由札什隆布通阿里白布布鲁克巴。即与生番喇丹接准噶界。再过初布寺刚吉拉。愈荒渺矣。汇考山经。不能琐计。细别河流。亦难穷源。惟取其要隘之区桥梁之险者。以定其控扼之防也。惟彼昌都。原称前藏。两河环烧。双桥高架。实为西藏之门户。嘉玉一桥最为紧要。若拉里玉树。系其咽喉。工布长江。堪为保障。再则类五齐适姜党之桥。与唐家姑苏之铁索桥。皆须设防者。又如哈拉乌苏。界比西宁。皮船为渡。与彭多宗铁索桥。非拒守不可者。再观正北之要隘。皆通准噶之要路。所喜冬则积雪难行。夏则水草维艰。复多瘴疠。岂非天设之险乎。惟滕格脑儿。兵可肆应。他如通后藏之声息。克里野噶藏胡又松根阿脚等处。独羊八景口子新桥之守。可称握要。更兼普罗鼐重镇阿里。复有朱儿吗彻登镇守西南。接连诸番以控西北。再于甲尔撤铁索桥而固守之。所谓得地利以顺天时。集人和以宁边塞。虽风气不齐。土物多异。而政教频加。潜移默感。将万亿斯年无兵革之虞矣。蠡窥浅见。少备边方之参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