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论史事菰中随笔
顾炎武
汉未绝。则光武中兴。汉绝。则昭烈再世。是以功德本乎祖宗。灭秦者秦。非六国。诛莽者莽。非汉兵。是以推戴系乎民心。才高天下。则汉祖唐宗。才丑德齐。则三国南北。是以戡定在乎人事。五胡藩镇。积数十年已成之形。则河山分裂。隋季元终。仅十余年之盗。则不传其子。是以分合视乎成形。世祖自信于会宛之日。少康惎浇于牧正之时。是以大器观乎人主。
六国首事之时。忧在亡秦而已。而不知刘项之分争者五年。舂陵起兵之日。诛莽而已。而不知赤眉王郎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之各据者十二三年。初平起义之时。讨卓而已。而不知催泛二袁吕布之辈。相攻二十余年。而卒为三国。晋阳事之日。患在独夫而已。而不知世充仁杲建德之伦。十余年而始克平之。是知相因之势。圣人不能回。而已见之形。非智士之所患也。深思而逆为之计。岂不在乎识微之君子哉。
盗之兴。天之所以开真人也。王莽之世。刘崇翟义之伦。既不能克。不生盗。则海内不乱。而真人亦无所凭以出。故新市平林。为光武之先驱。及寇剽日久。野无所掠。人穷反本。厌兵愁泣。而太平之兆已开。于是甲齐熊耳。兵散归田。而天下定于一矣。故盗贼之生不得不生。其散不得不散。势有相因。而天心系焉。繇今证古。则天意若有可知者。申生之缢。韩原之获。子圉之逃。若此者为文公也。卫太子之不得其死。孝昭之无嗣。昌邑之不君。若此者为中宗也。孝成之绝嗣。哀平之短折。王莽之篡代。若此者为光武也。传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故惠怀之际。国几亡矣。而君子以为天之启晋。居摄之年。汉中绝矣。而识者以为天之祚刘。
明封疆之律固严。而待死事之臣太薄。且如州县之吏。或任未久。或兵力不支。与城俱亡。虽无益于边陲之事。而其人之责则[己](已)塞矣。惟督抚大臣。不可以此宽其失地之律。然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古人亦未之苛也。非其人而遣之。则罪在中枢。当其事而掣之。则罪在主者。而死事之臣。自可录其节。而掩其眚。庶乎平明之论与。
人富则难使也。夫人之轻于生。必自轻于货也始。古之士大夫。不封殖。不厚奉。视天下之物。无以干其中。彼且不知世利之足恋也。而后可以决然于一死。今且天下之士大夫。而莫不爱金。官日尊而金日益多。金多而爱与之终始。彼又安肯一旦舍此累累者而死也。田单。天下之奇人也。能以二城复兴齐国。及至封为安平。奉以夜邑。娱以淄上。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则无死敌之心矣。是故人富而重其生。绝吭伏剑。不出素封千户之家。感慨自裁。多在婢妾贱人之辈。呜呼。富未必富也。生未必生也。古之偷生蒙耻。幸免而归。为乡里所不齿者。未若今之甚也。非特不齿也。破其庐。其资。燔其室。而后厌于人心者。何哉。古不富而今富也。富然后树怨深。富然后人思夺之。于是腼然面目者。不敢见人。而藏颜有北之乡。匿影曦光之下。呜呼。虽悔之何及哉。
古之善治兵者。营平久驻湟中。月计粮谷茭数十万。未见累民。古之善理民者。乖崖甫至成都。即奏罢陕西米数万。未闻馁士。古之善养兵者。荆州十年之积。不烦转运。古之善利民者。内史牛车之输。不费追呼。明宣宗时。特着三法。一久任。二不次迁擢。三不限流品。
万历庚戌丙辰。用阁臣言。馆选隔科一举。故二科独无庶吉士。本旧制也。至崇祯甲戌丁丑。复行之。守令之难有四。坐堂皇。抚一邑。专精课治。何业不就。而时日耗于趋迎。精神殚于馈遗。帣鞴鞠跽。东西奔驰。其难一。工于弥缝。善事上官者。躐荐台省。不者辄以他事中之。畏简书不若其畏上台。其难二。首尾牵制。文移把持。尺寸以上。不得轻有所举。长材无以自见。掣肘之患。其难三。官如行马。仅一过耳。书役为主。人官者为客。则其弊不可得知。知不可得竟。其难四。既责其拊循。而以征输不及额议罚。既戒其贪墨。而以设处不误公为程。有以己之不廉。成己之不法。亦有以[己](已)之不法。成人之不廉。
万家之邑。必有士夫数十。谄谀相先。侈靡相耀。子女姻亚童仆。坐较金帛以为意色。稍不能忍。必且诪张恣睢。而取必于官。
海忠介惟有一袍一仆之风。始能建言世庙。陆文定惟有焚香啜茗之致。始能不谢分宜。
茅屋数椽。穜稑百亩。仅给衣食。如吴介肃之高持。刚介寡与。誓不营私。终身不渝。如何文肃之正大。敝裘尚假于人。牝马亦非己有。如陈茂烈之风纪自持。
卑者积俸以取迁除。巧者捷以营津要。
汉之能吏。多出掾史。唐节度所辟书记。亦往往入而为大官。即明之初。吴讷以医起中丞。郁新严震以人才登八座。杨士奇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陶鲁以恩荫而至金吾。黄福以贡士而为六卿。胡俨以乡举而为司成。况锺蔚能以吏员而为郡守。
龚子刍言。谓今江南虽极大之县。数万金之富。不过二十家。万金者倍之。数千金者又倍之。数百金以下稍殷实者不下数百家。以户口数十万之大县。而富户不过千余。于千家之中。而此数十家者。烦苦又独甚。其为国任劳。即无事之时。宜加爱惜。况今多事。皆倚办富民。若不养其余力。则富必难保。亦至于贫而后已。无富民则何以成邑。宜予之休息。曲加保护。毋使奸人蚕食。使得以其余力赡贫民。此根本之计。又曰。一邑之中。食利于官者。亡虑数千人。恃讼烦刑苛。则得以吓射人钱。故一役而恒六七人共之。若不生事端。何以自活。宜每役止一正副。供驱使。余并罢遣。令自便营业。而大要又在省事。事省。则无所售其吓射。即勒之应役。将有不愿而逃去者。尤安民之急务也。
卢九台告人曰。不肖十分精神。七分调停宰辅台省。一分消耗簿书期会。其筹兵设策。只二分余耳。若得五分办贼。亦不至任彼猖狂。
古之治兵者必治赋。古之治民者必筹兵。而汉之太守皆自为将。自古守令将帅之不相为用。未有如今日者也。
熙丰之法。有至今不变者。经义也。武举也。茶马也。崇观之法。有至今承用者。邓洵武之官阶也。
孙沔以张禹李林甫斥吕夷简。而夷简以为元规药石之言。恨闻此迟十年尔。又如文彦博请召还唐介。宋时相臣尚有此。
巴蜀被文翁之化。易议刺为文章。南阳被召父之化。易商贾为本业。川被黄韩之化。转争讼为笃厚。非常之策。陈汤不奏于公卿。度外之功。班超不谋于从事。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韩世忠京口之战。只不曾备得无风及火箭二事。遂败于兀朮。故用兵者。在先识己之瑕。而后可以待敌。
说经日知录
顾炎武
有天下而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岂必自损以益人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所谓弗损益之者也。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诗曰。奏格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所谓弗损益之者也。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其道在是矣。国犹水也。民犹鱼也。幽王之诗曰。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五行志以为鱼阴类。民之象也。逆流而上。言民不从君。为逆行也。自人君有求多于物之心。于是鱼乱于下。鸟乱于上。而人情之所向。必有起而收之者矣。
君子之于小人也。有知人则哲之明。有去邪勿疑之断。坚如金石。信如四时。使憸壬之类。皆知上志之不可移。岂有不革面而从君者乎。所谓有孚于小人者如此。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盛世之极而乱萌焉。此一阴遇五阳之卦也。孔子之门。四科十哲。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盛矣。而老庄之书。即出于其时。后汉立辟雍。养三老。临白虎。论五经。太学诸生至三万人。而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为之称首。马郑服何之注。经术为之大明。而佛道之教。即兴于其世。胡三省曰道家虽宗老子而西汉以前未尝以道士自名至东汉始有张道陵于吉等是道与佛教皆起于东汉之时是知邪说之作。与世升降。圣人之所不能除也。故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呜呼。岂独君子小人之辨而已乎。
人主坐明堂而临九牧。不但察心之向背。亦当知四国之忠奸。故嘉禾同。美侯服之宣风。厎贡厥獒。戒明王之慎德。所谓敬识百辟享也。昔者唐明皇之致理也。受张相千秋之鉴。听元生于蒍之歌。亦能以謇谔为珠玑。以仁贤为器币。及乎王心一荡。佞谀日崇。开广运之漕。致江南之货。广陵铜器。京口绫衫。锦缆牙樯。弥数里。靓妆鲜服。和者百人。乃未几而蓟门之乱作矣。然则韦坚王之徒。剥民以奉其君者。皆不役志于享者也。易曰。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若明皇者。岂非享多仪。而民曰不享者哉。
成王作周官之书。谓唐虞稽古。建官惟百。而夏商官倍者。时代不远。其多寡何若此之悬绝哉。且天下之事。一职之微。至于委吏乘田。亦不可阙。而谓二帝之世。遂能以百官该内外之务。吾不敢信也。考之传注。亦第以为因时制宜。而莫详其实。吾以为唐虞之官。不止于百。而其咨而命之者二十有二人。其余九官之佐。殳斨伯与朱虎熊罴之伦。暨侍御仆从。以至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以名达于天子者。不过百人而已。其它则穆王之命。所谓慎简乃僚。而天子不亲其黜陟者也。故曰。尧舜之知而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爱人。急亲贤也。夏商之世。法日详。而人主之职。日侵于下。其命于天子者多。故倍也。观于立政之书。内至于亚旅。外至于表臣百司。而夷微卢烝三亳阪尹之官。又虞夏之所未有。则可知矣。杜氏通典。言汉初王侯国百官皆如汉朝。惟丞相命于天子。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及景帝惩吴楚之乱。杀其制度。罢御史大夫以下官。至于武帝。又诏凡王侯吏职。秩二千石者。不得擅补。其州郡佐吏。自别驾长史以下。皆刺史太守自补。历代因而不革。洎北齐武平中。后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赐其卖官。分占州郡。下及乡官。多降中旨。故有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寖移于朝廷。以故外吏不得精核。由此起也。故刘炫对牛宏。以为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此政之所以日繁。而沈既济之议。欲令六品以下。及僚佐之属。许州府辟用。唐书百官志曰初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才足矣后之人见周礼一书。设官之多。职事之密。以为周之所以致治者如此。而不知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之外。文王罔敢知也。然则周之制虽详。而意犹不异于唐虞矣。求治之君。其可以为天子而预铨曹之事哉。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夫使机智日生。而奸伪萌起。上下且不相安。神奚自而降福乎。有起信险肤之族。则高后崇降弗祥。有诪张为幻之民。则嗣王罔或克寿。是故有道之世。人醇工庞。商朴女童。上下皆有嘉德。而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矣。然则祈天永命之实。必在于观民。而雕为朴。其道何由。则必以厚生为本。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孔氏曰。私人。皁隶之属也。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故贵有常尊。贱有等威。所以辨上下而定民志也。周之衰也。政以贿成。而官之师旅。不胜其富。左氏襄公十年传又其甚也。私人之子。皆得进而服官。而文武周公之法尽矣。候人而赤芾。曹是以亡。不狩而县貆。魏是以削。贱妨贵。小加大。古人列之六逆。又不但仍叔之子。讥其年弱。尹氏之。刺其材琐而已。自古国家吏道。杂而多端。未有不趋于危乱者。举贤材。慎名器。岂非人主之所宜兢兢自守者乎。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所谓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以箕子之忠。而不敢对纣之失日。韩非子况中材以下。有不尤而效之者乎。卿士师师非度。此商之所以亡。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此楚之所以六千里而为雠人役也。是以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保邦于未危。必自此始。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释训曰。夸毗。体柔也。后汉书崔骃传注夸毗谓佞人足恭善为进退也天下惟体柔之人常足以遗民忧。而召天祸。夏侯湛有云。居位者以善身为静。以寡交为慎。以弱断为重。以怯言为信。抵疑白居易有云。以拱默保位者为明智。以柔顺安身者为贤能。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鲜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寖而成俗。故父训其子曰。无介直以立仇敌。兄教其弟曰。无方正以贾悔尤。且慎默积于中。则职事废于外。强毅果断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谓率职而居正者不达于时宜。当官而行法者不通于事变。是以殿最之文。虽书而不实。黜陟之典。虽备而不行。长庆集策罗点有云。无所可否则曰得体。与世浮沈则曰有量。众皆默己独言则曰沽名。众皆浊己独清则曰立异。宋史本传观三子之言。其于末俗之弊。可谓恳切而详尽矣。至于佞谄日炽。刚克消亡。朝多沓沓之流。士保容容之福。苟由其道。无变其俗。必将使一国之人皆化为巧言令色。孔壬而后已。然则丧乱之所从生。岂不阶于夸毗之辈乎。乐天作胡旋女诗曰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是以屈原疾楚国之士。谓之如脂如韦。而孔子亦云吾未见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