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其湿热伤及肝肾,致宗筋弛纵,为阳痿者,如筋角近火则软,得寒则坚,宜滋阴八味丸,或龙胆泻肝汤。经谓∶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也。然必脉症果系湿热,方用苦坚淡渗。若肝肾虚热,仍宜养肝滋肾,地黄汤加龟板、元参、天麦冬、五味子。又有心肾失交,梦泄致痿,远志丸加熟地、枣仁、白芍。劳伤筋骨,阳道痿弱,无比山药丸、大造固真丹。肾虚无子,精冷精滑,七宝美髯丹。通治阳事不起,如赞化血余丹、鹿茸地黄丸、三子丸、青娥丸等。此治法大概也。若夫元阳既伤,真精必损,必兼血肉温润之品缓调之,如斑龙丸、聚精丸、二至百补丸之类。纯用刚热燥涩之剂,恐有偏胜之害,其审而裁之可耳。

〔丸冷〕阴痿弱而两丸冷,阴汗如水,溺有余沥,此肝经有湿。柴胡胜湿汤。肾脉强大,右尺尤盛,此相火盛而反痿。滋肾丸、地黄丸。有阴茎内缩,乃肝之筋受寒。四逆汤加参、桂。阴纵不收,肝之筋伤热。小柴胡汤加酒炒黄柏。又强中症,茎举不衰,精流不止,或由肝火太强,或由金石性发,宜泻火解毒。用知母、石膏、元参、生地、大豆、甘草等。夏子益奇疾方,治玉茎长硬不痿,精自出,捏之脆,痒如针刺,用补骨脂、家韭子各一两,研末。每服三钱,水煎,日三次。玉茎溃烂,谓之下疳,先用米泔水温洗,用炉甘石、乳香、血竭、黄连各一钱,轻粉五分,冰片一分。研末搽,立效。

附方

〔滋阴〕归肾丸 熟地(八两) 山药(炒) 萸肉 茯苓 当归 杞子 杜仲(盐水炒) 菟丝子(酒浸炒。

各四两) 蜜丸〔益阴〕还少丹 见一卷中风。

〔滋阴〕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益火〕右归丸 见二卷虚损。

〔益肾〕八味丸 见一卷中风。

〔通补〕补骨脂丸 补骨脂(炒香) 菟丝子(酒蒸。各四两) 核桃肉(一两) 沉香(钱半)蜜丸盐汤下。

〔心脾〕归脾丸 见二卷劳瘵。

〔调郁〕妙香散 见二卷衄。

〔畅肝〕加味逍遥散 见一卷火。

〔填精〕大补元煎 见一卷中风。

〔摄肾〕固阴煎 见二卷脱。

〔摄肾〕秘元煎 见四卷三消。

〔脾肾〕脾肾双补丸 人参 莲子 山药 山萸 五味 菟丝子 巴戟 砂仁 橘红 肉蔻 车前补骨脂 蜜丸。忌羊肉。

〔双补〕七福饮 见三卷郁。

〔扶脾〕玉母桃 冬白术(泔浸炒) 熟地(酒蒸杵) 何首乌(九蒸) 巴戟肉(甘草汁浸炒)杞子 等分蜜丸。

〔滋阴〕滋阴八味丸 六味丸加知柏,俱盐水炒,各三两。

〔泄热〕龙胆泻肝汤 见三卷诸气。

〔安心〕远志丸 见四卷痫。

〔补肾〕无比山药丸 见六卷腰痛。

〔益精〕大造固真丹 补骨脂 杞子(各六两) 山药 菟丝子(各四两) 核桃肉 萸肉(各三两) 巴戟苁蓉 人参 鹿茸(各二两) 五味子 小茴香(各一两半) 熟地(十二两) 于术(六两) 紫河车(一具)蜜丸。酒下。

〔补阳〕七宝美髯丹 赤白何首乌(各一斤。黑豆拌蒸) 茯苓(乳蒸) 牛膝(酒蒸) 当归杞子(酒浸) 菟丝子(酒浸。各半斤) 故纸(芝麻拌炒,四两) 蜜丸盐汤下。

〔通治〕赞化血余丹 血余( 八两) 熟地(八两) 杞子 当归 鹿角胶 菟丝子 杜仲 巴戟 小茴香茯苓 苁蓉 核桃肉 何首乌(各四两) 人参随宜。

〔填精〕鹿茸地黄丸 见本卷淋浊。

〔通治〕三子丸 蛇床 五味 菟丝 蜜丸。

〔补火〕青娥丸 见六卷腰痛。

〔督脉〕斑龙丹 见本卷淋浊。

〔益精〕聚精丸 见本卷淋浊。

〔填精〕斑龙二至百补丸 鹿角胶 黄精 杞子 熟地 菟丝饼 金樱子 天冬 麦冬 牛膝 楮实龙眼肉 以上熬成膏,加炼蜜,调入后药末∶鹿角霜 参 苓 地 萸 味 芡实 山药 知母 共十味为末,和前膏杵丸。

〔驱湿〕柴胡胜湿汤 升 柴 羌 苓 泽 草 黄柏 龙胆草 归尾 麻黄根 防己 五味子 水煎。

〔湿热〕滋肾丸 见一卷火。

〔阴缩〕四逆汤 见一卷暑。

〔和解〕小柴胡汤 见一卷温。

蓄血论治

凡跌扑伤损,及努力负重,忿怒气逆,皆使瘀血停蓄。其症寒热发黄,胸胁小腹满痛,手不可近。宜分上中下治之。如吐衄停瘀、属上部,必漱水不欲咽,犀角地黄汤。血结胸膈,属中部,必燥渴谵语,桃仁承气汤。少腹硬满,大便黑,属下部,必发狂善忘,抵当汤、代抵当汤。三焦蓄血,必狂躁便实,生地黄汤。蓄血初起,胸腹痛,香壳散。从高坠下,恶血留停,腹胁痛不可忍,复元活血汤。努伤血滞,沉香降气散。胸前血瘀,生韭汁和童便服。夹血如见祟状,当归活血汤。身寒热发黄,脉弦细而伏,《千金》用大黄、芒硝、归尾、桃仁、人参、桂心,为末。酒服二方寸匕。蓄血下黑如漆、最危,必神脉不变,方可治。瘀血燥结,玉烛散。头面身体发黄,以绢包生姜渣擦之,自退。

附方

〔上部〕犀角地黄汤 见一卷温。或加 当归 桔梗 陈皮 甘草 藕汁 红花〔中部〕桃仁承气汤 见一卷疫。

〔下部〕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炒) 桃仁(二十个) 大黄(酒浸,三两)〔下部〕代抵当汤 见二卷血。

〔三焦〕生地黄汤 生地汁(一升) 干漆(炒,五钱) 生藕汁(半升) 蓝叶(一握) 虻虫(二十个)水蛭(十个) 大黄(一两) 桃仁(五钱)水煎。分二服。

〔胸痛〕香壳散 香附(炒,三钱) 枳壳(炒,二钱) 青皮 陈皮 乌药 赤芍 蓬术(醋炒。各一钱)归尾(三钱) 红花(五分) 炙草(二分) 生草(三分) 研末,每服四钱。

〔腹胁〕复元活血汤 见二卷血。

〔怒伤〕沉香降气散 见三卷郁。

〔见祟〕当归活血汤 归 芍 地 姜 桂 苓 枳 柴 草 桃仁 红花〔燥结〕玉烛散 见六卷腹痛。

溺血论治

溺血与血淋异,痛为血淋,出精窍;不痛为溺血,出溺窍。痛属火盛,不痛属虚。然经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者胞之室。惟房欲损肾,热注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血随溺出,亦火所迫也。其脉洪数,法当滋化源。六味饮加生牛膝。如肺肾阴虚,口干腰酸,六味丸合生脉散。小肠火盛,血渗膀胱,导赤散。

肝火脉洪,不能藏血,龙胆草汤加法。胆火溺血,头痛眩晕,当归饮。溺血日久,肾液虚涸,六味阿胶饮。

阴虚火炎,一切溺血血淋,保阴煎。小溲自利,后沥血点,痛如血淋,小蓟饮子。小水不利,赤浊淋闭,大分清饮。通治溺血,益母草捣汁一升,服效。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研。每用三钱,豆豉煎汤下效。治血淋,琥珀研细,以灯心、薄荷煎汤下二钱。脾虚不能摄血,久而滑脱,妙香散去桔梗、麝,加 龙骨、益智仁。

附方

〔化源〕六味汤 见一卷中风。

〔阴虚〕生脉散 见一卷暑。

〔小肠〕导赤散 见一卷温。

〔肝火〕龙胆草汤 一味龙胆草煎服。

〔胆火〕当归饮 当归 羚羊角 赤芍(各二钱) 生地 刺蓟叶(各一钱)〔液涸〕六味阿胶饮 六味汤加阿胶、童便。

〔虚火〕保阴煎 见五卷痉。

〔血淋〕小蓟饮子 蓟 栀 归(各一钱) 地 藕节(各钱半) 滑石 蒲黄(炒。各钱二分) 通草甘草 竹叶(各八分)〔淋闭〕大厘清饮 见四卷泄泻。

〔脾虚〕妙香散 见二卷衄。

便血论治

(肠风 脏毒附)便血与痢血异,便血宿疾,痢血新邪,兼有脓杂。与肠风脏毒尤别。便血火淫,肠风风淫,脏毒湿热淫,兼积毒。便血由肠胃火伤,阴络血与便下,治分血之远近虚实新久,不可概行凉血涩血。《金匮》以先便后血为远血,黄土汤。先血后便为近血,赤小豆当归汤。其血色鲜稠为实热迫注,多醇酒浓味酿成,约营煎、地榆丸。

色浠淡为脾胃虚寒,归芍异功散加炮姜。色瘀晦为阳衰不摄。因中寒食冷,气滞血凝必腹痛呕泻,附子理中汤倍炮姜。思伤心脾,气不统血,或年衰病久,归脾汤。惟初起血中伏火,用桂圆肉、包鸦胆子肉十枚,匀两包,四五服效。若未止,用刘寄奴五钱,松萝茶一钱,乌梅肉一枚,煎服效。久而气陷血脱,补中益气汤。

血滑不止,举元煎下玉关丸。若面色萎黄,下元虚惫,加味六君子汤,下断红丸,或十全大补汤去茯苓,加防风。其结阴便血,脉必虚涩,系厥阴肝血内结,阳失统运,渗入肠间。诸家谓阴寒内结,非也。遵《医通》补中益气汤,倍黄 ,加炮姜。宿有血症,因感湿热,血下紫黑,乃湿毒肠 。升阳益胃汤。凡便血及肠风服药不效,山楂子散。大便燥结,肛头血出,熟地一两蒸食。

〔肠风〕血清色鲜,远射四散如筛,风性疏也,经言∶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加减四物汤加秦艽,虚者人参胃风汤。肠风夹湿,下如豆汁。或瘀紫,升阳除湿防风汤,有热加黄连、当归、甘草。若湿热内蕴,下血腹满,槐花散。初起血热,槐花饮。久则兼夹寒湿,浓朴丸。血滑不止,惜红煎。脾脉浮缓,土虚风湿交乘,加味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肠风兼泻,米豆散。

〔脏毒〕血浊而色暗,系湿热蕴毒,轻者猪脏丸,重者脏连丸。酒毒酿湿热下血,聚金丸。若肛门血射如线,或点滴不止,为痔血,秦艽白术丸去皂角、枳实、泽泻。加槐花、生地黄蜜丸。痔与痢血,另详本门。

附方

〔远血〕黄土汤 术 附 地 芩 草 阿胶(各钱半) 灶心土如鸡子大一枚,打碎,水煎澄清,再煎诸药。

〔近血〕赤小豆当归汤 赤小豆(二升,浸出芽晒干。) 当归(三两) 研末。调服方寸匕,日三次。

〔热迫〕约营煎 生地 赤芍 黄芩 地榆 续断 甘草 槐花 荆芥(等分) 乌梅(二个) 水煎。

〔血痢〕地榆丸 见四卷痢症。

〔脾虚〕归芍异功散 参 苓 术 草 陈 归 芍〔心脾〕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气陷〕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气陷〕举元煎 见三卷饮食,如兼滑脱,加乌梅、文蛤。

〔血滑〕玉关丸 白面(四两,炒) 枯矾 文蛤(各二两,醋炒) 五味(炒) 诃子(各一两、炒)研末,熟汤和丸。

〔脾虚〕加味六君汤 六君汤见一卷中风,再加黄 、柴胡。

〔下虚〕断红丸 侧柏叶 续断(各三钱) 鹿茸(一具) 阿胶为丸。

〔虚惫〕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肠 〕升阳益胃汤 炙 (钱半) 参 草(各一钱) 术 归 陈 黄芩 神曲(炒。各五分) 升麻柴胡(各三分) 姜 枣煎。

〔去瘀〕山楂子散 楂肉(炒研) 艾汤调下。血鲜者加山栀、槐花。

〔肠风〕加减四物汤 地 归 芎 侧柏叶(各八分) 枳 荆 草 槐花(各四分) 地榆 条芩 防风(各六分) 乌梅(二个) 姜(三片)〔胃风〕胃风汤 见四卷泄泻。

〔夹湿〕升阳除湿防风汤 防风(二钱) 苍术(泔浸蒸) 白术(饭蒸) 苓芍(各一钱) 姜(一片)〔湿热〕槐花散 槐花(二钱) 苍术 浓朴 陈皮 当归 枳壳(各一钱) 乌梅肉 炙草(各五分)〔血热〕槐花饮 生地(三钱) 当归(二钱) 侧柏叶(炒) 荆芥(炒) 槐花(炒) 川芎 枳壳(各一钱)炙草(五分) 如血不止,加升麻、阿胶。

〔寒湿〕浓朴丸 浓朴 生姜(各四两,同炒) 术 曲 麦芽(各炒一两) 研末,米糊丸。

〔血滑〕惜红煎 术 草 荆 芍 五味 山药 地榆 续断 乌梅 水煎。

〔止泄〕米豆散 马料豆(炒) 米 陈仓米 粟米 锅焦(俱炒研) 白糖调服四钱。

〔脏毒〕猪脏丸 用猪脏二尺,洗净,入槐花二两,扎紧蒸,捣,焙干研,糊丸。

〔脏毒〕脏连丸 黄连(一两,酒炒研) 槐花(二两,炒研) 陈仓米(三合) 入猪脏内蒸,杵丸。

〔酒毒〕聚金丸 黄芩 防风(各二两) 黄连(四两,半生半酒炒) 研末、醋糊丸,米饮下。

〔痔血〕秦艽白术丸 秦艽 白术 归尾 桃仁(各一两) 枳实 皂角子(烧存性) 泽泻(各五钱)地榆(二钱) 面糊丸。

便血脉案

夏 便红,遇劳辄甚,初服苦参子(俗名鸦胆子),以龙眼肉裹,开水送下十粒效。后屡试不验,予按东垣论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思虑烦劳,致心脾不司统摄。宜用归脾丸或暂服加味归脾汤,其血自止,如言而瘥。(汤丸内俱去焦白术。)幼侄 鼻衄便红,寒热无汗,食减神疲,脉大而数。此脾肺气虚,阴火乘络,致血从清浊道横溢而出。

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山栀、白芍。一服,五更大热,比晓微汗身凉。次日寒热除,脉顿敛,三服而病已。

服侄 壮岁,便后沥血色鲜,乃肠胃远血,症属肠风。用升降法,荆芥、当归(俱醋炒)、白芍、槐米(俱酒炒)、黑山栀、生地、甘草(炙黑)、侧柏叶。三服愈。

张 辛苦佣作,日夜便血数次,由冬入夏未止。阴络已伤,渐至食减无味,神色惨悴,脉来沉细而数,势必寒热,延成损怯。勉用摄血,佐以益脾,以脾统血也。仿驻车丸,(去黄连。)阿胶(水化)、炮姜、当归(土炒)、白芍、熟地、甘草(俱炒黑)、莲子(炒)、红枣、南烛子、茯神。三服红痢减,寒热亦止,口中和。据述,腹不痛,但里急,必连便二次,此属气虚不摄。专用潞参、炙 、茯苓、山药、地榆(酒炒)、赤石脂,便血遂止。

何 童年便血,面黄瘦,能食。此脾气郁而生火也,用清理湿热。山栀、赤苓、生白芍、生薏仁、石斛、当归、柿饼(炭)、陈皮、地榆,数服效。

朱 春正痢血,一载未痊。阴络大伤,秋间三疟历冬,曾用常山劫剂未效。面浮足肿,食减神疲,懔寒宵热,脉虚近数。阴伤及阳,延成损怯矣。今痢纯红,日夜十数次。即培阳摄阴,尚恐不及。乃阅所服方,仍用制军辈,屡次通里,是欲竭其漏卮乎?毋怪愈治愈剧也。用潞参、茯苓、山药、白术(炒)、白芍、甘草(炙黑)、荆芥(醋炒黑)、乌梅、阿胶(煨)。一服血减,明日不甚怯寒矣。又加减十数剂,疟痢渐瘳。

二便不通论治

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至前后不通,气机闭窒,胀满不食,气逆喘急,危候也。揆病所由,有因三焦热结者,宜黄连、黄芩、山栀、郁金、枳实、海金沙、槟榔。有因三焦湿滞者,宜薏苡、通草、浓朴、茯苓、广皮、泽泻、大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