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头汗出也。背阳也,腹阴也,太阳之脉,夹脊抵腰,太阳客寒湿,表气不利,而背强也。里有邪者,外不恶寒,表有邪者,则恶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湿在表而恶寒也。若下之早,则伤动胃气,损其津液,故致哕而胸满、小便不利。下后里虚,上焦阳气因虚而陷于下焦,为丹田有热,表中寒乘而入于胸中,为胸上有寒,使舌上生白苔滑也。脏燥则欲饮水,以胸上客寒湿,故不能饮而但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赵本注:“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家发汗则愈。《金匮要略》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四两,发其汗为宜;若妄下则大逆。额上汗出而微喘者,乃阳气上逆也。小便自利或下利者,阴气下流也。阴阳相离,故云死矣。《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赵本作“病”)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赵本作“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值天阴雨不止,明其湿胜也。《内经》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风湿相搏,则风在外,而湿在内。汗大出者,其气暴,暴则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故风去而湿在。汗微微而出者,其气缓,缓则内外之邪皆出,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病有浅深,证有中外,此则湿气浅者也。何以言之?湿家不云关节烦疼,而云身上疼痛,是湿气不流关节而外客肌表也;不云发热身似熏黄,复云发热面黄而喘,是湿不干于脾而薄于上焦也。阴受湿气,则湿邪为深,今头痛,鼻塞而烦,是湿客于阳,而不客于阴也。湿家之脉当沉细,为湿气内流,脉大者阳也,则湿不内流,而外在表也。又以自能饮食,胸腹别无满痞,为腹中和无病,知其湿气微浅,内药鼻中,以宣泄头中寒湿。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一身尽疼者,湿也;发热日晡所剧者,风也。若汗出当风而得之者,则先客湿而后感风;若久伤取冷得之者,则先伤风而后中湿。可与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见《金匮要略》中。
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 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见《金匮要略》中方。
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赵本作“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脉微弱者, 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时暑热,以水灌洗而得之。
一物瓜蒂散主之,见《金匮要略》中方。
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病有在表、有在里者,有表里俱病者。此则表里俱病者也。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者,表中 也;脉弦细芤迟者,中暑脉虚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者,太阳经气不足也;小有劳,身即热者,谓劳动其阳,而 即发也;口开,前板齿燥者,重(医统本作“里”)有热也。《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口开,谓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齿干燥。若发汗以去表邪,则外虚阳气,故恶寒甚;若以温针助阳,则火热内攻,故发热甚;若下之,以除里热则内虚,而膀胱燥,故淋甚。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医统本有“也”字)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风。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脉紧,伤风脉缓者,寒性劲急而风性解缓故也。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赵本作“为”)伤寒。
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风为阳也。及伤寒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虚者恶风,荣虚者恶寒,荣伤寒者,必恶寒也。气病者则麻,血病者则痛。风令气缓,寒令气逆,体痛呕逆者,荣中寒也。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赵本作“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寒邪传里者,则变热,如颇欲吐,若烦燥,脉急数者,为太阳寒邪变热,传于阳明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此太阳受邪,知为温病,非伤寒也。积温成热,所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也。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赵本无“曰”字)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风伤于上,而阳受风气,风与温相合,则伤卫。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者,卫受邪也。卫者气也,风则伤卫,温则伤气,身重,多眠睡者,卫受风温而气昏也。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者,风温外甚,而气拥不利也。若被下者,则伤脏气,太阳膀胱经也。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癃者,小便不利也。太阳之脉起目内 ;内经曰: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小便不利、直视、失溲,为下后竭津液,损脏气,风温外胜。经曰:欲绝也为难治。若被火者,则火助风温成热,微者热瘀而发黄;剧者热甚生风,如惊痫而时螈 也。先曾被火为一逆,若更以火熏之,是再逆也。一逆尚犹延引时日而不愈,其再逆者,必致危殆,故云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赵本无“者”字)七日愈,发于阴者(赵本无“者”字)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阳病七日愈者,火数足也;阴病六日愈者,水数足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赵本作“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针足阳明为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也。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至于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者,以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主(医统本作“生”)于昼。阴主(医统本作“生”)于夜。阳三经解时,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阴三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太阳乘王也。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中风家,发汗解后,未全快畅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经悉和则愈。
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赵本无“近”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以候卫,阴以候荣。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故发热汗自出也。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也。啬啬者,不足也,恶寒之貌也。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也。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荣弱卫强,恶寒复恶风者,以自汗出,则皮肤缓,腠理疏,是亦恶风也。翕翕者, 然而热也,若合羽所覆,言热在表也。鼻鸣干呕者,风拥而气逆也。与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也。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按:下药性,赵本无,以后并同)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
上五味, 咀。(赵本有“三味”二字)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HT (赵本无“ ”字)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赵本无“者”字)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赵本无“者”字)桂枝汤主之。
头痛者,太阳也;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与桂枝汤,解散风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