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都也。荷兰未至以前,华人早已来处。按明会典,永乐中,太监王三保舟下西洋,取水赤嵌。赤嵌,番社名,为今州治之地,其井尚存。故荷人入建公署,华人谓之赤嵌楼。永历十五年,延平郡王克台,改名东都,设承天府,领县二;曰天兴,为附郭;曰万年,在兴隆里,即今凤山旧城。当是时,东都虽属草创,而金厦诸岛均服政令,汉族衣冠赖以不坠,泱泱乎表海之风也。经立,改东宁,以县为州,委政勇卫陈永华。永华儒雅,与民休息,乃筑围栅,起衙署,建学宫,以兴文教,而东宁规模渐备。经薨,子克塽幼,不能治国。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人克澎湖,克塽降。凡郑氏居台二十有三年,传三世而明朔亡。廷议欲墟其地。靖海将军施琅力陈不可。琅固郑将,叛而降清,遂藉清人以覆明社,其罪大矣!向使郑氏不灭,明朔长存,抚我华侨,用张国力,以经略南峤,则日东宁仍为全台首都,未可知也。而延平无禄,经又早世,遂至叛将称戈,孱王奉版,沦胥以亡。天也,抑人也。
清人设台湾府,领县三:附郭亦曰台湾,南凤山,北诸罗;分驻镇道,隶福建布政司,翘然为台首府。六十年夏,朱一贵起兵,破府治,全台俱没。六月,一贵灭。干陆五十一年,林爽文陷彰化,攻诸罗。庄大田以兵数万,四路合围,力守不下。蔡牵之乱,林恭之乱,亦攻府治;而士民戮力,城赖以存。则以府治为财赋之区,一旦失守,大局垂危,故筹防尤重。光绪十四年建省,改台湾府为台南,县曰安平,而政令移于台北。然文教之兴,尚冠全土,士习诗书,人怀礼义,延平之风,犹未坠也。
今为州。
半月城
台南固无城也。雍正元年,知县周锺瑄始围木栅,建七门。十一年,巡抚鄂弥达奏请建城,廷议不可。乃环植刺竹,而缺其西。乾隆五十三年,大学士福康安复奏筑城,为门八,东、南、北悉旧址,而西方临海,内缩一百五十余丈,状如半月沉江,故谓之半月城。今毁。
大东门
大东门一名迎春门。林爽文之役,庄大田自凤山来,以庄锡舍攻小南,谢桧攻大东,林永攻大北,许尚攻小北,四路合围,号称十万。总督常青分所部御之。自佩弓矢,登大东门督战。义勇数万,自晨战至日中。锡舍忽倒戈降,大田退。今城已毁,门尚存。
春牛埔
春牛埔在大东门外。故事:立春之前一日,有司迎春于此。春牛过处,男女杂观,衣香旗影,相错于途,亦太平乐事也。朱一贵之役,总兵欧阳凯驻春牛埔,军中夜哗,翌日一贵至,凯被杀,镇兵多没,一贵遂入府治。今迎春之礼已废,而一贵之事尚有道者;然蔓草荒烟,后之人将不知其迹矣。
鲫潭
鲫潭在小东门外,广袤三十余里,溉田甚多,望之若湖,故县志有鲫潭霁月之景。潭鱼极肥,郑氏取以供膳。其后有司祈雨于此,又名龙潭。今淤。
安平
安平为台南门户,距府治约四里。前以舟楫往来,故有安平晚渡之景。荷兰时,筑赤嵌械,一名台湾城。延平入台,改名安平,志故土也。清代设水师副将,以控制海疆。同治三年,始设海关。十年,英领事与人民有吝,调舰恫吓。事将平矣,英兵忽夜袭安平,副将江国珍自戕死。光绪十年,法军踞基隆,辄窥台南。兵备道刘璈具干才,筹守御,而安平得以无恐。今台南贸易移于打狗,而安平渐就衰退。
林凤营
林凤营在曾文溪北,为参军林凤屯田之地。凤事在台湾通史。是为赤山堡开垦之始。
查亩营
查亩营在铁线桥堡。永历十九年,勇卫陈永华复行屯田之制,分诸镇土地,自耕自给,谓之营盘。三年后,乃定其则,纳赋课。而曾文溪北多屯田,故设此营以理其事。
初,延平部将刘茂燕从伐南京,阵没,王念其功,命其子求诚入台,赡以田宅。及长,垦田于此,子孙蕃衍,至今为台望族。
官佃庄
官佃庄在铁线桥堡。荷兰之时,土皆国有,募民耕之而征其赋,谓之「王田」。郑氏因之,改为「官田」,佃曰「官佃」。当是时,垦务多在曾文溪北。故自溪至官佃之间,尚存大道,旁有老檨二十余株,分列成行,疑为旧时路树。
果毅后庄
果毅后庄在果毅后堡,为果毅后镇屯田之地;而嘉义旧辖尚有五军营、新营、旧营、中营、后营、下营、大营、二镇、左镇、中协等庄,皆故迹也。阡陌毗连,井庐相望,我族所赖以衣食者二百余年矣。追怀先德,敬哉勿忘!
曾文溪
曾文溪为旧时安、嘉交界之处。源自内山,以入于海。一作层门。相传荷兰时,有曾文者垦田于此,并设一舟济人,故名。
铁线桥
铁线桥在铁线桥堡,为往来孔道。旧志谓春夏之间,桥之南北,一晴一雨,农功未遍,因名通济桥。
沤洪
沤洪庄在萧垄附近。萧垄固番社。荷兰之时,与麻豆、新港、目加溜湾、大穆降、大杰颠为归化六社,供其赋役。旧志谓郭怀一谋逐荷人,事败,华人多戮于此。每逢阴雨,鬼声啾啾。呜呼!此则汉族流血之地也!苟非延平之神武,天戈一指,丑虏偕逃,则故鬼含冤,新鬼且哭矣!
旧社
旧社在保大西里。荷人设教于此,以化土番。今其存者尚有婆罗蜜数株,三百年前物也。
龙湖岩
龙湖岩在赤山堡六甲庄,花木幽邃,夙称胜境。志称郑氏之时,参军陈永华行军至此,爱其山川,因建此寺;闽人谓寺为岩。外有一潭曰龙湖,中植荷花。春时桃柳争秀,如入画图,游人多题咏焉。乾隆元年,六甲庄人林超水、漆林庄、蔡壮猷募款重建,并祀延平郡王。
嘉义故县
嘉义,古诸罗也。诸罗,番社名,又山名;而旧志以为诸山罗列之义,非也。台湾外纪谓颜思齐居台,率健儿入诸罗山打猎,则其为山名也明矣。郑氏命智武镇驻此,以防北鄙。康熙二十三年,始设诸罗县。时以民少番多,离府又远,暂住佳里兴。佳里兴亦番社也,滨海而居,距治南八十里。四十三年,文武移归县治,乃筑木城,周六百八十丈,为四门。六十年,朱一贵之役,赖池、郑岳等起应破县治,参将罗万仓战没。雍正元年,改建土城,扩大百余丈。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既陷彰化,迭攻诸罗,总兵柴大纪婴城守,士民效死勿去;事闻,下旨褒奖,改名嘉义。续以张丙之役,戴春潮之役屡陷重围而守志益坚。盖以嘉义为府城北蔽,嘉义有失则府城垂危,故筹防不可不慎。
今为郡。
颜思齐墓
颜思齐墓在嘉义东南三界埔。思齐,天启时人,为海盗,据台湾,郑芝龙附之;事在台湾通史。
红毛井
红毛井在嘉义县署之左,荷人所开也。方广六尺,深二丈许。泉甘洌,胜于他井。居民相传,饮此水则不犯疫疠。郑氏时。智武镇戍此,曾修之。
万年故县
万年县在兴隆里,郑氏建。清代改名凤山,驻南路营。康熙六十年,杜君英破之,参将马定国阵没。翌年,知县刘光泗始建土城。乾隆五十一年,庄大田复破之,文武多死,乃移于埤头店,植竹为城。蔡牵之乱,吴淮泗陷埤头,将军赛冲阿议城旧治,未行。道光四年,巡抚孙尔准巡台,奏请重建。时适有杨良斌之变,潜入新城,其议遂定。六年八月竣工。然官民多不欲迁,仍居埤头,而旧治遂废。
半屏山
半屏山在旧城城外,巉崖矗立,状如列屏,故凤山县志有「半屏夕照」之景,题咏甚多。又名旗山
莲花潭
莲花潭在半屏山南麓,修而且广,望之似湖。荷花盛开,香闻数里。康熙四十四年,知县宋永清建文庙,浚之以为泮池,故有「泮水荷香」之景。其后迭淤迭浚。朱筠园、吴素村两广文皆有莲花潭泛舟之诗,甚佳。
竹沪
竹沪在凤山维新里,明宁靖王垦田之地。王名术桂,字天球,别号一元子,太祖九世孙辽王后也。永历十八年入台,居承天府治,而自垦田于此。三十七年,清军破澎湖,郑克塽降,王以义不可辱,冠裳而死。与元妃罗氏合葬竹沪。佃人哀之,建庙以祀,曰华山殿。凤山县志谓月胥池在竹沪庄,宁靖王凿,种荷其中。今废。
旗后
旗后在打鼓之南,隔海而立。同治四年,开为通商口岸,设关征税。今移打鼓。
曹公圳
曹公圳在凤山旧辖。道光十七年,知县曹瑾筑。引下淡水溪之水,至九曲塘,建堤设闸,以司启闭。长四万三百六十余丈,润田三千一百五十余甲,收榖倍旧。既成,巡道姚莹命知府熊一本视之,名曹公圳,以旌其功。嗣以灌溉不足,复筑新圳,而以前者为旧圳。凤人念其德,建祠于凤仪书院,春秋俎豆,至今不替。
阿猴林
阿猴林则今屏东,番语也;或作阿猴,或作阿缑。台湾外纪曰:林道干据打鼓山,余番走阿猴林。台湾杂记曰:鸦猴林在南路萆日社外,与傀儡番相接,深林茂竹,行数日,不见日色,路径错杂。傀儡常伏于此,截取人头以去。此书为康熙二十四年诸罗令季麒光所著,阅今二百四十余载,已为富庶之区。即阿猴以南之番地,亦悉成都成聚,适彼乐郊矣。光绪纪元,开山议起,设下淡水县丞于此。
今为郡。
北港
北港在嘉义西北,后隶云林。滨海而居。宋代互市则至于此。读史方舆纪略曰:澎湖为漳、泉门户,而北港则澎湖唇啮,失北港则唇亡齿寒,不特澎湖可虑,则漳泉亦可忧。北港在澎湖东南,亦谓之台湾。台湾县志曰:荷兰入北港,筑城以居,因称台湾。是宋明之时,华人且以北港为台湾也。北港一名魍港。福建通志曰:万历元年冬,广东海寇林凤犯福建,总兵胡守仁击走之。时寇盗略尽,惟凤遁钱澳求抚,广督云翼不许,遂自澎湖奔东番魍港,为守仁所败,追至淡水洋,沉其舟。凤复入潮州。余考颜思齐入台,亦自北港,故葬于三界埔。是北港之史迹既久且大,而台人不知也。台人所知者,唯朝天宫之天上圣母尔。
林圯埔
林圯埔在沙连堡,参军林圯屯田之地。圯事在台湾通史,没葬于此。林之子孙建庙以祀。光绪十二年建县,名曰云林,以旌其功。
黄蘗寺
黄蘗寺在镇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花木萧疏,境绝清邃,郡人以及胜地。乾隆间,有僧谋复明,事泄被戮。僧有神力,往来官绅间,而与知府蒋元枢尤善。藏金三百万,将为起事用。及败,悉遗元枢,且劝之去,亦奇人也。今废。
竹溪寺
竹溪寺在南门外,康熙三十年建。清溪一曲,修竹万竿,可避尘嚣。春秋佳日都人士修禊于此。壁上题诗殆满,惜为俗僧抹去。寺门曰小西天。游其间者几有出世之想。
万寿寺
万寿寺在小东门外。康熙五十年,建万寿亭,为朝贺之地。六十年复五月,朱一贵起兵,入府治,全台俱应,即位于此,称中兴王,建元永和。雍正元年重建。后置僧舍,供洒扫。乾隆三十年,新建万寿宫于城内,而寺遂废。
马公庙
马公庙在东安坊,永历时,延平郡王经建,祀天驷之神,或曰伏波将军,以伏波有平南之勋,故祀之。
文庙
文庙在宁南坊,永历二十年,延平郡王经建。遂举释莱之礼。又设学校,兴教育,聘中土之儒以教子弟,以是文运日启。归清后,扩而大之,旁建明伦堂,遂为全台首学。今存。
制火潭
制火潭在集集天后宫后。故老谓集集之人昔于此潭断水捕鱼,街上忽火,凡数次,众以为异,乃相禁止,名曰制火潭,亦一奇也。
雾峰
阿罩雾固土番之地,乾隆间汉人始渐移处。今其存者,林氏为最。林之始主曰石,平和人,居大里杙,垦田致富。林爽文亦平和人,设天地会,谋起事。石谏之,不听。虑被祸,议内渡。遣长子逊先归平和,为移家计。未几逊死,而爽文起事。及败,以石为同宗,籍其家,诸子离散。逊妻黄氏挈二子甲寅、丙寅居阿罩雾,备尝困苦。幸有薄田,力耕自食。甲寅生奠邦、奠国,家渐裕。奠邦生二子。长文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次文明,以功至副将。林氏始振。同治三年,林日成以众三万攻阿罩雾,文察兄弟方转战闽浙,庄中丁壮仅存七十有六人,奠国率长子文凤力拒之,众皆效命,愿同生死。陷围三日,庄几破。嗣得罗冠英及林氏族人来援,内外合战,围始解。然是时彰化已破,全台俱乱。潮春、日成之众数十万,而阿罩雾以一孤村独立于红旗之内,战守三年,坚强不屈,可谓勇矣。文察之子朝栋以世袭至道员,办理中路营务处。光绪十四年,巡抚刘铭传至其家,改名雾峰。
铁砧山
铁砧山在大甲溪北。永历二十四年,斗尾龙岸番乱,延平郡王经自将讨之,毁其社,遂登铁砧山,留百人屯田,以制蓬山诸番。山下有井,曰国姓井。淡水厅志谓郑氏屯兵大甲,水多瘴毒,乃拔剑斫地得泉,味清洌。井旁有碑,为光绪乙酉余望、林锵等所立,误为成功驻兵之事。且言清明前有群鹰自凤山来,聚哭不至疲惫不止;或云兵魂固结所成。山麓田螺断尾能活,谓当时螺壳弃置者均着灵异。同治二年,林日成攻大甲不胜,登铁砧山,祷于延平郡王祠,弗吉而还。
苗栗陈沧玉有铁砧山吊古云:『凭吊空山感百端。延平创业最艰难。孤军地拓田横岛,上将身登韩信坛。井水一泓冰雪冷,剑光万丈斗牛寒。铁砧旧迹堪千古,想见英雄立马看』。其弟联玉同作云:『地下英雄骨已寒,尚留遗迹隐云端。卅年孤岛延明祚,一代头衔署汉官。左衽肯为降虏计,焚衣合作弃襦看。荒山俎豆今安在,井涸碑横夕照残』。沧玉名瑚,号枕山,联玉名贯,号豁轩,均能诗。
翁仔社
翁仔社在大甲溪畔,一寒村尔,无足轻重。同治元年戴潮春之役,东势角人罗冠英屯军于此,训卒缮兵,渐忠厉义,左援大甲而右救阿罩雾,内以固淡水之藩篱,外以进规彰化而蹈其隙,使林日成不能纵横逞志,则翁仔社之扼其险也。冠英所部数百人,皆骁勇善战。其后邱逢甲亦翁仔社人,以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