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门
病机
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经脉篇曰:足太阴脾之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
脉解篇曰: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也。
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厥阴之病,少腹坚满。厥病呕,病食不下,入而复出。厥甚,寒气入脾,食毕而吐。)《灵枢经》曰:人之哕,盖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寒气邪气谷气俱还入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又曰:胃气逆为哕。
又曰:病深者其气哕。
刘河间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
杨仁斋云:胃气不和而呕吐,人所共知。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饮有宿食,有风邪入胃,有气逆冲上,数种之异,可不究其所自来哉?丹溪曰:呕为火气炎上,特其一耳。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胃脘,而新食不得下而反胃者,有胃中有痰而呕者,有久病胃虚不纳谷者。
病机
东垣发明呕吐哕者,俱属于胃。胃者,总司也。究其三者之源,皆因脾胃虚弱,或因寒气客胃,加以饮食所伤,而致胃气上逆,或呕或吐或哕者,皆阴火之邪上冲,而吸入之气不得入,故食不下也。邪气冲之,火逆胃中而作者也。
病机
呕者,阳明也。阳明多气多血,故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之。药以生姜为主。或有形质之物为病者,因而越之,可为上焦气壅表实而言之,非以泻气而言之也。
吐者,太阳也。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为血病也。有食入即吐,以橘红主之。有食已则吐,有食久则吐。
哕者,少阳也。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气病也,以姜制半夏主之是也。
病机
《机要》曰:吐有三因,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
是故上焦吐者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即吐,渴欲饮水,大便结燥,气上冲胸而发痛。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以毒药去其积,木香、槟榔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
其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以毒药通其秘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
脉候
脉浮而洪者为气逆。沉而迟者为寒。趺阳脉浮者,胃气虚,呕而不食。寒气在上,嗳气在下,二气相争,但出而不入,其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宽缓即瘥。
脉阳紧阴数,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然。
关脉浮大,风伤胃。关上脉数,其人即吐。
寸口紧为寒,芤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噎。
脉弦者虚,胃虚无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变为反胃。寒在于上,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故痛而吐。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厥者难治。
治法
胃虚呕吐,恶食不思食,兼寒者恶寒,或食久还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脉迟而微涩。此皆虚寒者也,宜藿香安胃汤、理中汤,甚者丁香煮散温补。
胃中郁热,饮食积滞而呕者,则恶食恶寒,烦闷膈满,或渴喜凉,闻食则吐,服药亦吐。
脉洪大而数。此皆实热者也,宜竹茹汤,麦门冬汤清之。
若食积多者,用二陈加神曲、麦芽、黄连、保和丸之类消导。
治法
无病之人,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府。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干暑者六和汤、五苓散之类,犯寒者藿香正气散、理中汤、五积散之类。
久病而吐者,胃虚不纳谷也,六君子汤加丁香、豆蔻、调中益气汤之类。常常恶心呕吐清水,有热而有痰也,宜用二陈汤加苍术、浓朴、黄连、生姜之类是也。呕家多服生姜,生姜为呕家之圣药也。朱奉议治呕吐,以生姜、橘皮、半夏主之。
有形质之物滞于膈中,并膈上有痰者,宜先吐之,则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是也。
丹溪云:胃中有热,膈上有痰,二陈加炒栀子、黄连、生姜。
胃虚呕吐,不能纳谷,生姜、参、 、白术、香附之类。
肝火出胃,逆上而呕者,抑清丸。
夏月呕吐不止,五苓散加姜汁。
吐蛔而呕,以锡灰、槟榔末米饮调下。
呕吐而食不得进,为胃风也,清呕则愈。呕而心下痞,半夏泻心汤。呕逆上气者,陈皮竹茹汤。似呕不呕、似哕不哕无赖者,生姜半夏汤。多酒而呕吐者,宜砂仁、豆蔻、连、茱、干葛、解酲之类。
久病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生姜、人参、白术、黄 、香附治之。凡痞满短气而呕,宜补中气,止可用调中益气汤。恶心吐清水者,有热有痰有虚,皆用生姜,随证佐药治之。
胃中有痰有热者,二陈汤加姜汁炒黄连、黄芩。挟虚者加人参、白术。又云:胃虚呕者,二陈汤加砂仁、藿香、白术。
痰饮为患,或因多食生冷,脾胃不和,以致呕吐恶心,或头眩,或胃脘懊 不快,或发寒热,二陈汤加丁香、乌梅、生姜煎服。心下痞而痛者,加草豆蔻仁。
痰热恶心呕吐气盛者,导痰汤加砂仁、竹茹、姜炒黄连。
女子呕吐甚者死,以其阴在上故也。
诸大吐渴饮水者死,以童便饮之妙。
凡呕吐者,切不可下,逆之故也。
漏气呕者,身背皆热,肘臂酸疼,气不续,膈间闷,食入则先吐而后下,名曰漏气,由风邪客腠理,经气失道,邪气内着,麦门冬汤主之。
走哺者,下焦实热,小便不通,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
药方
藿香安胃散 治一切呕吐不止。
藿香 半夏(制) 陈皮 浓朴 苍术(各一钱) 甘草(炙,三分)水盏半、姜七片、枣三枚,煎七分服。
藿香安胃汤 治胃虚而呕。
藿香 人参 陈皮(各一钱) 丁香(五分) 生姜(十片)水煎服。
一物汤 治卒吐暴逆,虚弱困乏无力,及久病患呕吐,饮食入口即吐者。
黄 人参(一两,擘破)水一大碗煎五分,服之。(再以参汁煮粥,服之而愈。)加味二陈汤 治呕吐,冷热不调,气逆冲上。
陈皮 茯苓 半夏曲(各一钱) 甘草 藿香 砂仁(各五分) 白术 神曲 人参(各七分)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白术汤 治胃虚痰气呕吐。
白术(一钱) 半夏曲(二钱)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槟榔(一钱) 木香(五分)水二盏,姜五片,煎七分服。
大藿香散 治七情伤感,气郁于中,眩运痞闷,呕吐不食。
藿香(洗) 人参(各五分) 半夏曲 白术(各一钱) 白茯苓 陈皮(各七分) 桔梗(五分)枇杷叶(炙去毛,五个) 官桂(三分) 甘草 木香(各三分)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加味七气汤 治气郁呕吐。
半夏 浓朴 人参 茯苓(各一钱) 官桂(五分) 甘草(炙,五分)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药方
理中汤 治脾胃虚寒呕吐,有痰气加半夏、生姜、陈皮。(方见伤寒门。)治中汤 治胃中虚,过伤生冷腥脍,吐逆不止。(方见寒门。)养胃汤 治胃虚寒,不思饮食,反胃呕吐。(方见反胃门。)草豆蔻汤 治呕吐,和中调胃。
草豆蔻 藿香(各五分) 陈皮 枳壳(各七分) 白术 山药(各一钱) 桂心 丁香(各二分)水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粟米少许,煎七分,食前温服。
三圣散 治胃寒呕逆不食。
半夏(大者,七枚,先以锥子穿透心,用麻绳穿通,于井花水内浸七日,一日一换,为散烘干用) 丁香(四十九枚) 胡椒(四钱)为细末。大人用生姜汤调一字。小儿箸头点生姜汁后,点药于口内立愈,甚者三次。
丁香煮散 治胃虚寒呕吐不食。
丁香 红豆 甘草(炙) 干姜(炮) 青皮 陈皮 川乌 良姜(各五钱) 胡椒(七粒)益智仁(五粒)水二盏,盐一捻,煎七分,空心服。
丁香半夏丸 治胃寒呕吐吞酸。
丁香(一两) 红豆 半夏(制。各二两) 白术(二两) 陈皮(三两)为末,姜汁打糊丸,胡椒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紫沉香丸 治中焦吐食,由食积与寒气相假,故吐又痛。
半夏曲(一钱) 代赭石(三钱) 砂仁 乌梅肉 丁香 槟榔(各二钱) 杏仁 沉香木香 陈皮 白术(各一钱) 肉豆蔻(炮) 巴霜(五分)上为末,醋糊丸,胡椒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药方
竹茹汤 治胃中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食。
葛根(二钱) 半夏(三钱) 炙甘草(一钱) 竹茹(一丸,弹子大)水二盏、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细细服。手足心热者和中。
一人病伤寒得汗,身凉数日,忽呕吐,药与饮食俱不下。医者皆进丁香、藿香等药,下咽即吐。予曰:此正汗后余热留胃中,证与竹茹汤相合。亟煎一服与之,遂安。
麦门冬汤 治烦热呕逆,食下即吐。
麦门冬 竹茹 茅根 生姜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盏半煎七分服。
竹茹二陈汤 治胃中有热,膈上有痰,呕吐不已。
竹茹(二钱) 陈皮 半夏 白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水二盏,姜七片,煎八分服。
香茹饮 治伏暑呕吐。(方见暑门。)和中枳壳汤 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
枳壳 白术 半夏(各钱半) 陈皮 茯苓 桔梗 浓朴(各七分)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调木香、槟榔末一钱。食远温服,其功如神。
荆黄汤 治暴呕吐热气逆上者。
荆芥穗(二钱) 黄芩(一钱) 甘草(六分) 大黄(二钱)水煎,调槟榔末一钱服。
药方
调胃承气汤 治胃中热壅,宿滞不行,大便秘结,呕吐。(方见于伤寒门。)半夏曲芽汤 治饮食积滞,痰涎壅盛,呕吐不已。
半夏 陈皮 茯苓 枳壳 槟榔 神曲 麦芽 香附子 浓朴 苍术 甘草(各等分)姜五片,枣一枚煎。
玉浮丸 治一切呕吐。(方见反胃门。)姜橘汤 治病后或虚弱之人一切呕吐,不纳药食。
橘红(四钱) 生姜(七钱一块,略打破,湿纸包煨,取出再打碎煎)水盏半、枣一枚,栗米一撮,煎七分,温服,细细呷完即愈。
大枳壳丸 治酒食所伤,胸膈胀满,心腹疼,痰逆呕吐,噫气吞酸。
茯苓 白术 浓朴 枳壳 人参 木香 青皮 半夏 陈皮 三棱(炮) 莪术(炮)槟榔 神曲 干姜(炮) 麦芽 大黄(各等分)上为细末,姜汁糊丸,胡椒大。每服百丸,食后姜汤下。
药方
《食医心镜》:治呕吐,陈粟米一合,姜汁一杯,水二碗,煮熟取饮服。
《肘后方》:治卒干呕不止,捣生姜、葛根取汁服一升效。
一方:用甘蔗汁温服半升,三服效。
《千金方》:治干呕,空心饮羊乳一杯效。
《衍义方》:治呕逆食不下,以生滑石末温水调下二钱。
姜蜜汤 治呕吐,取姜汁一盏,煎滚收贮,白蜜半斤炼熟亦收贮。每服姜汁一匙、蜜二匙,沸汤调服,日夜五七次妙。
苏合香丸 治冷气呕吐不止,姜汤调下神效。(方见风门。)沉香均气散 治呕吐日久,服药不效,人倦少食,或间而作吐。
砂仁(炒) 沉香(另研,二钱半) 橘红(五钱) 紫苏(三钱)上为末,每服二钱,食远姜汤调下。
《心统》云:吐属寒,用砂仁豆蔻;呕属火,用姜汁炒黄连加柿蒂。(痰加竹沥。)孙真人食忌:治呕吐,白槟榔一枚锉、陈皮炙一钱,水一盏煎服。
药方
一法:正坐,两手向后捉腕摩肋,上下七,左右换手亦然。除腹冷、宿气积、胃口冷,饮食进退吐逆不下。
一偃卧展胫,两手左跷两足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腹中食呕。
一坐直舒两脚,以两手挽两足,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两足底,脚痛舒,以头枕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药方
中腕(一穴,在脐上四寸,以草度鸠尾至神阙中折是穴,炙三七壮,治呕吐不思饮食。)气海(一穴,在脐下一寸五分。)
吞酸门
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