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黑锡丹 治痰气壅塞,上盛下虚,心火炎炽,肾水枯涸,一应下虚之证,及妇人血海久冷无子,赤白带,并宜服之。(方见头痛门。)灵砂丹 治上盛下虚,痰涎壅塞,此药最能镇坠,升降阴阳,安和五脏,扶助元气。

水银(一斤) 硫黄(四两)上以硫黄新铁杓化开,次入水银炒成砂子,入固济罐内,以铁灯盏封口,盐泥赤石脂,固定三钉在地上架住罐子,四围砖拦,以文武火炼一日,罐子通红为度,冷定取下,则成灵砂。研极细末,糯米糊丸,麻子大。

每服二十粒,空心米饮下。此灵砂即炼银朱,市中罐口砂是也。

(《三因》)强中丸 治胃脘虚寒,痰饮留滞,痞塞不通,气不升降。

高良姜 干姜(炮) 陈皮 青皮(各一两) 半夏(制,二两)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八味丸 肾气丸并治虚寒痰饮。(方见虚损门。)

药方

(《和剂》)四七汤 治七情气郁结聚,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并治中脘痞满,痰涎壅盛,上气喘急。

半夏(三钱) 茯苓(二钱四分) 浓朴(一钱六分) 紫苏叶(一钱二分)上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丹溪)香莎丸调中气,散郁痰。

香附子 苍术(各四两) 黄芩(二两)上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中和丸 治湿痰郁热。

苍术 黄芩 半夏 香附子(各等分)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汤下。

清痰丸专清中脘食积热痰。

南星(制) 半夏 神曲(炒) 山楂 香附子(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 青皮 枳实 苍术黄芩 乌梅 枯矾 滑石 干姜(炮。各半两)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服。

僵蚕丸 治郁痰。

白僵蚕 栝蒌仁 杏仁 诃子 贝母 五倍子(各等分)上为末,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良方》)前胡半夏丸 治感冒停痰咳逆。

前胡 半夏 茯苓(各一钱) 陈皮 紫苏 枳壳 木香 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乌梅一个,煎一盏,食远服。

药方

(《和剂》)千缗汤 治风痰壅盛,喘促不能睡,一服则安。

半夏(制) 南星(制。各二钱) 皂角(一寸) 甘草(一钱)上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苏子降气汤 治痰喘气逆不已。(方见气门。)(丹溪)黄栝蒌丸 治食滞痰壅喘急,如神。

栝蒌仁 半夏(制) 神曲(炒) 山楂(各等分)上为末,栝蒌水为丸。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杏仁来复丹 治痰喘。(即来复丹加杏仁,方见痼冷门。)

药方

(《和剂》)葛花解酲汤(方见饮食门)治酒滞,宿痰留积,胸膈痞满。

(《瑞竹》)半夏汤消酒痰宿饮痞满。

半夏(制) 橘红 桔梗(炒。各一两) 枳实(炒半两)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服。一加黄连、砂仁各一钱。

御爱紫宸汤(方见前。)(《集成》)白龙丸 治酒积有痰。

半夏 白茯苓 白矾(各等分)上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姜汤下。

药方

(仲景)瓜蒂散瓜蒂(七十五枚) 赤豆(同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钱半,量虚实加减,空心温齑汁调服。

(子和)独圣散瓜蒂(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齑汁调服。胁痛加全蝎,头痛加郁金同服吐。

茶调散(一名二仙散)瓜蒂(二钱) 好茶(一钱)上为末,每服二钱,齑汁调服。

稀涎散猪牙皂角(炙去皮弦,一两) 藜芦(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五分或一二钱,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灌之。

三圣散瓜蒂(一两,锉炒微黄,研末,滓再炒研) 防风(一两) 藜芦(三钱,去苗去心)上为粗未,每服约半两,以齑汁三茶盏,先用二盏煎三四沸,去齑汁,次入一盏煎至三沸,却将原二盏同一处熬二三沸,去滓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

蔚金散(轻剂)蔚金 滑石 川芎(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空心齑汁调下。

青黛散(吹鼻)猪牙皂角(一条) 玄胡索(一粒) 青黛(少许)上为细末,鼻内灌之,其涎自出。

(《元戎》)胜金丸薄荷(半斤) 瓜蒂(半斤) 藜芦末(一两) 猪牙皂角(一两) 朱砂(半两)上将皂角炙,去皮弦捶碎,水一升,与薄荷一处,揉取汁,熬成膏,另将藜芦等研匀,用膏子和丸,龙眼大,以余朱砂为衣。温酒化下一丸,以吐为度。得吐知人事者,愈。不知者,不救。或谓不吐唾痰涎,不须吐法。有痰饮凝结胸膈,阻塞清气,或咳而不已,或闷瞀昏沉,或悸怖健忘。如此诸证,俱宜吐涌。若谓无显而不吐,病何由安?

药方

(《金匮》)浓朴大黄汤 治肢节胁满,痰饮为患。

浓朴(一钱) 大黄(五钱) 枳实(八分)上水二盏,煎八分,温服。即《伤寒》小承气汤是也。

十枣汤 治悬饮内痛。

芫花(醋拌经宿炒黑勿焦) 甘遂(面包煨) 大戟(长流水煮半时晒干。各等分)上为细末,水盏半,煮大枣十枚至八分,去枣纳药末。强人一钱,弱人五分,平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决下,徐以糜粥自养。

(《三因》)小胃丹 上可去胸膈之痰,下可利肠胃之痰。

芫花 甘遂 大戟(各一两) 大黄(酒拌蒸,一两半) 黄柏(炒褐色,二两)上为细末,粥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温汤下。

(《三因》)控涎丹 凡人忽患胸背手足头项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钓痛,时时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膈上下,变为此疾。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误认瘫痪,非也。

甘遂(制) 大戟(制) 真白芥子(各等分)上为末,糊丸梧桐子大。临卧淡姜汤或温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甚者量加之。

妙应丸 治诸痰。

控涎丹(加下项药),惊痰加朱砂,痛者加全蝎,酒痰加雄黄、全蝎,惊气成块者,加穿山甲、鳖甲、玄胡索、蓬术,臂痛加木鳖子去油、官桂,热痰加盆硝,寒痰冷冻饮料加胡椒、丁香、肉桂。

(《宣明》)三花神佑丸 治一切湿热沉积,痰饮变生诸病,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涎嗽,气血壅滞,不得宣通等证。

芫花 大戟 甘遂(各半两) 黑丑(取头末,二两)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快利为度。

痞满甚者,初多服,顿攻不开,反加痛闷,则初只可服二三丸,每服再加二丸,快利则止。

以上五方皆是攻结破饮,药性之有毒者,非此瞑眩,厥疾弗瘳,诚不得已而用之也。

医者须要量人虚实,不可轻率也。

(隐君)滚痰丸 治一切湿热食积等痰,窠囊老痰。

大黄(酒蒸) 黄芩(各半斤) 礞石(制,一两) 沉香(五钱)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

隐括其方,诗曰:甑里翻身甲挂金,于今头戴草堂深。

相逢二八求斤正,硝 青礞倍若沉。

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桐子意常真。

千般怪证如神效,水泻双身却不任。

凡服滚痰丸之法,必须临睡就床,用熟水一口许,只送过咽,即便仰卧,令药在咽膈间徐徐而下。如日间病出不测,疼不可忍,干呕恶心,必即徐瘥者,须是一根据临睡服法,多半日不可饮食汤水,及不可以起身坐行言语,直俟药气除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能中病。每次须连进两夜,所服次日痰物既下三五次者,夜减十丸,下一二次者,仍服前数,下五七次或只下二三次而病势顿已者,次夜减二十丸,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十丸。

壮人病实者多至百丸,虽狂痰动实及暴卒恶候,多服无妨。大抵服罢仰卧,咽喉稠粘壅塞不利者,乃痰气泛上,药病相攻故也。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贴。往往痰病日久,结实于肺胃间,或只暴病余无泛溢者,服药下咽即仰卧,顿然百骸安静,五脏清宁,梦寐佳境,如游华胥氏之国,和悦何可云喻?大抵次早先去大便一次,其余遍次皆是痰涕恶物,亦有看是溏粪,用水搅之,尽系痰片,粘涎,或百中有一,稍稍腹痛腰背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滞秘,里急后重,状如痢疾,片时即已。若其痰涎易下者,其为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窍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