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眾等。上來所依金皷懺悔經中。繁廣不可頓陳。今更約前品所餘經文。懺除餘鄣。弟子某甲等。與一切眾生。至心懺悔。

若人百千劫  造諸極重罪  暫時能發露  眾惡盡消除  依此金光明  作如是懺悔  由斯能速盡  一切諸苦業  唯願十方佛  觀察護念我  哀受我懺悔  皆以大悲心  我於多劫中  所造諸惡業  由斯多苦惱  哀愍願消除  我造諸惡業  常生憂心怖  於此威儀中  曾此歡喜想  諸諸具大悲  能除眾生怖  願受我懺悔  令得離憂苦  我有煩惱部  及以諸報業  願以大悲水  洗濯令清淨  我先作諸罪  及現造惡業  至心皆發露  咸願得蠲除  未來諸惡業  防護不令起  設令有違者  終不敢覆藏  身三語四種  意業復有三  緊縛諸有情  無始恒相續  由斯三種行  造作十惡業  如是眾多罪  我今皆懺悔  我造諸惡業  苦報自當受  今於諸佛前  至誠皆懺悔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上來已懺除四部竟。今更約其次經文。懺除十二種難。皆是金皷夢事菩薩。對佛所陳。是故應至心懺悔。

我今親對十力前  發露眾多苦難事  凡愚迷惑三有難  恒造極重惡業難  我所積集邪欲難  一切愚夫煩惱難  狂心散動顛倒難  及以親近惡友難  於生死中貪染難  瞋癡暗鈍造罪難  生八無暇惡處難  未曾積集功德難  我今皆於最勝前  懺悔無邊惡業罪

(此十二難。在前段懺悔之前。發願前也)。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至心勸請

常見十方無量佛  寶王樹下而安處  處妙琉璃師子座  恒得住世轉法輪

勸請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至心隨喜

眾生於此瞻部內  或於他方世界中  所作種種勝福田  我今皆悉生隨喜

隨喜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以上隨喜福德事  及身語意造眾善  願此勝業常憎長  迴向無上大菩提  所有禮讚佛功德  深心清淨無瑕穢  迴向發願福無邊  當超惡趣六十劫

(此三門在前段。此段在發願中間)。

願除十惡業  修行十善道  安住十地中  常見十方佛  我以身諸意  所修福智慧  願迴此善根  速成無上道

(此後。數偈文。却是前段懺悔文也)。

迴向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至心發願

普願眾生咸供養  十方一切最勝尊  三乘清淨妙法門  菩薩獨覺聲聞眾  常願勿處於卑處  不隨無暇八難中  生在有暇人中尊  恒得親承十方佛  願得常生富貴家  財寶倉庫皆盈滿  顏貌名稱無與等  壽命延長經劫數  悉願女人變為男  勇健聰明多智慧  一切常行菩薩道  善修六度到彼岸  若於過去及現在  輪迴三有造諸業  能超可厭不善趣  願得消滅永無餘  一切眾生於有海  生死羅網竪牢縛  願以智劍為斷除  離苦速證菩提處  若有男子及女人  婆羅門等諸勝族  合掌一心讚歎佛  生生常憶宿世事  諸根清淨常圓滿  殊勝功德皆成就  願於未來所生處  常得人天共瞻仰

(此文。續前段發願之後也)。

發願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爾時世尊。聞此已。讚妙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夢。金皷出聲。讚歎如來真實功德。并懺悔法。若有聞者。獲福甚多。廣利有情。滅除罪鄣。汝今應知。此之勝業。皆是過去讚歎發願宿習因緣。及由諸佛威德加護。此之因緣。當為汝說。時諸大眾。聞此法已。咸皆歡喜。信受奉行。

○白眾等聽說經中無常偈

若樂若苦惱  若老若少年  若大姓少姓  死王皆能殺  若端正若醜  若大力小力  若獨若有伴  死王皆能殺  若王若童僕  若俗若出家  若堅若耎者  死王皆能殺  若富若貧窮  若功德若無  若男若女等  死王皆能殺  若行若在家  若水中若陸  若在山若城  死王皆能殺  若睡若寤寐  若食若不食  能歷亂世間  死王皆能殺

圓覺道場禪觀等法事禮懺文卷第九

圓覺道場禪觀等法事禮懺文卷第十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 宗密 述

第十四上

歎佛功德

憐愍世間大醫王  身皆智慧及寂靜  無我法中有真我  是故敬禮無上尊  世救要求然後得  如來無上而為歸  隨佛世間如犢子  是故得名大悲牛  如來功德滿十方  凡下無智無能讚  我今讚歎慈悲心  為報身口二種業  世間常樂自利益  如來終不為是事  能斷眾生世果報  是故我禮自他利  世間逐親作益厚  如來利益無怨親  佛無是相如世人  是故其心等無二  世間說異作業異  如來如說業無差  凡所修行斷諸行  是故得名為如來  先已了知煩惱過  示現之處為眾生  久於世間得解脫  樂處生死慈悲故  雖現天身及人身  慈悲隨逐如犢子  如來即是眾生母  慈心即是小犢子  自受眾苦念眾生  悲念心時不悔沒  憐愍心盛不覺苦  故我稽首拔苦者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

第一 唱十一偈 述善業

曾於宿世歸三寶  今遇先緣正信生  見說人天莞爾喜(論語云。夫子莞爾而笑)  聞談鬼獄喟然驚(喟歎聲也。論語云顏淵喟然歎曰)  深知塵欲須呵厭  深信真門可竭誠  捨惡迴心唯樂善  欲圓作佛最尊榮(見諸大乘經。勸發大菩提心。故擬求佛。緣未了本性。不免還成有漏之行)  三歸戒品專精受  十惡因緣至意停  蕩子杳郎常遠離  師僧如上數諮迎  倡樓酒肆長年絕  寺舍伽藍每月行  朝暮縱忙亦念佛  公私稍暇即持經  婚姻集處多辭退  禪講開時便往聽  八戒逢緣不懈怠  六齋依日必專精  持盋僧到無空過  設供人齊即著名  貧子病兒頻濟慧  禪房佛殿數修營(次下二句。說農家)  蟲虵耕種專防損  秤斗交開必筭平(以下二句。又通說一切)  隨力賑窮而救乏  臨危濟弱亦扶傾(以下二句。說官人也)  為官誓志唯行直  効軄安貧自守清(次下二句。通說一切)  親戚緣身無誑妄  交遊沒齒不喧爭(次下一偈。述被人勸酒肉守志不隨)  風霜美酒深盃酌  飢困年羹滿椀盛  曾被親情團聚勸  降心禁口不生情  況於殺盜邪婬事  豈更分毫犯重輕  如此類人修戒行  上中下品有虧盈  本來修習雖求佛  且為三乘理未明  便逐階差空受報  生於人道及天庭  以復現天人囗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