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创意作文魔法秀(6)

如2008年江苏无锡满分作文《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小作者用了四个排比段:“烦恼时……”、“成长时……”、“虚弱时……”、“委屈时……”作为结构的标志,主线突出,娓娓道来,情感细腻真挚,引领读者步步进入母爱的感动中,可谓构思清晰、精巧。

再如,2008年江苏常州满分作文《你在我心里》开头写道:“红了希望,绿了梦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语文。”正文中则使用了“只因你在我心里……”与之照应,分别引领了三个段落,紧扣话题,层层深入,对从“语文”引发出来的超越诗词的中华文化内涵进行了诠释,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化内涵丰富,是一篇值得借鉴的佳作。

怎样富有创意地谋篇布局,创造出新颖的结构呢?下面介绍几种技法,或许对我们在作文中创新结构有一定帮助。

技法1:镜头剪辑

镜头剪辑法又可称为“蒙太奇”式。它是借助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抓拍若干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典型镜头,选用新奇灵动的组合形式,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它将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恰似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然流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如在画中游”的奇妙美感。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恰当地运用镜头剪辑法,可以增强作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运用这种方法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电影放映式”。即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展现文章丰富的内涵。

2.“日记连缀式”。即将若干篇日记中富有代表性的情节连缀起来,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再现文章的精彩。

3.“剧本章节式”。即采用多幕剧的形式,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使主题思想浮出文面,令人拍案叫绝等。此外,还可直接采用空行隔开片断、“一、二、三”、“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形式对美妙的瞬间进行细节扫描,组合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画面。这些形式减少了过渡语及铺排性文字,集中了场面和笔墨,突破了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使得内容更充实,情感更细腻,节奏更明快,主题更突出。

技法2:排比造势

修辞方法可以为文章增添几分风采,这是不容置疑的。排比尤其是这样。排比能够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集中,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排比在作文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用在开头。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头段以一个并列式的排比句构成,另一种是开头三段为并列段,每段的句式大体相同,构成排比段。排比句或排比段用在开头的妙处是开篇便作了一番精美的铺陈,给文章奠定了诗意的氛围,第一时间捕获读者的眼球。

2.用在中间。多以排比式段落出现,或为描写抒情类段落的并列,或为几个事例的并列。这种结构的文字多在每段的开头有中心句之类的明显标志。散文中设计几个描写风景或抒发感情的并列段,可以使节奏明快,洒脱奔放,铿锵有力,感情强烈。议论文中设计几个典型事例的排比段,方便从不同角度选取事实论据,使得论证全面而立体,说服力强,从而使立论大气磅礴,无懈可击;反驳则如摧枯拉朽,势不可当。

3.用在结尾。形式上也有两种,与开头的两种形式相同,或一段中的排比句,或几段构成的排比段。排比用在结尾的妙处是:将文章推向高潮,升华了中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感染力强,余韵悠远。灵活地运用排比就如在文中镶嵌了珠玉一般,使作文增光生辉。

技法3:回环反复

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处不断重复,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写法叫做“回环反复法”。由于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强化特定语言,并且注意文章内容和思想深度、广度的逐步拓展,因此能以紧密的结构、强烈的表达吸引读者。

回环反复式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型或短语,形成段首排比或段尾排比的修辞效果;一种是同一中心句散见于不同的段落,多放于段首;一种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单独成段,均匀分布在文章中。

技法4:巧设题记、后记

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在文章末尾,特意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后记”。它们都不是正文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没有它们,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依然是完整的。但是,加上题记,能够提出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能够明示本文的主旨,能够点染本文的环境;加上后记,要么是因为事态后来有了新的发展而补上一笔,要么是直接启发读者进行思考,给文章留下不尽的余味(其中后一种情况更为常见)。

题记凸现和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眼睛。简洁含蓄、句子短小、语言精美的题记,往往让人过目不忘。

一篇作文如能在结尾写上“后记”,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或与题记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或巧妙点题,卒章显志,也是一个闪耀的亮点。

所以说,一篇文章如果加上一个闪亮的题记或后记,就如同戴上了一顶“凤冠”或安上了一个“凤尾”,这也是创意写作的一种体现。

下面介绍几个创意题记的写作技巧:

1.唱出“反调”出人意料

常言道:水无常态,文无定式。如今呼唤创新精神、激励张扬个性日益成为作文的主旋律。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觉、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的内涵并写出独到之新意。当然,题记中的“反调”的要求也是个性与规范的有机统一。如以“自然”为话题作文:

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儿清凉又舒爽,那儿隐蔽又安全。来,来,来,请跟我来,跳到井底远离人类。

——一只井底之蛙的劝世格言

2.悬念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如果悬念再设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想象的美妙意境。如以“书”为话题写作文: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孩的蓝色寂寞吗?

3.交代式

即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或写作内容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观上的把握。如一篇以“友情”为话题的佳作《北方人与南方人》的题记:

一场大火,把两个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极致,他们的人格,也便在这友情中升华。

此题记把文章所写的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的“友情”故事概述了出来,使读者一读便对文章写什么有了一个初步把握。

4.真情拨人心弦

作文是用心写出来的,放在“版眼”的题记,只有真正用“心”、用“情”写出来,才能拨动人心弦,引人共鸣。如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流逝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挂。

——写给母亲的话

同时,也切忌滥用题记、后记。

一是“题记”、“后记”虽好,但运用不当,反而画蛇添足,浪费篇幅。

二是作文时容易片面追求“题记”、“后记”的哲理性、抒情性,而忽视了与正文的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造成“题记”、“后记”与文章貌合神离。

误区警示

1.作文的完整比完美更重要,不能因为追求结构的完美而不顾及甚至是破坏文章的完整。结构完整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一篇未及完篇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么优美、观点如何新颖,也是不合格的。

2.结构的创新也要符合要求,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这样只会弄巧成拙。

二、经典范文展示台

镜头剪辑

拍下身边的美

佚名

我喜欢拍照,尤其是拍下身边美的一刹那。

这不,我又挂上照相机到外边去“拍美”。

夕阳无限美

一出门,就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奇怪,我寻声找去,看到不远处有许多人围着凑热闹,原来是“老年人俱乐部”在组织活动。嗬,年过半百的爷爷奶奶们个个精神抖擞,满面春风。一些参加秧歌队的爷爷奶奶们更是美,头上戴着花冠,身上穿着鲜艳的秧歌服,腰间还系着彩带,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大扇子,可漂亮了!只听居委会主任一声令下:“来,扭起来!”爷爷奶奶们就舞着大扇子,踏着鼓点,美滋滋地扭起了秧歌。看,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甜美的笑容,步伐十分灵活,动作又是那样优美!

“小姑娘,还不快拍!”身旁一位叔叔提醒了我。我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了爷爷奶奶们那“夕阳无限美”的瞬间。

朝阳无比美

我继续往前走,便到了小公园。公园里景色优美,有许多小孩子在这里玩耍。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向四周望去,寻找美的景象。正在这时,只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手里紧紧地握着什么东西,向这边跑来,两条小辫子也随着摇摇晃晃的身躯一上一下地摆动,可爱极了。她跑到垃圾箱前,停下来,踮起脚,小心翼翼地把那紧紧握在手里的糖纸扔进了垃圾箱。我急忙抓住这美的一瞬间,拍下小女孩这“朝阳无比美”的一幕。

太阳快落山了,我拍好了几个美的镜头,恋恋不舍地往家走。

无尽的美

这一路上,我忽然发现我家周围也很美呀:原来堆放垃圾的地方,已种上了花草;原来狭窄的小土路,已经用石子铺成图案形的甬路;原来张奶奶开小杂货的那条巷,现在有了超市——一切都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我又一次按下快门,拍下夕阳映照下现代化城市的美丽的一角。

这天的拍照,我收获不小。不仅是几张照片,我发现,我身边的人美,景也美。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美好的心灵,使我不由得发出感叹:美就在我身边!

作者开篇巧妙地引入照相的“镜头”:去抓拍身边的美,在不动声色中自然切题,通过三个蒙太奇式的“镜头”组成文章的主题部分,构成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作者抓拍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美丽的图景。首先抓拍幸福快乐的老年人,呈现一幅“夕阳无限美”之图;其次拍小姑娘良好的素养,暗示新生代的“朝阳之美”;最后抓拍景美,表现生活条件的提高所带来的美。这三个美丽的画面,成就了本文清新而完美的结构,让人耳目一新。

排比造势

告别如虹

常州考生

虹,完美与诗意的有机结合。在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绝妙组合中,折射出美的内涵,诠释着千古的绝唱——我说,告别如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说。这首诗饱含的浓浓友情,纵使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试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长亭送别的友人互相勉励,微笑作别。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一个紫色的梦——告别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旧。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苏轼在怅然之后重新振作。黄色的傍晚,沧海平静。诗人不再哀叹,继而用伟大的抱负告别不幸,抒写自己的宏图大志。这是一个伟人金黄色的梦——告别是一种觉醒与重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道。也许他没有鲁迅震响世界文坛的犀利,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却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告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背着草原人的幸福,他选择了告别家乡,没有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个绿地蓝天编织的梦——告别是一种责任与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着梦想远飞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个漏底的容器,捞不回如水的时光,只留下青涩甜蜜的梦想。三年同窗,即将告别。面对贤人志士们的告别之情,我不再伤感,曾经的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告别带上淡淡的诗意,青色的风铃,必定会向着旭日扬帆远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寻一轮火红的太阳。

枫叶的摇坠,是一种悲伤的必然;梧桐的飘落,是一种凋零的必然;风雨的到来,是成功与美丽的升华,因为在那之后便是彩虹——愿告别如虹。

文章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排比段的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结构上的排比,它采用古诗文名句作为每段的小标题,形成排比,一气呵成,使得语言颇具美感,结构流畅。二是每段结尾句在整体上构成排比句,并作总结,使全文浑然一体。三是文章结尾运用排比,借助“枫叶的摇坠”、“梧桐的飘落”、“风雨的到来”等自然现象水到渠成地升华文章的中心。

回环反复

做一片云,真好

佚名

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

做一片云的我,来时,无声无息,走时,无牵无挂。做一片云的我,没有根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我不苛求别人的欣赏,只是在你无意间飘然而过,而在你回首痴望的那瞬间,我微笑着悄然掠过,继续自己的旅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宁静而高远,犹如雪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俗的天庭,风挨着我的肩,我挨着风的肩,如神似仙,一味品尝着这有生以来的平静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