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管理只是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4)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 强宏
- 4995字
- 2016-02-26 16:45:48
盖茨的做法与微软特殊的历史、文化有关。早期的微软主要由软件开发人员组成,强调独立性和思想性,因此,微软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最大的发展机会”。微软在人才引进时标准很高,因此微软员工素质都非常高,员工在自主状态下彼此激发,使得整个团体的表现都极其出色。微软的员工有权对他们进行的工作做任何决定,因此他们的决策和行动非常迅速,工作非常有效率。信任员工,让员工放手去做,这也是微软始终保持成功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信任你的员工,企业的业绩才会蒸蒸日上!这也是管理者的一种高情商智慧,即敢于信任你的部属,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你想你的下属能拼尽全力地去完成你交代的任务,那么就请把你的猜疑之心收起来。
24授权是愿不愿的问题,而非能不能
授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但为什么管理者不愿意进行授权呢?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历史上对于“领导”行为的界定可谓丰富至极。《三国志》记载“蜀国正事无巨细,亮皆独专之”。诸葛亮尽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仍“事必躬亲,鞠躬尽瘁”,虽一生劳顿却功名难成。
首先,也许可以把他看做传统小生产体制时代的产物,代代相传,今天我们的主管才能把“领导的职责”定位于此。
其次,管理者相信,对于这件工作,自己是唯一的胜任者,即使让下属完成也是一百个不放心。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管理者并没有真正把他手头的工作重新考虑,按难易程度列队,以确认有些工作是只有他自己才能做到的,而其他大部分工作却并非如此。如果说下属的确给你“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印象,很可能仅仅因为你没有给下属机会让他们去做。还有,管理者不相信下属会完全领悟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把工作交给他们,结果自己不会满意,到头来还要自己亲自去做。
最后,管理者有时懒得费口舌向下属解释工作如何做,所以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你把工作标准化,你的解释并不麻烦,而且如果你不让下属做这一次,下一次他们又怎么可能做到使你满意呢?
管理者常抱怨下属中没有千里马,没有将才,却没有想过作为主管,对下属所负的责任该是什么。拒绝授权的管理者还会给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证明他们的“不授权”是正确的,是唯一可能的选项。而同时,结果也往往是这样:他总是匆匆忙忙,总是埋身于事务性的工作,总是抱怨而又总是出漏洞,他的下属总是缺乏动力,缺乏责任心,总是懒洋洋的,企业总不能以他的期望运转,效率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但是种种原因实际上都是借口,这些理由都是难以成立的,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些分析:第一,担心下属做错事的管理者,内心里所真正担心的不是下属做错事本身,而是怕被下属做错事所连累。这一类管理者一方面对下属欠缺信心;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为下属受过,所以有如唱独角戏那样凡事皆亲自操办。固然下属难免做错事,但若管理者能给予适当的训练与培养,做错事的可能性必然减少。授权既然是一种在职训练,管理者就不能因怕下属做错事而不予训练,反而更应提供充分的训练机会以避免下属做错事。
第二,不可否认,有些管理者因担心下属锋芒太露,或“声威震主”而不愿授权。但是从另一角度看,下属良好的工作表现可以反映管理者的知人善任与领导有方,所以管理者功不可没。
第三,只有领导力薄弱的管理者在授权之后才会丧失控制。在授权的时候,倘若管理者划定明确的授权范围,注意权责的相称,并建立追踪制度,就不会担心丧失控制。
第四,基于惯性或惰性,许多管理者往往不愿将得心应手的工作授权下属去履行。另外,有许多管理者基于“自己做比费唇舌去指导下属做更省事”的理由而拒绝授权。这两类管理者的共同缺陷即是将他们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他们本来可以不必理会的工作上,而使需要经由他们处理的事务无法获得应有的重视。任何一位管理者管辖的工作,大体上均可区分为五种层次:
①管理者必须亲自履行的工作。
②管理者必须亲自履行,但可借助下属帮忙的工作。
③管理者可以履行,但下属若有机会亦可代行的工作。
④必须由下属履行,但在紧急关头可获得管理者协助的工作。
⑤必须由下属做的工作。在正常情况下,管理者对第三层次以下的工作应授权下属去履行。
第五,“找不到适当的下属授权”常被一些管理者当做不愿授权的借口。任何下属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可塑性,因此均可授权予以塑造。就算真的找不到一位可以授权的下属,仍是管理者的过失,因为倘若员工的招聘、培训与考核工作做得不差,又岂会有“蜀中无大将”之理?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授权根本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
没有不适合的人,只有不合适的事
成功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如何把任务授权给最适合的员工。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保证人尽其才。所以,在向员工分配任务时,企业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多方面出发,这样才能对企业管理者本人、公司员工和公司的发展带来最大效益。
25把任务授权给合适的人
杰克·韦尔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CEO之一,他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被称为“经理人中的骄傲”、“经理人中的榜样”。在一次全球500强经理人大会上,杰克·韦尔奇与同行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对话。其中有一个人问他:“杰克·韦尔奇先生,请你用一句话说出通用公司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杰克·韦尔奇想了想后回答说:“是用人的成功。”又有人问他:“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领导艺术呢?” 杰克·韦尔奇笑了笑,说:“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和每个地方的需要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能力的人,而不同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培养不同能力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把任务授权给最合适的人是最重要的。用最简洁的话来讲这个观点,就是指管理者向员工分配一项特定的任务或项目,这个项目要从员工的兴趣、特长出发,最终保证被指派者能够顺利完成该任务。
1993年时,土耳其人民敬爱的总统去世了。土耳其政府要求给总统修建一个能够供成千上万的后人瞻仰的永久性墓地,而且要求必须在几天之内建造完成。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很大。受命组成的项目组把工作进行了分解,总体分为准备原材料、勘定地点、挖掘地基、排水系统、浇筑混凝土、安装照明设备、安装花坛、安装大理石装饰、卫生清扫工作等27项活动。各项活动的并行工作或者串行工作的先后顺序及工期也进行了详细安排,一切严格按照项目进度进行。40名建筑工人和20名工程师昼夜不眠的奋战,最终在785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修建了一个15000平方米,既符合宗教信仰,又具有高质量的墓地!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管理的精髓之一就是分解工作,分配各种资源,把工作指派给最为合适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土耳其的项目小组能够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原因。
不把任务授权给合适的人,任务不仅不能高质量完成,甚至会使执行这个人物的员工产生挫败感。有一个证券公司的经理曾经非常困惑,很多工作十分努力的员工,在接受他委派的任务后却不能圆满完成,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一个离职员工的话使他茅塞顿开。原来这个员工对他说:“经理,我很喜欢咱们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但是我发现这里的工作并不适合我。开始您让我去跑销售,别人很轻松就完成的任务,我很多天都无从下手。那个时候我非常不开心,觉得自己很笨,甚至非常灰心。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行了职业测评。测评的结果让我很惊讶,原来我不是比别人笨,也不是我不愿意干好,而是我在做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以前一直在证券、期货、市场里面辗转,但是越干越不顺心。经过职业测评我发现,我是一个内向气质的人,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意愿较弱,回避失败的倾向非常高。而冒险和争取成功的倾向非常低。但是同时我处理细节的能力非常强。因此专家建议我应该去做财务、库管之类,需要细心、操作性强的工作。所以我决定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听完这个员工的话以后,经理顿时觉得如同醍醐灌顶。他意识到:“与这个员工选择职业一样,分配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分配给员工任务之前,我有必要对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需要了解员工属于哪一种特质?适合哪一类型的工作。性格活泼的人,适合有挑战性的工作;性格内向的人,适合稳定的工作;还有的人擅长与人打交道;有的则适合与物打交道。造物者给了人类千千万万种性格,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共性。按照这种共性分类分析,就能把工作分配给最适合的人了。”
这个经理的顿悟值得所有经理人学习,把任务分配到员工头上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员工个人的意愿、兴趣和特长。只有把合适的任务分配给合适的人,才可能有最为完美的结果。
26适时调整集权与分权的结合点
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分配方式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集权是指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限较多地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形式。集权的特点是经营决策权大多数握在企业高层领导手里,他们对下级的控制较多。而所谓的分权是指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适当的分散在企业中下层。它的特点是上级的控制较少,使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
有这样两个例子。有一家主要从事食品加工的乡镇企业,老板张总事事躬亲,对员工信任度不高。每当营销员将要出征时,他就会再三叮嘱:“你们遇事一定多汇报;否则,出了问题,后果自负!”因而,在外省打拼的营销员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生怕办错事,结果算到自己头上。因此,张总经常接到这样的长途电话:“张总,一天30的旅店没找到呀!租一间一天35的屋子可以吗?”、“张总,这边的客户表示需要我们意思意思,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买几条三五送去呀!”无论事情大小,他们一律请示回报,只要未经老板认可,他们绝对不会主动做主。
最终,一些有能力的营销员感到手脚被牢牢束缚着,有劲儿使不出,只好选择离开,另谋高就。留下来那些的营销员只会请示,工作起来没有丝毫主动性,领导不安排的事情一概不做,一年到头业绩平平。而张总也整日手机响个不停,忙得脚打后脑勺,上百万元广告费像打水漂一样毫无效果,好端端的一个企业处于濒危边缘。
第二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家颇具影响的民营企业,它所生产的高压锅因质量好而广获好评。这家企业的老板喜欢分权式管理,他让每个营销员承包一个省级市场,公司与其签订承包协议,产品以出厂价下浮25%提供给营销员,营销员必须要保证在一年内完成一定量的销售任务。至于营销员如何销售,公司一概不管。老板的这一招的确是极大地调动了营销员的积极性。大家各出奇招,短短几年,企业就在创造了上千万的销售业绩的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百万富翁。但是好景不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富裕起来的营销员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斗志,公司业绩陷入低谷。公司老板有心自己接管渠道,但是发现难度很大,——渠道已经被他们牢牢地把控在手中。更让老板没有想到的是,有的营销员竟然“监守自盗”,在销售公司正品的同时,自己私设黑工厂,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将其投入市场鱼目混珠,大发其横财。就这样,一家前景广阔的企业断送在这些营销员手中。
第一个案例是集权的代表,第二个是分权的代表。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管理中,“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是非常容易发生的现象。集权可以更便于管理,但高度的集权会导致权利欲望的高度膨胀,最终导致盲目崇拜!分权可以有效地分散权力,使权利不会过于集中,而且更有利于民主化,但是不便于管理,会有很多漏洞!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企业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与它相配套,尤其是在分权的过程中,制度约束和文化平衡是一种重要的保障。不恰当的集权与不恰当的分权,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伤害。只有控制住大的风险,才能达到集权和分权的相对平衡。总的来说,领导者应该谨慎从事,采用逐步缓慢放权的“渐进”方法,在放权的过程里,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偏差,合理地逐步放权,而不要希望立竿见影。
在企业操作中,企业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方法、理论、原则只是一种参考和指导,集权与分权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适时调整集权和分权的结合点,才能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也只有这样,才能服务于业务的发展,才能创造价值。
27任务与员工的能力要匹配
《哈佛经济》杂志曾经报道,通过对全球36万人在20年中的职业生涯跟踪调查表明,留住员工很重要的一点是确保他们的能力、兴趣及性格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也就是说,当员工的能力、兴趣与他所从事的职位相符,个人秉性也与公司的文化相符时,不仅员工流失率会大大下降,而且工作效率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