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宋朝著名宰相赵普曾说他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对古人的意义非同寻常。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的今天,这部跨越两千多年沧桑巨变的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是否还有一定的观照作用?

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抱怨生活很累、工作很乏味和疲惫的时候,当财富已经不再能直接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成功究竟离幸福有多远?为什么物质财富大大丰富时,人们的幸福指数却极速下降?一个成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是心灵的自我认同?

我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幸福”,但幸福是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概念。如同对《哈姆雷特》的解读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幸福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内心的情感体验。一个人内心的富足与快乐和物质有一定的关联,但两者之间却不是绝对正比的关系。

我们也许能从孔子生前最得意的大弟子颜回身上找到答案:没有不能快乐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孔子在《论语》中曾如此赞扬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们可以问自己一句,如果换作你,还能不能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乐在其中?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安贫乐道是不思进取的另一种注解,这实在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读。孔子在这里肯定的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能够做到在贫困中毫无怨言的绝非一般人,只有心灵的修养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才能生活得如此豁达从容。贫而无怨,富而无骄,将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内化为心灵的颜色。拥有这样的哲学思想便拥有了整个世界——将整个宇宙收藏于心。

倘若能做到内心与外在的和谐统一,那么就不会忧虑生活的不公正、人情的淡漠,就能及时梳理心灵的花园,使它不致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荒芜。而《论语》正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指引我们的生活,抚慰我们寂寞又躁动不安的灵魂。

之所以说《论语》的精神内核对现代生活有重大影响和人文关怀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现实主义哲学体系。现实并不等同于务实,有不少人将现实主义庸俗化。孔子的思想、学说立足于社会现实,积极入世,以尊重人的本性和个体尊严为出发点,旨在为我们纷乱的心灵找到一个归宿。

一本书的生命力或者说一种哲学思想的传承,系于它在时空流传中的永恒性。如果失去对人立身处世的观照,失去抚慰心灵的作用,那么我们也就无缘与之相见!

《论语》一直被尊为东方《圣经》,孔子被比作中国人的耶稣,是有它独特的深意的。

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越来越需要提升民族的文化影响力与渗透力。经济与科技的强大带来的是体格强健的巨人,思想的深邃造就灵魂的巨人。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把儒家思想形象地比喻成民族的粮食店,不论男女老幼每天都需要从中汲取养分。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店,虽然有西方的面包和牛奶,但很快我们的胃就吃不消了,因为它从小就是吃粮食店的粮食长大的。

把自己的心灵全部掏空,去接受他人的思想,渐渐地我们失去了特色。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失去本民族文化的支撑的人也是难以赢得他人敬重的。

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孔子就这样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从春秋走来,那么从容和安详,圣人救赎的轮回再次演绎。他就像一位温和而谦恭的老人,用智慧的双眼打量众生,每个人都可以从他那里获得养分,各取所需。

《论语》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库。但《论语》并不需要我们的顶礼膜拜,经典从来都是以它的从容淡定与宽容豁达感召众人的。仁者从中见仁,智者窥见其智:这才是它存在的意义。

孔子理论的普适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他对于我们为人处世的引导,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他的深邃与深远。而他对我们心灵的荡涤与关怀,又使我们感觉他离我们很近,温馨而质朴,毫无艰深晦涩之感。触摸《论语》,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最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个顿悟就洞悉了它的真谛,走进了我们文化扎根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