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者序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全美,至今仍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罗文已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人物。

有人说,在这个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业、服从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甚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时代在发展,罗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因为它代表了维系人类社会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古老而美好的价值观。

看看我们的周围,你不难发现,员工忠诚和敬业的精神正在消失,职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企业的老板和企业管理者。在一些企业里总是存在这么一类人,他们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人生。他们要么不以为然、消极懈怠,要么频繁跳槽。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在为别人打工,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们把忠诚和敬业视为老板愚弄和剥削下属的手段。

这些人忽视了人类社会运行的一个基本法则:忠诚才会获得信任,付出才会获得回报。本书的主人公安德鲁·罗文中尉在接到任务后,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决定履行艰巨任务,在历尽艰辛与危险后,终于成功地把信送给加西亚。罗文中尉因此获得杰出军人勋章,并在生前身后赢得无数人的崇敬。企业中也有很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如果你能像罗文一样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自发,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企业的栋梁,你也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在哪呢?老板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至少《致加西亚的信》会告诉你如何把自己塑造成像罗文中尉一样的人。本书字数不多,道理也很浅显,却超过了许多大学和职业培训专家所教导的那些理论。

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愿罗文中尉那样的人越来越多。

作者简介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全美,至今仍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罗文已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性人物。有人说,在这个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业、服从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甚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时代在发展,罗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因为它代表了维系人类社会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古老而美好的价值观。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愿罗文中尉那样的人越来越多。

阿尔伯特·哈伯德(1856~1915年),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菲士利人》、《兄弟》杂志的总编辑,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创始人。

1856年7月19日,哈伯德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医生。哈伯德在塔福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他做过教师、出版商、编辑和演说家,1895年,在纽约东奥罗拉创立了罗伊科罗斯特公司,制造和销售各种手工工艺品,随后又开设了一家印刷装订厂。1899年,他根据安德鲁·萨默斯·罗文的事迹,写出了《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哈伯德终生致力于出版与写作,除了为创立的两份杂志撰稿外,其主要著作有《致加西亚的信》、《短暂的旅行》、《现在的力量》、《自己是最大的敌人》、《一天》等,其中《致加西亚的信》在经济管理学领域最为著名。

1915年5月7日,哈伯德和他的妻子在爱尔兰海的路西塔尼亚号上不幸遇难。

原出版者手记

阿尔伯特·哈伯德,美国纽约东奥罗拉的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的创始人。他坚强刚毅,毕生不懈努力地工作。不幸的是,在1915年,他乘坐的路西塔尼亚号轮船被德国水雷击中沉入海底,这过早地结束了他辉煌的事业。

1856年,哈伯德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后来因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创办的高质量出版物而闻名于世。在经营这家出版社的同时,阿尔伯特·哈伯德还创办了两本杂志:《菲士利人》和《兄弟》。实际上,杂志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在写作、出版的同时,哈伯德还致力于公众演讲,他在演讲台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亚于在写作和出版上的成绩。

《致加西亚的信》一经问世就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这出乎作者意料。

故事中的那个英勇的送信人,叫安德鲁·罗文,是一位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在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信使,去完成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将一封密信交给古巴的加西亚将军。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这名中尉。

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立刻出发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为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那次冒险经历,用他自己谦虚的话来说,仅仅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从中逃出来并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

期间自然避免不了许多促使其成功的偶然因素,但是,个人的努力以及这位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年轻中尉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成功的必然因素。为了表彰他所作的贡献,美军陆军司令曾为他颁发了奖章,并给他以极高的评价:“罗文出色的成绩,是军事史、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这一点当然毫无疑问,但人们更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他崇高的道德品质。正是这种品质,才使得罗文中尉永远为历史、为世人所铭记。

这本书道尽所有

威廉·亚德利

一百年前,著名的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写下了他那篇风靡全美的文章——《致加西亚的信》。哈伯德作为《菲士利人》的出版商正在为三月份的杂志做准备,当时杂志社刊登一些能够“促进懒惰的人变得勤奋,变得积极向上”的文章,但哈伯德当时并未想到罗文中尉,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哈伯德与家人一起喝茶时一次小小的争论。当时,大家都认为美西战争的英雄是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但哈伯德的儿子却提出,真正的英雄是罗文,正是他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哈伯德马上意识到孩子是正确的,于是,立即放下茶杯,仅用一个小时就写了《致加西亚的信》一文,想都没想就把它刊登在《菲士利人》杂志上。

事实上,《致加西亚的信》只是一篇仅有24个段落的文章,封面和装订都很简单。《致加西亚的信》首次出版是在1899年,叙述了英勇无畏的美国中尉安德鲁·罗文在1898年进入古巴的经过。美国将向西班牙宣战,麦金莱总统派遣罗文去寻找加西亚将军,因为加西亚将军是古巴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起义军领袖。没有问总统他怎样去,在哪儿能找到加西亚,罗文接过任务就出发了。他找到了加西亚,并返回华盛顿,向麦金莱总统汇报了起义军的力量和位置,以及西班牙军队的情况。在开战前夕,这些情报是至关重要的。报纸热烈赞扬他顺利完成了这项简直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于是罗文一下子出了名。故事的简单并没有影响它的畅销,刊登这篇文章的《菲士利人》杂志很快脱销。以后的日子,这篇文章更是得到企业、军事、政治各界人士的青睐。

对于管理者来说,《致加西亚的信》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些重要的启示。从内容上看来,这是一本劝告员工如何敬业和勤奋工作的书籍,哈伯德强调主动完成任务,切中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因而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认可和重视。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被人们所应用。

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的学生都要上一门关于自立和主动性的课,教材就是这本题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小册子,其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员。在政界,这本书也成为培养公务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布什家族成员都深受其影响,布什就曾在这本小硬皮书里签名,将它赠送给自己的助手。

2000年6月21日,《圣彼得堡时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讲述了布什家族和这本书的不解之缘。当年布什在上任州长的第一天,就将这本书签名后送给了他的助手。“它静悄悄地躺在弗兰克·布隆恩办公室的一张桌子上,布什在上面写了一句话:‘你是一个送信者。’”后来,布隆恩真的成为了布什政府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几个月来,政府办公室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被要求阅读这本书,并且要在一张特定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布什说:“我将这本书送给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我正在寻找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并邀请他成为我们团队中的一员。正是这些无须他人监督就能主动完成任务的人改变了整个美国。”

布什在得克萨斯州竞选总统时,将此书送给了他24岁的儿子乔治·布里斯科特·布什。布什说,这是他给儿子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布什的新闻部长贾斯廷·赛非也说:“新闻机构里的每个人都应该阅读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我通常就用这个原则:完成任务时,不要陷进障碍的泥沼里去,要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所有的高级官员都应该阅读这篇文章。”

那么,杰布·布什又是如何读到《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的呢?这与赖特有关。作为一名奥兰多的律师,赖特长期效力于布什以及其当过总统的父亲。赖特于1998年老布什竞选总统时向他推荐了这本书。

赖特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从来都不允许抱怨。我的人生准则就是:你拥有了一份工作,你就得为这份工作全力以赴。”赖特准确地回忆了当时自己给布什推荐这本书时的对话:

“我把这本书给杰布,杰布说:‘我不会对这些新世纪的东西感兴趣。’

“我就对他说:‘杰布,读读这本书吧,它只需要花费你喝一杯咖啡的时间,虽然它的历史很悠久,但我向你保证,它永远不过时。’

“当我再次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把那本书读完了。他的反应如我们预料那样:‘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

作者序 (1913年版)

阿尔伯特·哈伯德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是在一天晚饭后完成的,而且仅仅用了一个小时。那天正好是1899年2月22日——华盛顿的诞辰日——我们正忙着准备出版三月份的《菲士利人》。

怀着激动的心情的我在劳神费力的一天结束后写完了这本小册子。当时我正努力地教育那些行为不良的市民提高觉悟,重新振作起来,别再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一次喝茶时小小的辩论。当时我的儿子认为罗文是古巴战争中真正的英雄,他只身一人出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他的话像火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闪,儿子是对的,英雄是给加西亚送信的那个人。于是,我离开饭桌,写下了《致加西亚的信》这篇文章。当时我没把它当一回事,它在当月的《菲士利人》上出现时,甚至连标题都没有。这一期杂志迅速销售告罄,要求加印的订单很快来了。12份,50份,100份……当美国新闻公司订了1000份时,我禁不住询问我的一个助手是哪篇文章引起了如此的轰动,他说:“是关于加西亚的那篇东西。”第二天,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发来这样一份电报:“将关于罗文的文章,印刷成小册子,封底刊登帝国快递的广告,现订购10万份,请予以报价,并告知最快船期。”

我给了他报价,并且确定我们能够在两年时间内提供那些小册子。当时的印刷设备十分简陋,10万册书听起来是一项十分可怕的任务。

我答应丹尼尔先生按照他的方式来重印那篇文章,最后的结果是,他居然销售和发送近50万本这样的小册子,其中的两三成都是由丹尼尔先生直接发送的。除此之外,这篇文章在两百多家杂志和报纸上转载刊登,现在已被翻译成各种各样的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在丹尼尔先生印发《致加西亚的信》时,时任俄国铁路局总长的西拉克夫亲王正好在美国。他是美国中央铁路局的客人,由丹尼尔斯先生亲自陪同游览了美国,这本小书引起了亲王的兴趣,可能是因为它发行的数量很大,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不管怎么说,他返回俄国后,就让人把这本小书翻译出来,发给俄国铁路职工,让他们每人一册。

接着,其他国家也纷纷翻译引进了这篇文章,从俄罗斯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日俄战争期间,每一位上前线的俄罗斯士兵手中都有一份《致加西亚的信》。日本人在俄罗斯俘虏的物品中发现了这些小册子,他们认定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于是便将它翻译成了日文。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迄今为止,《致加西亚的信》的印数高达4千万册。可以说,在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所有的文学生涯中,没有人可以获得如此成就,也没有一本书的销量可以达到这个数字!

整个过程就是由一系列偶然与幸运的事情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