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是工作的最大受益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都是为了老板和公司,做得再好都是为老板和公司挣钱,反正为人家干活,所以能混就混,即便公司亏损了也跟我没关系。有些人甚至还拖公司的后腿,背地里做些不良之事。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想法在毁掉我们悉心经营的事业。
有一个老木匠将要退休,老板认为他为建筑行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临走之前请求他再建一座房子,他答应了。但是在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很没有耐心了,干活马马虎虎,偷工减料,用劣质的材料随便地把房子盖好了。向老板交差时,老板很诚恳地把这座房子的钥匙交给了他,并告诉他:“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悔恨不已,自己盖了一辈子的房子,没想到盖得最糟糕的一座房子是给自己的。
如果老木匠早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一定会用最优质的木料、最高明的技术,然而最后建成了“豆腐渣工程”。从这个老木匠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只为老板和公司工作”对我们自身的伤害之深了。
“为公司工作只对老板有好处,我凭什么努力工作呢?”
“我就拿这么一点点工资,干吗那么卖命呢?”
“敬业?那不过是老板愚弄我们的话!”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说上面这些话的人,他们工作懒散,得过且过,毫无激情,他们根本不愿意努力工作。
的确,努力工作对老板有好处,但仅仅对老板有好处吗?你努力工作,老板看重你,必然把更多的发展机会交给你,你不是也得到好处了吗?把工作视为等价交换,拿一分钱干一分钱的活,甚至还想方设法偷懒,固然可以给老板造成损失,固然可以让你自己捞点便宜,但是,老板所损失的,仅仅是某个员工的工资而已,你损失的呢?却是你自己的前途。
“所有成功的职业人,都是懂得怎样用心去工作的人。”用心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糊弄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必定是自己。
从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努力工作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实际上,努力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却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努力工作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并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在来到现在所在公司工作之前,道格拉斯曾经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学习和研究怎样使本公司赚钱、用最便宜的价钱把货物买进。他在采购部门找到一个职位后就非常勤奋而刻苦地工作,千方百计找到供货最便宜的供应商,买进上百种公司急需的货物。
道格拉斯所干的采购工作也许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技术知识——其他部门提出需要买什么,他只要决定到哪儿买就行了,但他兢兢业业地为公司工作,节省了许多资金,这些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他29岁那年,他为公司节省的资金已超过80万美元。公司的副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就加了道格拉斯的薪水。道格拉斯在工作上的刻苦努力,博得了高级主管的赏识,使他在36岁时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年薪超过10万美元。
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够敬业,或者别人提醒你应该敬业的时候,你就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了。试着换一种心态去看待工作,试着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你和老板的关系,你就会发现敬业的价值所在。
那些只想享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的人,是无法体会工作带给他的乐趣的。他们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声中,在不情不愿的应付中完成工作,必然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更无法得到升职加薪的快乐。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我们应该把这句话告诉自己。不要忘记工作赋予你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更不要忘记你的使命。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除了益处和快乐,还有艰辛和忍耐。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作,与你的老板、同事、工作对象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能真正帮助你,同样,在你工作得很起劲时,他们也不能真正阻止你。你的事业和前程在自己手中,在你所干的每一份工作中。
只有将工作当事业,才能真正将自身融入工作之中,与企业风雨同舟,一起成长,一起走向成功。
与你的工作谈恋爱
与自己的工作谈恋爱?!这对很多人来说几乎是难以置信的天方夜谭。
很多人听到这个说法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我的天!我发誓即使自己会爱上其他任何东西,都永远不可能爱上那份消耗我所有精力、最大限度地透支我有限的生命、毫无意义和乐趣可言、既沉闷又令人生厌的工作!
确实,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与工作谈恋爱绝非易事,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做到的。对于那些不喜欢自己工作、甚至非常讨厌现有工作的人来说,怎样才可能尝试与自己的工作谈恋爱呢?
要想与自己的工作谈恋爱,首先,要相对客观地审视自己现有的工作,找出它的可爱之处。有不少工作一族表示不喜欢甚至厌恶工作,很不客气地要把工作“一竿子打死”,又如何找到工作中的可爱之处呢?关于这个困惑,有一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
没有太多文化、当过海军、收入不多的克里斯·加德纳,有一天邂逅了一名开法拉利、收入是自己两倍的证券经纪人,于是一心想要成为一名收入颇丰的证券经纪人,并不惜为此辞去了自己的工作。然而,许诺接纳他成为实习经纪人的那个人,在他报到之前已经离职,他没有被那家证券公司接受。这样一来,他的生活就没了固定的经济来源。虽然不幸的事情一股脑儿地降临到他身上,他依然没有放弃要成为一名证券经纪人。
1981年,克里斯·加德纳终于争取到迪恩·维特·雷诺兹证券经纪行一份没有报酬的实习工作。在那之后,他跟两岁大的儿子有一年的时间都无家可归。在那漫长的一年时间里,加德纳和他的儿子每晚就在加州奥克兰市的地铁厕所中躲避风雨,而他办公室的人对此始终都毫不知情。最终,加德纳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证券经纪人。
两年后,加德纳跳槽到了贝尔斯登,并且迅速成为了那里业绩最好的员工。
1987年,加德纳就在芝加哥成立了自己的加德纳·里奇证券经纪公司。对于一个6年前还在“背负着一个婴儿与贫苦生活抗争、拼死杀出一条血路”的人来说,6年后就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证券经纪公司,实在是非常不简单啊!
今天的加德纳早已经成为一名千万富翁、鼓动人心的演说家、慈善家和跨国商人。他发起了一只私募基金专门投资南非市场。这只基金的合作伙伴,是纳尔逊·曼德拉。
“是什么改变了你的人生呢?”《商业周刊》的记者采访克里斯·加德纳时,颇感兴趣地问道。
他非常诚恳地告诉记者,是对工作的爱改变的他的整个人生——“你得对自己的事业爱得发狂才行,就像精神错乱一样。”
加德纳给我们工作的忠告是:大胆追逐你所钟爱的事物。它也许与你当初接受的教育毫无关系,但你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勇敢守护它,并且全力以赴地奔着梦想和目标大胆去闯。就算全世界都反对,自己也一定要坚持。
这正如京剧业内的一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不疯魔不成活”是一种对事物极度痴迷的境界,更是一种职业精神,无论对戏剧还是对工作都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历数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科学巨人等等,但凡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不乏疯魔之辈。也唯有此等痴迷的投入,才能让人终成大器、成就大业。
10多年来,柳传志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业务开拓上,他对工作的爱已经让身边的人有点受不了了。以前柳传志和家人聊天的话题可谓海阔天空,但自从有了联想之后,家里的话题就再也离不开“联想”这两个字了。
柳传志也有过许多次类似的出差经历——从某个宾馆出来之后,等要回去时突然发现自己忘了住哪个房间了。一环套一环的工作让柳传志每时每刻都在想工作的事情,以致将一些生活琐事全然抛在了脑后。
很多成功的人都像柳传志一样,沉溺于自己的工作为无法自拔。在外人看来,这有点不能理解。实际上,这种无法自拔就来源于对工作的爱。与工作谈恋爱,是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力。
如果不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终将会被那些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击败。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若把工作看做苦役,通过做苦役去换取名牌汽车、心仪的洋房,把爱好和工作割裂开来,是件很愚蠢的事。
走在路上的我们,只有继续工作、继续奋斗,才能不断向自己头脑中的理想生活靠近。热爱光靠言语是不够的,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别人可以透过你看到它。但是有些时候,有的人在一开始是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所热爱的职业的,而只能被迫作出一些不符合自己爱好的职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以敷衍的态度去应付了事,而要学会去爱自己所做的。
大多通过卓越的职场成功人士都是这样的,他们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注入爱的气息,用炽烈地热情去努力。于是,他们以对工作的爱情作为老师,并在这位老师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使生命一直激越和更加充实的阳光大道。
期望60分,做到100分
“期望60分,做到100分”,这就是要求:别人尤其是领导对自己的期望,不仅要全力以赴做好了,而且好到超乎别人和领导的意料,做到最出色。
一位企业家有一次在对新员工培训时说:“当你和一批新员工一同跨入公司时,老板对每个人的期望都是一样的,这时有些人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大部分人能刚刚达到老板的要求,只有极少数人能超过老板的要求。”那些不能达到要求的人将很快被淘汰,大部分人将继续自己平淡的工作,而那极少数人将会被单独叫进老板的办公室,老板会在正常工作之外给他们分配—些挑战性的工作。随着老板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给他们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他们也能在这种环境中迅速成长。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要求做到60分,就按60分的要求来做,当出现一些出乎意外的影响因素时,拿得到的结果就绝不可能是“60分”了。所以,要保证结果不打折扣,就要主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很多人羡慕别人的地位,嫉妒别人的高薪,却不问自己为工作付出了多少,是否认真地对待了领导给付的每一个任务;当任务来到他们身旁时,有一些人却不接受它,怕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这些人当然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长。其实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战胜了它,你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仅要主动工作,尽职尽责,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完善。总之,他们的行为总是超越上级的期望,因而他们始终是老板眼中最优秀的员工。
威尔逊上大学的时候就在一家著名的IT公司做兼职,由于表现出色,大学毕业后的威尔逊成为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在公司里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两年后,年仅24岁的他就被提拔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层经理,后来他更因在技术支持部门出色的工作表现而调任美国总部任高级财务分析师。
初进这家公司,威尔逊只是技术支持中心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但他非常想干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经理考核他的依据是记录在公司报表系统上的“成绩单”,“成绩单”月末才能看到。于是他想:如果可以每天得到“成绩单”的报表,从经理的角度,岂不是可以更好地调配和督促员工?而从员工的角度,岂不是能更快地得到促进和看到进步?与此同时,他还了解到现行的月报表系统有另外一些缺陷:当时另外一家分公司的技术支持中心只有三四十人,如果遇到新产品发布等原因,业务量突然增大,或者一两个员工请病假,很多工作就会被耽误。
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威尔逊觉得自己有必要设计一个有更快速反应能力的报表系统。他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写了一个具有他所期望的基础功能的报表小程序。一个月后,威尔逊的“业余作品”——基于web内部网页上的报表开始投入使用,并取代了原来从美国照搬过来的Excel报表。由于在报表系统上出色的工作,公司总裁从中看到了他的一些潜在品质,认为他可以从更高的管理角度思考问题。一年以后,总裁亲自将一个重要的升迁机会给了威尔逊,让他担任公司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技术支持总监。
威尔逊的工作给公司工作效率带来巨大提升,创造了有目共睹的骄人业绩,远远超越了老板的期待,正是基于此,他才在公司中平步青云。
要想超越老板的期望,就不能把老板交付的任务不当回事。要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工老板交付的每一件事,并把它当成使命。
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化作业,给自己的工作树立一个完美(至少是合格)的标准,然后照此标准严格执行。当然,你还可以以优秀同事的做法为标准,以老板的命令为标准,甚至学会跟老板的要求“赛跑”。我们在工作中还需要时常自省,随时质疑自己,随时寻找改进做事的方法,力求有个完美的结果。此外,要想超越老板的期望,做好每一项任务,员工要做到自我超越,而自我超越来自于个人成长学习的修炼。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
要想超越老板的期望,就要尽可能弥补老板的不足。很多人认为,既然是老板,肯定哪方面都比下属高明。但别忘了,老板不是神,不是万能的,老板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会一味地挑剔老板,同时也不会机械地唯老板的命令是从,而是能够灵活掌握尺度,善于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老板的不足。
面临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应主动负责、动用全部智能,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快、更准确、更完美。如果我们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坐等命运垂青,而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主动迎着任务上前。
用100%的热情去做1%的事
对于优秀员工来说,热情就如同生命。凭借热情,我们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培养自己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让他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赢得宝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伟大人物对使命的热情可以谱写历史,普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则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被称作“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十分重视热情的作用。他说:不论你有多高的才能,有多少知识,如果缺乏“热情”,那就等于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可是如果智能稍差,才能平庸,却认真奋斗、满腔热情,所谓“勤能补拙”,一定能产生很好的业绩。
福特公司前任总经理佛莱克·威廉姆斯说:“我愈老愈认定热情是成功的秘诀。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通常并不大,但是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具有热情的人将更能得偿所愿。一个人能力不足,却具有热情,通常必定会胜过能力高强但是欠缺热情的人。”
一旦员工失去了激情,那么他们就失去了“作战”的勇气。比尔·盖茨说:“我们公司文化的核心就是激情文化,员工必须要有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而技巧是可以培养的。”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领导者,他的每次演讲都能引起听讲者的共鸣。毋庸置疑,凭借激情,人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
弗兰克·帕特在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之初,业绩平平。这时卡耐基先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卡耐基说:“弗兰克·帕特先生,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于是,他决定以自己最大的激情来做推销员的工作。
有一天,弗兰克进了一个店铺,怀着极大的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店主人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弗兰克把话说完,而且最终没有拒绝弗兰克的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起,弗兰克的推销工作才真正开始。
“我认为激情是决定我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我以前也曾被人骂成是懒惰的家伙,但自从我决定以超强的激情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时,事情开始有了变化。” 弗兰克·帕特深有感触地说,“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了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帕特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他的激情。
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热情,他会什么事都干不好、干不成;而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会将100%的热情投入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的人,却能干好他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
现在就开始,将100%的热情注入工作中,你的生活将从此变得丰富多彩。热情是成功的源泉,你的意志力和热情愈强,成长的速度也就愈快,成功的机会也就愈大!
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精益求精是每一位老板都十分看重的职业精神,如果一名员工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员工。
一位企业经营者说过:“如今的消费者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每一件产品和提供产品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较宽松生存空间的企业,不仅是‘合格’的企业,也不只是‘优秀’的企业,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你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标准,才可能被市场认可。”
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排斥在他的选择之外。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以求得不断的进步。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工作准则。
徐群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但对于建筑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是发自肺腑、与生俱来的。他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人之举,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中无私忘我地奉献着,体现在对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上。
在徐群的车上,有几样物品是常备的:安全帽、卷尺、手电筒。这是为了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能随时进入工地。
在建设大厦工程期间,在800多天时间里,徐群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天天都在工地上。浇地下室混凝土时是在寒冬的一个晚上。那天下午7时徐群才下班回家,晚饭后他怎么也不放心,随即披着外套匆匆赶到工地。戴上安全帽,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徐群手脚并用爬上了脚手架。第二天清晨,徐群脸也没洗,又赶到工地查看。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不止一次地感慨:“徐群,你比我们施工单位都认真。我们认真施工是因为有利益关系,你图啥呢?”对此,徐群笑而不答,其实他对工作的这份认真已经渗透到骨子里了。
徐群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参与项目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单位进行协调,统筹管理整个工程。在这过程中,一不留神,就要返工,返工就会增加投资,给政府带来损失。在大型建筑项目中,返工是正常的现象。然而,对工作认真的徐群从不这么想。用最省的投资来做好项目,这一直是他的追求。
徐群不仅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还影响了一批年轻人。建筑工务处的樊平在几年前是怀着无比敬畏之心在徐群手下工作的,因为在业内人人都知道,徐群太认真了,对工作要求太高了。自从成为了徐群这个“工作狂”的手下,樊平也变成了“小工作狂”,一年到头都待在工地上。事实上,不仅仅是樊平,徐群的严谨、认真,带动了很多人。只要是徐群负责的项目,行内人从不敢马虎。毕竟面对一个如此认真、对工作如此负责的人,敬佩之余大家都很自觉地认真工作。
一个人认真做几件事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认真细心做事,而徐群二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益求精地追求着完美,值得每个人学习。
能否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得到成长,其实完全取决于自身。我们会发现成功的人一般都是办事稳妥、迅速周到的人,他们绝不会拖拉懒惰、做事留下后遗症而需要别人帮着东修西改,他们总是有条不紊、不辞劳苦。
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把自己经手的每一份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承担一份工作,就应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赢得机遇的青睐,获得发展的机会。
凡事都该追求精益求精,就要时时刻刻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凡事都该追求精益求精,就要摒弃“差不多”或“将就”的思想。一位资深的职业咨询师说过,“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成长,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在的表现,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将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能变得更加重要,因 为你根本就没有做出重要的成绩。”
追求精益求精的员工,凡事都追求最好。在追求进步方面,不做到适可而止,一定要做到永不懈怠;在知识能力方面,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如此,他们确保自己能够高标准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把最出色的成绩交给老板。
只有追求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当你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不仅会让你改变自身的现状,而且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勇于向自己挑战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句名言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画地为牢的限制,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变为有限的成就。
勇于向自己挑战的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公司里,很多人和你一样,虽然颇有才华,具备种种获得老板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恨不能避到天涯海角。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熟悉的一切,对于那些有难度的事情,还是躲远一些好,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
一位著名公司的老板在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工作挑战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谨小慎微、满足现状、惧怕未知和挑战的人,而勇于向工作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始终供不应求。
在如此失衡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你是一个“安全专家”,不敢向工作挑战,那么,在与别人的竞争中,永远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当你万分羡慕那些有着杰出表现的同事,羡慕他们深得老板器重并被委以重任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
如同禾苗的茁壮成长必须有种子的发芽一样,他们之所以成功,得到老板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是秉持了这一原则,他们不断力争上游,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同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做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被折断,也同样常会变得疲软无力,我们只有忍受痛苦,拒绝怜悯,挑战自我,才能永不坠落地飞翔。
被企业家奥·丹尼尔称为对员工的终极期望的理念蕴涵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前提:企业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漂亮出色。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的老板是谁,管理阶层都期望你始终运用个人的最佳判断和努力,主动做好公司需要的事。更重要的是,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工作的詹森一直闷闷不乐,同事见他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开玩笑道:“詹森哪儿都好,就是太不知足了。你也不想想,咱们研发部,只要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研发任务,薪水就能比生产和销售部拿得多,该高兴才是啊!”
另一个同事也嘻嘻哈哈地接口道:“这次的任务只是改进一下机型,这么简单的任务哪能难住我们的天才詹森啊!”
詹森说:“我不是为了薪水想不开,也不是为了公司派给的任务,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坐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派给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就什么事也不做了。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能不能主动做一些工作,给公司拿出些新颖的创意?”
同事无奈地说:“嗨,詹森,现在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著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都早已深入人心了,还上哪儿去找创意?”
尽管同事们说得都有些道理,但詹森还是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完成公司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而努力地工作,让诺基亚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天,在地铁里他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几乎所有的时尚男女,都拿着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能不能把这三种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果真如此的话,不是变得既轻便又快捷吗?
第二天,詹森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让人们在听音乐的同时,把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
主管听到他的创意惊喜得高声叫道:“好样的!詹森,我们马上就按你的想法着手研制!” 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在詹森的带领下,很快研制成功,它一推向市场,就深受人们的青睐。
詹森在别人看来无须改进的工作上,主动思考探索出新的创意,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大大地改进了诺基亚手机的性能,从而为诺基亚手机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其实,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变化,只要具备对企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为企业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美国施乐公司董事长保罗·阿莱尔曾说:“我们希望雇佣那些在头脑中能够同时两方面兼顾的人——既能够为自己部门的发展着想,又能够把公司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意思就是,每一名员工应以一个经营者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企业,主动去做公司发展需要的事,发掘自己的潜能。
让自己不可替代
要想不被人代替,你得有一手绝活。所谓的绝活就是:你的资源别人没有,你会的别人不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你想占有一席之地,拥有名誉和地位,你就必须选择一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现实是残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员工。正如一位老板所说的那样:“我手下有8名销售代表。2名顶尖高手创造的销售增长额高达总数的50%,这两个人我是丢不起的。”这两个丢不起的员工,就是不可替代的员工。那些不可替代的员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可替代的员工就是企业最优秀的员工,他们能够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甚至能够拉着公司向前奔跑。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要想使自己变优秀,都要努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作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唯一途径。如果你能够以对待事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抱着为自己的未来而工作的态度去工作,那么你在推动企业成长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更好的成长。这就好比大家既然都来到了一条船上,便要集中精力,全力做好目前的工作,努力做一名最棒的船员。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职场中,努力把工作做到最棒,从中受益永远的是自己。对工作负责便是对自己负责,做好工作便是为了自己在努力奋斗。
15岁那年,齐瓦勃家中一贫如洗,只受过短暂学校教育的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齐瓦勃并没有自暴自弃,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展的机遇。3年后,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筹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当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的时候,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让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
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及工作态度,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开始的时候卡内基没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联合。这下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姆若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构成威胁。
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斯列赫姆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高估了摩根。卡内基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最后取得了使卡内基占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
后来,齐瓦勃终于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的业绩,真正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一个人把工作做到别人无法替代的程度,就是成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成功的秘密武器。
在职场上,如果你跟不上职业的发展,你就会成为公司可有可无的人,迟早有一天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因此,要想让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