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环境人类学发展概述(3)

二、创新是新中国环境建设的推动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建设,由此,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逐渐向高级阶段转变,这是国家农业经济结构向工业经济结构转型的开端。经过一段时期的曲折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与规模都得到显著的提升,尤其是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神州大地逐步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获得全面建设与发展,经济增长业绩举世瞩目。国家在初步具备较强综合国力的情况下创新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了历史性大转变。

(一)中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每七年翻一倍。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00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16.8%,超过意大利的同类值,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此后,中国经济大跨越的步子就没有停止。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接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13%,又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万亿美元,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879万亿美元,两国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首次在全年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作为“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首年的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继续保持超越日本的势头[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2012年2月22日。]。国家财富快速增长了,人均财富也随之增多了。2010年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有个分组标准:按人均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GNI per capita)计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平;12276美元以上为富裕国家。世界银行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按照2011年的现价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Real GDP per capita)为1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同类值的7.9%;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49美元,使相当于世界平均同类值的比例提高到17.9%;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744美元,使相当于世界平均同类值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到43.6%。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2011年4月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内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382美元,中国香港行政特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31591美元,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8458美元。GNI 与GDP的国内外要素收入略有差别,但可用来大致参考富裕程度。[GNI和GDP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相互间存在参考作用。区别是,GNI是一个从收入角度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而GDP是一个从生产角度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联系是,两者都是对一国所有常住单位的核算,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GNI=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著者注]国家总体与个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政策不断出台,新项目不断开工建设。

环境保护由此一方面有了较为雄厚的资金力量支持,另一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理念、新举措、新机制。1973~2011年,国务院先后七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集中宣示党和国家关于环保工作的重大理念和重大政策举措,极大地推动了环保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主要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节能减排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等,这些理念指导了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绿色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对环保工作的支持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口径中央环保投资达1564亿元,是“十五”时期中央环保投资的近3倍。在环境保护部直接参与安排项目中,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下达的中央投资约29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7倍。全国各地建立了一些创新机制,启动运行效果显著。例如,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抓手。河北省在全省七大水系201个断面实行水质考核,并建立了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江苏省率先实行“河长制”,使太湖水质有所改善。山东省采取“治、用、保”方式,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区域空气联防联控机制创新建立,在环境保护中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管理,圆满完成了首届北京绿色奥林匹克运动会、首届上海世界博览会和广州亚洲运动会的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国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国家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生态区域面积不断扩大。[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在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2011年1月13日,http://www.zhb.gov.cn.]目前,“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环境保护规划正在实施,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例如,2011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1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14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8万平方公里。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6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5个。“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第一年就有好业绩,开局良好。

(二)建立绿化国土、秀美山川的新体制

保护国家生态环境的创新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其中具有非常突出地位的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土,因为森林是陆地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覆盖率的指标包含着“生存与毁灭”的深刻的哲理性内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前文已经表述,在黄河中游区域出现的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发展的最鼎盛阶段,正是那个区域有着较为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典型表现是植被茂盛,从而使得土壤肥沃。到了先秦时期,黄河中游区域还是大片森林覆盖之地,仅据《诗经》记载,树木的种类就有松、柏等43类之多,野生草类更多达60种,这就为飞禽走兽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诗经·国风》描述了先秦人们劳动、思恋、求偶和婚庆等日常生活场景,其中表述了灼灼桃花、苍苍蒹葭、依依杨柳等的唯美姿态,表现出人们用树木花草寄托美好与幸福的真情实感。现代科学技术更是用精确的数据表明森林对人的有益作用,例如,森林中杉、松、杨、桉等植物,它们能分泌出一种带有芳香味的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双萜类气体“杀菌素”,可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结核、痢疾、霍乱等病菌,保护人体健康。又如,森林中有一种负离子,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呼吸平稳、血压下降、精神旺盛以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森林还具有涵养水土、调节空气、产出木材等巨大的生态功能,能在宏观范围内为人类生产生活作出巨大贡献。

植树造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设立的法规。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就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习俗,这个传统沿袭至今。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和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山川大地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在林业领域推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稳定山林权属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确保林地使用权50~70年不变,实行以保护环境、植树种草为根本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了新的林业产业结构等,将林业的发展与民生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执行的开局之年,在全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5周年的春季,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国家林业局:《胡锦涛同志对造林绿化的指示》,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011年12月15日,http://www.forestry.gov.cn.]话语简短精炼,蕴含哲理深刻。保护环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环境,社会主义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因而,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心情愉快、感觉幸福,乃是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这个目标的实现在物质形式上是扩大植树造林面积,绿化祖国大地,在组织动员人力方面是依靠经济体制改革,激励民众焕发出劳动干劲,钻研科学知识,依靠科技创新,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

国家总体改革措施的实施,林业体制产权、管理方面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这些制度创新释放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了显著的效益。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于2004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此次清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提前两年实现了这个目标。当年全国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与2003年完成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在两次清查相隔的5年时间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2.15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报》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北京,2009年11月17日。]。在“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92处,使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了约14.72%。一些生态功能重点省区不断强化生态安全保障,例如,西藏自治区安排超过100亿元资金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在这一时期,国家特别地大力推进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森林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