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生态移民区域发展新视角
- 张京泽 任维桢
- 3009字
- 2020-08-26 16:13:51
第二章 红寺堡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与选择
第一节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过程中提出的。其中明确提出了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指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基于全球范围内对城市未来发展选择的迫切需要,这一崭新的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关注与认可,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指引作用。
自“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阐述。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没有关于生态城市的明确界定。但不管理解如何不同,其实简单而言,生态城市即指生态健康的城市,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的城市。如今,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根据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出现的问题,2003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该《试行》指出了生态县、生态城市的定义、基本条件与建设指标。按照该《试行》的要求,所谓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城市是地市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它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指标体系比较,国家环保总局对生态城市的要求是最严格的,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方面。
由上可知,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好循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洽,人的创造力、社会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与发展,居民的身心健康与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人类聚居新环境,是一种理想的城市规划模式。与传统城市相比,具有和谐、高效、整体、持续与区域性的特点。然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社会系统。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是基础,生态经济系统是核心,生态社会系统是保障。这就要求建立生态城市时,必须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城市生态社会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采用生态系统规律及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城市。它不同于一般的绿色城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城市概念,而是在文化、经济及技术层面都有其深刻内涵的综合系统。
就我国总体看,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发展很快,虽然加强了与城市化相关的法制建设,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社会及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也大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发展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速度、环境承载能力等多方面矛盾日益深刻。许多地方由于缺乏城市化的经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全国各地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特别是许多城市并没有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启示,而是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仿效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造成水土不服,出现了实际工作中城市生态与城市建设分道而行的做法。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倾向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也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普遍存在。其结果是老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新问题却不断出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如果继续沿着这条先建设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下去,必将把中国的城市化推向歧途,积重难返。
实践证明,生态城市作为更高级的城市发展模式,要求城市不仅是经济增长器,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小生物圈。在注重宜居城市开发的同时,又不忽视城市化速度和城市经济增长,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所以,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从根本抓起,从选择城市化模式开始。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开始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虽然近年来生态城市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总体看来不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领域,生态城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回答。特别是如何建设既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又能促进区域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研究较少,而这样的研究正是当地发展急需的。因而,本课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就宁夏地区而言,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更是任重道远,意义重大。由于宁夏地区生态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素质相对低下,信息流通相对落后,人们观念相对保守,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更加困难。因此,宁夏要发展,除了要特别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外,还必须使宁夏的城市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必须对宁夏地区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其内涵,探讨基本思想,并付诸行动,找出一条适合宁夏地区特别是宁夏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之路。
宁夏红寺堡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第一大区,在近年的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选择和实施全方位的生态建设模式和方案。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我们希望能形成五位一体的推进生态建设思路,即培育生态文化、塑造生态主体、构筑生态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创新生态制度,以更好更快地推进红寺堡地区乃至宁夏地区整体的生态城市建设。基于这一思路,本课题从红寺堡区生态环境的基本条件、特点入手,在分析红寺堡地区发展规模、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其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该地区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
第二节 红寺堡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因素
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和理想目标,在现实中需要一定基本因素作为支撑。对此,理论上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支撑体系是由文明的经济、社会和物质环境三个方面构成的;有人认为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也有人认为城市普遍兴起的原因是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法律因素的相互作用(如西方国家的城市)。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特殊性,在此将生态城市的基本因素分为自然、经济、社会三大方面。就红寺堡地区而言,只有正确地分析其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现实的基本因素或者说条件,才能够正确地对待红寺堡地区生态城市的定位、建设与发展。
一、红寺堡区的基本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所辖红寺堡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区。这个移民开发区是1998年9月5日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诞生的。经两次调整,2009年9月30日,在国务院正式批复下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2010年5月再次调整后形成现在的格局,辖2镇2乡2个开发区,其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总面积2767.3平方公里。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吴忠市中心,是通往宁夏东西南北及兰州、太原、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最便捷的要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城区距包兰、中宝铁路各4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分别为127公里和135公里,在未来大银川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有效辐射区内,有参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配套产业建设的便利条件。
二、自然条件
一个城市的自然条件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主要指城市所占据的地表空间、岩石、地质与地形、水、生物、大气与气候等基本条件。所有这些自然条件或者说自然基础,以各种形式与市民的生活结成密切关系,或间接地对城市生活以影响。因此也成为城市化建设中首先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和先决条件。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灾害频繁,冬季寒冷,温差悬殊,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多年平均气温为8.4℃,多年降雨量277毫米,多年蒸发量2325毫米。红寺堡区地处三山之间,东部为大罗山,南侧为烟筒山,北侧为牛首山,主要由罗山古洪积扇、红寺堡洪积冲积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原构成。地形平坦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区内沟谷发育良好,主要有红柳沟、单双阴沟等沟谷,由东南向西北注入黄河。红寺堡区城区地形起伏不大,出露地层岩性单一,层位较稳定,地质构造简单。这种地势与结构使本地有较广阔的山地可供绿化,作为城市清新空气的充足来源,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自然空间,再加上这10年的建设,为建设一个大气的、具有丰富景观特色的生态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红寺堡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白云岩、石灰岩、冶镁白云岩、砂石等。煤炭初步勘探储量为19亿吨,属大型矿,有较高开采价值;土坡煤矿勘探储量为1.47亿吨,属中型矿,矿区以无烟煤为主,年产量250万吨。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罗山、小罗山、太阳山一带。已探明的冶镁白云岩(镁矿)露天矿储量572.77万吨,远景储量18亿吨,镁含量达到22%,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位于南川乡的电石灰岩矿床,质量好,出露条件优越,宜露天开采,为中型矿床。
可见,该地区虽然自然条件先天不足,但地势较为开阔,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又有类型多样、储量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便于规模开发,有利于建成大型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这为红寺堡地区城市工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红寺堡地区地处内陆,构成较为复杂,系统脆弱,各类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不同,一旦开发失误,容易导致难以逆转的生态失衡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城市开发必须以生态道路为依托,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
三、经济条件
与建区之前相比,红寺堡地区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目前总体上正处于经济较为稳步发展的阶段。截至2009年底,红寺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占全区GDP的0.59%、吴忠市的12.8%;人均GDP为2800元,只相当于全国的1/6、全区的1/5、吴忠市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与全区平均水平比差470元,与南部山区八县比高4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0元;三产业比为52∶16∶3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1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09万元,财政自给率仅10.64%,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
由于红寺堡区是新建的移民开发区,虽经历了10年建设,产业发展仍比较落后。在农业发展方面,区内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盛产小麦、玉米、马铃薯、蔬菜、西瓜、中药材、桑蚕、葡萄、滩羊、山羊、黄牛等,因此区域产业发展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导。随着农田水利和沟渠排水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红寺堡农业生产已步入正轨,区内农户现基本上已解决温饱问题。截至2007年底,全年完成农林牧业总产值41816万元,实现农林牧业增加值22546万元。
在工业发展方面,红寺堡区总体处于初期阶段。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总量较小。工业主要以煤炭开采、建筑建材、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主要的工业产品为煤炭、中药材、机砖、碳化硅等。目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主要以科教文化、交通运输和商贸业为主,特别是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乃至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服务业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以餐饮和商贸金融、汽车修理为主。城区作为红寺堡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红寺堡第三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城郊已形成集葡萄种植园、枸杞园、桑树园和枣园为一体的万亩生态园,将与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构成红寺堡地区富有农业、旅游与生态保护特色的城市环境体。目前,旅游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罗山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蕴藏丰富,是红寺堡区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依托,有一定发展前景。
虽然就现状看,红寺堡的产业发展仍不容乐观,但有比较丰富的各类自然生态资源(比如草山资源和农畜土特产品资源等),是红寺堡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优势条件,也是未来红寺堡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点。
四、社会条件
从现有情况看,红寺堡地区有基本的社会文化底蕴,民族人口多,有较为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2008年底,红寺堡总人口为1967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2.1万人,占总人口的10.67%;回族人口约10万人,占总人口的50.82%。移民中回族人口较多的现象正是红寺堡区重要的社会人文资源特殊性的体现。
在社会基本建设方面,从近期规划实施的国家级基础设施工程和宁夏自治区级基础设施工程看,它大大提升了红寺堡区及沿线城镇的交通优势和发展条件。目前,红寺堡境内大小公路纵横交错,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城区以“三横三纵”的干路网架构展开,已建成的盐兴公路、石中高速公路2条省道和黄同公路、滚新公路、恩红公路3条县道均在此交会。规划建设的中太铁路和中盐高速公路分别从城市北部附近经过,不仅为红寺堡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型城市及建设宁夏中部商贸城奠定了基础,也为红寺堡扩大开放和富裕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红寺堡城区已建有敬老院、文化中心、幼教中心、广电中心、青年就业培训中心,中小学、医院、疾病控制中心以及清真寺,并已筹建移民博物馆。所有这些条件为红寺堡区未来的生态城市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条件。
应该指出的是,红寺堡区虽然自然环境不利,但并不是说天然环境不利的地方就不能建设生态城市。相反,在不同的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的地形、地貌等(如大罗山生态保护区)将是得天独厚的宝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利用的土地优势、生物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建设红寺堡生态城市的有利条件。
第三节 红寺堡区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在对城市总体目标的选择上应有更深远的规划与思考
依据红寺堡区规划看,其规划目标为:“合理调整城镇空间结构,明确城市功能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形成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定位互补、空间布局科学、整体运转协调的新的城镇—村庄体系……力争在规划期内将城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利于创业、适于生活的富有农业城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由此可见,其规划定位的近期与远期的目标依然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而不是“生态城市”。这一定位与全国许多地方在城市化中出现的情况类似,其主要反映在城市外观层次上的生态化建设,更多强调的是城市区域内整体环境的清洁,如卫生环境的改善、绿地面积的增加等城市外观美化的表面层次上,而具有实质意义的社会经济过程的生态化建设却很少,只能称之为花园城市或园林城市建设。客观地说,这种建设的确使城市外观卫生环境和绿化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回归自然的需求,但若只停留在这种外观环境层次的建设上,对于城市环境质量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暂时效果。其结果,城市绿化指标指数在升高的同时,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环境质量却在下降,可谓是舍本逐末。更重要的是,这种外观环境的改善也容易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忽视城市生态建设应有的特色,忽略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的严重破坏,因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的关系,不得不对传统的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予以新的定位。从红寺堡区规划与统计看,红寺堡地区总体城镇化水平现状为15.36%,近期为25%~30%,远期为40%~45%,目前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初期,完全可以在城市规划目标上放大、放远,站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战略性的设计与定位选择,避免上述不利趋势与结果的出现。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管理部门要抛弃那种将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分别加以认知、对待的观念与做法。因为生态城市建设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多栽树、多种花、多建绿地等,而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红寺堡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自然环境状况恶化的问题,特别是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直接影响该地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水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第一,目前红寺堡区尚无一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均只经简单的初级处理便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2009年统计,吴忠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5152万吨,占全区18.93%。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231万吨,占全区21.62%;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921万吨,占全区12.05%。根据2009年自治区对全区水资源情况调查看,全自治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共13座,红寺堡区尚无一座,城市污水集污总量为26万吨,污水处理率为零;第二,因引黄工程的实施,河床和水体生态系统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河流自净能力下降。对河堤的水泥化护坡,也影响了沿河两岸的生物多样化。
(二)城市绿化水平低
红寺堡区总体绿化水平低而且系统不完善,未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与国际生态城市绿化指标相比相差较大,城市多数单位和个人的绿化意识不强。绿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对现有绿地的管护不力。
三、经济发展不合理状况有待改变
近年来,红寺堡区各行各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仍表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以数量型扩张为主,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受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限制,易发生自然灾害,因生态失衡、环境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质量问题也是制约红寺堡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上看,红寺堡区建区10年来的开发与发展,确实为老百姓的生活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也为红寺堡区城市化发展积累了物质财富。但在推动红寺堡区城市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片面认识。虽然红寺堡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令人可喜,但那种认为开发就是资源的开发,而将红寺堡区的城市发展也搞成资源导向性发展,形成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工业和城市的认识是不可取的。这种外延性城市化道路不仅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往往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城市发展的事实证明,如果城市的发展大部分依靠资源诱导,城市的经济稳定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产业的合理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是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达50%左右,低收入国家也达35%左右。目前,红寺堡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城区以第三产业和工业为主。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机制还不健全,带动作用不大。红寺堡10年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据统计,2009年该地区三产业结构比例为52∶16∶32。从理论上看,本地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排序尚不合理,有待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内涵也有待加强。从实际看,虽然本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但农业的主要基础仍相当薄弱,原始传统的生产方式还是主要方式;同时,工业短腿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其他产业融合度小。旅游业尚在探索发展中,需要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包括为旅游业服务的粮、油、肉、菜、果、茶等绿色食品基地以及绿色旅游纪念品的产业化发展,以形成三产业之间紧密的产业链。
除上述影响红寺堡区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外,人口问题也是使其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应当引起重视。这里所说的人口问题除自然增长较快的问题外,主要是指红寺堡地区的贫困民族人口问题。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不一样,使得在制定生态城市的政策与具体实施时会更为复杂。因此在制定红寺堡区生态化城市建设时,不仅仅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要考虑到民族人口问题。
第四节 红寺堡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与选择
建设生态城市是以城市化过程为基点的。如何走生态化、科学化、绿色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对于正处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红寺堡地区而言更具现实意义。首先,避免踏上其他地区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发展城市化与建设生态城市共同进行,保证城市化过程的生态化。其次,生态化建设过程可以使红寺堡区以相对低的成本解决现行环境污染、自然破坏和城市环境问题。事实上,无论在哪里,城市化的深化都必然加速资源的压力和环境的脆弱度,建设生态城市可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为此,面对生态城市建设,我们必须选择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前面我们已从自然、经济、社会等主要方面对红寺堡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中可知红寺堡区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新兴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根据我国这些年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红寺堡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条件,我们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红寺堡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如下:
一、找准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以及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知道,城市规划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在不同城市化阶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如果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定位不准确,就会在生态建设目标的确定,衡量指标的设定,优先项目的选择等方面出现问题,以至生态建设千篇一律,失去城市自身的特点、风俗和文化的独特性。为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分别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第一,找准城市定位。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优化以及效率公平等目标。如前所述,红寺堡区虽然有城市规划,但发展目标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定位缺乏城市更长远的考虑,即缺乏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园林城市”的定位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城市外观环境的改善,容易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忽视城市生态建设应有的特色,忽略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的严重破坏,因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应该说,建设生态城市不仅是增加城市的绿色那么简单,而是城市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所以,虽然红寺堡区已有自己城市的整体规划,但就具体的城市发展而言,应该特别注意生态城市发展的定位与选择,特别应强化城市的特点和在宁夏地域范围内的分工。
第二,重视区域的协调。从环境要素的关联性与紧密性角度看,通常说到的生态城市实际上包括了郊区和其他城市在内的“区域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和发展必须与大范围的区域规划乃至国土规划相协调。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是生态城市建设追求的城市生态指标,为建设区域性的生态城市提供了方向。就红寺堡而言,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城市,它的建设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开发初期的城镇建设到逐步过渡到城市建设。对它的定位要注意两点:一是消除行政区划影响,发展区域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规模与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均强调城市化的区域方向,即在区域范围内发展城市规模。这就是说,红寺堡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应限定在其现有的行政区划范围内,而应当近期、远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相结合,将其放在全自治区的城镇、城市发展体系中来筹划、建设,排除政治障碍和地方保护,由各级政府的通力合作,为达到区域性的生态平衡而共同建设生态城市。二是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合理推进城市化步伐。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按照城市本身的经济条件、区位优势和生态条件推进并符合城市承载能力。红寺堡区具有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加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城镇空间布局”来看,红寺堡处于点轴发展区。随着建设和积累,与周边其他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叠加作用将愈加明显,其巨大的生命力和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也将逐步凸显出来,但必须避免急功近利求发展的做法。否则将会带来城市生态意识、生态设施、生态模式的残缺,必将成为城市化深度发展的羁绊。
由上可见,在城市化中,生态城市功能、规模的定位非常重要。我们在规划城市发展时,不仅应该注意其在区域中的发展方向,以依托区域经济基础,把握周边城市发展态势,更应该充分地利用城市的文化资源,造就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和功能特色的生态城市。
二、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应严格制订并实施
由于红寺堡区是新建城市,又是移民城市,不存在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遗留问题和新问题。所以从一开始的起步,就要站在国家生态城市的高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严格制订合理的高水平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城市生态实施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一经决定,即具有法规性质。在将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各项决策与投入纳入到吴忠市与红寺堡区两级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年度城市发展项目的同时,建立一套由政府牵头管理,有林业、城建、环保、交通、国土、乡镇、街道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城市生态领导小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城区生态规划的实施。为了严格城市生态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保证城市生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一些设计不科学,与城市整体生态不协调、不合时宜的生态项目不予审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城市建设与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内在的关联和共生性,决定了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与实施时,不可能单纯进行城市建设或者生态保护。若在实施中分道而行,其结果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许多地区城市化中出现的建设性与破坏性相互抵消的状况。因此,城市生态问题绝对不是城市化建设外在的、附加的简单任务,也不是纯自然的生态和纯城市建设模式的继续,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城市形态。它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包括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设施和生态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建设。城市生态是人类的物质产品,又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它既是一种生产过程,又是一种消费过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生态不仅仅是一种“外观”意义的环境,而且是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是既可以供本城居民享用,还可以吸引城区以外的居民游览观光的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
三、积极推进生态自然环境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确定了城市的发展目标后,还要根据城市的实际环境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生态自然环境的建设。就红寺堡区而言,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一)尊重生态规律,逐步改善并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按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原则的要求,红寺堡区的发展规划已经将本区划分为三类环境管制区,即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并采取了不同的生态管制原则和措施。基于红寺堡区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开发建设时,必须尊重生态规律,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对必须进行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要进行严格限制和科学合理地引导,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对于面积较大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该类土地的持续扩大。在靠近城市建成区、居民点的区域有选择地种植沙生植物,以防风固沙。对于草场退化区,宜采用禁牧措施,通过发展林、果、农、草等产业,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提高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
(二)利用并发展城市资源系统
第一,注重水资源的管理与污染的预防与控制。针对红寺堡区地区缺水的现实,要立足于当地自有水资源条件,积极开发适合红寺堡区地区地貌条件和气候特点的城市雨、洪水收集利用系统;以实现污水资源化为方向,加大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的推广普及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同时,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工作,合理调配水资源,更好地实施并管理好扶贫扬黄引水灌溉工程,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红寺堡区毕竟属于生态脆弱的地区,在水资源的管理上,要特别注意采取从源头上预防并控制水污染,以防止城市化深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加剧,甚至出现污染的速度远超过治理速度的尴尬局面,不仅使生态费用成本提高,更重要的是背离了城市化建设的目标。
第二,发展城市其他能源。这主要指加快发展城市燃气和城市供热,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建筑节能,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生活质量。为此,一是应加快对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门窗、墙体的节能改造和采暖系统技术改造,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热能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二是提高城市燃气管道供气普及率,加大集中供热、联片并网改造推进力度;三是要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利用新能源的供热采暖系统和生活用能设施,扩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四是建立有效的能源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为科学地评估能源形势提供保障。
(三)建设好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主要包括:第一,建设好城市道路设施。即加强红寺堡区城市更新、改造,加快道路、桥梁设施的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路网结构。加快交通走廊和交通枢纽建设,提高次干道和支路网比重,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网系统的整体效能;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发展,促进城市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发展;科学配置静态交通设施,重点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地停车设施的建设;第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就城市发展而言,城市的生态建设依赖于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因此,加快红寺堡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其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防污能力;第三,建设高效、完备的通信系统,以利于产业在城区的集中和中心城区的发展。
(四)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强化生态绿化
第一,增加城市绿化和人均绿地面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城市绿化和人均绿地面积要达标,这是红寺堡区城市化建设和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要抓好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城市绿化、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建设为重点,形成面、线、点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绿地布局上,加强城市周边地区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尽快形成完整的城市外围保护绿带,防范和减少风沙的侵袭和危害,使红寺堡区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老百姓健康生活的重要价值源泉。
第二,加强城市水源地的生态绿地建设和保护。生态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城市要突出绿化建设,就必须构筑绿地系统。基于红寺堡区水资源量少、质差的特点,绿地系统的建设包括:首先,必须优先保证城市水源地生态绿地的建设和保护。其目的是增强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其次,加强公园、绿化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的保护,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逐步达到国家对生态城市人均绿地的指标要求;主城区绿化主要以公园绿地、街旁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广场绿化、生态整治工程等为主,形成主城区的绿色屏障;再次,在绿化建设的植物种植结构上,应优先考虑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兼顾景观效益,重点培育种植适宜宁夏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最后,加强丘陵地区山体植被恢复和植树育草建设,即充分利用山区的荒山和丘陵地,采用人工植树等多种措施,加快绿化步伐,在沟河两侧、渠两岸及防洪堤植树造林,形成生态防护绿化带。此外,还要加强城市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风景名胜区的维护和保护,以建立人与自然更高水平的和谐。
四、稳步开展生态经济建设
在城市生态的系统建设中,生态经济的发展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必须着眼于产业的选择、调整与发展,才能使城市经济系统的发展符合生态城市发展趋势的要求。因此,进行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经济系统建设,必须根据这一发展趋势,选择发展生态产业,即将城市区域经济建设成为生态经济产业区,形成生态意识浓厚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相统一的生态经济城市,以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就红寺堡区而言,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以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为宗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对传统农业的扬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也会大大降低。结合红寺堡当前实际,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发展生态型农业,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农业生产和生态的统一。红寺堡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重要的农业经济发展区,有比较丰富的各类自然生态资源,比如草山资源和以马铃薯、中药材、油料等为主的农畜土特产品资源等。这些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市场,与周边地区之间通过合理的组合配置,可以在农业方面形成互补的关系,有利于特殊农产品供给基地的建立。但是由于缺乏有组织的规模化种植与开发利用,开发的结果,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生态环境。根据红寺堡区的规划,红寺堡区的一般镇(如南川乡、大河乡)均属重点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区域,如果搞得好的话,可以形成一定规模。为此,依照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与思路,红寺堡区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设计形成一个物质循环圈,即以生猪粪尿饲养水生植物,再把水生植物净化后的水引入鱼池中,之后将鱼取食后的水作为灌溉用水种植水稻,最后将稻田水提升用来猪舍用水。这一循环圈为这一链条上的各种生物创造了合适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繁殖条件,达到了生产和生态的有机统一,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种积极途径。
第二,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这主要是指在发展模式上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形成农户加公司的模式,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区域性开发。在产业品种选择上,着力培育与发展符合本地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产品,如酿酒葡萄、高酸苹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同时,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是以农村经济的推力为前提的。建设生态城市既需要第一产业的支持,又不能靠掠夺农村资源环境获得自身的生态化。生态城市是一个统一和谐的系统,只有一方面搞好生态农村、生态农业的建设,一方面使城市在生态方面实现自营运,减少对外来系统的依赖,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辅相成,才是建设区域化生态城市的根本。
(二)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的进程
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它是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方式实现产品生产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生态工业即是依据生态经济学这一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它要求:第一,在工业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中,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物质的充分利用和价值增值,以实现区域工业经济生态化;第二,普及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企业间的物质运动和循环使用渠道和机制,构成一个资源高效利用的工业生产综合体。因此,对已经出现的污染,要采取严格控制工业资源消耗总量和排污总量的办法,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无污染,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长期和谐。第三,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和产品,从根本上杜绝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资源紧缺现象。根据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未来红寺堡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导向,发展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科技、生态型的工业。目前,红寺堡区内建设的新能源建设工程尚未受惠于该地区,远期新能源利用规划将新增2个新型能源利用电厂,我们期待着这些新能源项目能尽早实施并造福于红寺堡区,以更快更好地实现红寺堡区生态城市建设。
(三)开拓生态第三产业
红寺堡地区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以科教文化、交通运输和商贸业为主,特别是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乃至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区作为红寺堡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红寺堡第三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从红寺堡区未来生态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降低环境压力考虑,在已开展的第三产业基础上,应当将以下两方面作为重点予以培养和建设:
第一,稳步挖掘旅游资源,培养并扩大旅游内涵。目前,红寺堡地区旅游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规划拟形成四大景区,即罗山生态旅游区、移民文化一条街、移民博物馆和生态农业示范观光游览区。罗山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蕴藏丰富,是红寺堡区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依托,较具发展前景。城郊已形成万亩葡萄种植园、枸杞园、桑树园和枣园(四大生态园),与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相互映衬的自然景观格局正在形成,将更有利于罗山生态旅游区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挖掘其他旅游资源,逐步扩大旅游内涵:一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红寺堡的回族人口达到50%以上,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可以适当开展回乡民族风情园等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挖掘并开展有特色的民族旅游,以发挥其自然、人文的优势;二是移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三是加强这些重要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和开发这些旅游资源,能够树立红寺堡区生态旅游与移民文化、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把红寺堡区逐步建成全区乃至全国著名的生态文化、移民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的基地。希望未来红寺堡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生态旅游业及它所带动的相关生态服务业。
当然,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以旅游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也就是说,在旅游消费服务过程中,控制环境质量,在旅游业中推行绿色生态服务,减少浪费,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将旅游企业、旅游者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消除在活动过程中。
第二,积极开拓生态化管理和服务。要想使红寺堡地区的区域经济形成真正的生态经济,不仅需要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地方立法、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贯穿生态化思想,更需要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做到生态化管理和服务,即形成生态信息业和生态服务业。这包括建设生态产业教育、培训、科研交流中心和生态产业信息交流中心;建立生态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人才技术交流中心和生态科技实验示范中心等;总之,通过这些服务平台的建立,为红寺堡区生态产业经济的形成提供信息服务,也为其对外交流建立一个重要窗口,以扩大红寺堡区生态产业在国内甚至国际生态产业界的影响。
五、提升生态意识,活跃公众生态活动
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还不高,劳动者素质比较低,因此必须加强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因为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在红寺堡区生态城市建设中,这一点尤其重要。生态意识的提高包括许多方面,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转变观念,提高意识,吸引人才,协调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生态知识与文化的宣传。主要包括媒体和学校的宣传。一是媒体宣传教育。媒体的功能有多方面,作为一种宣传教育工具,借助其广泛性、形象直观的特征,可以深入到居民生活的不同环节,包括普及宣传到各种公共场所,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公众接受的宣传教育时间可长可短,积少成多。实践证明,媒体宣传教育对于普及性的教育是十分有效的;二是学校的宣传教育。这对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引导青少年培养生态生活习惯,提高其投身生态城市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需要指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教育的作用,只是媒体和学校的宣传教育更具有普适性。生态城市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种,而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教育方式,包括学校、家庭、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市民提供广泛的接受生态教育培训的机会。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升居民的生态意识,引导居民的消费观念,形成节约与环保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最终在全社会营造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是让公众分享、参与生态活动的建设过程,以提升生态意识。事实上,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们情感寄托、历史怀念、关怀友善、亲密和谐的空间。一个城市的品位与风格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性广告,也是一种环境产品。开展公众的生态活动恰恰是引导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增进其对城市感情的有效方式。通过生态活动的亲身实践,能增加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的了解,提高其参与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其对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比如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建设生态校园、生态工厂、生态家园等活动,都是可以激发公众共同参与的很好的生态活动。当然,也可采取鼓励措施发动群众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举报,以带动整个社会的参与意识。
三是建设宜居、良好的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居住小区是生态城市人居环境的细胞,是各类公共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商业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齐备,并具有良好的休憩、娱乐环境的居民聚集地,是衡量生活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今后,红寺堡区居住区的建设应在完善城市分区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绿色社区。在主城区建设一批符合标准的生态住宅小区,在主城区周边地区建设一批生态村镇。与此同时,对城区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严格进行配套绿地的建设,实行绿化工程与建设工程的“三同时”。
四是实施生态文化战略,培养并树立城市文化。从生态城市的本质上讲,生态城市是能提供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存的环境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而每个城市在历史、地缘等因素的作用下,都会积淀并形成自己具有独特魅力的本土文化,所以每个城市都应该珍视、留住自己城市的文化。而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其移民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因此,红寺堡区应该以移民文化为基础和依托,树立移民文化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色文化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带动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具体建设的实施中,要把生态文化建设落实到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广场、每一片绿地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与行动上。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文化,最终构建和谐的生态城市。
综上,红寺堡区的城市建设经历了长期探索,从无到有,尤其是近期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了令人可喜的改善。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生态城市的要求,红寺堡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各项指标与国家生态城市标准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从指标的可达性难易程度看,要达到国家生态城市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因此生态城市建设的任务比较艰巨。然而,建设生态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事,它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我们期待着通过各方努力,能在不久的将来将红寺堡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