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序(1)

事实与价值认同是每个生命体思想理念与行为发生的前提,所不同的是思想理念产生是以事实理性为基准,而行为的发生却是以价值性为前提的。

每个生命个体,只要他存在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意义的赋予就没有完结。生命就是一条意义的洪流。所以,问题就在于他以怎样的方式去完成构建一个外在的意义世界和一个完美的意义自我!

何以为生,表现为一个生命个体会以怎样的智性水平和方式来创造意义世界,以满足自需,以你的知识与本领体现你的创造效率;同样,为何而生,却表征着一个生命个体以何种生存价值目标和德性品质来获准自我生命的方向,以你的人格品质表现着你生命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一直认为,生命的全部价值意义不仅仅表现在我们何以为生,而且还建立在我们为何而生的人生目标之上。但问题在于,我们总是让我们的智性最大限度地解决何以为生的机巧问题与效率结果,放弃那为何而生的生命目标。故而才有了人人在欲望的煎熬中心怠力疲,在满眼的诱惑中日渐失去淡定的心灵、坚忍的毅力、奋斗的目标和信仰,灵魂深处的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亲情、爱情更是恍如隔世,德智依存的善美平衡日渐倾覆,灵秀创新的神思也日渐迟钝,乃至于角色使然的行为规范也被利欲熏心的贪婪置于脑后。一句话,我们作为灵智的人类在立足于我们值得骄傲的意义世界之前,也渐渐地离我们构建起完善的意义自我愈来愈远……

怎样成就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自我?这是每个人乃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每个人对自我的警醒;关系到他对自身行为的觉知;关系到他对行为角色关系的理解;关系到他在情感体验中对自己生命实践的感动;关系到他在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角色认知;甚至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为我们在创造意义世界的同时,也在同时创造着意义自我,前者依据自然法则,后者却依据我们自己对自身思想德性和行为的觉悟……

我以为在每个生命体短暂的一生中,这种对自我的觉知不能离开对自我建构的五个主题。

第一,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德智平衡关系之觉悟:人生德智需双修。人生论“智”,总离不开小至自我大至社会的生存实践环境,在践行中我们成就知识、本领和智性,并以我们行为结果所显示出的高效能令我们激奋,且满足我们的需要并再次激起新的需要,使我们在这样一个辉煌的世界中倍感自己的伟大;人生论“德”,却离不开我们对自身思想、理念以及行为的思考与感悟,我与他人之德境,我与自然之德境,我与自我人格之德境,无一不规定着“智”之方向,从整体性与根本性上思考德智之关系平衡,是人类及其行为科学的最高原则所在!

所以,人,只有灵秀之智,不足以构成有益人生;人,只有仰慕之德,也不足以构成生存之绩效,只有秉承德性之崇高,与灵性之智慧的统一才会有辉煌人生。这种德智双修结构之型,构成了人生价值实现的合理基础。无此基础,偏智,不可得方向之正也;而偏德,不可得绩效之足也,平衡是也!

第二,对生命存在与发展中的情感体验之感悟:人为情生,是说我们所有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无不是以情感体验为介入。内驱力是生理需要,感情是心理反应。人体按其生物节律有规则地呼吸和补充水分之时,内驱力的反应功能相对呆板而固定,而感情的反应却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即使在缺乏内驱力的情况下,感情也可以成为足够强烈的驱动力量。换句话说,人必须遵守固定的时间或身体节律呼吸和饮水,但并不在固定的时间产生愤怒或喜悦。受虐狂喜欢痛苦和死亡;虐待狂憎恨愉悦的生活,任何兴奋和快乐均被他们感受为羞耻或恐怖。显然,这些情况并不是需要的内驱力所控制的。这一切又同时充分表明,感情体验及功能对每个生命体的意义所在,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

无疑,感情体验不仅影响我们一生的行为选择,还具体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体的认知、自我意识、德性诸要素。所以,每一个体为亲情而牵心,为友情而执著,为爱情而癫狂,为人情而付出都是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感情体验和态度生成给予人生一个情感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情感及其真切体验的过程与功能。

一般来讲,在我们思想的认识加工中,一旦与先前意识中的痛苦体验发生联系,便会通过防御机制,去切断或不去触及同类加工过程。这里的规律是,一定强度水平的情感体验状态,或说是心境,具有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超强深度水平的感情体验则干扰甚至阻断认知加工过程,过低体验水平的感情则不足以维持认知加工要求的激情量。这一原理将对大多数青年的亲情、友情、爱情与人情的体验过程具有普适意义。不同个性和文化成员对情感体验的外显反应方式,将具有差异性。当你愤怒时,你会大喊大叫还是默默承受?尽管内在体验是一样的。

第三,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学习创新之感悟: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无论如何离不开对知识、技能以及品德的学习。人生三大功课就在于知识之知、技能之知和德性之知,简言之,即习、悟、修。但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我们不断去掌握新知识体系,而是在掌握中不断超越与创新,学习的要旨不在于已知,而在于不断在已知中向前并不受其束缚。所以,在生命的学习中,阻碍我们的不是那些未知的体系,而是那些已知的体系。有人饱读诗书,却不能森罗万象;有人略通文墨,却能脱口成章。此中主要差别,在于前者长于求知,而不谙于致用;后者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以最少的知识,作最大的创新思维。认真思考一下,世界的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缺乏想象力。更大的悲剧在于我们的教育常常使我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怀疑和对未知领域的假设能力。

创新之学习,其形为流畅性、独特性和发散性;而创新之学习,其质则为创新人格之具备。

优良的创新人格要素,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释放源,因此,悉心关注自身创造性人格的发育状态,自觉地剔除有碍于开拓、创新的不利因素,对于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创造性人格,就是人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拥有进取向上的探索精神和不断更新的生活态度。为此,创造技法很多,但青年在学习中,应依据这种创造性人格,主动自觉地去完成以下创造性的自觉意识。

一是打破知觉背景,即突破固定功能的禁锢,完成事物性质的接近性推延。

二是打破认知背景,即着重研究怎样向新的方向发展,或使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新的转机。

三是对复杂性事物的局部性理解,即对复杂事物的应变自如的能力。

四是长时期无限制的反应选择。即容纳事物的尽可能发展,使有益于创造性发展的条件尽可能地成熟。

五是推延评价。先驱避理性的、逻辑的干预,动员最活跃、最广泛、最无羁的创意展示出来。

六是运用广泛的策略。不排斥各种相关信息的启示,力争通过比较、归纳,提出接近完善的思路来。

七是摆脱行动方案。可以检阅一下既定方案、既定规则、规定步骤是否合乎创新要求,这种摆脱不是指永久的行为态势,而是一种为矫正行动方案,使之有利于创造性发挥所采取的手段。

八是创造性地理解,即采用多数人的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而不应囿于一己之见,这将有助于在比较中深入地理解新信息的价值所在,并从中发现可供利用的机遇和优势。

第四,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行为规范之感悟: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应该深深地感悟到我们的需求满足是通过社会的形式才能完成,通过自我对社会所需的角色扮演才能获得,所以,角色包含着规范要求,规范要求又包含着“应该”对“能够”的制约。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点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受只听长辈说过,但它从未真正尝试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韵流,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摆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之间……它长长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阵阵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那只贪恋阳光的米罗虾最后也没明白那些生死的背后折射的深刻道理———不安于现状没有错,努力改变现状也没有错,但违背自身存在之道那就犯了大忌!难道我们人的生存不是这样吗?一般来说,我们很难约束自己去做能够做的事,除非自己坚定地认为那些能够做的事是坏事情,或者是有惩罚在后的规性限制抑制。“能够”表示认知和操作能力及范围和程度,“应该”表示道德规范的要求。人应该做的事肯定是他能够做的事,但人能够做的事却未必是应该做的。人若不受“应该”的束缚,就存在其“能够”的范围内无所不为。使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能够”的达及范围与程度更为广泛有力。为此,在“能够”中应有规范限定,在“应该”中会有角色要求,这不仅是人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体生命存在与发展不得不取得的社会形式。人所有的本性都想放纵,而所有的社会都将有制约。放纵,于自然天性而来;制约,自社会需要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