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仁义(1)

  • 孔子全书
  • 孔子
  • 4627字
  • 2016-02-18 14:16:05

第一节杀身成仁

【原文】

子曰:志士①仁人,无求生以害②仁,有杀身③以成④仁。

【注释】

①志士:坚持正义而有节操的人。

②害:背弃。

③杀身:牺牲自己。

④成:成就,保全。

【译文】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与道德的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延伸阅读】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倡导的,它的核心内容是“仁”。孔子在这段话里,揭示了仁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他的生死观把“仁”作为了最高原则。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生死并非是儒家论学的重点,但是儒家强调人应当如何生,如何活。孔子认为那些有高尚节操与道德的人,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背弃仁义,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成就仁义。“仁”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志士仁人”是指具有高尚品德、节操和爱心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他们能够公而忘私,舍己为人,也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更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简单说就是“无求生以害仁”。在别人陷入危难之时,他们能够见义勇为,临危不惧;面对恶势力的时候,能够嫉恶如仇,敢赴艰险,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有杀身以成仁”——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仁”。

相国季孙意如(季平子)令人将宫廷乐舞师文正德叫至相府。

相国说:“不久,家祭时使用64人舞列的八佾舞,由你组织排练!”

乐舞师文正德说:“相国,你是大夫,依周礼,你家家祭只能使用16人的四佾乐舞。八佾,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我作为宫廷乐舞师,应按规矩办事。”季平子怒不可遏地说:“我的话就是规矩,我让你来相府帮忙,你胆敢违抗我的命令,你长了几个脑袋?”文正德丝毫没有被季平子的话吓住,理直气壮地说:“维护礼仪是我的天职!”季平子气得咬牙切齿地说:“那好!那好!我就让你尽到天职!”说完,命家臣阳虎将文正德一箭刺死在练舞场上。

孔子认为季孙意如作为大夫,他的家祭只能用四佾,他却要使用八佾,这是冒用周天子礼仪,是僭(jiàn)礼行为。宫廷乐舞师文正德拒绝为季孙意如排练八佾舞,是为了维护周礼和仁德,他死于季平子剑下,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周礼。文正德可谓是一位志士仁人!

当一个人的生命与仁德发生冲突时,仁人志士将会怎么办?孔子总结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的一生中,在非常的情境下,对于生命的诠释就和正常情境不同——精神意义往往会高过于实质生命。正是对于仁的追求,自古以来多少忠烈之士能为国殉难,保卫家园。反之,若在危急存亡关头,只求觍颜苟活,则会为人唾弃,生不如死,即使死后也要遗臭万年。故有志之士不屑为,仁德之人不忍为也。

宋代文天祥战败,为元兵所俘,拘燕京三年,终不被利诱,不为威屈,作“正气歌”以表明心志,从容就义。尝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正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表现,文天祥不愧是个志士仁人。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名将、仁人志士都是恪守仁义而不畏生死!就他们自身而言,虽然自己失去了生命,却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成就了仁义。这也是他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用动辄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捍卫仁义。但是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或者受到坏人的威胁时,你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吗?真正的志士仁人,为了恪守仁义,有着威武不屈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所维护的,是天地之间的正气,人世之间的正道,他们才是真正无愧、无悔、无怨的“英雄”。

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人,不仅不会去主动帮助别人,反而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样的人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偷盗、抢劫、杀人、贪污腐败等种种犯罪行为频繁出现。想想那些因贪污被判刑的人,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失了正气,违背了正道。他们为了私欲而纵容自己的行为,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罪恶的深渊,为人们所不齿,和“仁”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

有远大理想和仁爱之心的人,才可以成为志士仁人。对于仁人志士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他们的信仰。当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其生命的意义不仅限于活得怎么样,还应包括怎样活着。人生的第一堂必修课是学会做人。做人得仁,仁者爱人。人生在世,总要有所收获才会安然离世吧!唯有这样做,你的人生才算是值得回味的人生,是永远如春日般美妙的人生。

第二节巧言令色鲜矣仁

【原文】

子曰:巧①言令②色,鲜③矣仁。

【注释】

①巧言:花言巧语。巧,好。

②令色:讨好的表情。令,善。

③鲜(xiǎn):少,难得。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延伸阅读】

“巧”字多指高妙、聪慧、灵巧、美好之意;“令”字是指好的、善的。巧言令色是指花言巧语,满脸讨好的态度。生活中常有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的人,可是却不够诚恳。

弟子请教老师:“对表面好听的虚伪话和谄媚讨好的神色,应怎样看待?”“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进而解释,“花言巧语,假装谦恭,这种人不会有多少仁!”

“巧言”一词在《论语》中还另外出现过两次:《公冶长篇》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卫灵公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孔子看来,花言巧言,面孔伪善,足以败坏道德!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当盟主的诸侯,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是齐桓公晚年昏庸,“身死不葬”的下场。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在临终的时候叮嘱齐桓公不要再接近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佞臣。管仲说:“易牙舍得杀子烹而进献(为了孝敬桓公);竖刁狠心把自己阉了(为了管理后宫);开方不但舍弃了千乘太子之位,就连自己的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为了讨好桓公)。这都是违反人之常情的事情。他们三个人肯定有更大的欲望。如果您再接近他们,必然会乱国。”但是,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话,接近了这三个人,结果正如管仲所言。有记载说:公元前643年,齐大夫作乱,囚国君桓公于一室,饿死,横尸在床,蛆出于户。可怜一代霸主老迈无助,最后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

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未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投机经营,能使他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前出师表》中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在文中以史为鉴,注解了齐桓公的兴亡。

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就描写了一个巧言令色的魔鬼,魔鬼自我夸耀说:“因为你是个喜欢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谈话时就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只除了你自己著的书——并且,看你的书还嫌人生太短,哪有工夫看什么典籍。我会对科学家谈发明,对历史学家谈考古,对政治家谈国际情势,展览会上讲艺术赏鉴,酒席上讲烹调。不但这样,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学家论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乐得让他们拾点牙慧;对牛弹的琴根本就不用挑选什么好曲子!烹调呢,我往往在茶会上讨;亦许女主人听我讲得有味,过几天约我吃她自己做的菜,也未可知。这样混了几万年,在人世间也稍微有点名气。但丁赞我善于思辩,歌德说我见多识广。”

世人往往鄙弃“巧言令色”之徒,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很看重“仁德”,反对花言巧语,工于辞令,说话不谨慎小心,不负责任,随心所欲。儒家强调做人要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倡导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一个人的好口才与“巧言令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巧言令色”不够真诚,而好口才则可以不缺少仁德。子路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却是挨骂最多的学生。子路为人正直,但为人太过心直口快,常常惹得孔子生气。那些一开口就得罪人的人,恐怕无论是古代还是在今天,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好口才可以为自己赢得别人的喜爱,既不木讷呆板,也不是夸张的眉飞色舞。不过,生活中很多人自诩好口才,实则“巧言令色”。不仅没有因为“好口才”而得到益处,反而让人觉得不够诚恳。

巧言令色之人常能够揣摩对方的心理,知道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会上他们的当。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着笑容的小人。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对于“巧言令色”的行为,要学会应对自如,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

第三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

③知(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延伸阅读】

孔子强调自身的修养,同时还重视环境对人道德修养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明智的人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应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学习他们仁德的品格;反之,就会影响自己养成仁的情操。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天来到了黄河岸边,等待渡船。傍晚时分,就见成群结队的流民从对岸驶来的船上蜂拥而下,孔子心里一惊:晋国出事了!

子贡拦住难民一问,原来是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在中牟(今河南汤阴县)发动叛乱,杀死了窦鸣犊和舜华两位贤人。赵简子的叛军和平叛的军队,四处开战,使晋国陷入一片混乱,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孔子本人一向主张“危邦不居,乱邦不入”,此时面对黄河,长叹道:“好壮丽的黄河啊!可惜我不能渡过了。”

第二天,孔子正准备原路返回,赵简子的使臣却赶来拜见孔子,请求孔子前往中牟,和赵简子一同治理晋国。孔子一直都是从政心切,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苦于无门。这次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孔子不免有些动心,就想渡过黄河,到晋国发挥自己的才干。

这时站在身旁的子路出来说:“老师,你曾说过,绝不与乱臣贼子合作共事呀!”

孔子沉思良久,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我还说过,坚硬的东西,再磨也磨不薄,真正洁白的东西,再染也染不黑。”

子路仍不死心,劝道:“滴水穿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我想,老师总不能糊涂到以身取不义的地步吧!”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冷静地想了想,子路的劝告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孔子打消了去晋国的念头,让子路立即套马到陈国去。

晋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他的《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简单的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能受到好的影响;而生活在坏的环境里,常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对自己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一片坟地旁边,孟子就和小伙伴们玩一些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母亲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就举家搬迁到一个集镇上住下,结果孟子又玩些做买卖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还是不满意,又迁居到了一所学校旁边,孟子才受到了良好的影响,逐渐成为勤奋学习、彬彬有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