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老子全书
  • 老子
  • 1651字
  • 2016-03-01 10:31:31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gǔ)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③以为器,当④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⑤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

②毂:车轮中心有圆孔的贯于车轴连接车辐的圆木。

③埏埴:揉合黏土。

④当:处在。

⑤户牖:门窗。

【译文】

三十根辐汇集安在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空处,这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黏土制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处,这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有了房屋中间的空处,这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任何东西的实有部分要给人带来便利,是靠空虚部分发挥作用的。

【延伸阅读】

老子的思想是辩证的。他善于抓住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看到它的对立,又揭示它的统一。《老子》中,有不少篇幅谈到“有”和“无”的关系。这是一对矛盾。人们大多只看到“有”的作用,而忽视了“无”的地位。老子的智慧,就是将“无”揭示得清清楚楚,透明度极强,让人看个透彻。

老子说:三十根车辐汇集于一个车毂,这便是“有”,但光有车辐还不行,一定要有车毂当中的空洞,也就是“无”,车毂才能起作用,使车子运转;揉合陶土制造成陶器,这便是“有”,但陶土部分并没有用处,只有陶器空空如也的部分,也就是“无”,才能起到盛东西的作用;建造房子少不了墙壁、屋顶、门窗等,这便是“有”,但这些东西本身并不能住人,只有那空虚的部分,也就是“无”,才能发挥居室的效用。因此,“有”构成的是物体的基本形态,“无”发挥的是物体的实际效用。

老子对“有”与“无”对立统一的阐述,揭示了世界上万物形态与作用之间的关系。如果只看到万物的形态,即只认识“有”,而不知道万物的效用,即忽视了“无”,那是愚蠢的,至少是不明智的。

在《老子》中,“无”和“道”是同一个范畴。《老子》强调“道”是“无为”的,“道”即是“无”,而“无”则是产生一切“有”的根本。比如《老子》中有这样的说法:“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

“道”是虚无缥缈的,而它却是《老子》思想的基石。“道”即是“无”,“有”生于“无”,从这一观念出发,就是承认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有”由“无”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无”,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

人类本身是从“无”中走来,一旦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即是“有”,便又幻想能成为仙人,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在,与日月齐寿。而仙人必须根除人性,不能有人的七情六欲,也就是复归于“无”。而要做到这一点,真比登天还难。

根除人性、忘掉七情六欲,是成仙的必要条件,也是成仙的最大障碍。

《古今小说》第十三卷《张道陵七试赵升》中叙述,被尊为第一代天师的张道陵,收有236个弟子,但只度得赵升、王长二人,其余234个弟子,都是“俗心未除,安能遗世”。所谓“俗心”,即七情六欲是也。小说作者不能不感叹:“不是世人仙气少,仙人不似世人心。”又指出:“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尽虚妄,后来难得道心坚。”

无独有偶,《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中叙述,“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以慈悲济世为修道途径,又一改传统的施法剑术为慧剑,即断除贪填、爱欲、烦恼的智慧。有一天,他忽发奇想问师父:“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师父回答:“只度得你一人。”吕洞宾很失望,而且不太相信。师父看穿了他的心思,便要他也去度人,并答应给他三年时间,“但寻的一个来,也是汝之功”。三年之中,吕洞宾走遍天下,结果竟然一个也没有度成,便心悦诚服,知道要度人得道成仙也绝非易事。

人难以成仙,也就是“有”难以复归于“无”。张道陵和吕洞宾度人成仙难的例子,并非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证明。从积极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就会觉得,人又何必抛弃自己的人性,去做那根除人性的仙人呢?比如我就是这样的立场:宁做有人性弱点的凡夫俗子,也不做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道人。

“无”毕竟是玄乎的,“有”终究是实在的。与其追求玄乎的“无”,不如把握实在的“有”。换句话说,与其千辛万苦寻仙访道,不如痛痛快快做个平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