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瞻未来的风向(1)

研究经济问题和金融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未来,研究如何将未来的风险锁定,转移。然而未来充满未知,因而如何对未来作出定性甚至定量的分析,这是人类面对的最大挑战。如果能够在事情发生时前瞻性地预见到它的未来,这是最有价值的。

第一节挑战金融风暴的人

核心提示:

万物皆有规律,金融与危机也不例外,一旦掌握规律,你就知道金融与危机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笔者都不厌其烦地向世人发出警告并预示了结果,过去的几年来,笔者一直在为阻止这场危机的爆发进行不懈的努力。

华尔街卷起的风暴,突如其来、涤荡全球,无数人为之震惊、恐慌。然而,风暴中有这样一个人,多年来,他一直在为阻止这场风暴的爆发,孤独地、清醒地、不遗余力地战斗着。这个人,就是国际著名金融专家、金融规律的发现者、金融定律的发明人、历次金融危机预言家、国际企业管理专家、国际金融权威人士、金融树体系、金融树统一场论、金融树时空体系、系统金融学、金融生态学、金融科学体系的发明人和创始人,丁大卫教授。

在丁教授看来,金融就是“水”,金融市场就是“库”。水是流动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很大;库是固定的,防御性和拦截性很强。“水”和“库”是对立的统一体。3年前,正值华尔街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世界各国纷纷效仿之时,丁教授通过金融树体系,警觉地发现整个美国“水库”体系凸显潜在危机,整个金融体系严重脱节,肆意泛滥。然而,他的多次警示和预告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警觉。相反,很多人关注的是“中国金融危机无法避免”这样一个当时表象化但根本不存在的可能性问题。

开始,只是水库的大堤渗水,如果及时发现,及时修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问题解决。由于不懂得金融的属性、系统性和规律,导致一个个水库相继被冲垮。面对整个华尔街即将被淹没的现实,美国的监管当局和从业人员终于如梦初醒,原来,不是哪一家投资银行、哪一家保险公司或哪一家证券公司将要倒闭,而是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上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将倒闭,整个实体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也将面临重创。“死”到临头,他们感到惊恐万分,似乎末日就要来临。可此时,几乎所有“水库”的大堤都被冲垮,到哪里去找阻止“洪水”进一步冲击所需的土和石头呢?

丁教授深信万物是相通的,宇宙是一体的。万物皆有规律,人类的历史就是对自然世界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历史。很久以前,人类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根本不知道刮风下雨的原因和规律,只能“靠天吃饭”。现在人类不仅已经掌握了自然风暴的规律,而且可以遨游太空。

为探索金融规律,丁教授的足迹曾“遍及万水千山”,从传统的金融理论、经济学、数理学、机械学、物理学、力学、心理学、哲学、宗教等,到地球物理学、植物学、进化论、气象学、宇宙学、同质多象、统一场论及时空理论等。然而,让他受益匪浅的却是各种自然现象。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全部的自然界尤其是全部的物理学是统一的整体。他认为在自然界纷繁复杂、千差万别的现象背后,必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对丁教授而言,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全部的金融(学)是统一的整体。看似错综复杂、缤纷凌乱的金融世界,其实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科学的目标就是发现规律,预测未来。通过研究自然界树的成长变化规律,他终于找到了金融的规律,而且是金融的唯一规律。凭借此,他曾在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及许多企业倒闭前,如新疆德隆、中关村科技、美国的安然等,多次向世人发出警示,并预示了它们的结果。

他发现尽管金融属于人类意识范畴,但仍然无法摆脱天地规律的制约,人类不能随心所欲。他确信所有金融危机都是人为的,都不应该发生,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人类掌握金融的基本规律之前,金融危机是难以避免的。他率先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系统集成,创立了一系列全新的系统学科。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金融就是“树”,违背了“树”的原则和规律,金融危机就一定会发生。

丁大卫创建的金融树理论体系:通过金融树体系、系统金融学、金融生态学和金融科学等,看似错综复杂、纷繁凌乱的金融世界其实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并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掌握金融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是驾驭金融市场,防止金融危机的先决条件。

为阻止这次全球金融海啸演变为现实,丁教授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呕心沥血、不遗余力,采取了大量行动:

几年前,他曾试图说服美国国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用金融树价值体系取代现行的、单一的会计价值和市值标准,因为二者都无法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做不到这点就是对经济价值的扭曲,并将导致严重后果。会计价值是过去价值,待财务报表出来,一切已经晚了或者完了,已成既定事实。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看到报表马上辞职的原因。市值指的是即时的市场价值,即mark-to-market。正是这一会计准则在技术上导致许多具有百年历史,价值百亿、千亿的金融帝国在短短几天内大幅缩水、破产倒闭、甚至化为乌有,几百年的华尔街几乎毁于一旦。这显然是不合逻辑,而且是大错特错,甚至是违背天理。非常遗憾,美国的管理当局刚刚开始意识到上述会计准则问题的严重性,并已在10月3日通过的救市法案中授权美国证监会停止使用市值计算方法——这一实施多年的、最重要的会计准则之一。10月15日,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同样决定修改欧盟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尽管如此,欧美各国还不知道如何具体实施操作。事实上,丁教授早在5年前就已解决了这一世界头等难题。因为通过金融树价值体系,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任何价值,如过去价值、现在价值、预期价值、未来价值、会计价值、评估价值、市值等,都可以即时地、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如果美国当时采用了这套价值体系,这场危机根本就不会形成,更不用说爆发了。

在2005年9月11日“中国(上海)期货投资国际论坛”上,在题为“金融树演绎人民币汇率走势及中美金融”的演讲中,及同年11月《商务周刊》的《美国赤字加剧的中国问题》一文中,丁教授分别指出:“根据金融树生态体系,美国这棵金融树树干的两侧严重失衡,如果不是树根牢固及树干的良好弹性和灵活性,树干早已死亡。这种严重失衡的状况若长期得不到修正……整棵树将有可能倒毙。……美国这棵大树一旦倒了,一定会殃及全世界。……解决美国赤字问题迫在眉睫,而且事关全世界。……美国的赤字,尤其是贸易不平衡,也是世界的赤字和世界的贸易不平衡。……它关系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就必然发生美元及美元资产的大幅贬值,美国人生活水平下降。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元为坐标的,因此,美国经济大衰退一定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倒退和混乱,其中很可能包括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而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将给中国的外贸出口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牵制和打击。”

不断膨胀的美国赤字,将不断削减美国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并将最终导致美元的兑换值急剧下降。然而,灾难并不是不可避免,但需要美国做出艰难而痛苦的抉择,因为它意味着美国生活方式的改变、美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美元购买力的下降。而美元购买力和美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也意味着中国将很大程度上失去美国这个曾给中国带来大量贸易美元的大市场。

随着危机爆发的逐步临近,丁教授于2006年10月及2007年3月1日,分别在《商务周刊》发表的《金融无国界》和新浪网等媒体发表的《金融无疆界风险无极限》的文章中,用提示语写道:“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并已踏入一个根本性和全球性变革的时代。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金融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舒适、高效的美妙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繁荣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如果管理不当,现代金融就有可能变成洪水猛兽,以排山倒海之势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彻底冲垮,而且是在瞬息之间。这就是金融的魅力、穿透力、杀伤力和速度。”

为阻止这场席卷全球人为灾难的发生,近年来,他曾多次试图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在几次演讲中,他半开玩笑地说,美国总统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找他谈谈,他要告诉总统金融灾难将要爆发和如何避免。否则,全世界都将遭殃,尤其是美国。非常遗憾,由于时间、精力、资源等有限,他未能如愿以偿,危机还是爆发了。同时他对美国某些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的行为深恶痛绝。

前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阻止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系统金融危机,他在给国家主席、总理及证监会主席的建议函中指出,由于欧洲的经济、金融结构同美国如出一辙,所以他们爱莫能助,自身难保。因此,现在阻止一场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系统金融危机的历史性和市场性机遇摆在中国面前。中国不但应该而且有能力阻止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市场、心理市场、信心市场和预期市场。因此,中国股市没有必要,特别是在全球股市普遍持续下挫的情况下,跟着美国走。否则,它将向摇摇欲坠的全球金融市场发出一个糟糕的信号。它无疑将很大程度上加剧全球金融市场衰退的可能性。如果连受美国次贷危机牵连微乎其微的中国都顶不住这次危机的冲击,那么此次危机演变成系统性全球金融危机将成必然,中国也将遭受严重损失和后果。现在的事实和结果都很清楚,欧美的金融都垮了,无力自救,都希望中国能扮演中坚力量。然而,中国的股市也垮了。去年可以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由于错过了最佳时期,现已“病入膏肓”,不仅没那么容易了,而且现在的难度、复杂性和风险要比以前大无数倍。

2008年3月25日丁教授应邀参加央视《对话》栏目时,他指出:“次贷只是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上的一个分枝,整棵大树将要倒塌,次贷只是一个冰山的一角,因为整个金融体系出了问题。美国金融产品肆意泛滥,它将导致全球经济倒退、金融秩序混乱”。即使在此时,如果有关国家的监管当局和领导能够意识到次贷危机并非孤立的个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场全球金融灾难仍然是可以避免的。在此后的另一个电视专题讲座中,他图文并茂地将次贷危机如何演变描绘得更细致。

为防止这次危机的爆发,阻止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在此次危机爆发和全球化之前,除上述文章和演讲外,他还发表了多篇警示性文章和采访,如:《中国不但应该而且有能力阻止美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金融“沦陷”启示录》、《516万亿美元!全球衍生金融交易合约的泡沫杀伤力》、《全球金融“整体沦陷”》、《丁大卫:金融市场的守望者》、《丁大卫:领跑全球金融》等。

此外,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他都多次向世人发出警示,并预示了它们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新旧体系交织,百废待兴,有效的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出台,通胀高居不下,整个经济、金融混乱经营,犹如一匹脱缰野马,随时都有翻车的可能。意识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丁教授曾向国务院等部门提出过许多有益建议,这些建议的采纳实施曾两次帮助中国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1993年,正当全国上下大张旗鼓盲目发展期货市场的高峰阶段,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从无一下子发展到60多个国家级交易所,其数量已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他逆潮流而上,果断地向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指出,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现象。经整改,原有的交易所数量锐减为目前的几家,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遏制,国家避免了巨大损失,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美中不足的是,国家未能及时制止国债期货交易,从而导致崩盘,造成巨大金融灾难)与此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作为众多大宗产品(如粮食、棉花、石油等)的产销大国,中国必须在客观许可的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有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相关产品的交易所,否则,中国将永远处于被动局面。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切身感到国际石油、粮油等价格对中国经济及百姓生活产生的影响;

1996年年底,正当中国股市在“97香港回归”大旗的号召下,和“牛年走牛市”的鼓舞下,疯狂暴涨,即将崩盘的关键时刻,丁教授果断地向监督部门指出:“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是抑制过度投机,培育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