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禅·画:中国百副名联中的养心禅术
- 方云
- 624字
- 2021-04-06 11:01:00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花香月影、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禅意,只待慧眼目击而道存,心领而神会。
出于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宋代禅师虚堂和尚将诗中此句记录于其《虚堂录》之中,则成禅宗名联。全诗为: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钟鸣处,楼台深翠微。
诗人夜游春山,兴之所至,掬水弄花,月在手而香满衣,诗人陶然自醉,乐而忘返。夜风送来隐隐钟声,翘首南望,楼台山寺隐约在翠微深处。诗空灵澄澈,虚堂和尚亦以其表达不期然而然、触目皆是道的禅悟心得。
《道一禅师塔铭并序》曰:“(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境皆如。”意为只要心无执著,无论何时何地,皆可契悟真如。道一及其弟子之世,属洪州宗,在南方成为一大禅系。其提倡“平常心是道”、“触类是道而任心”;主张行住坐卧、应机接物一切处所“直会其道”,表现为天真自然的态势,抛弃传戒、忏悔、诵经、礼佛等传统的形式,使禅宗修行进入活泼、形象、乐天、幽默的境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也是佛性道体无所不在、慧眼开时“触目是道” “触境皆如”的佛理表达。
《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于可得。”此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出处。禅宗悟道便是刻意求之则失,无意遇之而得之。佛性道体无形无相无性无状,但又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花香月影、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禅意,只待慧眼目击而道存,心领而神会。
方云 《掬水月在手》 纸本 173.2cm×91.4cm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