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设计:寻找实现组织价值的规律
- 李书玲
- 11字
- 2024-11-02 07:44:30
第1章 组织的定义与认识
组织的定义、特征与运转逻辑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扩大国民财富的关键是,在商品交换基础上,深化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古典经济学著名的“分工理论”的由来。西方世界在“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化分工,继而是动力、机器和技术的应用,以及资本的集聚和集中,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了财富的创造。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也带来了人们生存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农业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主流生存方式被彻底改变。人们越来越需要依靠相互之间的合作而突破个体能力的限制、完成复杂的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并受益于规模化制造的结果而使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在工业化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基于新的生存方式完成组合,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的主流,替代了农业社会中的家庭和氏族。人在组织中度过的时间、与组织中他人相处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许多大家庭中的成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组织?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人们寻求合作的一个自然的结果。人们为了突破个人在‘资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标,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合作的途径,建立协同关系。当这种协同关系有了“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性协调规则”时,协同关系就逐渐稳定下来,转变为稳定的协同体系,这就是‘正式组织’。”
根据组织的产生背景和定义,组织存在的条件主要包括:第一,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第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而存在;第三,组织中的个体有贡献的意愿;第四,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同来实现目标,协同和信息沟通主要依靠“社会性规范”。
所谓共同的目标是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活动。组织在遵循供求关系、符合或引领商业文明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获得回报。组织的存在首先是组织与社会之间持续互动、良性循环的系统。与此同时,组织的存在必须基于个体贡献的意愿,意愿一方面取决于个体之间共同的目标偏好和追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满足。只有当个人所得到的满足超出个人所做出的牺牲和投入时,意愿才能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的存在也是组织与个体之间持续互动、良性循环的系统。
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完成价值创造活动,除了个体的人以外,必然还会需要资金、技术、机器设备等一系列的资源要素。这些要素的组合基于一定业务逻辑的同时,主要以人为载体在组织中流动、变化,发挥作用。因此,组织可以理解为以人为主要载体的资源要素的组合系统,是组织目标实现与个体贡献反馈之间互动循环的价值创造系统。
概括地讲,组织主要包含两个特征:第一,组织是包括人在内的要素组合系统,其他要素以人为载体,要素的组合体现了分工与协作的规律,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第二,组织与社会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要素之间(主要体现为人与工作之间)除了基于一定目标的、完成客观的分工与组合之外,各自是动态变化的,相互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互动与循环效应。比如,组织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会牵引更多社会资源的加入或协助,从而使得组织也获得更大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认识组织。客观上,组织是一个要素组合系统,基于共同的目标,要素之间以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定逻辑完成分工、组合、协同、运转和发展的动态系统,我们称之为组织机体。“组织机体”的高效运转需要解决分工与协同的基本命题,从而追求组织中“单点的能力”和“组合的效率”。从客观上观察一个组织机体,通常会从业务与管理两个方面展开。业务与管理是构成组织的两个核心维度。业务的状况主要通过商业模式、规模、业务结构、潜力和发展空间等方面体现,而管理状况则主要反映在组织结构、功能和职责分工、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员工队伍、组织氛围等方面。当然,组织划分有不同的维度,无论划分的方式如何,相互之间分工与组合的特性是不变的。
主观上,组织是一个能量场域,基于主体和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或能量,由“组织与社会之间”“组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相互点燃和融合所形成的能量系统,我们称之为组织能体。“组织能体”强调把企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和加总的系统,追求要素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合二为一之后的系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量场域的形成和大小取决于组织与人的目标追求和假设系统。
图1-1描述了认识组织的基本思考框架。组织机体和组织能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组织机体基于分工与协同的努力,会在不同程度上打通和促进组织内部的能量循环。组织的能量循环反过来影响组织机体的有效运转,并最终决定组织的发展空间。通常而言,组织机体是显性的,更符合人们对组织的常规认识,更容易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力。而组织能体则相对隐性,更加动态,不太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全方位的重视。
组织机体的有效运转必须符合基本的商业逻辑。简单地讲,商业逻辑强调企业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有限资源条件边界下的生存和发展的命题。这就意味着企业组织所拥有资源的规模和水平,由此所带来的成本和代价应该在企业因为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收益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构成企业的要素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而应该匹配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同时相互之间完成匹配。要素之间的匹配以及不同阶段要素之间的互动与循环关系,可以看作组织机体的空间特征。
▲图1-1 认识组织的思考框架
与此同时,企业组织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和突破惯性思维的过程中实现发展。在要素的变化上体现为螺旋式的发展特征,要素之间在一个阶段下的匹配会因为一个或部分要素的快速发展而经历短期的不平衡,并由先发展起来的要素带动其他要素,最终在新的阶段实现新的匹配。而企业之间发展路径和方向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背后驱动因素的不同。这是企业在时间维度上的主要特征。
因此,要想实现组织机体的运转效率,既要识别组织的发展阶段,实现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同时也要清楚组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要素之间的动态匹配符合螺旋式发展的方向,让今天的经营管理行为具有未来的意义。那么总的逻辑就形成了,组织机体的有效运转首先要在要素之间实现“平衡”;只有“平衡”,要素之间的连接才能“畅通”;“畅通”之后才能实现要素之间基于经营管理逻辑的良性循环,从而在动力因素的驱动下不断实现螺旋式的发展。
受到西方基于化约论的科学研究体系的影响,当前绝大多数管理思维、工具和方法都建立在“分工与协同”的假设基础上,追求组织中个体的有效分工以及组合效率的最大化。研究组织机体的有效运转逻辑,由此所采用的一系列工具和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组织能量系统的范畴,但往往并不全面,并且因为假设系统的原因而很难走到源头。与此同时,组织作为主观能量系统的启动,一方面会在组织机体运转的基础上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组织作为客观机体的运转依然存在,需要与能量系统之间完成有效的衔接。
本书的内容围绕着图1-1中组织的基本认识展开。第一部分,通过阐述关于组织的基本认识,分析组织发展的动力因素,提出为了实现组织机体有效运转的组织建设实施框架;第二部分,详细说明组织建设的实施框架,阐述核心命题,寻找基本规律;第三部分,探索组织作为能量系统的启动方法,提出组织建设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