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宁平原地下水环境风险预测评价研究
- 郑忠安主编
- 1165字
- 2020-08-26 15:11:41
1.3 以往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1.3.1 已有研究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国土部门在卫宁平原进行了一系列的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包括:
(1)卫宁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5万,宁夏综合地质大队第一地质队,1971年;
(2)中卫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0万,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76年;
(3)中卫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20万,宁夏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1981年;
(4)宁夏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35万,宁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990年;
(5)宁夏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万,宁夏地质工程勘查院,2001年;
(6)宁夏中卫县城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1∶2.5万,宁夏伊斯兰地质工程公司,2003;(7)宁夏中宁县康滩水源地扩充勘探报告,1∶5万,宁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2011。
此外,环保部门在卫宁平原针对工业园区污染问题做了一定的污染调查与监测工作,水利部门就卫宁平原水资源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中卫市政府、中宁县政府以及其他部门也在本区做了一些关于城市规划、园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
(1)2008年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源普查成果。
(2)中卫市环境监测站积累的区域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资料。
(3)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与中卫市环境监测站2011年1月完成的中宁石空工业园区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4)工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研究。
(5)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
(6)宁夏美利造纸工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
(7)中冶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8)中卫市水源地划分研究。现已掌握中卫市水源地位置、面积、水质、出水量等具体情况,宁夏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对中卫市水源地水文地质结构、区域地下水流场及地下水补给关系进行了研究。
(9)中卫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自2005年以来,中卫市环境监测站每月对中卫市水源地进行一次例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pH、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铁、锰、氯化物、大肠菌群共10项指标,掌握了大量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
(10)造纸废水灌溉环境跟踪监测。中冶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多次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造纸废水灌溉区周边地下水水质、土壤质量监测工作,掌握了一些地下水、土壤质量变化情况的监测资料。
(11)中宁工业园区新材料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前就所掌握的资料而言,中宁工业园区只有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编制的《中宁工业园新材料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说明书》。该说明书对中宁工业园新材料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作了明确说明。对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为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2)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区)水资源详查报告(送审稿),宁夏水利厅、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9。
(13)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南北干渠及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0。
1.3.2 存在问题
上述国土部门成果对卫宁平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水利部门对水资源概况进行了调查,环保部门对局部地区水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但该区工作精度较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程度总体上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环境地质工作几乎空白。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和国土部门长期以来各司其职,一些宝贵资料很难共享,增加了资料收集的难度。此外,由于不同部门侧重点各不相同,所拥有的资料难以完全适用于本项研究。如环保部门一般只对地下水的污染因子进行监测,而对与地下水中的常规组分并不关注,而这些常规组分恰恰又是本次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资料,因此,环保部门已有的一些资料只能作为参考;反过来,国土部门一般只根据国家要求,对地下水中大部分常规组分进行监测,但对于个别污染因子却漏掉不进行监测,因此,这些资料也很难与环保部门的资料统一使用。
此外,已有的一些较新的成果是针对各具体工业园区、水源地等进行的研究工作,没有对整个平原进行统一、完整、全面的地下水环境监测。随着卫宁平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进行区域性的地下水环境研究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