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学习人物描写

(一)学习描写人物心理

心理,又叫心理活动,指人物内心的活动,就是人物想些什么,是怎么想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一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他直接写出人物内心产生的种种反映,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品质。人物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的感情要真切,表现的思想活动要真实。(如: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了下去,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描写人物的心理,分直接刻画法、间接刻画法、梦幻描写法、景物衬托法四种形式。

1.直接刻画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作文时,无论是主要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是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往往都需要描写自己的心理,用来展示自己心理活动的经过,或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所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采取“我想”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只是要注意:描写时,既要写出自己“想什么”,还应写清“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就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具体了。另外,要写出深层的、真实的心理,避免口号化、表面化、遮遮掩掩。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的:

正当我和爸爸谈论着马路上过往的一些名牌小轿车时,只见一位看自行车的老奶奶正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刚才扔掉的冰棍纸和软包装盒。这一举动顿时使我惭愧不已,想立刻跑过去对老奶奶说些什么,可又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唉,算了吧,下次不再随便扔了不就行了。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此时,我也无心再去观赏那些名牌小轿车了,只是往前走了几步,端详着这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身子比较单薄,背有点驼,但显得很精神。我在想,这么大年纪了,还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着贡献,真了不起;再想想自己,只图个人方便,却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惭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段话记叙的是小作者看到老奶奶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扔掉的废弃物时,心里想的内容。作者不但写出了自己想什么(想认错可又不好意思一只此一次,不能再扔了一老奶奶真了不起一自己图方便,给他人带来麻烦),而且写清了怎么想的(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这么想(见老奶奶捡自己扔掉的废弃物,惭愧不已),真实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

(内心独白法):我捧着这碗热乎乎的姜汤,一股热流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包裹着。这碗姜汤凝聚着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限深情的爱。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带着温馨,带着深情流入了我的每一根血管。它是那么香,那么甜,香甜中又透出令人振奋的辣味,使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顿时,我眼睛发热,鼻子发酸,一颗颗泪珠滚到了腮边……

这里描写的是一位生病的同学,喝老师送来的姜汤时的心理状态。写得具体而真切,表达了这位同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被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是第一种让人物自己倾吐内心的感情。写的是“我”看到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心理活动。

2.间接描写法(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因为我们不可能钻到人家的脑子里,所以要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就比较难了。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呢?尽管他人头脑中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晓,可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从他的表情神态、言谈话语、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即通过动作、神态、表情等其他描写方式来刻画心理。也叫动作暗示法。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的:

有一次,我正在做功课,亮亮看见我手里的钢笔,硬要拿。我说:“亮亮,钢笔不能玩,小姨给你看一张画吧。”他又摇头又甩胳膊,“不要,不要!”接着就哭起来。妈妈看见了,对大家摆一摆手,大家就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捂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大家是不是在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我竭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把大家扫视了一遍,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以后我再做功课,亮亮也不要钢笔玩了。

这段话,写亮亮先是撒娇,继而以哭为手段要大人答应他的要求,最后见哭不能生效,只好“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的全过程。作者通过具体描写小孩的行动(摇、甩→哭)、神态(捂→偷看→移),逼真地写出小孩的心理特点,反映出亮亮是个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孩子。

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3.梦幻描写法

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当时的思想。因为梦境、幻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和思想感情。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写了凡卡的梦:“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着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这梦不但揭示了凡卡迫切希望爷爷接他回乡的美好心愿,而且暗示了他的希望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等待的依然是悲惨的学徒生活。

同学们都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文中四次写小女孩儿擦燃火柴,四次产生幻觉。第四次是这样描写的: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小女孩儿的幻觉来写的。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景物衬托法

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自然景物不变,但人的心情不同,景物也就不一样。

孤独时会感到寂寞,使本来动听的蟋蟀叫声产生厌恶,使姹紫嫣红、赏心悦目的景物变得可恶;受挫时会产生悲观的心理,顿觉暗无天日。如老舍《月牙儿》中的一段描写:

这是个春天,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红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我看见些不同的颜色,只是一点颜色;这些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心中是个凉的死的东西。

这里既是写景,更是写人,它通过一个被蹂躏被践踏、处在社会底层苦恼人的眼睛去看春,虽然也有绿叶红花,但不过是个凉的死的东西。这样,就把人物的悲苦心情更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思考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例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心理的。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上飞着小燕子,地下跑着小兔子,它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可我拖着条残疾的腿,连步也迈不开。对它们,我真羡慕极了,时常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它们暗暗地想:小燕子呀,你能帮我长出灵巧的翅膀来吗?小兔子呀,你肯借我一双健壮的腿吗……

这一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作者通过对小燕子和小兔子的幻想,表达了____________。

灿灿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妈妈唱着无字的歌,轻轻地摇着灿灿睡的小摇车。灿灿望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月亮笑弯了嘴,灿灿也笑咧了嘴;星星眨着眼儿,灿灿也眨着眼儿。慢慢儿的,灿灿在妈妈的摇篮曲中走进了甜蜜的梦乡……

记忆,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这里描写的是灿灿____________时候的记忆。他想起了“妈妈唱的无字歌”,还想起了摇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表达了灿灿天真、纯净的童心和他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追恋。

2.按要求描写人物心理。

(1)以“我听到表扬之后”或“我又生气了”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2)平平心爱的小猫——黑子生病了,平平很着急,你能把平平着急的心情描写出来吗?

(3)假如你有两只翅膀,你会怎样呢?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下来。

3.将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

几个星期前,我到表哥家玩儿,夜幕降临了,我才骑着自行车往家走。四周不见一个人影,远处不时传来狗的叫声,我心里十分恐惧。

(二)学习描写人物行动(动作)

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

动作,指人物一举一动的活动,如:抓、拉、扯、跑、踏、看、听、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

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因此,行动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写出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如一个个小手冻麻了,冻红了,可谁也不叫冷,只是互相笑一笑,搓搓手,再呵呵热气,又喊着笑着,热火朝天地玩起自己的游戏来。写出了小朋友们贪玩可爱的特点。)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

1.描写人物行动要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行动,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此时吃起西瓜的行动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

2.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细致。

(1)人物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若干连续的动作组合而成的。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首先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如:例段中,作者把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为作了细致的分解;然后一层一层地、有顺序地进行描写。这样,整个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练习举例:

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分析:把罗纳尔多这一精彩射门动作分解为五个小动作:①接到传球;②用脚一颠;③绕过对方防守;④避开守门员;⑤踢球入网。

分解: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写一个运动员起跑瞬间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2)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又写出了为什么做。——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语言、心理等。“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具体了。

如:例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这两个短句,“奔回”“跑”是写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气喘吁吁”则是写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做。这样,把动作写具体了,人物急促、慌乱的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

(3)写出动作的连贯性。对动作的连贯性描写一丝不苟。作者把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为作了细致的分解;然后一层一层地、有顺序地进行描写。这样,整个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4)写动作要有目的性。要事先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是一股脑儿全写下来。动作描写目的明确,生动地表现了小磊做事“迷糊”的特点。

此外,动作描写还要尤其要注意细心观察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细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童话欣赏】

小鸭子看人吃东西

老师要求写一段关于“吃”的动作,小鸭子没写好,挨了一顿批评。老师还留言说,一定要写出“吃什么”和“怎么吃”,那才是“吃”的动作。

小鸭子决定去观察生活。

它来到公园,见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年轻人,坐在公园内的一个长条椅上,戴着一副过时的眼镜,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包,眼睛却停留在手中一本小说上……

这段描写,既写出了吃的什么,又写出了吃的动作。小鸭子很满意,从公园出来,经过小市场时,见一个小妹妹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小手托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汤……过路的人都被这个“小馋猫”逗笑了。

吃的是西瓜。怎么吃的呢?“小手托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嗯。小鸭子很满意,又走进一家小吃部,见一个小男孩儿在喝汤。

汤,一定还很热。每喝一口,烫得小男儿的小嘴一歪一歪的,简直成了歪歪嘴了,两只眼睛还一闭一闭的,样子滑稽极了。

吃的是什么?是汤。怎么吃的?怎么吃的呢?小鸭子弄不明白了,“小嘴一歪一歪……眼睛一闭一闭”是烫的样子,也应该算吃的样子。

妈妈找来了:“快回家吧,看别人吃东西,丢死人了。”“我是为了写好作文在观察生活。”小鸭子反对说,“再说,也不能是‘丢死人’,应该是‘丢死鸭子’……”

赛跑小跑与逃跑

牛牛挨了大象老师的批评。

大象老师批评牛牛时,气得把鼻子摇起来,像风车一样快,刮起来的风迷住了牛牛的眼睛,大叫的声音差点震聋牛牛的耳朵:“你怎么写的作文?赛跑、小跑和逃跑的样子都一样,你就这样写‘跑’的动作吗?应该写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来!重写!”

牛牛很不服气,决定要写得非常精彩,可是怎么写呢?回家的路上,他仍然一点思路都没有,正愁得没有办法的时候,一股凉风刮过,一只长着白胡子的老牛出现在了它的面前。

“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实验一下就知道怎么写了。”老牛说,“我发令,你赛跑,感觉一下。”说着,老牛还拿出一把发令枪。

果然,枪声一响,牛牛像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使出全身力气奔跑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而且越跑越起劲儿,越跑越快……

老牛一挥手,平地变出一套房子:“你可以做小跑实验了。”

于是,牛牛光着脚丫“啪哒啪哒”地小跑起来,一会儿跑到卧室,一会儿跑到客厅,一会儿跑到阳台,一会儿跑到厨房,一会儿又跑进厕所,一边跑还一边“咯咯咯”地笑着……

突然,老牛变成了一个牛巫婆:“牛牛,我是牛巫婆,现在你成了我的美餐,我要吃掉你!”“啊……原来你是骗我的?”牛牛看准机会拔腿就跑,冲出院子后更像脱缰的野马,半弓着背,缩着脖子,犹如两肋生翅足下生风,转眼之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牛变回原形,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回你知道什么是逃跑了吧!”

【片段赏读】

例段一: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例段二: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评:具体而有序的描写了捕鸟过程,突出作者在百草园的童年生活充满情趣。

例段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点评:生动的描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深刻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例段四: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水,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

点评:怒不可遏,义愤填膺的形象,爱打抱不平、扶危济困的性格。

例段五:

我的爸爸十分爱抽烟,在他的袋子里、皮包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香烟。每天晚上他都要抽一两支,今天也不例外。爸爸回到家后把黑色的皮包一放,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包中华牌香烟,把香烟盖打开,从里面抽出一支,再从皮包里拿出打火机,把烟头凑近火苗,将香烟点燃。接着,爸爸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窗台前,趴在上面,一边用嘴叼着香烟,大口大口地抽着,一边欣赏着窗外美丽的景色,鼻子里不时喷出一缕缕灰色的气体。对于爸爸来说,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例段六:

再看我们班的跳高运动员,他腾空一跃,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翱翔的雄鹰,“刷”的一声,飞过横竿,稳稳地落在沙坑里。运动场上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思考练习】

1.你见过赛场上运动员是怎样赛跑的吗?仔细观察,写成一个小片段,注意动词的运用。

2.先认真观察很认真的矮个子擦黑板的动作,然后分解动作,用一段话描写出来。要求生动具体,惟妙惟肖。

矮个子擦黑板

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下列情形,任选一种用一段话描写出来,要求生动具体

A.妈妈梳妆打扮的情形 B.爸爸刮胡须的情景

____________

4.观察妈妈是怎样炒菜的,或自己亲自试一试。然后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

5.爸爸或妈妈有什么习惯性动作?这个习惯性动作常常表现在什么时候?请你结合某一次具体事件或情节,描写一下爸爸或妈妈的这一习惯动作。

6.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

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爸爸笑,妈妈笑,姐姐笑,我也笑了。

你能将他们笑的神态、动作写得更具体、生动吗?

7.阅读下面一段话,思考: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画出描写徐新踢球的动词,并体会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往左轻轻一拨,晃过对方。然后,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对方的球门了。

8.读下面一段话,划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每当我看到那两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着我们采来的青草时,心里真美极了。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笼边,看个不停。有时甚至把兔子抱在怀里,一手喂草,一手给它捋毛,有时还把脸贴在兔子身上。

9.读下面的作文,你能找出其中描写动作的词和句子吗?

黑色的送煤老汉

乌黑的大手,紧紧地攥着油黑发亮的车把;黑色的身躯,拉着黑色的煤车,汗水淋漓不止。

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送煤老汉,正艰难地拉车上桥,敦实的腰背躬起了直角。潮湿的路面上,留下了一长串黑脚印和车辙印——一条老汉辛劳的轨迹……“直角”终于恢复原状了,老汉停车抹了一把汗,凝视前方,黑眸子闪出了欣喜的光芒。接着,他重又下桥上路了。

老汉拉着煤车,走大街,穿小巷,挨家挨户地送煤。他没有文化,又聋又哑,世界对他来说,永远是悄然无声的。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他拉着载满煤的车出店,拖着空车回店,再装,再送……人们对他也都怀有特殊的感情,每次总是向他报以感激的微笑或送上一杯解渴的茶水。老汉满足了。每当这时,他才深感到自己的价值:人们需要他。于是,送煤的疲劳被甩到脑后,他又信心百倍地拉车启程了。

然而,他终于感到老了。虽说退休年龄已过,他想到过退休,但煤车还没有新主人,人们依然需要他,他也乐意坚持下去,但年龄终于使他力不从心了。

一天,送煤途中,一阵目眩,他栽到了……

洁净的病床上,躺着这位黑老汉倔强的身躯。他微微地睁开了双眼,望着周围的人们,望着那些店里的年轻人,目光深情而灼热,青筋直暴的大手,颤动着。他那期待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些青年身上,双唇一张一翕,喉结蠕动着,发出断断续续的几声嘶哑的“啊啊”声,略略地抬起手掌,紧紧地握着青年们的手……

洁白的床单蒙住了黑老汉的身躯。从此,周围的居民只得顶风雨,冒寒暑,自己拉煤了。每当人们自己拉起煤车时,不禁深情地怀念起这位平凡的黑老汉。

(三)学习描写人物语言

讲故事: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当成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什么样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写人记事时,常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心灵的“门户”,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把人物语言写好、写具体的方法。

描写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思想,品格,性格,和作风,更重要的是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征,且要与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相结合,要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写好人物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把人物写活了。

我六岁的时候,到农村外公家去住。一天傍晚,我坐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一只小兔在篱笆门外,我连忙走上前去一看,他红红的眼睛,仿佛是小兔的项链。旁边蹲着个年龄跟我们差不多的小女孩儿。她长得可精神了。秀气的脸上一双宝石般的眼睛,闪着快乐、朴实的光,两只齐刷刷的小辫子不时在肩膀上摩来擦去。我走到近前,蹲下身一边抚摸着小兔,一边问他:“这是你的小兔吗?”“是俺的。它叫‘鲜鲜’,非常淘气,你看,它又跑到这儿来了。”“咱们一块玩吧!”“好的。”说着说着,我们就熟悉了。这时我才知道他叫“石榴”,以后我们就成为了好朋友。

简单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也反映了农村小女孩的纯朴特点。

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好、写具体呢?下面的这段话,会给我们许多提示:

我哭着,哭着,听到有人走了进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继父,便把头扭向一边。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丽敏,你的心情我理解,这都不怪你。以后我哪儿做得不对,你尽管提出来,别闷在心里。不过,我相信我会做一个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的爸爸。”听了这些话,我张嘴想说点儿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1.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

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

再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旭光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成效,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2.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继父对“我”的关怀。

3.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学生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即使生活中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说的话既多又杂,写文章不是生活实录,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写进文章里的语言一定要经过提炼加工,跟中心密切相关的话,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话,再多也是必要的;反之,与中心无关,对刻画人物毫无作用的话,哪怕是半句也是多余的。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你看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可小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吃的什么早饭“”小云家的燃气灶坏了”“小云爸爸修了大半天还没有回来”这些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另外,小云发明了“学习棋”,急切地想让“我”去看一看。这段对话显然也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景。可见,作者是为了对话而写对话,完全是画蛇添足。可能小作者要说,当时我和小云真是这样说的呀!即使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说的话既多又杂,写文章不是生活实录,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写进文章里的语言一定要经过提炼加工,跟中心密切相关的话,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话,再多也是必要的;反之,与中心无关,对刻画人物毫无作用的话,哪怕是半句也是多余的。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一见面,小云就满面笑容地对我说。“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我问。“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修改后的对话,简洁明了,没有废话。把小云设计出“学习棋”的兴奋、想让“我”快去看看的急切心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下面的这段文字在语言运用上就干净利落。

街上静悄悄的。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

“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

“能行吗?”

“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

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妈妈说:“同志,到啦!”

车平稳地停下来了。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把我从车上抱下来。

我又听妈妈说:“同志,这个——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气吧!”

“大嫂——快,快——看病要紧!我在这儿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们回家!”

“同志,您拿着——看情况,这孩子要住院呢!”

“那好,大嫂,您快带孩子看病去,我走了!”

“哎,你这个人真是——”

可是车轮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去远了。

全文干脆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4.语言描写还要写出(插入)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练习一: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像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练习二:

小明对小李、小张说:“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条裤子,是用尿素袋制成的。”小明还没说完便大笑起来,“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请给上述文字加上适当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小明笑了一阵,又傍着小李和小张的肩膀坐下,乐得合不了嘴,但他还是说了:“一个家伙……穿一件用尿素袋制成的裤子,”又大笑起来,“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的文字。”

小明说着哈哈大笑,笑得流出了眼泪,站了起来。

小李也站起来,用手捧着肚子,尖声笑了起来,就跟哈巴狗的叫声一样。

小张的笑声提高了两个调门,而且笑得那么厉害,站也站不稳。

【思考练习】

1.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为什么说“众人同腔”或让文中人物说你(作者)设计的话都是错误的?

2.回忆一下老师表扬自己的情景,饭桌上家人对话的情景。然后,任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

3.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爸爸第一次说的话有什么特点,其中包含了他怎样的感情?爸爸第二次说的话又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回家后,妈妈也因此吼了我一顿。当时,我并不服气。正当我们面面相觑时,爸爸回来了。他好像猜到了几分,笑着说:“你妈妈红光满面,是不是喝酒了?儿子嘴巴翘得这么高,来,我给你挂油瓶,看看能挂几个?”爸爸用手做成钩形,在我嘴上“挂”起来。我们都笑了。顿时,家里的紧张气氛烟消云散。事后,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啊!”听了爸爸的话,我惭愧极了,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考100分。

4.你在生活中也一定受到过父母语重心长的教育,他们是怎么说的?请你写下来。

(四)学习描写人物肖像(外貌)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这是因为,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的外貌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突出中心,表现人物特点,所以描写人物外貌不可面面俱到,只需抓住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点,具体描写。描写外貌也要井井有条。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

如在《我的小表妹》一文中,对小表妹的外貌是这样描写的:

她胖乎乎的,凸额头,塌鼻梁,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上,扎着一枚粉红色的蝴蝶结。红红的小脸蛋,像朵要开的杏花,加上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个机灵鬼。

文章对小表妹外貌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

又如一篇题为《娘》的习作中写道:

娘今年30多岁,长得并不美:一张普通的脸,一双纯朴的眼睛。中等的个儿,平凡的没有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

小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的描写妈妈的外貌。在小作者简单的描述中让读者知道他的妈妈是一位地道的农家妇女。反映出妈妈纯朴的性格。

外貌描写包括静态外貌描写、动态外貌描写两种。怎样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呢?

静态外貌描写

就是像描写一幅画、一张照片那样,去描写整个人物的外表,包括描写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身材(高矮胖瘦)、服饰(穿着打扮)、年龄、性别等。在具体描写静态外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具体描写。

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不同,人物的外貌也定会有所不同。

静态外貌描写,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决不等于要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自身外貌中这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具体刻画,做到写谁像谁(即依照文字,能够顺利找到对应的人)。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具体方法:

(1)注意抓住容貌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在这方面,又要特别重视“画眼睛——写内心”。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

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这段外貌描写仅两句话,便把穆老师善解人意的特点写出来了。

再看以下两段:

一个矮胖的中年人走到客厅门口,容光焕发,脸胖得像一个圆球,下巴的肉往下垂着,使人担心这肉随时可以掉下来。看上去年级不过四十左右,实际上他已是靠五十的人了。头上没有一根白发,修理得整整齐齐,油光发亮,镜子似的,苍蝇飞上去都会滑下来。

不久,我们的教室里真的来了一位实习教师。瞧,她的披肩发还打着卷呢,一副镶金边的眼镜,又给那泛着红晕的脸颊增加了几分学者气质,圆圆的脸庞上带着几分笑意、几分羞涩,微微透出那么一点孩子气。

这两段刻画出人物的容貌特征,人物特点对比鲜明。

(2)注意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风俗、爱好、性情不同,人物的服饰往往也就不同。因此,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是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特点的又一重要方法。如: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少年闰土》

寥寥数语,不仅描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还展示出了当时浙江绍兴一带的风俗民情,同时写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心。

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真实、有选择地具体描写,就能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就能有效地避免外貌描写“千人一面”(都是“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俩酒窝儿”)的现象。

2.有顺序地进行描写

外貌描写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前也要先想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然后逐一写来。比如我们打算从长相、穿着两个方面去写一个人的外貌,如果在长相描写中插入穿着描写,就会令读者费解。这样杂乱无章的外貌描写是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怎么办?

(1)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

即先描写人物的全貌,再描写人物局部的“特写镜头”。可以先写人物身材怎样,是高大魁梧,还是瘦小枯干,然后再对头、身、四肢等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写人物的脸,可以先从整体上写这张脸什么样,然后再对额头、眼睛、面颊、鼻子、嘴、下巴等部位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

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单衣,布片像枯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丰碑》

这段外貌描写先从整体上描写老战士的全貌“好像一尊塑像”,然后再描写他的神情、身上穿着,顺序清晰,栩栩如生。

(2)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写。

即先描写某些部位所具有的明显突出的特点,然后再写人物的全貌。

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很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这段外貌描写先写他的脸面、脑袋、身子,然后再描写他的全貌像个“小萝卜头”,有序、简练而生动。

(3)按照不同方面的顺序写。

即从容貌、身材、服饰、年龄等不同方面,有选择地进行描写。

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的响亮,走起路来地皮也踏得忽闪忽闪的。——《老水牛爷爷》

这段外貌描写,按照“容貌—身材—声音—走路样子”的顺序进行具体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

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写的。

动态外貌描写

就是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形下的神态表情。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活泼、呆板、暴躁、文静的性格,都会在神态表情上流露出来。因此,动态外貌描写比静态描写更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描写人物动态外貌时,最好与静态外貌描写相结合,与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相结合。这样写,不但具体,效果也好。如:

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忆铁人》

这两句话,把描写神态(“睁大了眼睛”)与描写语言相结合,真实具体地表现出铁人得知事情真相后吃惊异常、急于向阿姨赔礼道歉的情景。

此外,描写人物外貌,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了解观察不同年龄、职业、身份、性格、性别人物的外貌特征。

A.比较医生、交警、教师、菜农、服务员、运动员等不同职业的人,说说他们在衣着、神态等方面有什么特征。

B.读读例文,比较年龄不同的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例段一“姐姐,姐姐快来呀。”随着一声声急促的叫喊,我找到了一个约有三、四岁大的小女孩。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镶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真像两颗黑葡萄。圆鼓鼓的脸蛋再加上一张樱桃小嘴,看起来似乎“能说会道”,一双娇嫩的小手总爱在纸上写写画画,你见了对她的幼稚和天真会发自内心的佩服。

例段二 姥姥浓眉大眼,乌黑的短发,显得干净利索,虽然近六十岁的人,但我总觉得我姥姥才四十多岁。我姥姥在家烧饭,做菜,洗衣服,样样干得出色,难怪隔壁的阿姨见了我常说:“你真有福气,有个这么好的姥姥。”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C.想一想,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如温和、暴躁、严肃、嬉皮笑脸等)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2.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例段一 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段二 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屏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满含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例段三 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牙齿也咬得嘎吱嘎吱地响……

例段四 他拼命忍住,紧闭着双唇,跟孩子似的把呜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挤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外貌描写的作用:外貌描写不仅可以用在写人的记叙文里,还可以用在写事、写景等记叙文里,细致的人物描写,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

练习:

请写一段话,介绍老师或者同学的外貌,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像。

【佳作点评】

我的朋友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她的个子比我矮一些,月牙般的眉毛,眼睛炯炯有神,小巧的鼻子下面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她有“小画家”的美称。

点评:通过身材、相貌的描写,刻画出人物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个性。

我要说的笑星可不是周星驰这样的大明星哟!那么,他是谁呢?哈哈!就是我们班的小胖胖——胡腾。瞧,他胖嘟嘟的圆脸,又大又亮的眼睛总是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一对大耳朵会不停地抖动,不知他这一招神功是怎么练成的,就连我这最好的朋友他也保密。别看他小,他的肚子总那样挺着,好像那些发胖的叔叔。怎么样,只看他的模样,你是不是会忍不住发笑了?可别看他这么胖,他特爱笑,而且随时能引人发笑,就连老师在批评他的时候他也常常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点评:善于抓住表情特征,刻画出人物活泼开朗的性格。

练习一:猜猜他们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哪吒)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诉说着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孙悟空)

我们平时首先靠外貌把不同的人区分开来,因为不同的人在外貌上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即每个人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同学们之所以能很快地猜出以上三个人是谁,那是因为他们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作者也描写出了他们外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出来,使认识他(她)的人看到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他(她)是谁,不认识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样子。

练习二:猜猜他们的性格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怕羞但天真、活泼)

2.她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文静)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聪明,纯真)

同学们凭什么猜出她们的性格?(她们的外貌)。三个小女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性格决定了她们在穿着打扮等方面(即外貌上)与别人有不同。性格影响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练习三:猜猜她们的心理活动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幸福心情)

2.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蛛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着急发愁)

3.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伤心、悲痛)

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三位老人的外貌,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内心感情:例段一表达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心情;例段二反映了老人为老伴儿生病而着急发愁的心态;例段三写出了老人伤心、悲痛的思想感情。由此说明,描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思考练习】

1.对街头的一个小商贩的肖像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2.以“我的老师”或“爸爸生气了”为内容,把人物的外貌特征写具体。

3.朗读下面两个例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角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得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我们成了同桌。

思考问题:

①找出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②这两个例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③第(2)例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人物外貌的?

④你受到哪些启发?

(提示:观察人物的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先整体后局部,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再抓住最突出的独特之处,有重点地观察,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4.做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每个同学用5分钟的时间描写一个同班同学的外貌,不要把他(她)的名字写出来。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然后我们一起猜猜你写的同学是谁。

(五)学习描写人物表情(神态)

我们知道,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和态度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脸色、嘴巴等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所谓“人物神态”,是一个和人物相貌、语言、动作等结合得相当密切的概念,也就是说,外貌、语言、动作中都潜含着神态,它的独立性很弱,但相比较之下可造性很强,即神态给人的一个感觉是具有某种显明的可以塑造成姿势、样子的属性。

我们在写人时,不必老纠缠于“什么是神态“这个概念,只要把一个人做某件事情时的动作,说话的样子以及表情形象地写出来,就是“人物的神态描写”。

这里有一个描写人物神态的诀窍:重点写眼睛,因为眼神最传神,最能体现心情和想法。写好了眼睛、眼神,人物的神态就写好了,人物也生动了。

请看一个重点写眼睛、眼神的典型例段:

……小妹妹的眼睛就像泉水一样清澈、纯净,谁见了谁喜欢。不仅这样,她的眼睛还会说话呢!如果她刚从幼儿园回来,一进门就脆生生地喊一句:“妈妈……”同时眼睛里跳跃着灵动的波光,那一定是她又受到老师的表扬了。如果一进门就默不做声,小嘴撅得高高的,眼睛里倒映着多云天气,那就准是又和小朋友闹别扭了。

因作者重点写小妹妹的眼睛,将眼神写活了,结果小妹妹的形象就很生动了。

还有,描写人物神态要符合人物本身独特的个体特征,例如:

妈妈对新来的保姆说:“叶子,这几件衣服你拿去穿……”没等妈妈说完,叶阿姨就不住地点头答应,乐得合不上嘴。她抱着衣服,一个劲地道谢,眼睛里闪着泪花,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对叶阿姨神态的描写,符合一个来自乡下、生活贫困的妇女的身份特征。

再请看对爱发火的人物的神态如何描写?如何写生动?

爸爸咬着后槽牙,鼓起腮帮子,眼睛里好像要喷出火来,狠狠地瞪着我。我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段话通过对爸爸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一个爱发火的父亲形象。所以,要写好人物神态,就离不开平时的观察,观察是很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观察,我们要学会分析脸部的几个重要信息(线索):如嘴角(上扬或下垂),嘴型(张开或紧闭),眉毛(上扬或下垂),眼角(上扬或下垮),眼睛(睁大或微眯),以及额头(眉毛上扬到额间有横纹,眉头紧簇则眉间有直纹)。

想要知道这个人是高兴还是生气,是惊讶还是难过,就要注意观察他的眉毛是上扬还是下垂,眼角是上扬还是下垮,眼睛是睁大还是微眯,嘴角是上扬还是下垂,嘴巴是张开还是紧闭等面部器官的活动。能够从面部获取重要信息之后,再用两个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观察,描写出一组神态变化的过程,从而生动展现出人物的情绪状态。

【佳作片段欣赏】

1.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2.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3.她听到这儿,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4.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你的种子呢?”我问。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点评:这段描写,作者寥寥几笔,抓住小姑娘的“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等具体的描写,一位害羞的女孩仿佛站在大家面前,把她害羞的神态刻画了出来。写得多好啊!

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钓鱼”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他好像忽然“活”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若有所思像在专注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赦免”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

点评:习作综合描写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的窘态,生动、完整地表现了其神态变化的过程,形神兼备。

【思考练习】

1.对知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父亲的表情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2.对被交警扣住的司机的表情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3.想象自己在镜子中的表情。(150字左右)

4.补充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描写人物神态的语句。

胖胖小弟刚想走,忽然看见妈妈端着一盘红烧肉进来,____________ 。

5.写一段片断描写,描写你的父母或老师生气时的神态。

6.阅读短文。思考:短文描写了他们的什么神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神态描写有何作用

(1)弟弟最爱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每逢“星星火炬”节目播送孙爷爷讲故事时,他就把半导体收音机往自己跟前一放,歪着头,两只小手托着下巴,耳朵贴着收音机的喇叭边,津津有味地听起来。一会儿瞪大了眼睛,一会儿哈哈大笑,还用小拳头使劲捶着桌子,一会儿又张大了嘴,口水都流了出来,他却浑然不觉,简直是听入迷了。

(2)他的脸涨的红红的,手还一个劲地抓耳朵。身子也不时扭着,显出十分忸怩的样子。大概是没有精神准备吧,开头的一句话,就说了四遍,而且还加了不少的“嗯、啊”之类的语气词,自然又招来了同学们一阵笑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两只眼睛盯着地面,脸通红,汗也冒出来了,手不停地拽着裤子,两只脚来回移动,连整个身子都能看出在微微地颤动。嘴一张一张的,舌头在嘴里笨拙地动着。

(提示①:一段精彩的描写把一位听入迷的小弟弟及害羞的一位同学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提示②:神态描写的作用:①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活现人物;②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六)学习描写人物活动场面

首先,请同学们看下面一段文字: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动身。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摘自《开国大典》

这段文字中运用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文手法:场面描写。我们引用的一段文字中,描写的就是开国大典上的一个场面。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们在高呼万岁,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其中还有特别突出的人物:毛主席。毛主席的活动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

场面,就是在特定的场地上,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各种各样的活动画面。因为人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之中的,所以无论写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描写场面;若是写集体活动,描写场面就更是重要。好的场面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气氛,细致、形象和生动地表现人物,为全文增添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描写场景呢?

第一个方法:先写点,然后写面。由点到面。例如: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面)

在“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点”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是什么?“面”是首都人民欢呼雀跃。

第二个方法:先总写后分写。例如:

放风筝

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总写)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分写一)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分写二)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扶摇直上。(分写三)其中,王卫民扎的:“黄马褂”放得最高。他沉着、冷静,时而慢慢向后退,时而使劲向后拉。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越飞越带劲。(分写四)//

这篇片段作文描绘了放风筝比赛的热闹场面。作者的观察视野广阔,观察到许许多多风筝,也观察到放风筝的人。先对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概括描写,使读者获得总印象后,再对“红蝴蝶”“孙悟空”进行具体描写。最后重点写了“黄马褂”,不仅写了风筝,也写了放风筝的人。写风筝写人,都偏重于动态描写。这样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放风筝的场面,也把整个场面撑起来,有力地突出了“比赛”二字。

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第三个方法: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拍皮球

一天下午,在校园的葡萄架下,围满了看拍皮球比赛的同学。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个身旁站着两个小伙伴:一个准备计数,一个准备计时。

这时只见裁判员张老师高高扬起小红旗,大喊一声:“开始!”只见参赛的同学伸手飞快地上下拍动皮球,只听皮球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加油!加油!”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比赛紧张极了。有的把球拍的高,有的把球拍的低,有的不留神把球拍到了别人脚底下,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小芳同学蹲着拍,把球拍得矮矮的。“一、二、三、四……”随着计数员大声报数,她全神贯注,眼睛盯着上下跳动的皮球,头上渗出了汗珠。突然,她脚下一滑,坐在了地上,那球也一下子蹦得老高。正当同学们为她捏了一把汗的时候,她猛得又站起身来,用手继续拍球。“71、72、73……”计数员的报数声越来越响亮,围观的同学不时地发出喝彩声和欢笑声。

这时,裁判员大喊一声:“停!”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束了。

读了这篇作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紧张、热闹的拍皮球的场面。这篇片段作文所以能产生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不只是描写参赛的同学“怎么比”,还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围观同学“怎么看”。把场内外呼应起来写,有气氛烘托,有人物描写,有感情变化,把比赛的过程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场内外呼应着写,重在画龙点睛一笔。在比赛开始时,写了“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仅此一笔,就烘托了比赛的紧张。当有的小伙伴把球拍在别人脚下时,“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场内场外巧妙地呼应起来写,使我们看到了整个比赛是多么热烈,多么紧张。当参加比赛的小芳同学不小心坐在地上的时候,“同学们又为她捏了一把汗。”场内的变化,引起围观同学感情变化,两者之间总是紧密关联,这样写是多么好哇!

描写场面,一般地说要详写场内的情况,略写场外的反映,场外的反映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点,“睛”就会发光,整个片段也会发出夺目的光辉。

第四个方法:场面描写,重在写好典型的人,典型的事,典型的果,典型的物。抓住典型要细致描写,精心刻画,不能用一两句话带过去。描写细致,就是要详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只有详细描写典型,才能突出场面的重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么美丽的圆月呀!(及时描写想到的)它慢慢地、慢慢地升入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大圆盘。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噗——哧”,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焰火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有的像长蛇狂舞,光彩夺目。(具体描写想到的)

要清楚描写一个场面,要注意考虑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要清楚。

怎样把场面写具体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的内容,这两段话会给我们很多提示:

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

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又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太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都没踏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这两段话中的第二段,描写的是女生踢足球的场面,写得非常具体。为什么呢?

(1)明确交代出了时间——“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

(2)写清了活动(或事情发生)的地点——“楼下的大操场”。

(3)有具体的人物——老师、学生。

(4)详细记叙了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情节)—我们不常踢球,也不会踢球,简直是一场瞎跑、乱跑。

在详细记叙情节经过时,作者又特别注意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写“面”(大家怎么踢)——大战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又滚到那边……但都非常卖力气”,比喻生动、贴切。写“点“(个别人怎么踢)——“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作者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以生动精练的语言,细致、形象地进行描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点。

综上所述,要把一个场面写具体,就必须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方面内容。其中,“地点”要写清,它好似舞台,人物和情节都在这块地方进行着;“时间”要写清(或让人能够悟出),历时要求要短,是动人的“一幕”,长时间发生的事通常不称为场面描写的范畴;人物和情节,是记叙的重点,整个场面描写,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点”与“面”要紧密结合。

例文赏析:

例段一: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引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这段场面描写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这是场面的描写,是总的交代。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整个场面中,既有环境的描摹,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全文的哀悼、悲哀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

例段二:

……看企鹅的人可多啦。大家排着队很有秩序地边走边看。这时候,李敏跑过来,使劲往前挤,把一位叔叔挤到左边,把一位阿姨挤到右边。大家向李敏投来责备的目光。李敏毫不在乎地挤到前面望着企鹅高兴得又蹦又叫。——引自《看企鹅》

场面描写要注意主次。有时一个场面中往往会有很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主角,详写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李敏,作者对他写得很详细,而对次要人物“大家”“叔叔”“阿姨”却写得简单。

例段三:

离终点只剩下最后三百米了,运动员们鼓足了所有的力气开始最后冲刺,顿时,整个会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起来了。天上,狂风阵阵、黄沙滚滚;地上,彩旗飘舞,喊声震天。女同学们摘下了蒙在脸上的头巾,男同学们抓下了头上的帽子。扩音器里广播员正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在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终点线上,裁判员们捏紧了手中的秒表,全神贯注地等着疾步冲来的小将;跑道两旁,所有观众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形成两堵厚厚的人墙,“加油!快跑!”喝彩声,叫喊声连成一片。

这个场面描写,以运动员最后冲刺作为人物活动的会合点,展开众多人物场面的描写的。场面人物众多,可谓热烈、紧张、宏大。但由于找准了人物活动的会合点,将同一时间出的人物表现用平行并列的方法描写出来,描写得繁而不乱,井然有序。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例段四: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随着主席的高大身形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飞机,一步一步踏上飞机的梯子,主席走到飞机舱口,停住,回过身来,向着送行的人群。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主席摘下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群,像是安慰,又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引自《挥手之间》

这个场面,以主席登飞机挥手为场面中人物的会合点,展开人民群众为主席送行、主席和人民群众告别的动人场面。对人民群众的表现和主席的表现交叉展开描写。有面有点、点面结合。形象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和人民领袖之间深挚的情谊。

描写众多人物的复杂场面,是有法可循的,只要掌握了方法,勤于练笔,你一定可以写好的。

【思考练习】

1.场面描写具有什么作用?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2.除比赛的场面外,还有联欢的场面、工作的场面、友爱的场面、悲痛的场面、学习的场面、生活的场面……任选一个场面,具体地写下来。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掌握了写人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多读书,多积累,这样才能灵活的运用写作方法,更好的写好作文。

【习作欣赏评析】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妈妈。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小了点,但透着一股威严。那乌黑的头发,浅浅的眉毛,挺挺的鼻子,不大的嘴巴,衬在她那张瓜子脸上,显得很好看。(外貌描写)

妈妈对待自己的工作总是精益求精。有一天下班前,妈妈接到了参加区朗诵比赛的任务。回家后马上选好了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只见她先把课文中不太把握的平翘舌音逐个标上记号,然后就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语调一会儿低缓,一会儿高亢,俨然一位朗诵家。中间还不断地让我和爸爸充当她的听众,要是提出一点点错误,她就再背一遍,直到背得一字不错。时间已经很晚了。爸爸和我都不耐烦了(心理描写),就说:“很好了很好了,快睡觉去吧!”可妈妈却说:“不,还有错误,语速太快,不够流畅,也没有把握好语调,还得再好好琢磨琢磨”(语言描写)。

夜深了,只有我们家还亮着灯,妈妈在灯下苦苦地琢磨着那篇课文。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外面还黑着,但客厅里却还亮着灯,妈妈早已坐在电脑前开始了工作,正在为这篇课文加试画面。她一看见我就说:“儿子,起来了。过来,再听我背昨天的课文。”妈妈真的把这篇课文琢磨出了味道,不但配上了合适的音乐,意蕴深长的画面,感情运用上也比昨天晚上不知高出了多少倍!反正我听得流出了眼泪,为一只飞蛾,一棵香瓜苗求生的欲望所感动,为身残志坚的杏林子所感动。而我现在更感动的是妈妈对待工作的态度。我说:“妈妈,你只睡了一小会,太累了,再去睡会吧。”可妈妈却说:“不用了,为了比赛时成绩更好一些,累一点没事!”(语言描写)

此时,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妈妈经常说过的话:“不管做什么事,就一定向着最好的方向去做。如果一次做不到,不要放弃,直到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妈妈,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你是儿子心中最敬佩的人。

我的姨妈

“哦!姨妈回来喽!哦!”一听说姨妈马上就要到家了,兴奋的我一蹦三尺高。(心理描写)

姨妈是个爱美的女人,长得高高的,也瘦瘦的,像一根电线杆;一双大眼睛像两个黑樱桃嵌在她那张瓜子脸上;嘴唇红红的,好像抹了口红一样。姨妈每天还经常会抹些香水,只要她一回家,我就一定会闻到她身上的那股子香香的玫瑰味。(外貌描写)她还是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坏”毛病——洁癖。

“叮咚”,门铃响了,我急忙跑到门口去迎接我那亲爱的姨妈,一打开门,我便闻到了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扑了上去,抱住姨妈,(动作描写)连连地说:“姨妈,我好想你。”还没等我说完,她就用手把我推开了,一边拍着她那名贵的雕皮大衣,一边带着责备的语气对我说:“呀!你的家居服多脏,都把我的衣服弄脏了。”我小声嘀咕着:“姨妈,我盼星星盼月亮得等你回来,而你却把我推开。”这时,姨妈又发话了:“雨儿,你的头发几天没洗了,臭成这样儿,快去洗洗。”听到这儿,我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对姨妈说:“姨妈,我昨天刚刚洗过头,你怎么那么挑啊!”姨妈听后一巴掌拍过来,气愤地对我说“: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顶嘴了,你的头皮屑简直就像星星一样!”(语言描写)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从我的眼睛里流了出来,心想:姨妈,你就顾着自己衣服脏不脏,连我——你的宝贝甜心都不理了。(心理描写)过了一会儿,我不哭了,姨妈赶快拉着我上了浴房,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唉,这臭孩真是得洗洗了”。我一百个不情愿,心里直叫冤,但也没有办法。“哗哗”,一股热水从天而降“,雨儿,把洗发露给我,”姨妈说,“我帮你洗洗头。”我伸手把洗发露给了姨妈,姨妈看了看洗发露,连连摇头“,这种杂牌的洗发露你们还敢用,还是拿我的吧!”(语言描写)

姨妈,我喜欢你,但我更希望你能改掉这个“坏”毛病,这样我才会更加喜欢你。

妹妹真牛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她今年6岁了,长得胖乎乎的,留着长长的头发。(外貌描写)妹妹做什么事都非常牛。

记得有一次,妈妈说我们家附近有老鼠,就买了一个粘鼠板让我放在下水道前。我就喊着妹妹陪我一块去了,我边走边说:“小妹,我们会见到老鼠吗?我好害怕呀!”妹妹笑着拽着我的手奶声奶气地说:“不会的!”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下水道前。我又说:“老鼠大王,求你可千万不要出来了。”这时,妹妹又说:“姐姐,怕啥呀,有我呢!”(语言描写)听了妹妹的话,我心里的害怕劲儿好像没了(心理描写)。我就蹲在地上双手使劲拽粘鼠板。就在这时,下水道里“噌”的一声竟窜出一只老鼠来。我“啊!”的一声吓得蹲在地上,连忙爬起来就跑。可妹妹不像我那样,她顺手拿起一个棍子,嘴里喊着:“嗨!哪里跑!”顺着老鼠跑得方向把棍子扔去,一转眼儿,老鼠就跑得不见踪影了。妹妹拍拍手说(动作描写):“哼,看你还敢来不敢来!”(语言描写)妹妹又喊我说:“姐姐,快来吧!小老鼠打跑了!”我胆怯的走出来,去找妹妹。这时,我想,妹妹怎么这么胆大。(心理描写)

妹妹真牛,我佩服她!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董开旋长得可真有趣,扁扁的脑袋,一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小小的塌鼻子下面,那个大嘴巴紧紧闭着,还有那一绺乌黑的头发,令人发笑地翘在前额。我第一天和他坐在一起就喜欢上他了。(开头介绍记叙的对象。写人物的外貌抓住长得“有趣”这个特征。开头的外貌描写是与下文描述“同桌”的三方面性格有关系的。学写作文开始时就要注意不要为写外貌而写外貌。)

我的同桌好胜心可强了。(本文采用分类记叙方法,从三个侧面写同桌。本段写第一点:好胜心强。“好胜心”,是从人物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先写不高兴的、怀着妒忌心理的神态:嘟嘴、瞪眼。)前些天语文测验,我得了98分,他呢?97分。就这么一分之差,他就不高兴了,嘟着嘴把我的考卷拿过去,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着……我正纳闷,他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大笑起来,对我一眨眼睛,跑到中队长那儿,连拖带拉地把中队长“请”来,用手点着考卷上的一个字,得意洋洋(再写获得战胜对手希望的神态:大笑、眨眼、得意洋洋。)地对中队长说:“看,这‘白玉很珍贵’的‘玉’字,顾宇写成‘王’了!”中队长细细一看,就指着董开旋的脑袋说:“瞎嚷嚷什么?哪儿有错误?”董开旋瞪了中队长一眼,自以为是地拿过考卷,读了起来:“‘白玉很珍贵’……咦?刚才‘玉’字不对,现在怎么又对了?”他直摸脑袋,刚才那股高兴劲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见他那可怜的样子,马上拉住他的手说:“不要紧,下次考好点。要考得好,不是靠找别人的差错,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呀!”他看着我,心悦诚服地直点头。(最后写败下阵来的神态:直摸脑袋、直点头。写语言,要切合身份、场合等,“要考得好……靠自己的努力呀!”可删去。)(“心悦诚服地”和前面的逗号也要相应删去。)

我的这位同桌还有点糊涂——乱赶时髦。(本段写第二点:糊涂。写“糊涂”,也是通过神态描写来反映的。先写他自我欣赏的神态:神气活现、得意洋洋、挺胸、抬头、快步走、大声说。)这天早上,他脸上擦了香水,吹过风的头发上还擦了油,神气活现地来到教室。站在讲台边上的王老师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就叫他过去。董开旋一挺胸,自以为很美,得意洋洋地快步走到老师面前。王老师故意问他:“董开旋,你身上怎么这么香啊?”他以为老师要表扬他,更加神气活现地把头一抬,大声说:“我嘛,擦了点香水,抹了点发油!”(人物的语言,从语气、语调到句式的选择 都跟人物的神态描写保持一致,集中表现董开旋的自我欣赏。)老师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董开旋,擦香水抹发油可不是真正的美呀!想想,怎样才算美,明天我们一块儿讨论讨论。”董开旋像才睡醒的小猫似地揉了揉鼻子,一下子溜到了座位上,直抓自己的头发,好像这样能把发油、香水抓掉似的。(再写他尴尬、羞愧的神态:揉鼻子、抓头发。)

我的这位同桌还挺爱打人玩。我才和他坐了两星期,就被他打了十来次。王老师知道了,就把我俩找去,严肃地问他:“董开旋,你再打顾宇怎么办?”董开旋眨了眨眼睛,脱口而出:“那好办,就叫他打还我三下呗!”话是这么说,可不出三天,他又犯老毛病了。自修课上,他很快做完了作业,闲着没事干,就学着电视《武松》中的武松,大喝一声,用手使劲儿朝我腿上“捶”了一下,我痛得哇哇直叫。他慌了,一吐舌头,忙说:“对不起呀,我尊敬的好顾宇。”还一个劲地给我揉腿。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的气消了,立刻说:“不要紧,不要紧。”(人物的憨直性格,也用神态描写来表现。例如用“一吐舌头”表现他知道又犯错误后的慌张神情,用“傻乎乎”形容他愿意改正错误的心理。)可董开旋还是很过意不去,傻乎乎地说:(道歉的神情、语言以及道歉后的动作 都表现出董开旋憨直的知错就改的性格。)“你打还我吧!”我才不打呢!他趁我不注意,猛然抓住我的手,用我的手狠狠打了一个他自己的腿。(人物语言和动作跟上文王老师找“我俩”谈话一节内容相照应,所以详写“打还”的过程是合理的。)“哎哟!”他叫了一声,马上又笑了,他大概认为已经“惩罚”过自己了。看着他那知错就改的傻样子,我也忍不住想笑。

我的同桌董开旋,既调皮又可爱,还挺傻。他傻得有趣,谁见了都会喜欢他,真的!(在上文三方面记叙的基础上总括人物性格特征,并抒发友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