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哲学遐想(12)
-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京师学术随笔)
- 杨耕
- 4731字
- 2016-04-30 21:04:11
在“实践派”看来,马克思逝世之后是“实证的辩证唯物主义统治的时代”。辩证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歪曲”,是“斯大林主义的实证主义”,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斯大林主义版本”。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概念是“物质”,“明确地拒绝关于人的哲学讨论”,而马克思哲学的中心概念却是“人”和人的实践,本质上是人道主义,因而二者根本对立,不能同构。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历史和人的领域作出了崭新而独特的解释,即以“实践”为基础把“人的利益的基本领域”和“人本身的历史领域”统一起来了。对辩证法要作“历史”的解释,即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社会实践论,人本因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派”之所以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派,从理论特征看,是因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同科学、逻辑学、认识论、方法论密切联系的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并力图确立完整的关于世界以及对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辩证法;从表现形式看,他们创办的杂志名称就是《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派”指的就是集中在《辩证法》杂志周围的一批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派”的观点,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既不是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任何其他类型的马克思主义的摹本”,而是“科学决定论”和“人道主义路线”积极成果的有机结合。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当代的迫切问题,包括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普遍规律性;认识的结构和规律性;人类世界与生活的价值和规范的来源、本质和意义;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中观念与方法演变的问题。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同时又具有人道主义的特性,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和革命的人道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认为人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占有世界和实现自己的;二是产生于工人阶级的人道的历史使命——全面地解放人,并指出了实现人道主义的具体途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人道主义从抽象的人道主义转变到具体的人道主义。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辩证的决定论,同时又特别重视人的能动性。客观辩证法包括自然辩证法,以及对客观辩证法反映的辩证逻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反映论和实践论是不可分割的,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从能动的、辩证的和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历史规律不是自发地实现,而是通过人的实践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决定论和强调人的能动性的统一。
“实践派”与“辩证唯物主义派”的论争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一开始就引起了国际哲学界、学术界、思想界的注意。然而,对二者的评价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苏联东欧哲学界、学术界、思想界对“辩证唯物主义派”持肯定态度,认为它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加赞许;对“实践派”则全盘否定,认为它是“异端”和修正主义,大加讨伐。与此相反,西方哲学界、学术界、思想界则毫不掩饰他们对“实践派”的同情和赞许,认为“实践派”是发生在马克思主义内部的“革新运动”,并誉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在西方哲学界、学术界、思想界看来,“实践派”比其他学派或学者“更早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派”则是“正统派”、“保守派”。
“实践派”与“辩证唯物主义派”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并把他们之间的争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我赞成这一见解。“实践派”与“辩证唯物主义派”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独立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研究了许多重大而迫切的理论问题,并对如何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新的尝试,取得了新的成果,二者各有得失。“实践派”注重研究实际问题,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具有合理性,但它否定自然辩证法和反映论却是难以接受的,从本质上看,“实践派”的理论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派”确认自然辩证法的存在,并力图使辩证法和人的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主张加强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联盟,这是正确的,但它对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研究不力。
深入而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任何一门学科教科书的主要任务,就是阐释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是如此,其主要任务就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对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理论反映。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必须坚持并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但又超越了19世纪,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只能发展而不可能被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些基本观点已经成为“常识”,像物质统一性、能动反映论、历史决定论以及矛盾论等。对这些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实践的新经验、当代科学的新成果阐释出新内容,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放到当代科学的背景中去理解,结合量子物理学及其“测不准原理”去阐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对“客观实在”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同当代科学和哲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联系了起来,并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当代意义。同样,我们应当结合“数字化的虚拟”阐释能动的反映论,结合统计决定论阐释历史决定论,结合系统论阐释矛盾论,如此等等。
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没有涉及或未加以重视,没有把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加以阐释。例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本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与人关系的物化和异化,“确立有个性的个人”,等等。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某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些重要观点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们的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譬如,经济全球化运动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凸显出来了,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当代实践为基础,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只是有所论述,尚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但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凸显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传统与现代性、人与自然的“和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样一些问题。对于涉及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我们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讨论、充分展开、系统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同原有的基本观点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关注变化中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不应成为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范畴演绎系统,它应当也必须关注变化中的实际,依据当代实践的新经验、当代科学的新成果和当代哲学的新进展来深入阐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了,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的内容。对于这样一些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可以不再把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加以详尽论述。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及其教科书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后再不断调整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教科书也应如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构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科书重在阐释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时我们应考虑这一点,设计一种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规律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绝对真理,但它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不可超越,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了解决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把握了人类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研究当代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语)我们应站在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基础上,以世界的视野、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而全面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的世界概念
马克思的哲学并不是单纯的认识论或方法论,它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但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世界”概念与传统哲学的“世界”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
无疑,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但是,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无论是从理论主题看,还是从理论特征看,唯物主义哲学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从本质上看,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对于实践唯物主义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马克思语)。马克思哲学所要解答的不是“宇宙之谜”,而是“历史之谜”;所关注的不是“整个世界”,而是“现存世界”。在马克思哲学中,“现存世界”不是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总和的宇宙,即“整个世界”,而是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人类世界”。这样,马克思便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到现存世界,即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才是马克思哲学为之旋转的真正的太阳。
从本质上看,马克思的哲学又是现代唯物主义。现代科学一开始就表明: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总和的“整个世界”不是任何一种科学所能把握的,同时,任何一种科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研究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总联系”的图景作出完整的描述不是现代哲学的任务,而是现代科学全部总和的任务。马克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没有赋予自己哲学以这样的特权,即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建构关于整个世界的综合图景。在我看来,企图在实证科学之上建构一种关于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的世界观是“多余的”,其实质只能是“形而上学”在现代条件下的“复活”。
马克思所说的现存世界,即人类世界,在内容上包含自然与社会这两个方面。但是,现存世界不是自然界与社会的“相加”,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现存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或者说,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同费尔巴哈一样,马克思确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马克思并没有把费尔巴哈的自然概念原封不动地移入到实践唯物主义中,而是用实践唯物主义扬弃了费尔巴哈的自然概念;马克思不是把自然唯物主义推广或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相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理解现存世界中的自然界,把自然以及关于自然的意识同社会生活过程联系起来考察。在马克思看来,现存世界中的自然界不是脱离人的自然,而是被人们“加工”过的自然;人类不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自身也进入到自然存在之中,并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性或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