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绪论(4)

[5]王英杰,刘慧珍.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6.

[6]雷万鹏,钟宇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48-57.

[7]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4):44-49.

[8]李文胜,黄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4):71-73.

[9]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谢作栩对1978—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绝对差异的统计表明,各省、市、自治区每万人口大学生的标准差从1978年的3上升为2000年的38.5。见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14.

[1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275.

[11]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28.

[12]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142-155.

[13]谢维和,李雪莲.高等教育公平性的调查与研究报告[A].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刘宏元.努力为青年人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武汉大学1995级新生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1996,(4):7-11.孟东方,李志.学生父亲职业与高等学校专业选择关系研究[J].青年研究1996,(11):24-29;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

[14]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02-108.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7-16.

[15]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EB/OL].http://guancha.gmw.cn.2007-03-28.

[16]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

[17]姜相志.社会分层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2,(12);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266-268.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杠杆还没有成为调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重要经济因素的90年代初期,那些在制度转型初期“先富起来”的阶层的经济财富尚没有转换成文化资本上的优势。

[18]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

[19]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1-42.郭从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9.谢作栩,陈小伟.中国大陆高校学费对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影响——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2):12-15.

[2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5.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8-29.

[21]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8-29.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1.

[22]刘复兴.教育改革的制度伦理: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人民教育,2007,(11):2-5.

[23]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6):55-63.

[24][美]帕梅拉·B.沃尔特斯.增长的限界——历史视角中的教育扩张与改革[A].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C].傅松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4.

[25]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26]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27]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62-71.陈锡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机会均等[J].中国高教研究1999,(1):44-46.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3):158-179.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4-33.

[28]杜屏,李宝元.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1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01,363.

[29]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34-45.

[3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2.

[31]Robert Taylor.China‘s Intellectual Dilemma.Politics and University Enrolment,1949—1978[M].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1.又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01.

[32][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张晓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2-133.

[3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19.

[34]Michael Sheringham.Reviewed Work(s):Chinese Educational Policy.Changes and Contradictions 1949—1979by Jan-Ingvar Lfstedt[J].Comparative Education,1983,19(1):115-116.

[35]Michael Sheringham.Popularisation Policies in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J].Comparative Education Special Anniversary Number (8):Education in China,1984,20(1):73-80.

[36]姚若冰.中国教育1949—1982[M].台北:华风书局,1986.6-7.

[37]Suzanne Pepper.Chinese Education after Mao:Two Steps Forward,Two Steps Back and Begin Again[J].The China Quarterly,1980,81(3):1-65.

[3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21.

[39]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52-154.

[40]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11.

[41]Mark Sidel.University Enrol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77—1981:The Examination Model Returns[J].Comparative Education,1982,18,(3):257-269.

[42]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2,38.

[43]杨豫.新史学的未来趋势(跋)[EB/OL].http://bbs.nju.edu.cn/blogcon userid=naomi&file=1158933452/2007-12-06.

三、问题、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1.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的基本特征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分配机制具有不同的特征,描述和澄清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机制是本书的基础和前提。本书依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标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按照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来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致对应1950—1957年);第二个阶段,政治标准成为主导(大致对应1958—1976年,不包括调整时期);第三个阶段,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并且逐步向多元化标准转变(大致对应1977年至今)。这样的划分没有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而是把那些表现出共同特征的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公立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问题,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相对于成人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无论在规模、质量还是影响力上,它都具有更多的优势和典型性。对于政府而言,它更能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对于个人而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升迁和流动。[1]在中国其他类型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迟缓的情况下,这一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

2.探究支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的制度建设及其价值、理念

即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标准和具体运行机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任何外显的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的合理性只能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寻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不能例外,要理清其中的发展脉络,必须回归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去,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本书力图通过历史事件和事实来分析和比较“毛泽东时代”与“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历史背景,揭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以及高校招生政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的差异。这就需要对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以及“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针进行分析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