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窥探时局,选领导,等时机(1)

一个神秘人的来访

至正二十年(1360年)的一天,一个人来到浙江青田县武阳村,登门拜访正在隐居的刘伯温。

两年前,刘伯温第三次辞官回到老家,从此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但他并没有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相反,在青田隐居的日子里,刘伯温身隐心未隐,他静静地观察着外面的一切,开始渐渐沉淀,终于变得清醒,最终想清楚了二十多年来都没想明白的很多道理。

他想清楚的这些道理照今天的我们看来很容易理解,但未必人人能真正懂得其中的真谛: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如果不是自己创业,不是自己当老板,那么,就必然存在一个人人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选择谁来当自己的老板?

跟对人,才能做对事。跟错了人,做对事也是错。对与错,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影响每个人的一生,甚至决定每个人的一生。比如陈平,原来在项羽手下混,但混得很不如意,有范增就没他啥事儿,一直被范增所排斥。但当他跳槽跟了刘邦,人生从此改变,最后当上了汉朝的第三任丞相,可谓功德圆满。

归根结底,选对领导、站对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人指责刘伯温不该在元朝为官,给人白白打工二十多年,从没受到重用提拔,白白浪费了大半辈子,太蠢,太不值得。乍一听这么说也没错,确实是白白浪费光阴,但仔细想想,实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很不厚道。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讲讲历史唯物主义。刘伯温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学的是儒家文化,他的家世和知识信仰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无法逃避“读书—当官”这条路,你非要让他和李善长一样不考试,不当官,那真是太为难他。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说白了就是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具体时代、所处的具体背景、所处的具体环境,结合当事人的具体思想、性格,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

刘伯温没法逃避家族的使命和儒家传统,也没法像几百年后的人们这么超脱,所以他只能踏上那条自古皆然的道路。

事实证明,那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浪费了他二十多年人生,但这就是事实,想推倒重来都不行。

推倒重来不行,重新起步行不行?命运向刘伯温抛出了一枝橄榄枝,告诉他:行。

天下大乱,风起云涌,群雄并起。刘伯温虽然身在青田,但时刻不忘暗中观察天下局势,尤其江浙时局的一举一动,他无不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各路反贼都在逐鹿中原,并且为了地盘,已经在江浙一带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和火并。

对于刘伯温而言,这事儿如果放在以前他还在元朝当官的时候,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原因很简单:朝廷是猫,他们是老鼠;朝廷是警察,他们是贼。猫捉老鼠、警察抓贼都是天经地义,但抓起来实在很困难。可反贼们还没放倒猫和警察,自己却先展开火并,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对于朝廷来说,求之不得。

在刘伯温当官的时候看来,这些人就是一群反贼,烧杀抢掠,胡作非为,好事没有,坏事做尽,不灭掉他们对不起那些无辜的黎民百姓,然而,现在不同了。

现在自己已经不再是朝廷官员,只是一介草民。这么多年来,几次当官,从没有得到重用,希望为国除贼、匡扶社稷的理想一次又一次被扑灭,他已经身心俱疲、彻底绝望。所谓事不过三,做蠢事不能没有底线。他已经下定决心,不会再为元朝廷出力,即使朝廷哪天想起他来想再用他,他也不会干。可是说到底,刘伯温出身进士,在朝廷当过官,为朝廷办过事,虽然对朝廷已经绝望,但还是残留了几分感情,并且在他心中一直都有一个观念无法割舍。这个观念就是“忠”:忠于国家,忠于皇帝,忠于社稷,忠于百姓。一直以来,刘伯温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然而,忠的下场就是如今的现状——忠而不得,被弃不用。这种结局让刘伯温陷入极度的悲哀、绝望、愤怒、痛苦之中:难道我还要对这个没落的朝廷继续保持所谓的“忠”吗?我还要继续执迷不悟、浑浑噩噩地走下去吗?

直到当他看到自己眼里曾经的“反贼”已经成了气候,朝廷无力扑灭时,他终于渐渐醒悟:大元气数已尽。

朝廷昏聩黑暗,民不聊生,反民的迅速成长和强大,让他的心里陡然升起了一丝光明,照亮了他的内心——如今自己已经不再是官,起义的百姓还是自己眼里的贼吗?而且是朝廷无道才逼得百姓起来造反,到底谁才是更大的贼?

经过这种拷问,刘伯温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所以当他看到江浙时局动荡之时,既很无奈,又很兴奋——无奈的是朝廷不能用人,才导致反贼猖狂,气焰嚣张;兴奋的是,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刘伯温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他改变人生的一次大好机会——像古代所有乱世一样,所有人才都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契机,闪亮登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出自己的聪明和才干,是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

对于这次机会,必须小心谨慎对待。既然已经放弃了朝廷,那么,今后就要选定一个人作为自己新的领导,一旦选定一个人,就要跟着他干出一番大事业,不虚此生。

对于刘伯温来说,选一个人是不难的,但选准、选定一个人却是很难的——需要看你的观察力、识人能力和判断能力。

如果选对了人,那还好说,要是选错了,那就意味着你不得不重新考虑跳槽。如果这次选错了还要再跳,就会像三国的吕布一样被骂成“三姓家奴”,被后世耻笑,后悔都来不及。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在古代,跳槽不是过家家,是要遭人议论的,尤其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忠”字当头,跳槽事小,失节事大。

既然不想再为元朝服务,打算跳槽到新东家,那么,重新选择人生道路、重新选择领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今天下,可称得上已成气候的起义军统领,有“三巨头”——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

张士诚虽已降元,但不过是权宜之计的假象,此时他仍然手握重兵,坐拥杭州,南近绍兴,北逾江淮,直抵徐州,地盘相当之大,徐寿辉和陈友谅看似珠联璧合,实际上貌合神离,那个叫陈友谅的人并不是省油的灯,出身渔民家庭,考了个秀才,当上了公务员,不甘心一辈子庸庸碌碌,毅然投身造反大潮,跑到徐寿辉的元帅倪文俊手下,后来杀了倪文俊,挟持徐寿辉,操控天完国朝政,此人野心勃勃,阴险毒辣,绝非池中之物。实力最差的方国珍,盐贩子出身,海盗起家,闹来闹去没闹出什么名堂,已经被一个叫朱元璋的义军头领收拾了,翻不起多大的浪。

势头最猛的,就是这个朱元璋。朱元璋,安徽临濠人,世代种田,出身贫苦,父母死得早,放过羊,当过和尚,后来投奔红巾军,为濠州郭子兴部效力。由于勇武刚毅、敢作敢为,又有头脑,深得郭子兴赏识,被收为义子。

郭子兴是个老滑头,看到朱元璋头脑灵活、有勇有谋、聪明干练,就打起了算盘,不但要提携他,让他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还要收他为义子,让他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当自己亲生儿子的挡箭牌。

为了彻底套牢朱元璋,郭子兴决定再出一招——把自己的义女马大脚许配给朱元璋,与他结下姻亲关系,让他当自己的女婿。

郭子兴相信,提拔朱元璋当高级将领,收他当义子,招他当女婿,三管齐下,朱元璋如果不是白眼狼一定会对自己忠心耿耿、誓死效劳。

朱元璋没有让他失望,无论他生前还是死后,朱元璋都对他忠诚有加,大明开国之后还追封他为“滁阳王”,为他建庙,免除他在世时邻居的赋税,让邻居世代为他守墓,也算是仁至义尽。

郭子兴这桩买卖实在太划得来,就靠收义子、嫁养女,换来朱元璋对他的丰厚报酬,可谓一本万利。

只不过讽刺的是,大明开国后郭子兴的亲生女儿也被朱元璋纳为妃子,给他以前的干女儿马大脚做小,估计他要是泉下有知都能气活过来:早知道朱重八你小子能当皇帝,当年老子就把亲生女儿嫁给你了,犯不着现在让亲生女儿受这窝囊气。

更讽刺的是,由于朱元璋这个义子实在太精明能干,而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太窝囊,都不如朱元璋,当郭子兴死了之后,亲生儿子只能靠边站,后来都被朱元璋找了个理由干掉,朱元璋吞并了郭家部队全部人马,加上自己的兵力,实力大为壮大。

郭子兴更没料到的是,朱元璋从他这里也学会了收义子这一招,后来收了二十多个义子为自己卖命。

如果让郭子兴发表一句感想,想必一定是:收义子有风险,慎收。为了掩人耳目,不被元朝廷锁定为重点目标,朱元璋部队以“大宋国”名义行事,尊韩林儿为帝,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六朝古都应天府(南京)已经被他攻占,成了他的地盘,可见其志不在小。而且,他已攻下江浙多处地方,照此形势下去,整个江浙都将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但刘伯温知道,那个叫陈友谅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只有他足以成为朱元璋最强大的对手。既然如今是要跳槽,物色新东家,那么,新东家就要能重视人才,与旧东家存在本质区别。

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乱世之中一味喊打喊杀的人占多数,能有如此气魄和眼光的人少之又少。素闻陈友谅薄信寡义、阴险狡诈、嗜杀成性,因此不得人心;反观朱元璋,他求贤若渴,每到一处就招贤纳士,足以见得他重视人才的程度,非张士诚、陈友谅之辈所能及。他能做到慧眼识才、知人善任,更说明他是一个懂得用人、善于驾驭人才的主。

刘伯温还没见到朱元璋就已经对他非常看重,然而,他现在并不打算出山投奔朱元璋。

有人看到这里不禁会问:既然刘伯温你这么看重朱元璋,为什么不出去投奔他?你都跟元朝决裂了,还要什么节操?难道是想等朱元璋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一样三顾青田来请你?

刘伯温之所以不出山,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在等待时机,具体来说是等待两个时机。这两个时机,后面会有详述你。

出乎意料的是,刘伯温不出山去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却派来一个人来请他。他的名字叫孙炎。孙炎,字子节,时任处州路(治所为丽水县,即今浙江省丽水市),属江浙行省管辖,下辖丽水县、青田县、龙泉县、遂昌县、松阳县、庆元县、缙云县七县总制。

孙炎同志自小熟读经史百家,精通文章,很有才干,后来去应天府投奔了朱元璋之后,很受朱元璋赏识。

朱元璋派常遇春去打杭州,胡大海去攻绍兴,以掎角之势夹击张士诚,然后任命孙炎为处州路总制,并让他设法请青田一个叫刘伯温的高人前来投奔自己,为自己效力。

葛优曾在《天下无贼》里面说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也不全对,因为其实人才在任何世纪、任何时代、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是最重要的。哪怕在现代出现了机器人,还是人才最重要,因为机器人也是要靠人来制造和操纵的。

一句话:人才的竞争是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永恒竞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才竞争永不休。同样,中国的十四世纪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大乱以后,人才更是比黄金都贵。

如果说乱世斗争就像打牌,那么毫无疑问,到了至正二十年(1360年)这个时候,一定是在激烈地斗地主——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三人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斗地主”大战。至于方国珍、刘福通、元顺帝,那都只有旁观或者自己在旁边玩的份。

虽然有句话说真正的高手不仅能打赢一手好牌,而且哪怕烂牌到他手里,他也能打成一手好牌,但话又说回来,好牌谁都想要,谁都不想为了证明自己是高手宁愿要一手烂牌而不要好牌。

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的头脑相当清醒:在这场斗地主中,谁手里的牌好,谁才有更大的胜算。他想把所有好牌都抓到手,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筹码。

人才是好牌,优秀的人才是更好的牌,最优秀的人才是王牌。什么样的人称得上人才?高智商的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优秀人才?更高智商的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最优秀的人才?超高智商的人。对于朱元璋而言,无论人才也好,还是优秀人才也好,或者最优秀人才也好,只要是人才,他都想招致麾下,成为自己的智囊团,为自己献计献策,全力击败对手。

自打他进入江浙以来,一直四处打听,让人推荐贤才,凡是他看中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所以每到一地,他就大力招贤纳士,唯恐人才落入他人之手,成为自己的劲敌。

朱元璋就像一个猎头四处寻找他的猎物,只要嗅到一丝猎物的气息,哪怕搜山检海也一定要得到,所以当他听胡大海打下处州之后向他推荐大名鼎鼎的“浙东四先生”之时大喜过望,非招致自己麾下不可,如此人才不招过来实在太说不过去。

在朱元璋看来,“浙东四先生”不是四个人,而是四张好牌,谁得到手谁就占上风,尤其其中一个叫刘伯温的,那更是大大的王牌。

传闻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名气那是相当的响,此种人才就像是张良、荀彧,几百年难得一见,谁得到了他就等于已经得到了一半天下,趁现在还没有人下手,必须赶紧行动。如此诱人的猎物,不捕获到手,绝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