鹮和琵鹭

鹮和琵鹭乃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长腿涉禽,非洲白鹮在古埃及被作为智慧神索斯的化身而受到尊崇。2个亚科基本上是相似的,但在喙形上存在明显的区别。鹮的喙相对细长而下弯,琵鹭的喙则长而扁宽。

鹮和琵鹭都主要通过触觉而非视觉来觅食。鹮用它们的长喙在多种场所搜寻食物,如浅水中、软泥里、洞穴内、植被下、岩石旁、草丛中甚至硬地上。水栖类的鹮往往比陆栖种类的喙更细长。琵鹭的典型觅食方式是将张开的喙伸入水里左右摆动,这样,喙的宽度提高了碰触到鱼的概率。

长腿长喙

形态与功能

鹮类中有数种在形态上颇为相似,都为中等体型,腿长,喙长而下弯。而这些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不是很清楚,有些种类的分布界线也比较模糊。其中有一些种类见于新大陆。如在北美,美洲白鹮在历史上曾是当地数量最多的涉禽。与它酷似的南美种美洲红鹮是其变种,而两者在委内瑞拉北部的大规模杂交表明,它们实乃同种。3种彩鹮类也出现于新大陆,其中彩鹮为最具世界性分布的鹮,来到北美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晚;秘鲁彩鹮则为安第斯高山区的种类。另有其他几个种类如黄颈鹮等,也为南美本地种。

不过更多的鹮种类见于旧大陆。鹮属的种类生活于非洲大陆及其岛屿上。非洲白鹮和它的几个亲缘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秃鹮和隐鹮则营巢于半干旱山区的悬崖上。

亚洲的几种鹮在数量上都已经是寥寥无几。尽管黑鹮在印度当地仍相当常见,但它在东南亚的种群(有时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即白肩黑鹮)已经或者接近灭绝。同样在东南亚地区,巨鹮的具体状况未明,很可能在实际中也已灭绝。仅为日本、中国和韩国所有的朱鹮,如今只分布在非常有限的地区。

一只澳洲琵鹭在巢内

澳洲琵鹭为群居营巢,规模从寥寥数对至巨大的群体不等,有时与其他水禽如朱鹭和白鹭为邻。

琵鹭类为长腿、长喙的涉禽,其显著特征为喙扁平。唯一生活于新大陆的粉红琵鹭为粉红色,其余均为白色。与白琵鹭具有密切亲缘关系的3个种零星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白琵鹭本身则是营巢地最靠北面的琵鹭,如今继续在北欧进行少量的繁殖。亲缘种中包括濒危种——东亚的黑脸琵鹭。另外2种为非洲琵鹭和黄嘴琵鹭,分布见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

羽色和肤色对于鹮和琵鹭而言,是重要的外形特征。大部分种类基本的颜色为白色、黑色或褐色。有些种类如非洲白鹮和黄嘴琵鹭,在繁殖期会沿背部长出羽饰,也有些会长在胸部。平时为白色的朱鹮在繁殖期内羽色会变成灰色。有些鹮和琵鹭头顶长有冠羽,而其他种类的头部或颈部、侧身、翅内不覆羽。白类整个头部和颈部都不覆羽,裸露的皮肤通常便会显示带有特征性的肤色。如在求偶期间,美洲白鹮的脸部和膨大的喉囊肤色会变成鲜红色,而印度黑鹮的头部会长出鲜红色的突起。鹮类的幼鸟羽色普遍比成鸟暗淡。这在美洲白鹮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它们的幼鸟背部为褐色,羽毛也长得更多。而琵鹭类的脸部既有部分不覆羽的,也有全部不覆羽的(粉红琵鹭则为整个头部都不覆羽),代表颜色为黑色、黄色或绿色。

鹮科类的栖息地多样化,但最主要栖息于开阔、潮湿之地。琵鹭类和水栖的鹮类更偏爱开阔的沼泽、池塘和沿海浅水域。陆栖的鹮类如秃鹮和隐鹮则钟情于开阔的草地、牧场和半干旱地区。少数种类如橄榄绿鹮、斑胸鹮、凤头林鹮栖息于森林。此外,非洲白鹮、黄颈鹮和秃鹮等种类对火情有独钟,如秃鹮就在火灾多发季节营巢。总体而言,大部分种类栖息于海拔较低的湿地、森林和沿海地带。有些种类和亚种如秘鲁彩鹮以及黄颈鹮和橄榄绿鹮的种群则见于山区的高地栖息地。

群体觅食

食物与觅食

利用触觉觅食技巧,鹮类捕食运动缓慢或居于水底的猎物,琵鹭类则捕食鱼和甲壳类动物。例如,美洲白鹮主要食螯虾和招潮蟹,而粉红琵鹭食小鱼、虾、螺和水栖昆虫。但在湿地,鹮类和琵鹭类都捕食多种昆虫、蛙、甲壳类和鱼。陆栖种类则捕食昆虫、蠕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鹮类还会食腐肉。如非洲白鹮经常觅食腐肉、衰竭的水禽和破碎的鳄鱼蛋。此外,有研究发现,古巴的彩鹮食相当数量的植物性食物,尤其是水稻。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因为鹮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食肉科。不过摄食一定的植物性食物被认为仅限于陆栖种类。

知识档案

鹮和琵鹭

鹳形目

鹮科

14属33种。

分布 世界范围内的温带和热带地区。

栖息地 近水域处,有些为陆栖。

体型 体长46~110厘米,体重420克至2.1千克。雄鸟大于雌鸟。

鹮(鹮亚科)

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大部分分布于热带。

体型 体长46~110厘米,体重0.42~1.53千克。

体羽 多种羽色,包括白色、黑色、褐色、灰色、浅黄色和猩红色。性二态不明显。

鸣声 觅食时发出低沉的咕噜声。

从细平巢至大型的树枝结构巢均有。

窝卵数2~3枚,最多可达7枚;蓝色至白色。孵化期20~29天,雏鸟留巢期35~55天。

食物 以食无脊椎动物为主,水栖种类通常还食水栖昆虫的幼虫、螯虾、蟹,陆栖种类则兼食蝗虫、蠕虫、甲虫。

琵鹭(琵鹭亚科)

主要集中在世界范围内的热带地区,同时温带也有一部分。

体型 体长60~100厘米,体重1.3~2.1千克。

体羽 白色或粉红色,白色种类的幼鸟羽色偏深,粉红琵鹭的幼鸟羽色则浅于成鸟。

鸣声 飞行鸣声柔和,在巢中时发出轻柔的咕噜声、嘶嘶声和喙轻微咬合的格格声。

大型树枝结构。

窝卵数通常为3~4枚,最多可达7枚;白色至浅黄色,有时带深色点斑。孵化期20~32天,雏鸟留巢期45~50天。

食物 小鱼、虾、其他甲壳类动物和水栖昆虫。

大部分鹮类和琵鹭类为群居性。许多种类组成密集型队伍或长长的波浪状队伍飞行,交替做振翅飞行和滑翔。一起返回栖息地的群体数量数以千计。大部分种类集群觅食,甚至相对为独居性的绿鹮和黑鹮也倾向于成对或成小群觅食。群居性的鹮类常常和其他涉禽一起在合适的觅食地组群,数量总共可达上千只。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容忍其他鸟离自己很近,并且通常行动保持一致,原因很可能是一起捕捉猎物会使自己从中受益。其他涉禽则紧跟其后进行捕食。

鹮类倾向于食小型猎物,这样可以一口吞下,避免到嘴的肥肉被抢走。它们为昼行性鸟,而相比之下,琵鹭类更多地在黎明、黄昏和夜间觅食。沿海的种类觅食行动往往受制于潮汐。群居的栖息地一般位于觅食地附近,并且可能与鹭、鹳和鸬鹚共享,因此,有些种类的群居栖息地有数万只鸟。具体的栖息地点既可以是临时性的,只维持至食物供应完毕为止,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使用若干年。相对独居性的种类则为单独栖息,或仅与其他数只鸟一起栖息。

一只秘鲁彩鹮在浴后晒太阳,炫耀它那富有光泽的绿色翼羽。秘鲁彩鹮见于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经常出没于大的沼泽地和潮湿的牧草地,在那里的短草丛中或溪边的泥地上觅食。

一对求偶中冠羽竖起的白琵鹭

这种鸟的配偶关系是短期的,只维持到一个繁殖期结束。并且,有配偶的雄鸟有时还会与其他雌鸟进行交配,甚至是那些不处于繁殖期内的雌鸟。

鹮和琵鹭的代表种类

1.非洲白鹮;2.彩鹮,通常与鹭群居营巢;3.噪鹮,在飞翔时发出一种独特的鸣声——响而沙哑的“哈-哒-哒”的声音,它的名字便由此而来;4.美洲红鹮;5.白脸彩鹮,繁殖地分布于美国西部至阿根廷;6.白琵鹭;7.粉红琵鹭,具扁宽的喙,这是琵鹭类的典型特征。

伸展和鞠躬

繁殖生物学

大部分种类群居营巢,但有些种类如栖息于森林中的橄榄绿鹮和斑胸鹮则单独营巢。而喉鹮虽然在非繁殖期为高度群居性鸟,但营巢时却为独居。营巢地通常选择孤立的地方,如岛屿、四周为空旷地的森林等,因为在这里地面食肉动物不太涉足。多数种类筑巢于灌木丛或树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种类会另觅他处。美洲白鹮除了会在树上和灌木丛筑巢外,还会选择芦苇荡和地面。黄颈鹮会成对筑巢于棕榈树上、沼泽地中、山区悬崖或地面。几个陆栖种类包括秃鹮、隐鹮和肉垂鹮则营巢于悬崖上。喉鹮有时甚至将巢筑在电线杆上。此外,黑鹮会搬入猛禽类的旧巢中。

求偶期间,身体上用以炫耀的部位如美洲白鹮的红色喉囊、粉红琵鹭的头部色彩、非洲白鹮的黑色羽饰等,纷纷展现出一年中最亮丽的一面。在少数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种类中,雄鸟先挑选一个潜在的巢址,然后采取舒展身体和鞠躬弯腰的行为开始炫耀,并极力维护这片炫耀地。被吸引的雌鸟飞落在雄鸟身旁,做出谦恭的姿态,而雄鸟起初会拒绝它。当雄鸟接受雌鸟后,双方开始相互鞠躬、触喙和梳羽。独居种类则通过鸣声来给自己“做广告”以及保持交流。

雄鸟通常负责收集巢材,然后交由雌鸟筑巢,喉鹮的树枝交接和共同筑巢行为非常仪式化。两性一起护巢,保证巢不被占用以及树枝不被盗走。交配行为一般发生在巢中,而在有些种类中邻巢之间的鸟进行混交的现象很普遍。大多数种类每隔1~3天产1枚卵,并在卵全部产下之前开始孵卵,这导致雏鸟的孵化时间不一致。雌雄鸟共同负责孵卵和随后的育雏。起初亲鸟将食物回吐至雏鸟嘴里,后来雏鸟自己将喙伸入亲鸟的食管中取食。

雏鸟发育很快,特别是腿脚,不久就能离巢。在群居种中,它们成群栖息。雏鸟的成活率取决于食物的供应状况,一旦出现食物匮乏,那么雏鸟在任何阶段夭折都会是司空见惯的事。营巢周期通常持续2~3个月,有时雏鸟死亡则会再营巢一次。大多数种类的亲鸟在雏鸟长齐飞羽后就会离弃它们。不过在有些种类中,如隐鹮,亲鸟会再留下来一段时间。

由于繁殖依赖于食物供应情况,因此当地的气候状况左右着繁殖的时期。如非洲白鹮在非洲不同分布区域内的种群有不同的繁殖时期,一般与当地的降雨模式保持一致。即使同一种类在同一地区的营巢时期也可能每年都不一样,而不同种类,在同一地区也会在不同时期营巢。例如同样在委内瑞拉,绿鹮在雨季营巢,黄颈鹮则在旱季营巢,原因很可能是捕食的猎物对象不同。而热带森林中的鹮类,如斑胸鹮,似乎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以营巢繁殖。

热带的鹮类,特别是独居性种类,往往为定栖性,常年居于同一个地方。在温带地区繁殖的种类会季节性迁徙至热带,而在深受季节性降雨影响的亚热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许多种类为移栖性,大洋洲白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随降雨模式四处迁移,在降雨适度的时期和地区进行营巢繁殖。大部分种类的幼鸟在繁殖期过后便离巢扩散。

鹮的迁徙曾在人类文化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历史上,当隐鹮在春季沿幼发拉底河返回时,人们会当做一个节日来庆祝,因为这一现象被视为丰产的象征,同时也指引人们前往麦加朝圣。隐鹮不仅在中东营巢,而且还北上阿尔卑斯山脉繁殖,这在16世纪的自然历史著作中有描述。类似的,非洲白鹮季节性地出现于尼罗河畔被认为与每年的洪水有关,而这对农业有重要意义。

处于灭绝的边缘

保护与环境

隐鹮和非洲白鹮在人类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如今,在它们一度最受尊崇并被载入史册的地方,却已经看不到两者的身影,这着实令人扼腕痛惜。消失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捕猎和栖息地遭破坏——这也是影响全世界鹮类生存的两大因素。现在,野生的隐鹮仅限于北非一片很小的区域。尽管人们已经通过人工饲养繁殖方式来进行介入,且目前人工饲养的隐鹮数量已经超过了野生数量,但捕猎、侵扰和栖息地的变化仍导致了土耳其境内的隐鹮数量骤减。非洲白鹮自19世纪上半叶起就在埃及的领土上消失了。类似的还有朱鹮,在20世纪初之前的日本和中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韩国都曾有广泛的分布,如今则已经成了处境最危险的鹮之一,野生数量仅为几十只。原因很可能是适宜的栖息地——四周为沼泽地环绕的松树林——大片丧失。

矮小植被的蔓延影响到秃鹮在非洲南部的栖息地,而巨鹮、黑鹮的数个种群以及黑脸琵鹭都接近灭绝的边缘。在夏威夷和牙买加发现的化石表明,在这些岛上的鹮类曾多次进化为不会飞的鸟,但总是因人类活动而遭灭绝。近来,由于人类捕杀和栖息地丧失的双重影响,岛上一些亚种也已经绝迹或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一对黑头白鹮及其雏鸟

这种鸟经常遭到捕猎,卵和雏鸟会被人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