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黄帝内经》右手《本草纲目》(彩图精装)
- 焦亮 林霖
- 26326字
- 2020-06-24 14:30:15
第三章 认清自己是什么体质,把养生养到实处
●体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不同的人体质各不相同,人们需要清楚自身的体质类型,才能运用中医手段,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等方面进行养生,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秘藏体质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最早涉及体质养生
近年来,伴随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质养生也逐渐成为众多养生爱好的追捧的热点。事实上,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有了体质养生,并且在后世不断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体质养生学只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重新细化分类罢了。
在《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便根据人的形体、肤色、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人的体质分为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可以说,这是传统医学对人体体质的最早分类。
具体来说,这五大类型的体质分别具有以下特征:
1 木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中把这类人同五音中的上角相比类,与天上的东方苍帝相似。他们一般苍色,小头,长面,大肩,平背,直身,手足小,体态优美,有才气,好劳心,力气小。他们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了秋冬的不正之气就会生病。另外,根据各自的特点,木形体质人还可以分为“太角”“左角”“钛角”“判角”四种类型。
2 火形体质人
◎火形人宜平心定志、沉静性情,用下棋、钓鱼等修身养性,保持清心随和的心态,以益肾养肝。
《黄帝内经》把这类人同五音中的上徵相比类,与天上的南方赤帝相似。他们一般赤色,尖脸,小头,肩、背、胸、腹各部发育都好,手足小,脚步稳,走路快而且摇晃肩膀,背部肌肉丰满,轻钱财,不轻易相信他人,多疑虑,见事明白,容颜美好,心急,不能长寿,往往暴亡。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时容易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型的人,其情态为诚实可信的样子。另外,火形体质的人也可以分成“质徵”“少徵”“右徵”“判徵”四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3 土形体质人
◎土形人湿重,易出现水肿、食少,宜常吃健脾利湿之品,如薏苡仁、绿豆、鲫鱼、赤小豆等。
《黄帝内经》把土形体质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宫相比类,与天上中央一方的黄帝相似,他们一般黄色,圆脸,大头,肩背发育好,大腹,大腿、小腿长得好,手足小,身体多肉,上下匀称,走路脚步稳,举足轻,安心,爱做对别人有利的事,不喜好权势。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其表现是诚实厚道。另外,土形体质的人根据各自的特点,还可以分为“太宫”“加宫”“少宫”“左宫”四种类型。
4 金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把金形体质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商相比类,与天上的西方白帝相似。他们一般方脸,白色,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骨轻,为人清廉,办事不拖沓,果决敢断,外表柔静而内实悍勇。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另外,金形体质的人根据各自的特点,还可以分为“右商”“钛商”“左商”“少商”四种类型。
5 水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把水形体质的人同五音中的上羽相比类,与天上的北方黑帝相似。他们一般黑色,面部不平整,大头,面颊宽,肩小,腹大,手足小,行走时身体摇摆,自腰至尻距离较长,背部也比较长,身上常常是汗津津的。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另外,水形体质的人根据各自的特点,还可以分为“大羽”“少羽”“桎羽”“众羽”四种类型。
总之,五种类型的人有二十五种变化,彼此各有长短。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关于体质的分类是非常严谨的,这就为现代体质专家进行体质划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体质受先天、后天因素共同制约
人参、龙眼……在某些人口中是美味佳肴,可在另一些人口中却如同“砒霜”,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伤寒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意思是说阳盛之人如果误服了桂枝这样的热药,就有可能造成危险;而阴盛之人如果误服了大承气这样的寒药,也可能导致恶果出现。
同样的食物或药材缘何在不同人身上有如此大的反差?追根溯源是因为体质有差异。那么,什么是“体质”呢?所谓“体质”,就是指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盛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体质的形成主要关系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
1 先天因素
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精”的质量,从而也会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
但是,先天因素、遗传性状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和身体锻炼等。
2 后天因素
人的体质在一生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着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饮食、起居,稳定的心理情绪,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甚至导致疾病。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因此,如何保养一生的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改善后天体质形成的条件,可以弥补先天禀赋之不足,从而达到以后天养先天,使弱者变强而强者更强的目的。
饮食营养
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水平,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很大影响。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其对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不一样。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应包含必需和适当两层含义。长期营养不良或低下,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乃至于引起疾病。《内经》中曾多次谈到饮食偏嗜对机体的危害。诸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及五味偏嗜会引起人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等。
◎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可维护细胞正常代谢,增强细胞活力,有助维护和增强体质。
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里应当强调两个环节,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以性成熟为特征的青春期是人体内机能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中第一个转折时期。更年期则是从成年期转入老年期,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性衰退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第二个转折时期。若能处理好这两个时期,则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劳动和运动
劳动的性质和条件,对人们的体质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劳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劳逸适度,劳而不倦,可增强体质。一般来说,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精神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劳动,操作分工过细,促使身体局部片面发展的劳动,等等,对人的体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反之,过度安逸又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而致体质虚弱多病。故当有劳有逸,劳逸适度。
◎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促进身体消化功能和心血管功能,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
性别
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性多具阴柔之质,体形小巧苗条。男子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血为先,女性又有经带胎产的特点。所以男子病多在气,女子病多在血。可见,男女性别不同,其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与生理功能,乃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不同,体质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
看一看,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这是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
接上表
体质影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注意到,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猝然遇到外邪,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则不生病,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认为,这种与体质的强弱有关。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病是一张画面上的特异性图像,或称“花样”,而体质是画面后的“底色”。换句话,病是“前景”,体质是“背景”。各种特异性病变这个“前景”,是在体质因素这个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两者相互影响。
体质对疾病发生的根本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到疾病是否发生,一是影响到所发生疾病的性质(证候)。不同的个体,虽然感受同一病邪,也可能发生不同性质的疾病,这也是由体质类型所决定的。为了说明不同体质类型对所发生疾病的性质的影响,中医学提出了一个“质化”的理论。名医章虚谷在《外感温热篇》注中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意思是说,不管感受何种病邪,都有一个随着体质偏倾的性质而转化的趋向。也就是说,体质的因素实际上是诱导证候形成的主导因素。
一般地说,体质强健的人是不易发生疾病的。但是,这种“强健”总是相对的。因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体质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所谓“阴阳平和”体质,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一个常人,最好的体质也只是少病而不是无病。也就是说,人群中的个体将因其体质类型的不同,在各自特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病。这样,就形成了不同体质类型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的差异。如,阴虚或偏热体质的人易受温热之邪而生阳热病证,阳虚或偏寒体质的人易受寒湿之邪而生阴寒病证等,这其实就是不同的体质类型对环境因素所作出的不同的反应而已。
此外,疾病的发展倾向,也是由体质因素所决定的。体质相对较强者,正气能够胜邪,疾病将逐步好转痊愈;体质相对较弱者,正气不能胜邪,邪气若乘势深入,疾病将变得复杂难疗,预后不佳。也就是说,在疾病的走向上,体质牵着疾病的鼻子走路。
第二节 平和体质:养生要采取“中庸之道”
顺四时,调五味,平和体质这样养护
对于平和体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采用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盛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体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阴阳平衡。
再则,平和体质的人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甘薯、南瓜、银杏、核桃、莲子、鸡肉等。平和体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萝卜、枣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鸭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黑豆、刀豆、羊肉等。
心平气和—平和体质的养心之道
古人的养生观,强调一个“和”字。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事实上,对于平和体质的人来说,要想保持优异的体质,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心平气和。
心气平和,就是保持体内平衡,心顺气畅,是健康的最佳状态。试想,一个人每日处在浮躁、烦躁甚至暴躁之中,久必情绪失调、脏腑失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无法避免,但用心平气和来达到处事平和,则必须要心胸开阔,宽善待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以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志。
“药王”孙思邈活到了一百多岁,最根本的养生秘诀就是他倡导的“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少欲、少怒”。同时还提出了他所忌讳的“十二多”。即“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混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按他的养生理论,他所倡导的“十二少”是养生的真谛,而这“十二多”是丧生之本。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所倡又有所忌,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的境界。
通俗地说,“十二少”与“十二多”的精华就是“心气平和”,从心理上、思想上尽量减少对身体不利的意念。这样,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结就没有“市场”。这样,就不致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哀伤肺,过乐伤肾。人体的免疫力就能增加,疾病就难上身,自然利于身体健康。
心气平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甲拜衮桑在《西藏医学》中论述说:“要维护良好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必须对身体的活动、言语及思想有所节制。正如一个人不要到有险情的水中游泳,不要坐有危险的船一样。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再做”。这句话阐明了“心气平和”,一切要从每一细微处做起,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为人处世,心中常存正大光明的意念。浩然正气常存我心,自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元气充沛,脏腑功能好。
◎保持心气平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平和体质宜食补,不宜药补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养生首先指的是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对于平和体质的人来说,食补就可以了,不必进行药补。我们平时之所以用药,就是要借助药性,对“病”进行矫枉过正,使身体达到平和,而对于平和体质来说,本身就已经平和了,就不必再用什么“补药”对身体进行补益了。
那么,平和体质的人应该样进行食补呢?我们要认识到,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1 饮食有节
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逐渐减弱,加之活动量减少,体内所需热能物质也逐渐减少。因此,每日三餐所摄入的热能食物也应减少,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体内能量的代谢平衡。
如果到了中老年阶段饭量仍不减当年,摄入能量食物过多,势必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多余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使身体发胖,并影响心脏功能。这也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中老年人应适当地节制饮食,饮食应当少而精,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高热能食物的摄入量。每餐的食量应适可而止。一般以七八分饱为宜。
◎中老年人应适当地节制饮食,饮食应当少而精,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 三餐有别
大量实验表明,注意一日三餐合理安排对养生长寿是大有益处的。在三餐食物的选择方面,早餐应选择体积小而富有热量的食物,午餐应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晚餐则应吃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大量实验表明,每天早上一次摄入2000卡热量的食物,对体重影响不大,而晚上摄入同样的食物体重就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代谢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三餐的摄入量上,应做到“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分配的比例应该是3:4:3。现在很多年轻人习惯于早餐吃得很少或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很多,这对健康是有害的。
3 合理搭配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饮食合理搭配首先要做到粗细粮混食,粗细粮混合食用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其次,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可有效补充营养,增强食欲。再次,主副食要搭配。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此外,干稀饮食要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食物多样化是平衡膳食的特点之一,各种食物都有其各自的营养特点,只有摄取多样化的食物,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4 饮食清淡
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都强调,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据调查,每日食盐量超过15克以上者,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10%。因此,正常人一般每天摄入盐要控制在10克以下。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动脉硬化者,必须控制在5克以下。不过饮食清淡也不应该绝对化,比如盛夏季节,人体因大量出汗,会令体内盐分丢失过多,这时就应注意及时补充盐分。
◎饮食还宜清淡,不宜过咸。
另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的事情,以免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引发胃病;吃饭时保持愉快,可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兴奋、愤怒时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不是;饭后不要躺卧和剧烈运动。
第三节 气虚体质:养生重在益气健脾,慎避风邪
硬熬伤正气,别因好强毁了健康
许多人因为工作的缘故,即使身体已经很疲劳了,还在硬撑着。其实,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是人体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措施,那么就容易损害人体正气,最终积劳成疾。尤其是气虚体质者本身阳气就匮乏,如果再不注意休息,经常“硬熬”,就必然会损伤身体根本。
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要“硬熬”:
1 身体患病时不可硬熬
事实上,气虚体质者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衰退了,身体的免疫力也在下降。如果再对头痛、乏力、腰酸、腿痛等不适症状不重视,强忍下去,终将拖延耽误,酿成重症。
2 如厕时不可硬熬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来说,大便硬憋,可造成习惯性便秘、痔疮,还可诱发直肠、结肠癌。憋尿会引起下腹胀痛难忍,甚至引发肾炎。因此,要养成定期大便和有了尿意就应立即小便的良好习惯。
3 起居上不可硬熬
气虚体质的人,一般到了晚上就会感到头昏思睡,这时千万不要硬撑,不可强用浓咖啡、浓茶去刺激神经,以免引发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4 肚子饿时不可硬熬
对于气虚体质者来说,也不要随便推迟进食时间,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性收缩,出现腹痛、手脚酸软发抖等症状。经常饥饿不进食,易引起溃疡病、胃炎等症。
5 口渴时不可硬熬
水是人体最需要的物质,气虚体质者必须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渴是人体缺水的信号,表示体内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如果硬熬下去则会影响健康。
气虚体质养生重避风邪
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热)这些正常的气候现象,而当它们发生异常之时就会侵入人体而致病,称为“六邪”。中医借用“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之名,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扰人体所致的疾病原因。
风邪是由风致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疼痛呈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多伤于人体上部;外风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等,内风多为肝风内动,肝风内动是泛指因风阳、火热、阴血亏虚所致,以肢体抽搐、眩晕、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
气虚体质是指以气虚,气息低微、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为了抵御冬日寒风,冬季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围巾,以防止风邪侵袭、维护健康。
气虚体质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卫外失固,不耐受风邪。因此,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重避风邪。由于气虚的人免疫力低下,体内已经没有或者很少有能力来抵御风邪,一遇到大风,或者人体出汗后受风,就会使风邪在人体内长驱直入,造成疾病。气虚体质者要提高警惕,谨慎应对。
其实,日常生活中防风邪的办法简单易行。比如,风邪最易从人体的上部侵入,因此一定要做好上身的保暖。夏季不穿无肩、无领、露背的衣服也会给风邪以可乘之机;冬季外出时戴上帽子和围巾,护住头部;春夏风邪最盛的时候,不在阳台、树下、露天或有穿堂风的厅堂、凉滑的水泥地上睡觉;紧身衣和透气性差的衣服因为不能散汗,汗出当风可能引发肌肉关节酸痛或四肢僵硬而致病,故最好选用棉质或丝质的衣服。
如果不慎感染风寒,引发感冒等症,在症状初期可以采取这种祛风方案:侧卧在床上,左侧或右侧均可。全身放松,手握拳,屈膝。用鼻吸气,直到不能再吸时闭气。坚持片刻直到忍耐不住时,缓缓吐气。然后调匀呼吸,重复前面的动作。如此反复呼吸,至出汗时翻身,姿势同前,重复前面的动作,到身出大汗时停止。这种呼吸方法可以祛除体内风寒之气,不过在运作中,要保持室内温暖,不可受凉。
补气血,千万别陷入误区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来说,补气血固然重要,主动调养气血本来也是好事,但由于人云亦云,方法不对,也因此导致了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话。比如,有位女士就曾经兴致勃勃地对朋友说,她们办公室所有大小女孩都吃统一的补品—乌鸡白凤丸。
人和人之间的体质不同,气血水平不同,补气血怎么可以整齐划一呢?放眼望去,市面上的气血养生误区比比皆是。
1 只有女人需要养气血
在90%以上的人眼里,补气血是女人的事,甚至更无知一点说是产后妇女的事。虽然由于生理的原因,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血虚,但并不能因此说补气血是女人的专利。
◎血为气之母,男性很容易出现气虚的情况,因此男人也要适量补血,从而达到补气养精的目的。
在临床上,男人得虚证的也不少。老年多虚证,久病多虚证,其他如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等,皆能导致虚证,所以男人也要注意补气血。
2 运动能增加气血能量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闭塞的经络畅通,强化心脏的能力,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废物的排除,但是不会增加人体的气血能量。
◎运动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但是并不能增加人体的气血能量。
如果只是单纯的运动,完全不改善生活习惯,增加或者调整睡眠的时间,则运动只是无谓的消耗血气能量而已。如现代许多繁忙的都市人都利用夜间进行运动,这样运动时身体必定是调动储存的肝火,加上运动的激发,精神处于亢奋状态,必然影响睡眠,有害身体健康。
◎并不是所有的寒凉食物都不能吃,如夏天吃西瓜就有益补血。
3 寒凉的食物不能吃
并不是所有的寒凉食物进入肚子里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只要与人的体质、吃的季节相适宜,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体大量出汗,而适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热,又能补充水分和糖分,这时的西瓜对身体来讲就能起到协调、补血的作用,而天冷时吃西瓜就容易导致血亏。
寒、热食物要搭配着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时,一定要配上温热性质的生姜,用姜去中和蟹的寒凉,这样就不会对身体有任何的伤害,还利于蟹肉的消化、吸收。
◎并不是所有黑色食物都能补血,还需看它的属性是否适合。
4 黑色食物一定能补血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黑色食物补肾、补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鸡骨、黑葡萄、黑桑葚等。其实并不尽然,温热是补、寒凉是泻。黑米、乌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明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黑葡萄,性平,味甘、酸,补肺、补心、补脾、补肾;而黑木耳性凉,黑桑葚性寒,海带、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经常吃,冬天尽量不要吃。
所以,任何食物补还是不补,一定要看食物的属性,而不是根据颜色排资论辈。
第四节 湿热体质:养生重在疏肝利胆,祛湿清热
湿热体质宜重“四养”
湿热体质者常见面部不清洁感,面色发黄、发暗、油腻。牙齿比较发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湿热体质的大便异味大、臭秽难闻。小便经常呈深黄色,异味也大。湿热体质的女性带下色黄,外阴异味大,经常瘙痒。舌红苔黄。
形成湿热体质一方面是先天因素,另一方面是后天。如果一个人抽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那注定是湿热体质;滋补不当也促生湿热体质,常见于娇生惯养的独生女;肝炎懈怠者也容易导致湿热体质;长期的情绪压抑也会形成湿热体质,尤其情绪压抑后借酒浇愁者。湿热体质者易感皮肤、泌尿生殖、肝胆系统疾病。
一般来说,湿热体质应当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调养:
1 饮食调养:少吃甜食,口味清淡
湿热体质者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酒。所有食物里边湿热之性最大的就是酒。湿热体质的人宜食用清利化湿的食品的食物,如绿豆、苦瓜、丝瓜、菜瓜、芹菜、荠菜、芥蓝、竹笋、紫菜、海带、四季豆、赤小豆、薏仁、西瓜、兔肉、鸭肉、田螺等;不宜食用麦冬、燕窝、银耳、阿胶、蜂蜜、麦芽糖等滋补食物。
2 家居环境:避免湿热环境
尽量避免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居住。湿热环境特别适合螨虫、细菌、真菌的生存,家里的细小角落、空调、地毯、布艺沙发等都是这些微生物爱藏匿的地方。而湿热体质的人皮肤又特别容易敏感,因此家居环境一定要注意清洁,避免过度湿热,最好不要用地毯或布艺沙发。
◎湿热体质者宜多吃绿豆、苦瓜、丝瓜、菜瓜等清热除湿的食物。
另外,湿热体质的人最好穿天然纤维、棉麻、丝绸等材质做成的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衣物,尤其是内衣、内裤更重要,不要穿紧身的,以免妨碍湿气的散发。
3 药物调养:适当喝凉茶
湿热体质的人,或夏季气候闷热,体内容易产生湿热症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喝点凉茶。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在制作凉茶的时候,所有中药材每次取10克即可,一次饮用量也不宜太多,每天喝上2~3次就够了。也可以吃些车前草、淡竹叶、溪黄草、木棉花等,这些药一般来说不是很平和,不能久吃。
◎祛湿热可以喝凉茶,也可以吃些车前草、淡竹叶、木棉花等。
另外,可用薏米仁和大枣熬粥喝,薏米仁要熬到全部都裂开为佳。薏米仁具有清湿热、抗病毒的作用,而大枣则有补脾胃的作用。
4 经络调养:肝腧、胃腧、三阴交
湿热明显时首选背部膀胱经的刮痧、拔罐、走罐,可以改善尿黄、烦躁、失眠、颈肩背疲劳酸痛。上述穴位不要用艾条灸,可以用拔罐刺血法等泻法,可以让湿热很快的疏泄出来。拔罐刺血需要专业的规范操作,因而还是建议大家去正规的医疗养生机构操作。
◎刮痧可以有效的清除湿热,湿热严重时可通过刮拭背部的膀胱经,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脚臭其实是脾湿造的“孽”
“脚臭”似乎是男人的通病,很多人上一天班回到家,一脱鞋,那脚简直是臭不可闻。故而男人往往会被冠以“臭男人”的称号。但很多人通常认为脚臭并不算什么缺点,更不是病,而是天生的“汗脚”,就算每天坚持洗脚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汗脚和臭脚多是由脾湿造成的,只要将脾湿调养好,脚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每晚都用热水或者明矾水泡脚,可以燥湿止痒,治疗脚臭。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比如人们在运动的时候,运动生阳,阳气蒸腾阴液,就形成了汗,跟烧水时产生的蒸汽是一个道理。适度出汗是正常现象,对人体有好处。但“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过多就容易损伤心阳,成为许多疾病的征兆。如果胸部大汗、面色苍白、气短心慌,这是“亡心阳”的兆头,亡心阳就是西医上的电解质紊乱症,以脱水为主;如果额头出汗,汗珠大如豆,形状如同油滴,这是虚脱或者要昏倒的先兆,体质虚弱或者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尤其要当心;如果偶尔手心脚掌出汗,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多半是精神紧张造成的,调整一下心态就可以了;如果手脚常年多汗,说明脾胃功能有些失调;如果脚汗特别臭的话,就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中医上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汗脚就属于“湿”的范畴,脚特别臭的人是因为脾肿大,而脾肿大则是由于脾脏积湿,脾湿热的时候,脚就会出又黄又臭的汗,就形成了“汗臭脚”。想告别汗臭脚就应该吃一些清热祛湿的药,然后每晚都用热水或者明矾水泡脚,明矾具有收敛作用,可以燥湿止痒。还可以适当多吃些健脾祛湿的扁豆。另外,民间有一些土方子治疗脚臭的效果也不错,比如,把土霉素药片压碎成末,抹在脚趾缝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汗和脚臭,因为土霉素有收敛、祛湿的作用。
养生药膳
下面介绍一款有助去除脾湿的药膳:
山药茯苓粥
材料:山药50克,茯苓50克,粳米250克。
做法:先将粳米炒焦,与山药、茯苓一同加水煮粥即可。
湿热体质易生“痘”,平衡火罐可防治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脸上生痘可能是一个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对年轻的女孩来说,原本干净光洁的皮肤上时不时冒出一两个白头,或者黑头、粉刺,严重影响了美观。还有的年轻女孩,胸背部惨遭痘痘“毒手”,夏天连漂亮的吊带衫都不敢穿。这可怎么办呢?没有关系,拔罐就可以帮你祛除这些讨厌的家伙。
在此,我们只向大家简单介绍拔罐治疗方法,至于拔罐的具体手法,我们在后面将有一章的内容进行介绍。
湿热体质祛“痘”,一般采取的是刺络拔罐法,方法如下:
取穴:大椎、肺腧、脾腧
治疗方法:先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各穴,至微出血为止,针刺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用酒精棉球在针刺处消毒。
疗程:3天1次,7次为一个疗程。
除此之外,我们再向大家介绍几个外搽治疗此病的方药,花钱不多,效果也很显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脸上长了痘痘,切忌用手挤压局部。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面颊,后在清水中滴几滴纯甘油,洗涤面颊,保持皮脂腺通畅,因为甘油具有溶解皮脂的作用。尽量少吃油腻厚味及辛辣之品,多食蔬菜和水果。可以经常泡麦冬、双花、生地代茶饮。
祛痘方药表
第五节 阳虚体质:调养重在扶阳固本,防寒保暖
阳虚体质与阳气不足的差别
在前面,我们用整整一章来介绍阳气,可见它对人体的重要性。在这一章,我们还要继续阳气不足的话题,来探讨一下阳虚体质。我们在前面说过,80%的现代人都有阳气不足问题。那么,是不是意味着80%的现代人都是阳虚体质呢?当然不是,阳气不足并不等于阳虚体质,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与日光明”。所谓阳气不足,只是一种现象,它本身是由于短期内阳气过度的损耗所造成的,如果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养,很快就可以调整过来。而阳虚体质就不同了,它已经让这种现象形成了身体内部的一种常态,一旦遇到情志失调或外邪入侵,很容易产生疾病。而且,一旦形成了阳虚体质,短时间内是很难调整过来的。
◎阳虚体质者的典型症状就是怕冷,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从中医角度来说,阳虚体质的典型症状就是怕冷,且常尿频、腹泻,严重者吃进去的食物不经消化就拉出来,有的还伴有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性欲减退、白带偏多等症状。这类人,有的是先天禀赋;有的是长期熬夜,慢慢消耗阳气所致;有的是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清热解毒中药所致;有的是喝凉茶所致;有的是性生活过度或经常在冷气下性交所致。
因为阳虚体质的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所以,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无厌于日 ”,有人指出,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毛孔、腠理开疏,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图一时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风痹”病的发生。
在日常起居方面,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保暖。燥热的夏季不能贪凉,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注意保暖;不要做夜猫子,保证睡眠充足,晚上不要超过11点都不睡觉,冬天最好10点以后要入眠。
同时,这种体质的人平时可选择些补阳祛寒、温养肝肾的中药来保健,如鹿茸、桑寄生、杜仲、人参、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等。如果是阳虚腰痛和夜尿多,可以用桑寄生、杜仲加瘦猪肉和核桃煮汤吃。
阳虚体质宜用的中药材
鹿茸
桑寄生
杜仲
人参
巴戟天
肉苁蓉
此外,任脉肚脐以下的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这四个穴位有很好的温阳作用,可以在三伏天或三九天,就是最热和最冷的时候,选择1~2个穴位艾灸,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但是又能忍受为度。
◎阳虚体质还可用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来调理。
阳虚体质,多吃点养阳、补阳食物
既然阳虚,就要补阳,那么如何来补阳呢?阳虚体质的人要遵循温补脾肾以祛寒的养生原则。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本,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
既然如此,那么阳虚者在饮食上就应该多吃一些养阳的食物。《本草纲目》中说羊肉、狗肉、鹿肉等具有养阳之功效。
羊肉性温,味甘,是温补佳品,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
狗肉性温,味咸,能温补阳气,无论脾阳虚或是肾阳虚,都可食用。民间早有“阳虚怕冷,常吃狗肉”的习俗。对平时四肢欠温、腰膝冷痛者,每年入冬以后,经常食狗肉,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阳虚的人可以在夏日三伏,每伏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阳虚体质的人宜食味辛、性温热平之食物,如薏苡仁、大蒜、葱、莲藕、甘薯、红豆、豌豆、黑豆、山药、南瓜、韭菜等。
阳虚者不要吃空心菜、山东大白菜、菠菜、茼蒿、茭白笋、白萝卜、百合、冬瓜、苦瓜、茄子、绿豆、绿豆芽等食物。
阳虚者宜食养阳的食物
大蒜
羊肉
莲藕
红豆
豌豆
黑豆
山药
南瓜
现代人的阳虚体质,多是冰箱“冻”出来的
事实上,除了部分人属于先天阳气不足,我们大部分的阳虚体质都是后天造成的。而且,在现代社会,大多数的阳虚体质都是冰箱造成的。自从有了冰箱之后,我们的生活就改变了,各种冰镇食品纷纷往肚子里装,直接降低了我们胃部的温度,这不是身体内的自然调节,而是从外面强行侵犯。在中医理论中,寒属阴,阴盛伤阳,直接攻击了位于中焦的脾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阳虚体质。
◎西瓜本性寒凉,冰过后食用更容易损伤脾胃。
以冰西瓜为例。在夏天吃西瓜前,很多人喜欢把它放在冰箱里,冻得凉凉的再拿出来食用。这样虽然嘴上舒服了,却会对脾胃和咽喉造成很大的伤害。西瓜本来就是生冷性寒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容易伤脾胃,如果贪凉吃冷藏时间过长的冰西瓜,对脾胃的伤害就更大。此外,西瓜中有大量水分,可冲淡胃液,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使胃肠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特别是在劳动、剧烈运动之后,如果大量吃冰西瓜,很引发胃痛或加重胃病。胃肠虚弱的婴幼儿和平时就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肠胃道疾病的人,最好少吃。
◎常食用冰箱内的食物容易使人形成阳虚体质,要尽量避免使用冰箱。
现在,有一个奇特的名词叫做“冰箱综合征”,恰好说明了冰箱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冰箱综合征”呢?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盛夏的时候,吃上凉凉的冷饮和可口的冷食,会感到一时的舒服,可紧接着就是难忍的头痛、胃肠道不适,这就说明你已经患上了“冰箱综合征”。
所谓“冰箱综合征”,就是由于食用冰箱内的食物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如头痛、肺炎、胃炎、肠炎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冰箱综合征”还没有到影响体质的程度,但如果长此以往,形成阳虚体质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以免使用冰箱,即使食用冰箱里的食物,最好也要加热后再食用。
第六节 阴虚体质:养生重在滋阴降火,镇静安神
阴虚了,身体会发出这些警告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阴虚的症状时,身体是如何提醒我们的呢?
1 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
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头发的根在肾,如果你的头发花白了,就说明你的肾精不足,也就是肾虚了。
2 迎风眼睛总是流眼泪
在中医里,肝对应泪,如果总是迎风流泪的话,就说明厥阴不收敛,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肝阴虚。
3 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时头部会打一下激灵。但是小孩子是因为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不足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
4 下午17~19点发低烧
发低烧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特别在下午17点到19点的时候发低烧,这实际上是肾气大伤了。
5 成年人了还总流口水
脾液为“涎”,就是口水。脾属于后天,小孩脾胃发育尚弱,因此爱流口水。但如果成年人总是流口水,那就是脾虚了。
6 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中国古代相书上说“男抖穷”,意思是男人如果坐在那儿没事就抖腿,就说明他肾精不足,做事肯定就有问题。
7 春天了手脚还是冰凉的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了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就由于人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造成的。精气到不了四肢,自然会冰冷。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阴不足的表现,都是在警告我们要及时调养身体。
阴虚体质是妇科疾病的发源地
当女性经常出现失眠、性欲降低、月经紊乱、脸色苍白、眼圈黑黑、眼睑肿胀等症状时,很多人可能都想到精神压力、过度疲劳、环境不适等理由,但也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你忽略了,那就是长期肾虚形成的阴虚体质!
俗话说,“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肾是女人健康与美丽的发动机,女人的年龄就刻在自己的腰部两侧。传统医学认为“肾藏精”,是“先天之本”,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免疫力强弱、大脑发育、血液循环等各项生理活动,也就是说,你外在的颜色枯荣、内在的生命活力都受控于肾脏的虚实,而“肾虚”正是导致我们衰老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女性在特有的经期、孕期、哺乳期容易因“肾中精气”不足导致“肾虚”,所以做足预防保护措施非常必要。
今天我们就来细数女性肾虚七宗罪:
罪状一:让更年期提前。一般女性在50岁左右出现更年期,而“肾虚”女性则早早表现出闭经、性欲低下、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
罪状二:眼睑浮肿、黑眼圈加重、面色苍白。很多女人在清晨起床后照照镜子,都会发现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眼睑浮肿、出现难看的黑眼圈、面色苍白无光。千万不可简单认为是由于没有化妆,所以看起来不习惯!现在就提醒你,原因也许还是在于肾虚。
罪状三:怕冷。办公室里别人觉得合适的温度是否总让你直打哆嗦,使得你与同事在空调温度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还有你穿的衣服是否总是比别人多,你是否一受凉就拉肚子。中医认为这些都是肾阳虚造成的。
罪状四:失眠、浑身燥热、注意力难以集中。肾阴虚的女性心情容易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且常常失眠、做梦,此外还常常感到腰膝酸软。
◎女性更年期提前,会导致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烦躁等问题。
罪状五:不孕。由于肾的不合作,极有可能影响你的生育能力,造成不孕!
罪状六:变胖。很少有人会把体胖和肾虚联系到一起,问自己一句:虚不虚?但事实是,你发胖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肾虚。
罪状七:血压升高。很难想到高血压也与肾虚有关,但事实的确如此。因肾虚而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占成人高血压的5%~10%,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组成部分。
女人滋阴从来月经那天开始
气能生血,阴虚体质者阳气不足,若长期不加以重视,就很容易导致体内气血亏滞。对于女性来说,“妇人以血为本,血属阴,易于亏欠,非善调摄者不能保全也。”女性从来月经那天开始,就面临着血液亏损、阴精耗减的问题。在生育时更是如此,俗话说“一个孩子三桶血”,孩子在母亲的腹中是完全依靠母亲的血液喂养大的,整个孕期就是一个耗血失阴的过程。
中医把血液视为生命之“海”,是因为人体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阴虚性缺血症不仅阻碍人体进行氧化过程和新陈代谢,身体的各项功能的运作效率随之降低,尤其是女性的脸色苍白,皮肤粗糙等现象。《黄帝内经》里说:肝得到血液营养,眼睛才能看到东西(肝开窍于目);足得到血液营养,才能正常行走;手掌得到血液营养,才能握物;手指得到血液营养,才能抓物……人体从脏腑到肢体各个层次的组织都离不开血液的营养,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如果说生命是烛光,那么血液就像蜡烛。当一根蜡烛的蜡油减少并耗尽时,烛光将随之变得微弱以致熄灭。人的生命也是一样,随着人体血液的消耗,生命也将枯萎。血液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保证。所以,女性朋友平时要加强营养,多吃高质量的补血食物,如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等,把滋阴补血提升日程。
阴虚性缺血症补血的食物
红枣
桂圆
花生
红豆
红糖
白果
枸杞子
阿胶
阴虚体质养生一定要睡好子午觉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好动、怕热、容易失眠,喜欢熬夜。由于,阴虚体质的人睡眠时间相对较少,所以睡眠对他们来说就尤为重要。对他们来说,把子午觉睡好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那么什么是子午觉呢?就是要求在每天的子时、午时按时入睡。当然睡“子午觉”也是有讲究的,就是要以“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为原则。
◎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阴虚体质的人一定要睡好。
子时是晚11时至凌晨1时。《黄帝内经》中说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而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入睡,最能养阴,并且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而肝的滋养需要在熟睡时进行。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
午时是中午11时到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合阳”时间,就要小寐。即使条件不允许睡觉,也应“入静”,哪怕是静坐或是闭目养神,都能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不过,阳气盛时通常工作效率最高,所以午休以“小憩”为主,只要半个小时即可。因为午睡时间太长,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
不过,子午觉虽好,但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②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③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因为这样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④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醒后会头昏、眼花、乏力。应该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另外,阴虚体质的人一定要戒掉熬夜的习惯。人在自然中生活就要顺应自然,熬夜是刻意地改变生物钟,改变自然规律,容易伤阴,长期睡眠不规律必定会出状况。
第七节 痰湿体质:养生重在祛除湿痰,畅达气血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大肚腩是痰湿体质的标志
在《黄帝内经》中,把肥胖的人分成了三类,分别是脂人、膏人和肉人。其中脂人一般四肢匀称,脂肪多,肉很松软,走起路来富有弹性,属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阳虚体质;肉人一般皮肉紧凑,气血充盛,肌理致密,大多属于平和体质;而膏人则专指肚子很大的胖人,这种人一般都是痰湿体质。
中医理论认为,正是由于“膏人”体内的津液代谢不够畅通,容易产生痰湿,泛溢肌肤或停滞体内,从而形成肥胖。因此,可以说大肚腩是痰湿体质最明显的标志。
中医有句话“津液不归正化”。脾主运化,喝进来的水、吃进来的食物,如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津液,就会变成“水湿”,“水湿”停聚过多就成了饮,饮积聚过多,又受热邪煎炼,就成了痰。所以,这类人往往是脾出现了问题。
痰湿体质的人应当注意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饮食调理方面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本草纲目》上记载了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如荸荠、紫菜、海蜇、枇杷、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等。
痰湿体质的人宜食味淡、性温平之食物,如薏苡仁、茼蒿、洋葱、白萝卜、薤白、香菜、生姜等,不要吃豌豆、南瓜等食物。
调养痰湿体质的饮食疗法很多,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款简单易行的吧。
玉米红豆薏米粥:准备薏米40克,大米60克,玉米粒、红豆各30克,盐2克。将大米、薏米、红豆均泡发洗净;玉米粒洗净。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放入大米、薏米、红豆,以大火煮至开花。加入玉米粒煮至浓稠状,调入盐拌匀即可。
痰湿体质,养生宜重“祛痰除湿”
痰湿体质人群多是多吃、少动的一类人群,比较容易出现在先贫后富、先苦后甜、先饿后饱成长经历的企业家、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人群中。痰湿体质的人易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
痰湿体质的人,在生活中除了前面提到的饮食之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1 家居环境:多晒太阳
◎痰湿体质的人宜多晒太阳,以散湿气,振奋阳气。
痰湿体质的人起居养生要注意多晒太阳,阳光能够散湿气,振奋阳气,通达气机;湿气重的人,经常泡泡热水澡,最好是泡得全身发红,毛孔张开最好;痰湿体质的人穿衣服要尽量宽松一些,这也利于湿气的散发;保持居室干燥,在湿冷的气候下,尽量不要出门,避免受寒淋雨。
2 药物调养:健脾胃,祛痰湿
痰湿体质者也可以用一些中药草来调理。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祛肺部、上焦的痰湿可用白芥子、陈皮;陈皮和党参、白扁豆合在一起,是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主要是让湿气从小便而走。
3 经络调养:中脘、水分、关元
改善痰湿体质的主要穴位有:中脘、水分、关元等,最适合用艾条温灸,一般灸到皮肤发红发烫。每次腹部、背部、下肢各取1个穴位灸。如果灸后有口苦、咽喉干痛、舌苔发黄、大便干结、梦多或失眠,症状明显的停灸即可。
◎中脘、水分、关元穴的位置。
用刮痧板刮掉你的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多数容易发胖,而且不喜欢喝水。小便经常浑浊、起泡沫。痰湿体质的人舌体胖大,舌苔偏后;常见的还有经迟、经少、闭经;痰湿体质的人形体动作、情绪放映、说话速度显得缓慢迟钝,似乎连眨眼都比别人慢。经常胸闷、头昏脑涨、头重、嗜睡,身体沉重,惰性较大。进入中年,如果经常饭后胸闷、头昏脑涨,是脾胃功能下降,是向痰湿体质转化的兆头。
◎关对于痰湿体质,可以采用刮痧法来进行调治。
痰湿体质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美容困扰,比如容易发胖、皮肤经常油腻粗糙、易生痤疮等,因此女性美容一定要有六通:月经痛、水道通、谷道通、皮肤通、血脉通、情绪通。
◎关元、石门的位置。
对于痰湿体质,如果采用刮痧疗法进行调治,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用平刮法沿肋骨走形从正中向左刮拭胁肋部脾脏体表投影区。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中府穴,上脘穴至下脘穴,石门穴至关元穴,章门穴。
用面刮法刮拭下肢维胃经足三里穴、丰隆穴至脾经阴陵泉穴、三阴穴、公孙穴。
用面刮法刮拭肺腧穴、脾腧穴、三焦穴、肾腧穴,膀胱腧穴。
一般来说,刮痧对痰湿体质具有以下两点保健作用:
可以振奋阳气,健脾益气,促进代谢,利湿化痰。改善痰湿体质因水湿内停积聚而引起的水湿内盛的症状。
经常刮痧,健脾强壮阳气,预防痰湿体质好发疾病,促进痰湿体质的改善。
不过值得注意的,痰湿体质不易出痧,只要局部毛孔微张或局部有热感即可停止刮拭。
◎脾腧、三焦、肾腧、膀胱腧的位置。
第八节 血瘀体质:养生重在活血散瘀,疏经通络
血瘀体质者的日常调理法则
有些人身体较瘦,头发易脱落、肤色暗沉、唇色暗紫、舌呈紫色或有淤斑、眼眶黯黑、脉象细弱。这种类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纪未到就已出现老人斑,有些则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的困扰,如女性生理期时容易痛经,此种疼痛在夜晚会更加严重。这种人属于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就是全身性的血液流畅不通,多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血瘀体质者很难见到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的面容,对女性美容困扰很大。血瘀体质者舌头上有长期不消的瘀点。经常表情抑郁、呆板,面部肌肉不灵活。容易健忘、记忆力下降。而且因为肝气不舒展,还经常心烦易怒。
血瘀体质是由于长期七情不调、伤筋动骨、久病不愈而造成的。血瘀体质易感肥胖并发症、消瘦、月经不调、抑郁症等。
如果你是血瘀体质,在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养:
1 饮食调养:忌食凉食
血瘀体质的人多吃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血瘀体质冬季或阳虚间夹血瘀体质吃;如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魔芋等,适合血瘀体质人夏天食用;适合血瘀体质的人食用的海产品如螃蟹、海参。
这里有一道特别适合血瘀体质人的佳肴:糯米酒炖猪脚。具体做法:把猪脚洗干净,斩块,先用开水焯一下去血水。锅中放糯米甜醋半瓶,起皮生姜若干块、去皮熟鸡蛋若干个、猪脚,然后加入清水。放在火上炖上三四个小时。每天可以吃1~2小碗,喝醋吃猪脚、鸡蛋。阳虚、血瘀体质有痛经、月经延后、经血紫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黄褐斑的女性,吃一冬天到春天你会发现脸红扑扑的,痛经也会明显减轻。
◎血瘀体质者忌食凉食,宜多食用山楂、韭菜、洋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
2 家居环境:多运动
血瘀体质的人,要多运动。少用电脑。工作期间要每个1小时左右走动走动。适量的运动能唤起心肺功能,被振奋,非常有助于消散瘀血。
◎血瘀体质的人,要多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消散瘀血。
3 药物调治:桃红四物汤
血瘀的人可以适当地补血养阴,可以少量吃阿胶、熟地、白芍、麦冬等。用田七煲猪脚或鸡肉,如果还想补血,可以放红枣。取一只鸡大腿,放在炖盅里,放三粒红枣,再放一点田七,一起炖,一星期吃上一次,非常好的活血作用。
血瘀体质常见于女性,女性情感细腻,容易不开心,如果不开心,郁闷,不想吃东西,可以服用桃红四物汤、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
◎血瘀的人可以适量吃红枣、阿胶、熟地、麦冬等以补血养阴。
4 经络调养:神阙、肝腧、委中
血瘀体质的调养,很适合针灸推拿。如果想改善体质,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肝腧、太冲、曲池。它们的作用有点类似当归、益母草、田七、山楂等。如果妇科月经问题,常用的穴位有太冲、维道、血海、三阴交等。如果有心胸肝胆慢性病,用膈腧、肝腧、内关、日月、曲泉等穴位。
◎血瘀体质者气血瘀阻,常对神阙、肝腧等穴位进行针灸推拿,有助促进气血运行,改善体质。
血瘀体质养生法则:活血行气,让血脉畅通
有些人身体较瘦,头发易脱落、肤色暗沉、唇色暗紫、舌呈紫色或有瘀斑、眼眶黯黑、脉象细弱。这种类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纪未到就已出现老人斑,有些则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的困扰,如女性生理期时容易痛经,此种疼痛在夜晚会更加严重。这种人属于血淤体质。
血瘀体质是由于长期七情不调、伤筋动骨、久病不愈而造成的。血瘀体质易感肥胖并发症、消瘦、月经不调、抑郁症等。
如果你是血瘀体质,在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养:
1 饮食调养:忌食凉食
血瘀体质的人多吃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血瘀体质者冬季吃;如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魔芋等,适合血瘀体质人夏天食用;适合血瘀体质的人食用的海产品有螃蟹、海参等。
2 家居环境:多运动
血瘀体质的人,要多运动。少用电脑。工作期间要每个1小时左右走动走动。适量的运动能唤起心肺功能,被振奋,非常有助于消散淤血。
3 药物调治:桃红四物汤
血瘀的人可以适当地补血养阴,可以少量吃阿胶、熟地、白芍、麦冬等。用田七煲猪脚或鸡肉,如果还想补血,可以放红枣。取一只鸡大腿,放在炖盅里,放三粒红枣,再放一点田七,一起炖,一星期吃上一次,非常好的活血作用。
血瘀体质常见于女性,女性情感细腻,容易不开心,如果不开心,郁闷,不想吃东西,可以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
4 经络调养:神阙、肝腧
血瘀体质的调养,很适合针灸推拿。
如果想改善体质,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肝俞、太冲、曲池。它们的作用有点类似当归、益母草、田七、山楂等。
如果妇科月经问题,常用的穴位有太冲、维道、血海、三阴交等。
如果有心胸肝胆慢性病,用膈俞、肝俞、内关、日月、曲泉等穴位。
◎血瘀的人可以适当地补血养阴,可以少量吃阿胶、熟地、白芍、麦冬等药物。
青筋暴突正是气血瘀滞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一些人,在他们的四肢上会暴露出一条条可怕的青筋。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青筋”并不是什么筋,而是人体内废物积滞过多的产物,这一条条的“青筋”正是我们的静脉血管。而这类青筋暴突的人,可能绝大部分都是血瘀体质。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管有静脉和动脉之分,人体通过动脉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通过静脉把血液回收到心脏。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时,青筋常常在人体表面出现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等反映状。如果身体中有各种瘀血、痰湿、热毒、积滞等生理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都会发生障碍,此时在脸部、腹部、脚部,特别在手掌和手背的青筋就非常明显。所以,青筋就是人体的积滞。身体内的废物积滞越多,青筋就越明显。事实上,根据青筋的分布,我们还可以判断出不同的病情。
总之,人体任何地方出现青筋,不但影响外表美观,更重要的是身体废物积滞的反映,也是血瘀体质的象征。青筋即积滞的清除关键是平时要学会清血净血。一般来说,消除青筋的凸现,达到清血净血的效果,最好是平常就运用拍打和刮痧疗法。
不同部位的青筋代表不同的病情
第九节 气郁体质:养生重在行气解郁,疏肝利胆
气郁体质—用14项规则来改变自我
一般来说,气郁和人本身的性格有关,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是导致气血郁结的原因所在。可以尝试以下14项规则来调试自己的心理,化解郁气。肝畅达,则血液循环通畅,气郁的症状便会逐渐消失。
除了以下14项规则以外,最好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呼吸: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将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慢慢将空气吸进肺里,让空气在肺里停留几秒钟,然后缓缓呼出。呼吸时要注意节奏,即有节奏地吸入呼出,一边呼吸一边在心里数数,例如,吸气(一、二、三、四),停留(一、二),呼气(一、二、三、四),也可以同一节奏默念“吸—呼,吸—呼,吸—呼”。
调适气郁体质的14项规则
1.遵守生活秩序,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生活情趣。按时就餐,均衡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及滥用药物,有规律地安排户外运动,与人约会准时到达,保证8小时睡眠。
2.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保持居室整齐的环境。
3.即使心事重重,沉重低落,也试图积极地工作,让自己阳光起来。
4.不必强压怒气,对人对事宽容大度,少生闷气。
5.不断学习,主动吸收新知识,尽可能接受和适应新的环境。
6.树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解决矛盾,并相信自己会成功。
7.遇事不慌,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8.对别人抛弃冷漠和疏远的态度,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热情。
9.通过运动、冥想、瑜伽、按摩松弛身心。开阔视野,拓宽自己的兴趣范围。
10.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各方面都强于你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11.用心记录美好的事情,锁定温馨、快乐的时刻。
12.失败没有什么好掩饰的,那只能说明你暂时尚未成功。
13.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开辟新的生活空间。
14.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
畅达情志为气郁体质者的养生准则
对于气郁体质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畅达情志了。心理学家指出,以下6种方法可以帮助气郁体质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1 豁达法
人有很多烦恼,心胸狭窄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一个人应该心胸宽阔,豁达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平时要开朗、合群、坦诚,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了。
2 松弛法
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以后或感到烦恼时,应该迅速离开现场,进行深呼吸,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还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采用以意导气的方法,使全身放松,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
3 制怒法
要有效地制止怒气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克制怒气暴发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诵传统名言“忍得一日之气,解得百日之忧”“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
4 平心法
一个人应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不要被名利、金钱、权势、色情等困扰,要看清身外之物,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应该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
◎通过交友等方法远离抑郁,学会快乐。
5 心闲法
有一句话这样说,“眼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闲情等,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态。
6 健忘法
忘记忧愁,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种种乐趣;忘记痛苦,可以摆脱纠缠,体味人生中的五彩缤纷。适当地学会忘记,你就会觉得自己已变得豁达宽容,活得精彩。
顺利度过更年期气郁综合征
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我们都不陌生,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恰恰就是气郁体质造成的。
女性性腺卵巢,大约35岁即开始生理性退化,使雌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这一时期医学称作围绝经期。在随后时期,女性开始进入更年期,并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妇女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例如易激动、易流泪、焦虑、消沉、抑郁、多疑、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而这些正是气滞、气郁的结果。
花开花谢自有期,新陈代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更年期是人生的必然一站,宛如列车的一次转弯,发生点颠簸、不够平衡是不足为怪的,没有必要害怕更年期出现的种种变化。只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顺利地度过更年期,迎接人生的第二春天。
要注意乐观开朗、情绪疏导、动静结合。同时,对更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异常反应,要及时就医,求得答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否则,郁郁寡欢,疑心重重,可能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影响身心健康。对于更年期的人,家人的关怀和理解非常重要。做儿女的,不妨用自己的青春气息感染父母的情绪,帮助缓解其心中的抑郁情绪。在某件小事上遇到矛盾,或是老人唠叨的时候,千万别顶嘴,不妨让着点,或者避开矛盾的锋芒,说点高兴的事情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综合征并不是所有更年期人们所共有的,而仅是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对于这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更年期所出现的这些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更年期的某些情志、生理与心理的失调是暂时性的、功能性的,因此不要惊恐不安。精神乐观、情绪稳定是顺利度过更年期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心理决定生理,当你的心理健康了,发生疾病的机会也就少了。
◎保持乐观、主动的情绪,打消对更年期的恐惧,有助女性顺利平安度过更年期。
第十节 特禀体质:养生重在益气固表,养血消风
特禀体质,健康的危险信号
人类几十万年已经形成的和环境相容的基因组成已经面临着生存环境聚变的巨大挑战,这一点在医院里表现得特别明显。在近50年中,人类面临的各类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都呈现出异常的增长。现在变态反应,即过敏—这个能够发生在人体各个器官、累及到人体各种组织的疾病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现代中医体质学把过敏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质,即特禀体质,足见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多么严重。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一般来说,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特禀体质”,或“过敏体质”。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自身是过敏体质,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过敏体质,而不是去阻断过敏源,这样我们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敏状态。
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调节状况,过敏原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不同,过敏能够导致以下不同的病症。
常见的过敏病症
1.过敏性鼻炎常年或者季节性发作,一连几十个喷嚏,鼻黏膜分泌物不断、鼻塞,不仅严重影响工作、学习、休息,还有可能发生癌变。
2.过敏性哮喘。
3.荨麻疹和湿疹也是让人觉得痛苦的一类疾病,能让人无法正常地工作、休息。
4.食物性过敏原能让人的肠道长期受过敏原刺激,改变肠道黏膜组织结构,使人体处于长期的免疫负担下,极易导致人体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5.过敏性紫癜也是近年常见病了,多见于儿童、妇女。
6.牛皮癣也是和变态反应关联十分紧密的疾病。
除此之外,小儿多动症、部分癫痫病人、长期偏头疼、各种慢性肠道疾病、各种慢性口腔疾病都和过敏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内源性过敏原,常能够导致人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风湿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强直性脊椎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现在常见的变态反应疾病有50多种了。
如果你本身是过敏体质,那么就必须知道一些有关过敏的常识。当然,避免过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致敏原又称为过敏源或者变应原,在医学上来讲,可以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物质就叫致敏原。常见的致敏原致主要是一些外源性抗原物质,包括食物、化学物质、环境中的某些成分,或是皮肤的接触物等。
常见的致敏原
1.食物。任何食物都可能是诱因,但最常见的是:牛奶、鱼、虾、肉、蛋、豆子和干果,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植物:芦荟、橘科、桑科、洋绣球、天竺葵、紫荆花等。
3.化学物质。服用了青霉素、阿司匹林、巴比妥、抗抑郁药、疫苗等药物,或食用了被药物污染的肉类,可引起过敏症状。此外,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大量食品中含有添加剂、保鲜剂、食物色素、抗氧化剂,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致敏原。
4.金属物质:金、银、铜、汞、铅、镍等。
5.环境成分。空气中的花粉、柳絮、尘螨或农田中的农药挥发物可被吸入鼻腔,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喘等症状。
6.皮肤接触物。某些内衣纤维材料、有刺激性的化妆品、各种射线,包括过强的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
◎特禀体质者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开可能引起自我过敏反应的物质,以免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伤害到机体的某些正常功能。
虽然过敏的症状变化莫测,来去无常,但许多有过敏症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休假、旅游时心情轻松愉快,经常发作的过敏就会放你一马,即使偶尔来拜访一下,症状也很轻微,而且很快就会好转。但如果赶上考试、出差、工作忙碌,过敏症就缠上你了,会十分严重而且迟迟不愈。人的情绪变化与免疫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而也会对过敏症状有影响。所以,当过敏症发作的时候,干脆还是好好休息一下,让自己情绪放松,早点痊愈。
特禀体质者慎用寒性食物
《本草纲目》里说,寒性食物有助于清火、解毒,可用来辅助治疗火热病证。所以面红目赤、狂躁妄动、神昏谵语、颈项强直、口舌糜烂、牙龈肿痛、口干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脉数的等实火病症,都可以选用一些寒性食物,有助于清火祛病。我们都知道,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寒性食物。其实,还有一种人群也不适合寒性食物。那就是过敏性体质的人。我的一个表兄有过敏性鼻炎,他的一个老朋友给他从外地带了一箱猕猴桃,他多吃了一些。结果早上一起床,不停打喷嚏及流鼻水,浑身不适,鼻炎又犯了。而让他犯病的原因,就是多吃了一些猕猴桃。
《本草纲目》记载猕猴桃性味甘酸而寒,是典型的寒性食物。台湾中医曾经做过一个寒性食物对过敏性体质人的影响的研究。通过观察197名患者,发现凉寒性食物吃太多的人,体内过敏免疫球蛋白数值都会比较高,鼻炎状况也相对比较严重。由此说明,过敏性体质要慎用寒性食物。
《本草纲目》中常见的寒性食物有苦瓜、番茄、荸荠、菱肉、百合、藕、竹笋、鱼腥草、马齿苋、蕨菜、荠菜、香椿、莼菜、黑鱼、鲤鱼、河蟹、泥螺、海带、紫菜、田螺、河蚌、蛤蜊、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如果你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或者属于过敏性体质,经常产生一些过敏性反应,就一定要少吃或者忌吃这些寒性食物。
这个人群想改善体质可以多吃鸡和鸭等温补类食物,水果方面像龙眼、荔枝等,都对本身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有滋补功效。
过敏体质的人忌用的食物
猕猴桃
苦瓜
番茄
荸荠
鱼腥草
百合
藕
竹笋
皮肤过敏者的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最常见的莫过于皮肤过敏。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对皮肤过敏的人来说,就要在生活中加强注意,尽量避开致敏原。因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要远离过敏原
因为过敏症状会永远存在,不可能根治,只能随时小心防范,避免接触有可能导致过敏的过敏原。
2 要了解自己使用的护肤品
要清楚了解你所使用的护肤品和它们的用法。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过度、不当地使用强效清洁用品会破坏皮肤表层天然的保护组织;过于活性、能使血液循环加速的化妆品也会刺激皮肤造成伤害。洗脸不要用药皂等皂性洗剂,因界面活性剂是分解角质的高手,要极力避免。最好使用乳剂,或非皂性的肥皂,可以调节酸碱度,适应肌肤。磨砂膏、去角质剂等产品更应该敬而远之。采用简单的洁肤、爽肤、润肤程序。平时应多用温水清洗皮肤,在春季花粉飞扬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引起花粉皮炎。可于早晚使用润肤霜,以保持皮肤的滋润,防止皮肤干燥。
3 增强肌肤的抵抗力
强化肌肤的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对策,如睡眠充足、饮食充足均衡、情绪和谐、减少皮肤的刺激等。轻微的敏感只要处置得当,很快便会恢复,严重时则要迅速就医。
4 要擅自用药
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药膏使用,这是伤害皮肤的做法。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及健康。
5 多食新鲜的蔬果
在饮食上,要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要均衡,最好包括大量含丰富维生素C的生果蔬菜,任何含维生素B的食物。饮用大量清水,除了各种好处外,它更能在体内滋润皮肤。平时自制一些营养面膜,如黄瓜汁面膜、丝瓜汁面膜、鸡蛋清蜂蜜面膜等,以逐步改善皮肤状况,获得皮肤的健美。
6 坚持运动
运动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进入最佳状态。
此外,还要注意衣物的清洁,保持良好的睡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