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为政: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13)

这段话说明了让百姓富足的重要性,安康富足的生活是稳定民心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孟子说,没有一定的财产却具有为国效力的恒心,只有君子能够做到。对于普通百姓,如果没有自己的财产维持基本的生活,那么肯定不会有恒心进行生产。相反会做一些邪恶的危害社会的事。因此要想得到民心,必须减轻他们的负担,给他们富足的生活。“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通过这段话进一步告诉统治者应该怎样稳定民心,使百姓拥护自己的统治:圣明的君主在管理农民的财产时,能够做到使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对上可以尽自己的孝心,侍奉好自己的父母。对下能够养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使他们有一个安定的家庭。在年景好的时候可以丰衣足食,免受饥寒之苦。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国君在满足了他们这些基本的条件后,再驱使他们向善的方向发展,百姓就会比较容易跟随。

温总理针对农业问题的发言,指出了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法,表明了政府关注农村及农业发展的态度。一直以来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地推行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进行补贴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必须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民生活稳定,农业发展,国家才会有一个长治久安的环境,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才能顺利的进行。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3/18/content_786692.htm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记者会答问全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05年1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参观了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并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社会”的演讲。

演讲中,温总理在谈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只要人们和睦相处,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穷与落后,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环境和地形更为重要;而有利于作战的环境、地形,不如全军上下一心、竭诚团结来的重要。有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的城池,团团包围并不停攻打,但是却不能够取胜。包围并攻打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适合作战的天气,但是却并没有因此而获胜,这说明适合作战的天气没有有利的地形重要。城墙不是不够高,护城河不是不够深,兵器不是不够锋利,屯粮也不是不够多,但是守城的兵将还是弃城而去,然后被敌人攻入城池。这说明再有利的地形也不如军民上下团结一心重要。

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里孟子主要从军事方面论述了这三者的关系,鲜明地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提出是与孟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有很大关系的,他通过这三者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仁政”思想。

所谓“人和”就是讲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敦睦友好,这样才能建立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此解释说,所谓“天”,指的就是大自然;所谓“人”,就是人类;“合”就是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天人合一”就是说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庄子·达生》中也有“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的说法,从而把天地和人类自然完整地统一起来。然而“和谐”不仅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交往。

《论语·颜渊》中就包含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与人为亲的道理: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是没有兄弟的。”子夏于是安慰他说:“我听说:生和死是有命数的,富贵是由上天决定的。君子敬业而不犯大的过错,与人相处恭顺有礼。那么四海之内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兄弟,所以君子是不会担心没有兄弟的!”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相处,只要彼此以诚相对、恭顺有礼,那么人人都可以亲如兄弟,从而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唐代诗人王勃化用《论语》中的这段话,留下了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出自《礼记·礼运》,是关于“和谐社会”的最早表述。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图景:在最高的道德准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世人共有的。大家选出贤能有才的人来管理社会,彼此之间诚信以待、和睦相处。因此人们把所有老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来赡养,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育,这使得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以及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适合的职业,女子可以及时婚配。对于财产,人们憎恶它随便把它抛在地上,但是不会有人私藏;人们都乐意为了集体的事情竭尽全力,但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在这样的社会中,奸邪的阴谋不会发生,盗窃、谋反的事情也不会再有,家家户户都不用关门。这就是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法国时引用孟子的这段话,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的。

一方面,由此引发出“和谐”的主题,强调只有通过发展经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同时也强调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只有通过更好的合作与联系,“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在求同存异中发展进步,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讲“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http://www.gov.cn/ldhd/2005-12/06/content_119417.htm 2005年1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重要演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03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如何评价朱镕基总理以及现在政府面临的主要困难,温家宝总理说:“上届政府在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忠实地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人民是满意的。我们现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开始的。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继续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改正错误;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行动;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在脸上表现出来,在说话中表达出来,其他人才能了解他的内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坚持法制的大臣和足以辅佐皇帝的贤人,又缺少实力相当的敌对国家或者没有外来的灾难,这样的国家常常是要灭亡的。灭亡之后我们才明白,处于忧虑祸患中的国家反而能够生存下来;那些享受安定、贪图享乐的国家往往会亡国。

在这里,孟子更加强调的是人越在艰难困苦、忧虑祸患中,越能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忧患意识的价值核心在于能够在安定中嗅到危机,从福祉中看到祸患的萌芽,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吕氏春秋·慎大览》中说道:“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

贤明的君主在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恐惧。但凡大的国家,往往会小看邻国;所谓强大的国家,是因为它得胜比较多。战胜了那么多的敌人怨怼肯定就多,小看邻国肯定祸患就会增多。面对这样多的忧患和怨怼,即使国家再强大,又怎么能不感到恐惧和忧虑呢!因此,贤明的君主会在安定的时候思考遇到危险会怎样,在通达的时候思考困窘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在得到的时候思考失去的时候要如何弥补。

《孝经·诸侯章第三》也说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处于高位之上,能够不骄傲,那么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谨慎遵守律法,财富再充裕也不会有损益。

居高位没有倾覆的危险,这样才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位;拥有财富而不奢侈挥霍,这样才能够长久地保持富足。能够保持自己的财富和尊位,这样才能够使国家安稳和平,才能使百姓相处得和睦融洽。

“凡祸患,以安乐生,以忧勤免;以奢肆生,以谨约免;以觖望生,以知足免;以多事生,以慎动免。”这段话出自明代吕坤的《呻吟语》卷三内篇《射集·应物》,大意是:所有的祸患,都是因为耽于安乐而产生,又因为长虑勤苦而避免;因为奢侈放肆而产生,又因为谨慎节俭而避免;因为期望过高而产生,又因为懂得知足常乐而避免;因为多管闲事而产生,又因为行动谨小慎微而避免。这段话形象地阐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路。吕坤在这里强调,所有的祸患都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同样也不是无缘无故地消亡的。我们必须在平常的处世中谨遵勤勉、节俭、谨慎的行事原则,这样才能够把祸患消弭于无形,而与之相反如果不懂得居安思危,长远计划,那么祸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呻吟语》中对于要有忧患意识的表述有很多。“闲暇时留心不成,仓促时措手不得。胡乱支吾,任其成败,或悔或不悔,事过后依然如昨。世之人如此者,百人而百也。‘凡事豫则立’,此五字极当理会。”意思是:在闲暇的时候没有留心准备,那么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必定会措手不及。胡乱地应付,放任成败,不论是否后悔,却在事情发生后依然不改前弦。世界上抱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一百个是这样的。因此说,“凡事豫则立”,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吕坤的这段话同样是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在闲暇时就考虑到以后的困难,不要等到事情发生时才因为没有准备而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从苦难中学习,不要因为事情发生了就不去总结它的经验教训,以至于犯同样的错误。

回顾温家宝总理历年来讲话中引用的诗文,无论是“明年春色倍还人”、“逆境是磨炼人的高等学府”,还是“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都是在强调通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将克服重重困难,迎来一个光明而有前途的未来。当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一些成绩时,温总理却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这是高瞻远瞩的表现;当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缺乏信心时,温总理却信心十足。这样的信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无疑也鼓舞了世界人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3/18/content_786692.htm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记者会答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