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为政: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7)

明代张岱在《石匮书·烈帝本纪》中写道:“(上)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少詹事黄道周对曰:‘树人如树木,须养之数十年。近来人才远不及古,况摧残之后,必深加培养。’”意思是说,怎样才能通过考试、保荐选拔出人才?少詹事黄道周回答说:“培养人才就像栽种树木一样,必须要培养数十年才可以。近些年来的人才远远不如以前,更何况这些人才都遭受过摧残呢,因此必须更加深入地培养。”在这段话里,将树人与树木联系对比,一方面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暗示君王,必须要有耐心,因为人才是国之根本,不抓好教育着力于人才的培养,必将“远不及古”!

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描述的是学习时应该具备的一种状态和态度。所谓“百年树人”,强调时间之久的同时,也告诫世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力,是穷其一生也要坚持的。

这种关于学习的告诫在中华文化中流传甚广。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都是学习不可荒废的道理。与此相反的是北宋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天赋异禀,五岁即会作诗。但是他后来放弃学习,整日到处拜访、题诗,最终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而“泯然于众”。

可见学习无论对于聪明人还是普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刻苦学习,即使不是天赋异禀,爱迪生也可以成为一代伟大的发明家;不注重学习,天赋异禀的方仲永也倏忽之间“泯然于众”。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引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俗语,一方面强调了人才培养的不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力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我国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谨慎观之,耐心培养。因此,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仅仅要在数量上扩张,更要以提高质量为前提。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改革创新,使得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

《人民日报》2010年9月1日02版《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行百里者半九十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发言人李肇星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温总理在记者会开始时便讲道:“过去的两年我们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走过来的。人民用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这将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迹。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但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五》。原文为:“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意思是说,《诗经》里说过这样一个道理:

要走完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的时候才算走了一半。这句话比喻做事情时,越接近成功困难会越大,需要加倍的谨慎和努力。《战国策》引用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为《诗经》中逸诗,今未见。东汉涿郡高诱在《战国策注》中注解这句话为:“逸诗言之,百里者,已行九十里,适为行百里之半耳。譬若强弩,至牙上,甫为上弩之半耳,终之尤难。故曰末路之难也。”意思是说,《诗经》逸诗里说过,一百里的路程,已经走了九十里,那也只能算走了全部路程的一半而已。就像拉强弓,把弩机拉开到棘齿那里,这才算是拉开了一半,最后的步骤更为艰难。因此说,往往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最为艰难。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并不意味着马上要成功,剩下的百分之十才是关键的部分。如果不能谨慎处理,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周武王灭殷商建西周,西方的旅国把獒进献给周武王。大臣召公认为此獒不可接受。他劝谏周武王,新国初定,当前的任务应该是选拔贤能、安定国家、与民休养,这样才能巩固政权。召公谏言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不注重细节的行为,终究会损害德行。就像造九仞之高的山,就是差一筐土也不能算成功。因此一个圣明的君王,应该慎德谨行,不傲慢百姓,不贪恋女色,不玩物丧志。从这些细小的行为做起,才能积累德行,成为一代明君。后来的儒家学者继承了召公的这一思想,在言论中有相似的表达。

《论语·子罕》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为:孔子说,就像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可以完成了,但是这时停了下来,整个事情就不可能完成,但那是我自己愿意停止的;就比如在平地上,虽然只倒了一筐土,但是这也是进步,我愿意继续干下去!在这里,孔子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道理。他鼓励他的学生们无论在学习还是做事上,都应该持之以恒、自觉自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功,才能塑造良好的德行。

《孟子·尽心上》也提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主张以“仁义”治国,学生在问到如何得到“仁义”时,孟子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探求“仁义”必须持之以恒。就像掘井一样,一口井挖到九轫的深度,但是还是看不见泉水,那么这口井仍然是一口废井。要掘井及泉,这件事情才算做得有意义、有价值。所以在探求“仁义”时,一定要坚持不懈,有始有终,绝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将前功尽弃。同样,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做到“仁义”,也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才算有所成。清代梁启超延伸了孟子的这种思想,在《过渡时代论》中提到:“行百里者半九十,掘井九仞,尤为弃井”,也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需要几人合抱的大树是从小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高台也是从第一抔土开始的,千里的路程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普通人做事往往是眼看着要成功了却最终失败。自始至终谨慎小心,那么就不会失败。这段话的意思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是一致的,同样告诉世人要善始善终、坚持如一,不可“几成而败”。

温总理引用这句古语,内涵丰富发人深省,一方面他指出我国现阶段还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定信心地去解决,绝不能出现松懈麻痹的现象;同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公务员,只有时刻为民着想,才能赢得民心;政府也只有勤奋执政,一心为民,才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政权巩固;另一方面,温总理也告诫我们做人做事应该谨言慎行,德行修养要像堆山一样,不可松懈、半途而废,否则将前功尽弃。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时刻牢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道理,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正如孟子掘井论,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挖到泉水,从而实现我们的目标。

《人民日报》2010年3月15日02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2010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发言人李肇星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当记者提出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温总理回答道:“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退,时退则进,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我相信明年的记者招待会我还是满面笑容地来对待你。”

“时进则退,时退则进,动静不失其时”这句话出自《周易·艮卦·彖传》。

原文为:“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意思是:《彖传》中说:艮,意为“止”。时机适合停止休息就停下来,时机适宜行动就采取行动,无论动还是静都不不失时,前途就会光明。艮卦讲“止”,而这个“止”就要“止”得其所。阴阳上下相互敌对排斥,不能相互应和。因而,外物才不能侵其身,在庭院中行走见不到人,没有伤害。

实际上温总理在引用《周易》时对卦辞作了调整,但中心意思没有改变。

“时”是其中的关键词,是时机的意思,也就是说处理事情要在恰当的时候,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佳的效果。“时”是《周易》表述的重要思想之一,极具智慧,后世也将此思想不断地传承下来。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为:“《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也,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大意是:《周易》上说:“王公贵臣射中了高城上的鹰隼,得到鹰隼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孔子将这段话解释为:“隼是一种禽类,弓箭只是武器,而手拿弓箭射隼的则是人。君子就算是身负超凡脱俗的才华技艺,也不会四处张扬炫耀,而是等待时机在必要的时刻把自己的绝技施展出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有什么不利的呢?行动时随心所欲,因而一行动就能有所收获,说的就是平时要准备好,然后伺机而动的道理。”这段话同样是说明机会的重要性,采取恰当时机行动才能事半功倍。《周易·系辞下》相传为孔子所作,是对《周易》的一种解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现在大家熟知的俗语,出自《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原文为:“昨奉宣头及累传圣旨,令臣凡有往复契丹,更须承奉,当候彼生头角,不欲自起衅端,贵守初终,不愆信誓。仰认睿旨,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至务胜残去虐,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意思是:

昨日听宣并且接连传下的圣旨要我凡是和契丹有关的应酬答对都要承命奉行。

应当等候对方不耐烦而生枝节,不应是自己这方先行挑衅,要坚守始终,不违反自己的信誉。依靠我们的聪明智慧,将自己的缺点深深地隐藏起来,这就如同是天道人心一样能够克服残暴免于战争,应该知道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失去,是很难重新再得到的。

这个故事同样是在讲遇到机会就要将它紧紧地抓住,不要轻易放弃,机会是十分可贵且稍纵即逝的,错过就不可能再回来。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这句话出自北宋苏轼的《代侯公说项羽辞》。原文为:

今闻使者再返,而大王无意幸赦还之,臣窃意其变生于无聊,不胜恚辱之积,一旦引决,以蹈陵母之义,则大王悔恐自失,虽欲回汉军之锋,不可得矣。

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意思是:如今听闻使者此次返回而大王竟无意赦免他,不想令他回去。

臣以为变化是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的,愤恨受辱之感的累计达到一定程度一旦被触动、引发,使其像陵母一样慷慨赴义,那么大王是一定会后悔的。再想回避汉军的锋芒是不可能的。臣曾听说过这样的道理:遇到而不可以放弃的是时运,踏进去而不能错过的是时机。

这篇《代侯公说项羽辞》是苏轼的“拟作”文字,《史记·项羽本纪》中并没有写出“侯公往说项王”的时候究竟说了些什么,千年之后的苏轼写了这篇文字,替侯生作了一番说辞,其中这句“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是此文的关键所在,亦被后世奉为至理名言,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意思。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许多因为没能把握住机遇而失败的例子,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把握住机会而放走刘邦的故事更是告诉我们机会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机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渴望得到的。小至个人的升学、工作,大至国家的前途、发展、命运,都渴望能够遇到合适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机会难得,常常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抓住流星般一闪而逝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通常机会也只是一个契机,更重要的是还要充分利用机会。就像在现在的国际经济交往中,资源有限,大家都在谋求发展,中国想要在国际占据一席之地,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势必要努力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跟上国际潮流,抓住机会,借此发展。

《人民日报》2010年3月15日02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