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帝王气象(6)
- 三千年来谁著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 冷成金
- 4945字
- 2016-05-06 10:53:35
唐玄宗李隆基为躲避安禄山的叛乱,逃离京师长安。走到扶风(今陕西宝鸡东)时,跟随他的士兵都觉得他是咎由自取,很想逃走,便制造谣言,士兵也故意找麻烦,图谋叛乱。唐玄宗把士兵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用人不当,招致了安禄山的叛乱,现在必须到远处去躲避。大家仓促之间跟随我出走,来不及与父母妻子告别,我觉得非常惭愧。现在请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家去吧,我要和自己的子弟前往四川,现在就和大家告别。你们回去见到父母及长安的父老们,请代我向他们致意问候。”随从的士兵听后都很感动,都流着泪说:“陛下既然这样说了,是死是活我们都跟着皇上。”从此谣言便消失了,大家一直保护着他。
张巡和许远等将领不顾自己的势力单薄,坚决与安禄山的叛军作战,在雍岳(今河南枯县)遭到安禄山的围攻,手下的大将劝张巡投降,张巡把唐玄宗的画像拿出来,带领将士朝拜,将士在玄宗的画像前抱头痛哭。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位将领带到将士们面前,用忠孝大义斥责他们,然后斩首示众,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抗敌的决心。他们两人最后战败被俘,不屈而死。成为唐代的著名将领。后来,大文学家韩愈写《张中丞传后序》,高度赞扬了他们两人的气节和对唐朝平定叛军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唐德宗时,河北四镇发生叛乱,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朱滔称冀王。李抱真派贾林劝说王武俊,假托唐德宗的话说:“我以前确实做了错事,朋友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还要道歉认错,何况我是一个大国的君主呢?”王武俊于是就首倡服从朝廷指挥。等到唐德宗在奉天颁布罪己诏后,王武俊又派人对田悦说:“天子正为国家大事忧愁费心,还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悔过自新、归顺朝廷呢?”王庭凑割据成德时,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剑拔弩张,迎接韩愈。到旅馆后,王庭凑在堂上布满了武装的士兵。韩愈面不改色,讲论安史之乱以来背叛和归顺朝廷的利害,王庭凑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他害怕军心动摇,就挥手让韩愈出去。最终,他还是做了唐朝的地方长官。
黄巢占领长安后,发布的赦诏传到凤翔,节度使郑畋没有出庭接受。当奏起音乐时,将领们都失声痛哭。黄巢的使者感到很奇怪,郑畋的幕僚说:“因为郑畋患了手脚麻的病,不能前来,他们因此伤心。”其实,这是他们的掩饰之辞。黄巢的使者见此情景,深感叹息,百姓听说此事没有不流泪了的。他说:“我就知道人民还不厌烦唐朝,强盗们很快就会被平定的。”他于是起兵,并倡议各地唐军,共同收复京师长安。
陆贽劝唐德宗下罪己诏,沉痛追究自己的过失,用真诚的语言来向天下表示自己的过错和诚心诚意的悔改之情。诏书发出后,即使是武夫悍卒,也没有不感动得流泪的。有识之士由此还知道,叛乱不难平定。
【评议】
对于所谓的正统观念来讲,皇帝是上天之子,是天道的象征,是没有过错的,正所谓老子无过天无过。但同样是正统观念,又认为皇帝是人不是神,和常人一样有错误,皇帝如果知错善改,便是明君。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下罪己诏的皇帝并不多,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皇帝的罪己诏才显得难能可贵。有人说,这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方法,其实,哪一种方法不是在笼络人心呢?问题是,漫长的中国历史证明,人们往往是等待着被笼络,而统治者偏偏不去笼络!
用则满目俊才,弃则满地糟糠
【引言】
俗话说:“洗澡不一定要去江海中,只要能洗去污垢就行;马不一定要是千里马,只要它善跑就行;用人不一定要求贤德,只要他懂得道就行;娶妻不一定要出身高贵,只要她守贞节就行。”为什么这么说呢?用人以才,不用其德,用人以德,不用其才,这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论的。
更有甚者,感叹自己的身边无才,有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水平太低,不能发现和使用人才。
【事典】
鲁仲连对孟尝君说:“您说您重视人才,其实不是这样。”孟尝君说:“那是因为我没有得到人才的缘故。”鲁仲连说:“您马厩中的上百匹马,没有一匹不是身披绣衣、吃精料的,难道它们都是千里马?后宫中的十个妃子,都身穿绫罗绸缎,吃美味佳肴,难道她们都是西施?美女、骏马要用现在的,而人才为什么一定要用古代的呢?所以说,您说您重视人才,其实不然。”
淳于髡对齐宣王说:“古人喜欢马,大王也喜欢马;古人喜欢美味,大王也喜欢美味;古人喜欢美女,大王也喜欢美女;古人喜欢人才,大王却偏偏不喜欢。”齐宣王说:“国家没有人才啊。如果有人才,我也会喜欢他们。”淳于髡说:“古代有千里马,现在没有,大王从众多的马中选出好马,这说明大王是喜欢马的;古代有人喜欢吃大象的胎盘,现在没有,大王从众多食物中挑选出美味佳肴,这说明大王是喜欢美味的;从前有毛嫱、西施,现在没有,大王就从众多美女中挑选丽人,这说明大王是喜欢美女的。大王一定要等尧舜禹汤时的人才出现,才去喜欢他们,那么尧舜禹汤时的人才,也不会喜欢大王啊。”
张敞在《与朱邑书》中说:“饥饿的人吃糟糠都感到好吃,吃饱了的人吃美味佳肴也感到没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有还是没有。从前陈平虽然贤明,必须通过魏无知才能得到任用;韩信虽然有奇才,必须依靠萧何才被信任。所以每个人才的发达都要有一定的时机。如果要等待古代的英才,必定要像吕望那样的人推荐他,那么这些人也不须要通过您来求得重用了。”
《淮南子》中说:“要等待有飞兔这样的骏马才驾车,那世上的人就不能乘车了;要等有西施这样的美女才娶妻,那终身就别想成家。不要坐等古代的英才出现,您只要对现有的人才充分加以利用,那么,手下的人才就足够多了。”俗语说:“美玉做的船和桨,没有渡江的功用;金玉做成的弓弦,没有射箭的功能。因此品德高尚而不善于处理政事的人,不是拨乱反正的人才;温文尔雅而无治理国家才能的人,不是辅佐帝王的人才。”何以见得呢?魏无知把陈平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任用了陈平。周勃和灌婴说陈平的坏话说:“陈平和他嫂子私通,还接受过贿赂。”刘邦责备魏无知,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听说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像尾生一样坚守信约的人,却对战争的胜负毫无作用,陛下会重用他吗?现在楚汉相争,我举荐有奇谋的人才,只考虑他的计谋确实对国家有好处而已。陈平与嫂子私通,接受贿赂,又何必因此而怀疑他的才能呢?”汉王说:“您讲得好。”
宋燕做齐国的宰相,遭到罢免后,回来对他的大夫们说:“有谁愿意跟我去投奔其他诸侯吗?”大家都整齐地站在那里,谁也不回答。
宋燕说:“可悲啊!为什么士大夫容易得到却难以任用呢?”陈饶说:“并不是士大夫容易得到却难以任用,是您不善于用他们啊!您不善于使用他们,士大夫就会愤愤不平,这是您不会用人的过失,您反而责怪他们。”宋燕说:“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陈饶回答说:“士人连三升粮食都领不到,而您养的鸟却有多余的粮食,这是您的第一个过错;园子里的果子很多,后宫的妇女们互相投掷果子玩,而士人却连一个都尝不到,这是您的第二个过错;漂亮的绫罗绸缎堆在屋里都腐烂了,士人却得不到一件,这是您的第三个过错。财物是您所轻视的,而对于死,却是士人所看重的。您不能给予您所轻视的财物,却要求士人们献出他们珍重的生命,这就好比把这些士人像铅做的刀子一样存放着,却要把他们当做干将那样的宝剑使用,这不是太难了吗?”宋燕承认说:“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啊!”
黄石公说:“品行高洁的人,不能靠爵位、俸禄来吸引;坚守节操的人,不能靠威胁来使他屈服。招引品行高洁的人,要注重礼节;招引坚守节操的人,要重视道义。”何以见得呢?郭隗劝说燕昭王的话就是很好的说明,郭隗说:“称帝者与老师相处,称王者与朋友相处,称霸者与臣子相处,亡国者与奴仆相处。如果礼贤下士,虚心求教,那么就会得到强于自己百倍的人才;如果主动求贤、虚心求教但不能持久,那么就会得到强于自己十倍的人才;如果人家主动前来,自己才去迎接,那么就会得到才能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如果高高在上,对人颐指气使,那么就只能得到做差役的人;如果放纵暴戾,动辄打骂,那么就只能得到做奴隶的人了。”这是古代招揽人才的办法。
黄石公说:“吸引人才归服靠的是礼义,激励勇士去死靠的是赏赐。只要明确了礼义和赏赐,所需要的人才就会到来。”何以见得呢?魏文侯的太子向田子方行礼,田子方不还礼,太子很不高兴,对田子方说:“不知道是贫贱的人傲慢呢,还是富贵的人傲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傲慢啦!富贵的人怎敢傲慢呢?国君傲慢就会失去国家,大夫傲慢就会失去封地,而贫贱的人傲慢却不会失去什么,如果不顺心了穿上鞋就走,到哪儿还不是一样的贫贱?”
《论语》中说:“眼力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同样的东西,听力相同的人才能听见同样的声音。同心同德的人没有见面相互也会感到亲近;声音的频率相同,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也会互相呼应。”韩非子说:“志趣相同才会彼此欣赏,志趣不同就会互相排斥。”何以见得呢?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您难道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吗?为什么大家都这样不称赞您呢?”宋玉回答说:“鸟中有凤凰,鱼中有巨鲸。凤凰一飞,冲上九万里云霄,翱翔于太空之中,那笼中的鹌鹑怎能与它一样知道天有多高?鲸鱼早晨从昆仑出发,晚上在孟津休息,那小水池里的小鱼,怎能与它一样知道海有多大?所以不单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鲸,士人中也有与凤和鲸一样的人啊。圣人有非凡的抱负,远远超过一般的人,那些世俗的人,又怎么能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评议】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用则满目俊才、弃则满地糟糠的情况是极多的。盛唐之盛有二,一是锦天绣地,二是满目俊才。无锦天绣地,怎显盛唐之盛,无满目的俊才,又怎得锦天绣地。上面引自《长短经》的事例固然有代表性,但似乎还都不如唐朝名相马周的“发迹”史更能说明唐朝之盛的原因。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天下大旱。有一段时间,唐太宗李世民浑身燥热,坐立不安。按传统的老规矩,认为这一定是朝廷政治出了问题导致的,所以上天才会示警,要求皇帝检查自己是否有什么过错。所以唐太宗便颁布诏书,令文武百官上书,允许畅所欲言,揭露、指责皇帝和朝廷的一切毛病。
对于官员们来说,这是一次显示才干的好机会,于是纷纷上书,奏章雪片般地飞入皇宫。却有一位官员抓耳搔腮,十分为难。原来,这人是中郎将常何。常何是个武夫,虽然官职不小,但没有文化,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对朝政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写不出来,连怎么说也不知道。出人意料的是,唐太宗不久即收到常何的奏章。他知道常何写不出什么来,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还是漫不经心地打开看了,谁知马上被其中洋洋洒洒的议论吸引住了。文章写得极有条理,批评和建议罗列了二十多条,都是很中肯、很有价值的。唐太宗很兴奋,又很奇怪:常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能耐?随即传旨宣常何上殿。
常何也不知是福是祸,见到皇帝十分紧张。太宗问道:“这奏章很好!是您写的吗?”常何心里舒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哪有这个本事!是我的门客马周替我写的。”
马周是山东人。从小孤独一人,贫困潦倒,他曾经流落新丰,在集市上酣饮,但无人能够理解他的才华。前些日子流浪到长安,寄居在常何家中做门客。
那天,见常何在室内发愁,马周便进去问他自己能帮些什么忙。问明情况后,便答应立即代他起草了那个奏章。
唐太宗是个十分爱才的皇帝,连忙召见马周。等了一会儿不见来,非常心急,又一连派出使者催促。马周进来后,同唐太宗进行了一番交谈,唐太宗简直心花怒放,立即让他在门下省任职。后来,马周步步高升,最后成为宰相,名彪史册。常何也因此而得福,皇帝也没亏待他,唐太宗因为他实事求是,让他得到了马周这样的人才,便赏赐给他三百段绢帛。
然而,话又说回来,马周的命运毕竟是个别的,怀才不遇才是普遍的。中唐诗人李贺一生潦倒,他十分羡慕马周,在一首著名的诗里歌咏“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希望自己也能像马周那样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他最后还是在无限的郁闷中赍志而没。
贤妻皇后
【引言】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家有贤妻,男儿不做坏事”。现代人对这句话的诠释是: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看来古今一理,妻子对于丈夫的支持和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事典】
长孙皇后十三岁时与唐太宗成婚,当时年龄很小,不可能对唐太宗有什么帮助。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她被册立为秦王妃,此时就已经开始对唐太宗有所影响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八月,太宗即皇帝位,立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