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育:成就天才的根本(1)

卡尔·威特的誓言(一)

天才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即使并不聪明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良好的教育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19世纪初,德国有一个叫卡尔·威特的人,他是一名乡村牧师。他主张孩子必须从幼儿时开始教育,即使是普通智商的孩子,只要因材施教,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他的观点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鄙夷。

幸运的是,威特的观点得到了好友格拉彼茨牧师的赞同和支持。格拉彼茨牧师因道德高尚而在威特的家乡远近闻名,他与威特是自幼一起成长起来的朋友,可以说他是最了解威特的人。

为了使威特的教育理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接受,格拉彼茨牧师积极奔走为他组织演讲。在小威特出生之前,玛得布鲁特市就有一个探讨教育问题的学会,是由几个青年教育家和青年牧师共同发起组织的,格拉彼茨牧师是该会的会员,经他的介绍威特也加入了这个学会。

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个叫希拉德的牧师认为孩子的天赋决定一切,他断言:“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家无论用什么教育方法来开导和启发都是徒劳。”这种观点与卡尔·威特的意见截然相反,所以立即遭到了卡尔·威特的反驳:“你的观点太片面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还是一个平庸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成才的关键在于孩子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们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是有限度的,天赋不能决定一切。我认为,任何正常的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就一番伟业。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永远坚信并支持这一论断。”

卡尔·威特的这番言论,使他成了众矢之的,遭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反对。面对众人的围攻,寡不敌众的威特只得说:“你们十多个人辩驳我一人,我自然是无法辩过你们。这种辩来驳去的争论即便能分出输赢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咱们不如拿事实来说话。如果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只要他禀赋一般不是白痴,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听到他的提议,其他会员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得意地说:“行,我们等着瞧!”

不久威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但还未等到威特对其着手教育,孩子就不幸夭折了。之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也取名为卡尔·威特,但让人难过的是小威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了,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傻。

父亲老威特悲伤地说:“上天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呢?”对老威特的不幸遭遇,邻居们尽管也劝他不要这么想,不要这么忧伤,但内心里却认为小威特的确是个白痴,有这样一个孩子真是件倒霉透顶的事情。

无论孩子生得如何,天下的父母都不会放弃他们。做为父亲的老威特更不会放弃,他丢掉悲伤的情绪,开始踏踏实实地实行自己的教子计划。起初,面对丈夫的苦心妻子并不看好,说:“这样的孩子无论如何教育都是白费力气,他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老威特有了个不尽如人意的儿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小镇。在聚会上,曾遭到老威特反驳的希拉德牧师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学会的其他会员,并组织他们来验正。经过询问和考察,他们确信小威特确实不是一个天赋非凡的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威特的“特殊”教育下,这个曾经知名的“傻”孩子很快就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他的表现让邻里和亲戚都惊叹不已。当小威特长到五六岁时,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超出了同龄孩子一大截,7岁半时就已远近驰名,小威特的成长奇迹成为当地教育史上的惊人事件。其实这正是老威特对儿子实施了正确的教育计划,使得小威特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业进步神速。

小威特的事情逐渐传遍了全国,国内各行各业的精英带着怀疑态度从四面八方赶来考他,结果没有一个人不对小威特伸出大拇指连连夸赞,这更使他声名远扬。

1808年5月,一个名叫台尔琼斯·兰特福克的教师,他在梅泽堡某学校任教。为了激励自己的学生,他要求小威特和他的学生们比一比。父亲老威特怕这种比较和赞扬会使儿子骄傲自满,颇为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但和往常一样,老威特提出了一个条件,即为了不使儿子有自满情绪,不要告诉他这是比赛,学生们也不要因惊讶于他的才智而当面夸奖和赞美他。得到兰特福克的应允后,老威特才带着儿子小威特来到兰特福克所在的学校。到了学校,兰特福克把父子俩带进教室介绍给自己的学生,并安排他们坐到最后一排。那堂课正好是讲希腊语,教科书是《波鲁塔克》,学生对这门课程都深感头痛。兰特福克提出了很多学生们平时都答不出的问题请小威特作答,让同学们见识小威特的才智,小威特很轻松地应对了兰特福克的所有问题。

随后,兰特福克又让小威特浏览了用拉丁语写成的《凯撒大帝》一书,随即提出问题。小威特又全部毫不迟疑地作了回答。接着小威特按照兰特福克的意思又读了一本用意大利文写的书,他流利的语速,正确的发音,让学生们暗暗惊叹不已。他父亲还用意大利语插话提了几个问题,小威特也都一一作了回答。兰特福克又用法语向小威特提问,这也丝毫没有难住小威特,他就像在说自己的母语一样非常流畅地回答了各个问题。后来兰特福克又考了考他关于希腊的历史和地理方面的问题,尽管提的问题涵盖范围广,但小威特全部做出了回答。最后,学生和老师们更是惊讶于小威特在数学问题上给出的圆满答案。那一年,小威特仅7岁零10个月。

两天后,《汉堡通讯》将小威特的这一事件做了全面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几天前,在本地教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人事件。”

这一报道随即被各地的报纸争相转载。于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这引来了更多的拜访者,其中很多都是当时的一流学者。当小威特顺利通过测试时,他们连连点头称奇,佩服不已,并对外宣布小威特的才智和能力的确非同一般,令人惊叹。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卡尔·威特的誓言(二)

有天赋的孩子是幸运的,但普通孩子也不必沮丧,因为天才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在德国,自古以来尊重学者就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也是德国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小威特的惊人学识传开之后,莱比锡大学的一位教授打算让小威特进莱比锡大学学习。在入学之前,该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要对小威特进行一次考核。刚开始,老威特怕他们乱出考题并没有同意考核。在他见到劳斯特博士后便立即同意让儿子参加考核,因为劳斯特博士并不是老威特所想象的那种人。劳斯特博士是一个深明事理、处事稳重的学者,他极会掌握分寸,并没有让小威特察觉这是一次考试,而是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完成了考核。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他写下了入学证明书。

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小威特在第二年入学。校长居恩博士向市里的权势人物发出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卡尔·威特,年仅9岁就已经具备了18岁成年人所不及的智力和学识。这一切都缘于他的父亲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由此可见,适当的早期教育能使儿童的能力发展到令人咂舌的程度。小威特可以非常熟练地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很多学者听说后,纷纷对他进行考核,无不为其学识惊叹,连国王都对其赞叹不已。他已经具备了人类有史以来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知识。而这一切都是其父教育的结果,因此说,威特博士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亚于其儿子的学识,同样令人惊叹。

后来小威特又连续被很多人考,结果无不令那些人感到吃惊。于是国王让小威特就读国内的哈雷大学或者格廷根大学。

在大学里,小威特将学习、生活和娱乐三者安排得当,可以说他的大学生活是轻松愉快的。一般说来,一个10来岁的孩子和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相当吃力和紧张的,但小威特却恰恰相反,他在学习方面显得很轻松,还经常画画、弹琴、跳舞,进行运动锻炼,自由玩耍,有时还去采集动植物标本。在学习上,除了认真上课外,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和近代语的研究。

1812年冬,也就是小威特大学的第五个学期,小威特已经12岁了,这时他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还发明了非常简便的画曲线工具,他的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当他13岁时,他开始读大学的第六学期,这时他一面致力于政治史方面的学习,又挤出时间写出了一本有关三角术的著作。这本书没有在当时立即出版,而是1815年他离开了格廷根大学到了海得尔堡大学以后出版的。

1813年,国王下达通知说把供给小威特的学费延长到4年。1814年4月,小威特进行了维茨拉尔学术之旅,沿途访问了吉森大学。他受到了该大学教授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该校哲学系的教授们,他们邀请小威特一起讨论了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对他的学术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尤其肯定了他在1812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价值,校长赫拉马莱博士亲自授予了他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又访问了马尔堡大学,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马尔堡大学还宣称如果不是吉森大学抢先一步的话,他们也准备授予小威特哲学博士的称号。

小威特从格廷根大学毕业后,他父亲老威特又开始为他计划今后的出路。如果希望小威特早日成名,最简单省力的办法是让小威特放弃其他学科,专心钻研迄今为止获得最大成绩的某个学科。但如果这样做的话,小威特就只能是某个特定领域的学者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了让小威特获得更广泛的学习,老威特放弃了这条捷径。他决定先让小威特去学法学。一位数学教授得知此事后很不解,他不明白老威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呢?而老威特认为:18岁之前心智还未定型应该学习所有的学科,全方面发展,18岁以后再决定专业方向也不迟。等到了18岁以后,如果小威特喜欢数学的话,那就让他去潜心研究数学。

之后,小威特就进入了海得尔堡大学专修法学,两年后,即小威特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柏林大学任命为法学教授。

小威特任命的教授头衔还未到,便又接到了普鲁士国王派他去意大利留学的赏金。留学期间,小威特无意中发现了但丁文献的神奇性并为之着迷,于是他疯狂地投入了对但丁及其文学的研究。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研究,他发觉国际上对但丁的研究有很多地方都解释不通,存在很多谬误。经过深入研究,1823年,年仅23岁的小威特便写出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此书的公开出版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并为世界对但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小威特深知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的深意:是让他在他国潜心研究法学,学成归国后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他在意大利一直积极热衷于研究法学,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1820年小威特顺利学成归国,并于翌年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法学教授,讲授法学。在那里工作了十几年后,他于1834年转入哈雷大学任教。小威特教授由于知识面广,在他的课上,他还会引入其他领域的知识来丰富该学科,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就这样,他在学生们一年年的鼓掌声中讲学,一直到1883年逝世时为止,享年83岁。

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逻辑数理、音乐、身体、空间、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和存在。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

——霍华德·加德纳

已经晚了两年半

生命伊始,便有了感知的渴望,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尽量提前,越早越好。

达尔文不仅对物种起源研究精深,而且对育儿更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次,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去找达尔文,向他询问一些关于育儿的事宜。

“上帝,多漂亮的孩子啊!小家伙多大了?”看到这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还没等年轻的母亲开口,达尔文就不禁高兴地问道。

“今天正好两岁半。”年轻的母亲诚恳地对达尔文说,“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请问先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才好呢?”

“可惜啊,夫人,您己经晚了两年半。”达尔文惋惜地回答。

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会通过嘴、舌头以及其他感官来探索外界事物。也就是说,生命伊始,人就有了感知的渴望。不少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太小,教育他们就应当选择适当的年龄。然而,殊不知,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