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1)
-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 范湘萍
- 4753字
- 2016-11-29 13:10:06
1.1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美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向:一次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向一战之后的现代主义转向,第二次是从现代主义向二战之后的后现代主义的转向。因此,学者们把20世纪的美国文学艺术史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但英国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1994:949)在《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指出:“这是把人引入歧途的历史,而且过分简略,因为在这个世纪的整个过程中,在小说领域内,现实主义一直经久不衰,而且十分强大,与此同时还不断地引起了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种种争论。”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新现实主义小说”载《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朱通伯译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949页其实,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学史上一直都是重要的文学潮流,并没有因为一战后现代主义的繁荣和二战后后现代主义的崛起而从美国文学的历史舞台消失。相反,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整个国际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有一批作家不再迷恋于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语言文字实验,或执着在自我世界的探寻,而开始直面现实,书写发生在真实世界的人与事。美国小说的创作逐渐回归现实主义,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逐渐开始形成。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得益于许多新现实主义小说作家及其作品频频在多个主流文学奖项中拔得头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中有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唐·德里罗(Don DeLillo),菲利普·罗思(Philip Roth),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等人。他们的作品有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的在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全国图书奖中摘冠,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趋势。
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始于1988年,英国学者、学院派作家、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在为《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撰文时首次使用“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Neorealist Fiction)一词,标志着学界对美国当代小说中这一崭新样式的认可。1991年5月,国际新现实主义文学研讨会在比利时根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ent)召开。1992年,论文集《当代美国小说中的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收录了比利时国际会议的10篇参会论文,由克里斯第安·沃斯利斯(Kristian Versluys)编写并出版发行。1999年,约瑟夫·杜伟(Joseph Dewey)的专著《里根时代的小说:一种现实主义》(Novels from Reagan's America:A New Realism)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的一部力作。杜伟(1999:12)在书中指出:“将后现代小说搁置在现实主义小说对立面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强迫我们选择或是诱导我们认为一种文类的胜利是以另一文类的失败为代价的,或者让我们认为在一种文类(后现代小说)占据优势的过程中,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传统。”这样的逻辑是一种虚伪的感觉。(注:该处译文参照苏州大学博士生佘军的译文,详见《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第7页。)进入21世纪,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2001年,罗伯特·杜兰特(Robert Durante)的专著《自我与故事之间的辩证:当代美国小说中的阅读与故事讲述》(The Dialectic of Self and Story:Reading and Storytelling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2002年,伊利诺伊斯大学学生李素伊(Sue-im Lee)的博士论文《人、事、地:论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Person,Thing,Place:Realism and Postmodern Realism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2003年,克里斯多夫·邓·唐德(Christophe Den Tandt)的论文《实用主义的奉献:唐·德里罗、汤亭亭和詹姆斯·埃尔罗伊作品中的后现代现实主义》("Pragmatic Commitments:Postmodern Realism in Don DeLillo,Maxine Hong Kingston and James Ellroy")这些学术论文的发表传达了英美文学批评界对美国新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的理解和解读。2007年5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美国文学全国会议上,新现实主义小说再次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话题。来自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的学者普遍认为自20世纪70开始,美国小说创作所出现的这一现实主义转向主要“是作家在经历了后现代荒谬、虚无的心理迷茫后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成果。(罗小云,2012:2)”目前看来,国外学界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主要是对这一美国当代小说新样式的定性研究,从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第一次用“新现实主义小说”为其命名,到许多有关现实主义的文学名称的问世,如后现代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历史现实主义等,众多文学名称的问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者们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风格悄然发生的现实主义转向的认可,对它进行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处于持续高涨的趋势。
我国学界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1986年第11期的《外国文学动态》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晓河的译文,题为《现代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1989年,苏光凤(1989:67)在《外国文学研究》第4期发表题为《美国八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的文章,认为80年代以来,“作家们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意识,反映在创作上富有时代特征,超越了个人的思想和感受,不再局限在自己塑造的独立王国中。作品中的人物,敢于思索,信奉荣誉、自尊、正义、勇敢和爱情。充分反映了美国80年代的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当代美国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美国小说“以哲理性为特征的作品日见增多,……明显的趋势是对历史进展和人类命运进行哲理思考(1989:67)。”“趋向于反映现实,出现了一种新的严肃性(1989:69)”“在创作手法上,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交融性倾向,……愈来愈明显(1989:69)”苏光凤对当代美国小说创作变化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突破。之后,程锡麟于1992年在《外国文学研究》第3期发表论文《虚构与事实:战后美国小说的当代性与新现实主义》。随着20世纪末的临近,国内关于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从发表零散的学术论文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1996年5月,刘海平主持的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新编美国文学史”(1996——2002)获批准立项,这对我国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推动。《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还专门开辟一节“新现实主义小说”,介绍罗伯特·斯通、E.L.多克特罗、罗伯特·库费(Robert Coover)、唐·德里罗和盖伊·达文波特(Guy Davenport)五位作家及其作品。1998年,王守仁在《外国文学评论》第4期上发表文章《谈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指出在20世纪“现实主义并没有消亡,而是不断发展、充实、深化”(46)。进入新世纪,有关美国新现实主义的文章数量呈上升趋势,如2000年,郭继海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第3期的《战后美国文学的回眸》;同年,李公昭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与复兴》;2007年,姜涛在《当代外国文学》第4期发表《当代美国小说的新现实主义视域》。除了上述论文,国内关于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专著稀缺,2012年,罗小云的专著《超越后现代——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和苏州大学佘军于同年发表的博士论文《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可算是两部力作。罗小云把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按照不同题材如社会问题小说、政治题材小说、种族问题小说和战争题材小说进行划分,分别对艾利森·卢里(Alison Lurie)的《异国恋情》(Foreign Affairs,1984),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在美国》(In America,2000),埃德加·劳伦斯·多克特罗(E.L.Doctorow)的《丹尼尔书》(The Book of Daniel,1971)等近十几部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剖析。佘军则从小说的题材、主题、人物刻画、叙事特点和批评空间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宏观艺术特色。虽然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研究在佘军的博士毕业论文中被列为专门的一章,但显然无法详细解读美国新现代主义小说中的叙事艺术。而且,叙事学在经历了由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向后,不同叙事流派之间的跨界为学界提出了众多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叙事概念。申丹(2005:203)曾说:“当代是西方有史以来‘叙事’最受重视的时期,也是叙事理论最为发达的时期。”
本研究将结合后经典叙事学“跨文类”、“跨媒介”和“跨学科”的发展态势,聚焦近十几年在重量级文学奖项中摘冠的新现实主义作家及作品,他们中有早已赫赫有名的当代现实主义作家,有原本被批评家打上后现代主义标签,但其后期作品明显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家,更有年轻的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文学新秀,用后经典叙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综合分析与探讨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中叙事结构、话语、修辞伦理等艺术表征,探索后工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美国当代作家的叙事风格,转向关注现实与历史的。
1.2 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渊源和艺术特点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一个艺术流派,新现实主义电影是这一流派最早引人瞩目的艺术形式,“以争取社会进步、民主、平等为思想旗帜,以忠实反映历史的真实和面临的现实为艺术纲领。”(注: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第1143页。)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把拍摄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和辛酸历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政治权利关系,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电影主题贴近生活、拍摄技巧和表现方式逼真生动是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一种风潮,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电影这一艺术门类的发展,而且逐渐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化艺术的其他门类,如文学、绘画、雕刻的艺术创作。
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继承了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真实描写现实的基本原则和作家不对生活、社会、自然做主观意识强入或浪漫主义色彩干预的创作理念,遵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之一威廉·迪恩·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在1872年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所阐述的规约:“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于历史传奇或者感伤的情节小说,它必须表现自己的时代和地区,从心理的层面再现普通人的习俗和行为,运用自己的观察,采取客观的白描叙述手法,”(1994)并且把眼睛聚焦于当代美国的社会问题、种族问题,以及历史、政治或战争等题材,逐渐形成高潮,越来越受到读者、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与此同时,因脱胎于二战之后的后现代主义实验创作主流,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在创作技巧上借鉴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拼贴、内化、散漫、去中心化、调侃等手法,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小说结构更多元,情节更丰富,叙事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