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2

从“我”到“我们”的距离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爱的反义词是冷漠。

冷漠代表着没有热切的诉求、没有行动的热情、没有执行力和成就所带来的满足感,这一点和拖延症很像,拖延症的表现就是双目无神地在电脑屏幕前耗过几个小时后,手头的任务还全无进展。

“爱无能”就是爱情的拖延症,它的发作让剩男剩女一直剩了下去,让激情褪去的夫妻继续凑合着过日子,让原本可以心心相印的人同床异梦,甚至背道而驰。

为了庆祝结婚纪念日,我与妻子选择在我们第一次共进晚餐的餐厅重温一下曾经的美好时光。不一会儿,隔壁桌落座了一男两女,其中一个看上去很是热心肠的女士,把另外两人引入了能彼此对视的座位,自己又一屁股坐在了边座,与那对儿明显初次见面的男女保持着同等的距离,友好而刻意。

不用专门去听,从引见双方的热情劲儿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次相亲。短短半个小时后,男子很礼貌地起身离去,热心女士赶紧挪到了女孩儿的旁边。

“感觉怎么样啊?”

“没感觉。”

“上次就没感觉,这次还没感觉?到底要来个什么样的你才能有感觉?”

“反正没感觉。”

媒人知道了。这又是一次瞎子点灯白费蜡的相亲,索性不说话,狠狠地拿刀切着牛排,埋头吃起来。

我偷偷对妻子说:“如果有一天你对我没感觉了,别跟闺蜜说,我希望我能第一个知道。”

妻子说:“如果有一天我对你没感觉了,我才懒得搭理你提这事儿。”

我俩有点不顾场合地笑了起来,余光还看到热心女士从一块块牛肉中抬起头来,朝我们这个方向白了一眼。

心如鹿撞的时候,知道这是遇见了真命天子,比如灰姑娘和王子;就算感觉对方有些讨厌,两人也有可能终成眷属,比如韦小宝和曾柔。怕只怕对对方没感觉。

来时不厌、去时不念的人当不了爱人,可怕的是,很多人在追爱的路上碰不到什么“有感觉”的人,久而久之,甚至把追爱这件事本身都放下了。

没爱人的时候,对寻找爱漠不关心;有爱人的时候,对培养爱毫无热情;爱情遇到问题的时候,搁置问题,跨过问题,压抑问题,否认问题,唯独不解决问题。分享这份麻木的人,仿佛在进化的过程中,继尖牙利爪之后,爱与被爱的能力也要逐渐消逝了。

在一个看上去年轻人大都崇尚着快节奏、高活力、满心热情与意气风发的时代,一提到爱情,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的很多人,瞬间变成了霜打的茄子。从动不动就伤怀的情感怀旧,到面对爱情时主动或者被动选择的死气沉沉。对很多人而言,在鲜活亮丽的生活表象之下,悸动的心早就荡然无存了。

一般朋友们吃饭,其实聊第三方的“八卦”最安全,因为它不触及任何一个与座者的灵魂深处。看似嘻嘻哈哈地聊着些秘辛与隐私,反而恰恰是每个人给自己心理设了防的具体表现。一旦结结实实地聊到了严肃的爱情,就突然变成了喧嚣社交场合中的异类,这也是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对爱的刻意回避——人们不愿意触及他们自认为并不擅长的事物。

总体上讲,爱情是一个还算美好的事物。在经营得当的情况下,它给人带来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总体上讲,人又还算是一个懂得追求幸福的物种。人追求着安全的环境、情感的联结、良好的社会关系与集群地位。

可是追求幸福的物种在今天却对堪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望而却步,尽显“爱无能”的心理疲态,这看上去矛盾非常。

究其原因,未必是受过伤,有的人不曾被爱情伤过却也唯恐避之不及;未必是怯懦,有的人并不是“不敢”,而纯粹是“不愿”去面对爱情;未必是高处不胜寒,女神和男神们未必真地那么认可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太现实的缘故吧。

也许是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的一个做金融的朋友在谈恋爱之前,每次聊起爱情就要聊“情感投资回报比”。他时时刻刻担心在被卷入一场亲密关系过后,投资回报比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在我看来,他面对一件尚未发生的事情,做出一家之言的评估,着实阻碍了自己的脚步。在还没有爱之前,就给自己的爱做足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假设,一旦勉为其难地有了一段爱情,就用“果不其然”的眼光套用曾经的预想,又觉得这份爱这样或者那样地控制了自己,并辜负了自己。

没爱的时候远离爱,有爱的时候逃离爱,这就是对“我”这个单一身份的错误沉湎,也是追爱拖延症的典型表现。

走不出“我”的人是被爱情以及自己对爱情的错误认识所控制的可怜人,而迈进了“我们”的人却是能够用方法与技巧控制爱情的成功者。前者就像跳交谊舞时总踩到对方脚的人,连声道歉后逃离舞池再不愿尝试;而后者是一个舞姿优雅、脚步轻盈、能带给舞伴良好感受的人。有的人一跳舞就犯怵,而有的人不跳舞就难受。

这段舞就叫爱情。跳这段舞的舞者水平如何,稍加观察就立判高下,但总结起来到底差距在哪里,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好在心理学界对于这一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科研工作,科研成果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线索。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阐述了构成稳定爱情的三个要素——亲密、激情和承诺。

而在我看来,爱无能者的情感冷漠与爱情享受者的热情投入之间的差距,恰恰是从个体在亲密、激情和承诺的表现上体现出来的。

亲密:良好感觉体验的基础

在身体上接受对方,与在心理上接受对方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必要反感合理的肢体接触。大城市里的很多人,除非礼节性的握手以及挤地铁,否则绝难与人有所肢体接触,一年来触摸自己最多的人恐怕是安检人员。更有甚者,揣测着世人都有一双咸猪手,极度介意和他人产生身体上的触碰,于是选择面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冰山美人可能看似冷峻,实则热情,倒也不至于招惹到谁。关键是还有不少由内冷到外的纯粹冰山,反感着正常的肢体接触甚至朋友之间合理的亲密行为。

在身体上已经拒绝了他人,又如何能在情感上接受他人呢?

NBA的球员扣进一个好球,不也总要转过身来跟送出助攻的队友狠狠击一下掌吗?就算队友已经不在近旁,也一定要伴以深情凝视地远远一指,做一次隔空的亲密接触才算够意思。

激情:爱的催化剂

很多人以自己的理性和精明为荣,不过在激情四射的爱情中,请允许自己一定程度上摒弃理性。

“爱情”之所以叫“爱情”而不叫“爱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一领域比起讲理来,讲情的效用更为明显一点。对一些失恋的人而言,“要不要把前男友或前女友送的礼物还回去”是一个分外纠结的问题:现在我们不是恋人了,什么东西该还,什么东西该留;还多少,留多少;算不算折旧;这东西我俩一块儿买的是不是要还他一半,等等。这之所以成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在用一种过分理性的眼光——就像做生意或者借贷款一般看待自己的爱情。思考这个问题太缺乏实际的意义,它充满着理性的条条框框,而没有爱情应该有的那种游刃有余。处理这种情况,你完全可以随性一点,甚至任性一点——你想怎样就怎样,可以统统还给前男友或前女友,也可以一股脑全扔掉,甚至找个安全的地方都烧了。你想怎样做都可以,但你唯独不要纠结于这个问题本身,因为在你纠结这事儿的时候,你被你的理性给坑了。

如果只有对爱的审计、精算、评估,而没有冲动、激情、忘乎所以甚至自以为是,那就没有对爱情的控制。

承诺:关系发展的保障

非常多“爱无能”的表现是“爱无力”,而“爱无力”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在于对承诺的逃避。

很多情侣分手的原因是在于其中一方的逼婚,而另一方对“你就从了我吧”不堪其扰。诚然,逼人就范与情感绑架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对承诺的恐惧是嵌入“我们”的一个重要关隘。不畏亲密、足够激情、却惧怕承诺的人群恰恰成为了一夜情土壤滋生的推手与主要消费者,爱也是讲究可持续发展的,恋人关系往往是通过告白或者仪式性的行为确立的,但是这种关系的养成是需要资源与灌溉的。

而培养爱情的重要资源便是承诺,从“下班回来买颗白菜”到“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都是依托或大或小的承诺从而对亲密关系进行培养。金婚的老夫老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身体力行的亲密与激情,而靠的是对承诺的坚守,当爱情的发展到了最终阶段,亲密不再,激情褪去,维系着真挚情感的只有韧如丝般的一线承诺。

爱情是段双人舞,这段舞别人跳着看上去赏心悦目,自己跳起来却未必得心应手。从初入舞池的“恋爱无能”到舞姿翩翩的“游刃有余”,从对爱的冷漠到对爱的投入,距离其实就在三个舞步的掌握水平上——亲密、激情与承诺。

那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抽象距离的存在呢?是当下这一盛产“剩斗士”的独特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