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礼仪和风俗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念,就是仁义道德,也有自己系统的文明礼仪,还有源远流长的风俗习惯,礼俗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礼俗。古代礼俗比较繁复,我们在这里,选取了某些基本的方面,作简单的介绍。

什么是“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完美的道德,《朱熹集注》释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仁的内涵可谓博大精深,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友爱、尊重和帮助。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也曾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还对子贡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与人交往要相互尊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可见,“仁”的含义博大精深,无论是“仁者爱人”,还是“克己复礼”,甚至恭、宽、信、惠、智、勇、忠、孝、悌等传统美德,都囊括在这一字之内。“仁”已经升华为一种道德的极致,成“仁”、成“圣”是儒家的最高追求。

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仁政”说:强调以仁政统一并治理天下。孟子曾对梁惠王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又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指称王。孟子认为施行仁政能让国富民安进而称霸诸侯,力倡上位者施行仁政,即实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与法家严刑峻法的“霸道”相对,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什么是“义”

“义”,“五常”之一,属于传统价值范畴。《中庸》曰:“义者,宜也。”《朱熹集注》释曰:“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意思是,义就是遵循内心的道德约束,去做正确的、合适的事情。孔子提倡“见得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将“义”作为个人思想行为的重要标准,这一观念深得后人赞赏,作为儒家“五常”之一被继续发扬光大,又随之派生出“忠孝”、“仁义”、“侠义”等。例如关羽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义”之典型——他对刘备忠心耿耿,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华容道上又能念及旧恩义释曹操,他在官方和民间的地位因此不断上升;而诸葛亮既是“智”的代表,又是“义”的楷模——他在刘备逝后尽心辅佐幼主刘禅,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如,水浒群豪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侠义之士比比皆是。他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义举就是对“义”的最佳诠释。“义”虽诞生于封建社会,被统治者大力提倡,但它耀眼的光芒早已冲破了时代界限。

什么是“礼”

“礼”,“五常”之一,属于传统价值范畴。它最初是祭神的仪式,后来泛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以及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礼”涵盖的范围很广,大至祭神、宫寝、服饰、仪仗、车马及婚丧嫁娶,小至一举手、一投足,在“礼”中都有具体规定,以维护等级秩序。据说周公奠定了以礼乐治人伦的教化传统,而孔子将之发扬光大,先以礼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有其特定的道德内涵。“礼”对人的视听言动均有严格到近乎繁琐苛刻的规定,像老少皆知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被认为是对人性的摧残、扼杀,颇受诟病。于是,“吃人的礼教”从近代开始享有“盛名”。

“五常”之礼,确实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反过来看,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注定不可能随心所欲,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离不开“礼”的规范。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比如人们越来越注重待人接物的礼节、上下级之间的礼节及社交场合中的礼仪,传统的礼仪与现代文明接轨了。

什么是“智”

“智”,五常之一,属于传统社会价值范畴。这里的“智”不是佛教所说的顿悟,也非普通意义上的聪明才智,而是道德上的智慧,是正确的决策力、思考力和实践力、行动力的统一,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孟子认为“智”即“是非之心”,人只要不断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进而达到很高的智慧的境界。孔子则将“智”和“仁”、“勇”并提,视其为君子的美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明智的人不会困惑,勇敢的人不会恐惧,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三者缺一不可。《礼记•中庸》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即通行不变的道德,可见对“智”评价之高。

什么是“信”

“信”,五常之一,属于传统价值范畴。“信”,诚实,不欺骗,被儒家视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孔子教授弟子时总是“忠”、“信”并提,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人如果没有“信”,就像牛车没有套牛的横木,马车没有套马的横木,车子怎么能行走?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一条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即,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了吗?“信”还被孔子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层面上,他认为,在“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间,“取信于民”是首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会饿死,但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而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就无法立足了。不仅儒家有诚信以立国的观念,法家等亦然,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南面立木,下设黄金”,首先就要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只是相对于法家的物质诱惑,儒家更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信”位列“五常”,从此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公德。

什么是“孝”

“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包括尊敬、扶养、顺从、送终、守灵等。孔子始终将“孝”作为其人生哲学的基点,他曾这样解释“孝”的具体内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父母始终要以“礼”相待,生养死葬概莫能外。孝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其时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孝”字。孝的观念随着西周宗法制的建立不断加强,孔门弟子以“孝”为仁之本。

中国人重孝道,还有深刻的宗教根源在内,因为古人相信灵魂不灭,先祖的在天之灵能保佑或降灾于子孙。

到了汉代,统治者力倡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官员选拔“孝”字当头,如选拔科目之一的“孝廉”。此后,历朝历代纷纷制定各种制度以确保这一道德规范的实行,例如,至亲亡故要奔丧守孝;如果不孝,轻者受到舆论谴责、唾弃,重者会被定罪,接受严厉处罚。古代流传下来的像《孝经》、正史中的《孝义传》及《二十四孝》等,记载的都是孝子孝行,大多数至今仍值得学习,不过,像“卖身葬父”、“卧冰求鱼”,乃至为了尽孝而杀死亲子等故事,在今天看来显然是不能效仿。

尽管如此,“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深入人心。虽然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孝”的观念在现代有所变化,但像祭祖、戴孝、守灵、中秋和过年讲求合家团圆等观念,仍然作为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什么是“悌”

“悌”,儒家伦理范畴,指敬爱、顺从兄长,常与“孝”并称为“孝悌”,《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可见,孝悌本为一体。“孝”的产生是为了维护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封建宗法关系,因而极受儒家重视。《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避免冒犯长辈和上级的行为出现,由此说明,孝悌是“仁”的根本。

什么是“忠”

“忠”,先秦时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曾子每日三省其身,第一条即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意即,为人做事尽心尽力了吗?“忠”就是“尽己之心”。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关系,成为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韩非子最早把“忠”释为对君王绝对服从,他说,人臣不要称颂尧舜禅让的贤德,不要赞美汤武弑君的功绩,(只有)尽力守法、专心事主,才是忠臣。秦统一全国后,王权至高无上、君王受命于天的思想开始向全国臣民推广,“君为臣纲”、下对上的绝对服从逐步确立。具体地说,就是臣民要对君主崇拜尊敬、忠心不二、绝对服从,必要时还要主动献身等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忠”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对君王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时代早已湮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儒家之“勇”

世人多以为儒者便是皓首穷经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腐儒”、“书呆子”种种带着嘲讽的称呼便应运而生,至于“勇”,在一般人心中离儒生更是相距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一种不怎么美好的误读。

通常所说的“勇”,大致上分三层来讨论,借用孟子的说法便是:“勇德”为贵,“勇气”次之,“勇力”为轻。

先说勇力。古代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射箭技术,“御”则是驾车技能。射与御都是武略,用于战场。可见早期儒者并非文弱单薄的书生,儒家创始人孔子身材魁梧力能搏牛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勇”绝不仅指勇力,还要有勇气。墨家在先秦诸子中极特别,“墨子之门多勇士”,“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有足够的勇力、勇气,但这只是勇的表现而已,仍未达到最高境界。

接下来就该说说最主要的“勇德”,它指在正义崇高信念的驱动下,所体现出的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孔子不提倡匹夫之勇,又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真正的“勇”,应该是“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

首先是“发乎仁”。《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爱的人一定很勇敢,而勇猛的人不一定仁爱。

其次是“适乎礼”。《论语•泰伯第八》:“勇而无礼则乱。”勇猛的人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就会犯上作乱。光有勇是不够的,遵循礼的指引,有勇德,才能成为真正的“勇”。

最后是“止乎义”。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孔子正是深知子路勇猛有余,才会说君子以义为上,教导他用义来约束勇。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简称纲常,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提网的总绳,目是网眼,与纲相对。目对纲是绝对服从的关系,把君主、父亲、丈夫称为纲,自然决定了臣民、儿子、妻子对他们必须绝对服从。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调整和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儒学认为这五条准则是恒常不变的,故称为“常”。

三纲五常联用,始于宋儒朱熹,但其源头则可追溯到先秦。三纲渊源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个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个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个儿子的样子,就是说,君、臣、父、子都要按照礼制的规定,忠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则大大抬升了君主、父亲、丈夫的地位,淡化了他们的职责和义务,而把臣民、儿子、妻子置于绝对服从的地位,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这种等级秩序神化为根据天意制定的根本法则。五常渊源于孟子的“仁、义、礼、智”,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认为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统治者如果认真实行,就一定能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和支持,扩大领土疆域,使百姓安居乐业。尽管常常被后人抨击,但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并且作为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君子的行事准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孔子坚持的处事原则。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曾对学生说过,他所有的主张都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所有学生都不理解这个原则,除了曾参,他说,这就是“忠恕”。正如上文孔子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忠恕”之道的表现之一。

对应此原则,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喜欢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不要用来对别人。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从此入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该原则到现在仍具有生命力,主要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才可能使问题得到更妥帖的处理。

什么是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具体的做法就是,不符合礼的事情,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由此可见,“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方法。历代学者都承认这是儒家的一种紧要切实的修养方式,然而对其含义的理解却颇有分歧。“克”,克制,也有“战胜”之意。朱熹《四书集注》:“仁者,本心之全德也。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全德复全于我矣。”“克己”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而这里的“礼”已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宋儒所说的“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克己复礼”的内涵至此被大大扩展了。朱熹认为“仁”是内心完美的道德境界,其实也就是“天理”,因此“仁”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天理。

古代的世袭制

传说尧退位后,传位给贤人舜,舜退位后,传位给贤人禹,这种传贤的制度,就叫禅让。后来,夏禹退位后,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传位制度便由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

商代王位的继承,是兄死了传给弟,没有弟,然后才传给子。周代的王位是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各子,就分封为诸侯。自周代开始,以后历代,都沿用了王位传嫡长子的世袭制。

士是指哪些人

士是我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商周和春秋时,在贵族阶层中,士的地位是很低等的。在周代,天子下面是诸侯,诸侯下面是卿大夫,卿大夫下面才是士。

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担任卿大夫的家的官职的,就是士,所以士也往往称为家臣。

士有武士和文士两种,春秋以前的士,大致是武士,春秋以后,就由武士逐渐演变成文士了。再后来,士成了统治阶层知识分子的一个通称。

男子的成年礼——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要举行一种成年仪式,这种成年仪式,就叫冠礼。

古代的冠

据说在氏族社会里,无论男女,到达成年期后,都要参加一种叫做“成丁礼”的礼仪,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这种“成丁礼”,到了周代,就发展成了冠礼。

周代贵族男子举行冠礼的年龄是二十岁,主持冠礼的是男子的父亲,举行冠礼的地点是在宗庙。举行冠礼前,先要选定加冠的日期、参加冠礼的宾客。行礼时,由来宾为男子加冠三次。

冠礼是很重要的。据说一般的士子,如果成年时不加冠礼,就会跟重要的官职无缘;帝王不加冠礼,就难以执掌国政。

女子的成年礼——笄礼

古代的笄

古代男子成年有冠礼,女子成年时,也有女子的成年仪礼,叫做笄礼。古代女子举行笄礼的年龄是十五岁。笄是簪子的意思。所谓笄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再用簪子,把头发簪住。举行过笄礼,就表示女子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笄礼的内容和冠礼比起来,要简单容易得多。

婚姻的六礼

婚姻在古人看来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故君子重之”,所以相应就有比较隆重的礼节。古代婚姻中,一个很重要的婚姻礼节,就是六礼。所谓六礼,就是婚姻完成过程中,所经历的六道手续,这六道手续是:

1.纳采。所谓纳采,就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提亲顺利后,男方主动向女家送上一点小礼物,表明心迹。

2.问名。所谓问名,就是男家向女家问清楚女方的名字,然后拿着这个名字,回去进行占卜,看结果是吉是凶,这次婚姻是否合适。问名时也要送礼。

3.纳吉。所谓纳吉,就是男方在经过问名、占卜,占得吉兆以后,把吉兆报告给女方家,表示这桩婚姻合适。纳吉也要送礼。

4.纳征。所谓纳征,就是在订婚后,男家向女家送上布帛等比较贵重的聘礼,表示婚姻就这样定下了。

5.请期。所谓请期,就是男家选定结婚的日期,然后报告给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

6.亲迎。所谓亲迎,就是迎亲,男子亲自下到女家,把女方迎娶过门。亲迎是六道手续中的最后一道,亲迎完毕,表示婚礼就算完成了。

丧葬

丧葬礼仪,是古代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丧葬礼仪,是了解古人思想、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我们在这里,主要从丧和葬两个重要的方面,简单谈谈。

执绋、挽歌

送葬的时候,有一定的规矩。其中一种叫做执绋。所谓执绋,就是送葬的亲友要帮忙拉灵车。后来,人们在出殡时,在送殡人行列的左右两边,一左一右拉上两根带子,这就是执绋的遗制。

送葬时,还有一种仪式,就是唱挽歌。据说原先挽歌就是由挽柩者唱出来的,以表达对死者逝世的沉痛哀悼。古乐府《薤躇》、《蒿里》,都是挽歌,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挽歌的某些具体情形。挽歌发展到后来,又演变出挽词、挽联来。挽词是生者哀悼死者的词章,有多种形式,包括诗、文、歌、词等,一般都是韵文。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

殉葬

古代有殉葬制度。所谓殉葬,就是死者埋葬时,用活人或者器物从葬。用活人殉葬,叫做人殉。殷代人殉很盛行,天子死时,用来陪殉的奴隶,少的时候有数十个,多的时候,甚至达到数百个。将军或者大夫死时,殉葬的奴隶多的时候有几十个,少的时候也有几个。周代和周代以后,这种残忍的人殉风气,才逐渐衰弱了下来。

殉葬除了用活人,还用器物。后世人殉风气衰落后,主要就是用器物从葬。从葬的物品各种各样,包括玉制、骨制的装饰品,青铜制作的各种器件,等等。一般而言,贵族的从葬品都比较多,而且精致漂亮。也有一些从葬品,是专门为从葬而制作的,这种专门制作的从葬品,叫做明器。

坟和墓的区别

《礼记》上说:“古也墓而不坟。”意思是说,古时人的埋葬,只有墓,没有坟,坟是后来才有的。殷代和西周、东周时候的墓,还是没有坟的,后来,一方面是为了给墓树立一个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盗墓贼盗墓的困难,保护墓的完整,这才在墓上筑起了坟堆。此后,墓就都有坟了。

宗法

宗法制度是一种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以家族作为中心,根据血统的远近,来辨别和区分嫡庶亲疏。宗法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要辩证地看待。

宗法制度的内容有哪些呢?我们在这里,主要就某些基本的知识点,作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