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编委会
- 129字
- 2020-06-24 14:05:45
中国人的饮食
五谷
古代有“五谷”的说法,但“五谷”是哪五谷,说法可就有分歧了。通常的说法是,五谷指稷、黍、麦、菽、麻。五谷是古代基本的农产品,是古人的基本粮食。
“五谷”之外,还有“六谷”的说法,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比起五谷来,六谷只多了一种稻。稻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在五谷里面呢?原来,水稻本来是南方作物,是到了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我们下面简单说说五谷的情况。
稷——稷就是谷子,脱壳后是小米。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中,稷都是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古人把稷作为五谷之长,以稷代表谷神,谷神和社神(土神)合起来,叫做社稷。后来,社稷发展成为国家的代称。
禾
黍——黍就是黍子,又叫黄米。黍味道较好,在上古时代,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麦——麦分为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种植比较广的是大麦、小麦。古代小麦叫来,大麦叫牟。
菽——菽就是豆。上古时代只叫做菽,汉代以后,才开始叫做豆。
麻——麻指大麻子。麻在古代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也供食用。古人常丝麻、桑麻连说,这里的麻,指的是大麻的纤维,不是指麻子。
馒头
古人原先多是用粮食蒸饭、煮粥或者炒成干粮吃,面食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粉碎技术。汉魏时,面食逐渐增多起来了。后来,人们掌握了酵母菌的生化反应,从而有了发酵的面食。
西晋时,政府规定太庙祭祀,用一种叫做“面起饼”的食物,这个“面起饼”,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馒头”。不过当时的馒头,是带馅的,跟今天北方不带馅的馒头不同,实际上是一种“包子”。
五菜
五菜指葵、韭、藿、薤、葱。这是我国战国和秦汉时,重要的五种蔬菜。
葵——《诗经》上说:“七月亨葵及菽。”诗中就说到了葵。古人把葵尊为百菜之主,可见古代食葵是比较普遍的。唐代以后,葵的种植逐渐减少。明代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葵列入草部,已经不再看成是蔬菜了。
韭——韭就是韭菜,是我国原产。汉代时,人们已经懂得了冬季时把韭菜移入温室或者地窖,进行细心栽培。
藿——藿是大豆的嫩叶。《战国策》中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可见当时的人们,常把藿菜熬汤喝。
薤——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都可以食用。
葱——葱即大葱。
古代食器
“八珍”
“八珍”,在古代原来是指八种烹饪方法。依照汉代郑玄的说法是指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羔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糖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 网油烤狗肝)八种食品(或者认为是八种烹调法)。《周礼•天官•膳夫》说:“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这里的“八珍”成为了珍贵食品的代名词,用这些珍贵食品制作的美食,是只有王侯一级的人才可享用的。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时代“八珍”的内容都有变化。明清时期,有“水陆八珍”,即海参、鱼翅、鱼脆骨、鱼肚、燕窝、熊掌、鹿筋、蛤士蟆;有“山八珍”,即熊掌、鹿尾、象鼻(一说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猕猴头;有“水八珍”,即鱼翅、鱼唇、海参、鲍鱼、裙边、干贝、鱼脆骨、蛤士蟆。近现代又有“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之分。
三牲
古人进行祭祀时,经常用到的祭品是牛、羊、豕。牛羊豕合称为三牲。祭祀时,如果三牲都齐全了,就叫太牢,如果只用羊、豕,不用牛,就叫少牢。太牢和少牢的区别,是有没有牛。古代牛是很珍贵的,作为肉食,一般的庶人吃不起,只有贵族吃得起。古代肉食中,比较普遍的是羊肉。
鱼
我国大约商代时,就有人工养鱼了。古代第一部讲述养鱼的著作《养鱼经》,传说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的著作。
唐宋时,池塘养鱼逐渐普遍化,鱼的品种也在逐渐增加。不少古书上,都对鱼的品种有过记录。《尔雅》记录的鱼的品种有三十三种,《本草纲目》记录有六十种。
古人买鱼图
家禽
上古时,用作食物的家禽,主要是鸡、鹅、鸭。古时有野雁、舒雁之分,舒雁就是鹅,所以古人也把鹅叫做雁。至于鸭,鸭在战国时代叫做鹜,鸭字是后起的字。鸭又叫做舒凫,这是为了和叫做野凫的野鸭区别开来。
羹
上古的羹,据说有两种。
一种羹是供饮用的,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左传》上说:“大羹不致。”这里所说的“大羹”,就是指这种羹。另一种羹,是肉羹,就是把肉放进烹饪器里,添上五味,把肉煮烂。哪五味呢?据说是醯、醢、盐、梅和某一种菜,这种菜并不规定,可以是葵,可以是葱,也可以是韭,不同的羹就用不同的菜。
糖
古人吃的糖,主要是麦芽糖,叫做饴。麦芽糖的制造历史悠久。饴添上糯米粉,就熬成了饧。饴是软的,饧是硬的。古时一般人所吃的饴或饧,就是麦芽糖。
我国用甘蔗制糖,也有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蔗糖制造技术发展较大,已经能够制造结晶的蔗糖了。
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种植甜菜了,但用甜菜制糖,却是直到清代末,才在东北地区开始的。
酒
酒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从地下出土的觚、爵等酒器中,可以窥见,早在殷代时,饮酒的风气就已经很流行了。古人很早掌握了酿酒技术。先秦时代,就发明了用曲酿酒的方法,秦汉以后,制曲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酒的品种不断增多。
酒可以分为自然发酵的果酒、榨制酒(如黄酒)和蒸馏酒(如烧酒)三类。古代一般所谓的酒,是指把黍煮烂了,添上酒母发酵酿造成的酒,不是烧酒。烧酒的出现比这要晚。
从茶的别名看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是我国的特产。
茶在最初,只是作为一种药材使用的,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记载:“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后来逐渐发展成饮料。汉代时的某些地区,茶不但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商品。南人好饮茶,饮茶的风气,很有可能是从江南传开的。三国时,古人饮茶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渐盛,至唐代陆羽著《茶经》,将“荼”字减一画作“茶”。唐宋以后,茶更是普遍化了,成为了家常饮品。
茶,在古代是一物多名。《茶经》问世以前,除了“荼”以外,茶还有多种称呼,如槚(jiǎ)、蔎(shè)、茗、荈(chuǎn)等。唐代陆羽《茶经》美誉茶为“嘉木”、“甘露”,杜牧《题茶山》诗赞誉茶为“瑞草魁”,施肩吾在诗中称呼茶为“涤烦子”;唐代以后,茶的别称逐渐不使用了。
即使是在唐以后,许多文人还是给茶起了很多别号,如五代郑遨《茶诗》赞称茶为“草中英”;北宋陶谷著的《清异录》一书,对茶有“苦口师”、“水豹囊”、“森伯”、“清人树”、“不夜侯”、“余甘氏”、“冷面草”等多种称谓,苏轼为茶取名“叶嘉”,并著《叶嘉传》,苏易简《文房四谱》称呼茶为“清友”,杨伯岩《臆乘•茶名》喻称茶为“酪苍头”;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称茶为“凌霄芽”。
中国最早的厨艺理论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始祖,而厨师的鼻祖就是商朝宰相伊尹。《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他对烹调的论述,堪称烹调艺术的至理名言,虽然古老,至今却仍有参考价值。伊尹认为尽管原料的气味各不相同,甚至有些气味很难闻,但只要能针对它们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都能制作成美味佳肴。
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和水、木、火三种基本材料都是味道的决定因素,其中,水是最基本的因素。而要消除肉本身的腥味、臊味和膻味,控制食物烧煮过程中味道的变化,最后做出美味,掌握好火候是关键。调味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巧妙配合,然而在烹饪过程中添加调料的顺序和剂量都是有讲究的。至于锅中的变化,那是非常微妙的,主要靠的是个人体验,即使是高明的大厨恐怕也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只有精通烹饪之道的厨师才能使做出的菜放久了不腐烂、煮熟了却不过烂、甜而不过分、咸而不苦涩、辣而不刺激、虽然淡却不是无味、虽然肥却不油腻。这些理论的核心正体现了中国菜精细美好、和谐适中的特征,因此千百年来一直为厨师们所奉行。
什么是五味
指酸、甘(甜)、苦、辛(辣)、咸五种味道。一般也泛指各种味道或调和众味而成的美味食品。在佛教中是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者比喻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五时之教。现代科学证明,人确实是共有五种味觉,即酸、甜、苦、咸和鲜。这和中医所认为的五味是一致的。
中医通过问人的所欲五味,可以知病所起所在。早晨起来,若感觉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别表示肝胆脾肺肾的病因在何处。而且,五味都有医疗作用,一般说来,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