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编委会
- 490字
- 2020-06-24 14:05:46
中国历代衣饰
衣裳
古代衣裳的概念跟现在不同。
在我国古代服制中,上衣单独称作衣,下衣则称为裳。如果衣、裳两字连用时,就只指上衣。但是古代的裳,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裤子,古代的裳,样子像是裙。衣和裳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穿在上面的叫衣,穿在下面的叫裳,这样叫是为了取象天地,因为天玄地黄,故上衣的颜色尚玄,下裳的颜色尚黄。古代的布面一般都很狭窄,所以做一件下裳常常得用好几幅布横拼缝制连接起来,形状如同腰围。裳又可称为帬,在汉代以前称裳,汉代以后则常常称为帬。
据考古发现,黄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缝制上衣下裳了。如今我们还用衣裳来泛指衣服。
衮冕
衮冕,是衮衣和冕冠的合称,是古代天子王公穿戴的礼服,早在西周时就已经有专门关于衮衣和冕冠的定制,并为历代所沿用。
天子和最高级官员所穿的礼服,叫做衮。在衮的上面,据说绣着蜷曲形的龙,表示尊贵。后来,从衮发展出了龙袍。衮衣上绣着蜷曲的龙,故又称为“龙袍”。此外衮衣上一般还绘制有日、月、星、山、火、黼、黻、华虫、藻纹等图饰。这些图饰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日月星辰表示其照临之意;山取其仰望之意;用火来表示明亮之意;黼为斧形,取其金斧断割之意;黻为亚形,取其臣民背恶向善之意;藻纹、华虫皆取其文采。
古代的冠冕头像
冕是最尊贵的礼冠,天子诸侯一般也只有在如祭祀、登基等特定场合下才会佩戴。冕的冠顶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前后有垂旒,旒以玉珠穿成,垂旒的珠子数目的多少因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别。通常天子垂十二旒,诸侯以下各有差异,其中等级最低的仅垂二旒。这种冕式为历代王朝沿用。
冕是黑色的。在冕的上面,有一幅长方形的板,叫做延,下面戴在头上。在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小的圆形的玉,叫做旒。天子的冕上,共有十二道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诸侯有九旒,上大夫有七旒,下大夫有五旒。
到魏晋之后,冕才成为帝王的专属,其他人不得僭越佩戴了。除了帝王之外,其他人都不可以戴冕了,所以“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说:“万国衣冠拜冕旒。”诗中的“冕旒”,指的就是帝王。
冠
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就是冠。古人是蓄发的,头发长了,就用发笄绾住发髻,然后再把冠加在上面,把头发束住。
早期的冠,只有冠粱,冠梁不是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看,冠梁就像一条弧形的带子一样,从前到后,覆着在头发上。上古的这种冠,结构比较简单,不能把头顶全部盖住,这是跟后世的帽子不同的地方。冠圈两边,有两条小的丝带,叫做缨,缨可以在颔下打结。秦汉以后,冠梁逐渐加宽,冠的名称、形状和制作,都有了很大发展。
弁
弁的地位次于冕,也是古代一种比较尊贵的帽子。
弁分成爵弁、皮弁。皮弁是尖顶的,好像后世的瓜皮帽。皮弁的制作材料是白鹿皮,在鹿皮和鹿皮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小玉石,看上去就像是一粒粒星子,闪烁漂亮。《诗经》中说:“会弁如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色如雀头,赤色,略微带点黑色。
笄、纮、瑱
笄是古人插头发用的物件。
古人戴冕或弁时,往往要用一根比较长的笄(不同于发笄),横插发髻,使笄穿过发髻,从而把冕或弁别在髻上。别完之后,再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小的丝带,丝带绕过颔下,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小小的丝带,叫做纮。纮和缨是不同的。
在笄的两端,此外还各有一条丝绳,叫做紞,从紞下垂下一颗玉来,这颗玉叫做瑱。因为两颗瑱垂下的位置,正好对着左右两耳,所以瑱又叫做充耳,或者塞耳。
巾
古代贵族带冠,庶人戴什么呢?
和贵族不同,古代普通的庶人,是没有财力制置冠弁的,另一方面,由于冠弁是尊贵的象征,贵族也不会允许庶人使用。《释名》上说:“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戴的是巾。庶人的巾,起初可能就是劳作时,用来拭汗的布,一物两用,也可以裹在头上,当成帽子用。《玉篇》上说:“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透露的就是这个意思。
汉代时,头巾还在庶人和隐士中间使用。
帻
帻是包头发的巾,起初也是庶人戴的。庶人帻的颜色,一般是黑或青,从帻的颜色出发,秦代把人民叫做黔首(黔就是黑色),汉代把仆隶叫做苍头(苍就是青色)。
后来,贵族也开始戴帻了,这主要是因为帻可以压发定冠。这种帻前面较高,后面较低,中间露出头发。贵族免冠后,就露出帻来了。
此外,还有一种有帽顶的帻,这种帻比较正式,戴这种帻,就可以不再戴冠了。帻本来是覆盖额头的,如果露出前额,就叫做岸帻,表示洒脱不拘礼节。《晋书》上说谢奕“岸帻笑咏,无异常日”,这里的“岸帻”就表示谢奕洒脱不拘礼节。
绅、鞶
古人使用的带有绅、鞶。
绅是一种是丝织的大带,鞶是一种皮制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古书上所说的“搢绅”,指的是官员上朝时,把手中所执的手版(笏)插在带间,后来,“搢绅”就成了仕宦的代称。绅又特指束衣后,余下的下垂的那部分大带。
至于鞶,则是用来挂戴玉佩等饰物的。
佩玉
玉是古代的贵物。《礼记》上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可见古时佩玉是很普遍的。玉是怎么装饰衣饰的呢?
古时的礼服,据说有两套佩玉,两套佩玉是相同的,人在腰的左右两旁,各佩戴一套。每套佩玉的上端,是一枚弧形的玉,叫做珩,珩的左右两端,分别悬挂着一枚半圆形的玉,叫做璜,璜中间缀有两块玉,叫做琚和瑀。在两璜之间,还悬挂着一枚玉,叫做冲牙。两璜玉和冲牙挨得很近,当人走路时,两璜玉和冲牙相互发生碰撞,铿锵铿锵地响着,声音清脆动听。
左衽
衽,就是衣襟。在上古时代,人们的上衣大多数为交领斜襟,衣襟向右掩,称为右衽;衣襟向左掩,也就相应地称为左衽。右衽是古代华夏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传说黄帝在制作衣服时,交领右衽,大意为用左边那片衣襟遮掩包住右边那片衣襟,这样衣服领子的样子看起来就像字母y的形状。在中国古代服饰礼仪习俗中,只有尚未开化的蛮夷才穿左衽,显示出华夷有别。因此“披发左衽”往往指不讲礼仪文明的野蛮之邦,如孔子就曾说过一句话:“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现在还都是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掩的未开化的落后民族呀。华夏汉族的发型服饰是“束发右衽”。
深衣
深衣,是古代的一种上衣和下裳相连而合着缝制在一起的长衣。据《礼记•王制》记载,深衣在传说中的有虞氏时代就产生了。人们根据相关文献及考古推测,深衣应该是秦、西汉以前较为普遍流行的服饰。
深衣的上衣一般用四幅布,把左右连缝为一体,然后取横中线折叠为前后两幅。下裳用布六幅,每幅布都用刀交解裁之,使一头狭窄,一头宽,狭头在上,宽头在下,则适合上衣的腰缝,这样前后合成十二幅布。深衣的长度一般到人的脚踝处,这样的长度就不容易被泥土粘污。
深衣是当时社会的常见的服饰。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士庶军旅等都可穿着深衣。
深衣
弁服
“弁服”是古代的王公贵族所穿的级别仅次于冕服的一种礼服。弁服制度始自夏商周三代,上自天子下至士都可以穿戴。弁是比较尊贵的冠,有用白鹿皮制成的皮弁、没有垂旒形制像冕的爵弁、用熟皮制作染为赤色的韦弁三种。皮弁搭配白衣白裳穿戴;爵弁搭配玄衣缥裳穿戴,用作助君祭祀、迎亲等场合;韦弁则搭配赤衣赤裳穿戴,用作兵事。
品服
品服又称“品色衣”,就是官吏按品级高低所穿的规定服色。古代官制把官级分为九品,一般有品级的官员称为品官。品官的等级不同,其品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以区分尊卑。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员讲究门阀等级,“品色衣”就是在此时出现的。到隋唐以后,品色衣逐步发展且演变为官吏常服。唐朝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穿紫色的衣服,佩带金玉带;四品官穿深绯色衣;五品官穿浅绯色衣,带金带;六品官穿深绿色的衣服;七品穿浅绿,带银带;八品穿深青;九品穿浅青,带瑜石带。以后历代官员的品服虽有些变化,但基本上都以紫、绯、绿、青四色来定官品高低,并形成了相应的制度。
霞帔
霞帔,是明清时期后妃、王公大臣的诰命夫人所常穿礼服的一部分,类似于现在的披肩。帔子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得名于隋唐时期,宋代时霞帔变成女子礼服的一部分,也成为女性社会身份地位一种标志;明代时发展成为“霞帔”。因为它的形状如同彩带,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可以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着金玉制成的坠子,美如彩霞。本来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后来平民的女子在出嫁时也可穿戴霞帔。命妇的品级不一样,霞帔的颜色和图案纹饰也不同。如一、二品命妇的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是长尾山雉),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绣缠枝花纹。
在福建南宋黄升墓中出土有宋代霞帔的实物,其形制是两条绣满花卉纹的细长带,长带尖角一端相连,形成“V”字形。穿用的方式,是将两条长带搭在肩头,在颈后以线相缝连,而尖角一端垂在身前,下坠一个金或玉的圆形“帔坠”作为装饰。这样的霞帔是宋代内、外命妇常礼服的一部分,如《宋史•舆服志》所记:“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这里所谓“常服”并非指日常服装,而是在国家大典之外的各种礼仪场合所应着的正式礼服。
襥头
襥头,又称作“折上巾”或“四带巾”。它是裹发巾中的一种,因为它是用黑帛向后幢发,俗称为“幢头”。襥头是在东汉幅巾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在北周时形成定制,隋唐之后广为流行。
襥头
襥头的佩戴最为普遍,形态多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变化也最大。从最初的裹发巾一直演变为后来的纱帽,完全脱离了巾帕形式。不同样式的襥头也代表着人们的不同身份与职业。在唐代的皇家宫廷里有长脚罗筷头,一般的乐舞伎和平民百姓戴有额上两折上举的“折上巾”。宋代制度规定文武百官公服筷头一概用直脚,而仆从、公差、身份低下的乐人,则用交脚和曲脚。在喜庆宴会时更可特别使用鲜艳的色彩,装饰纱帽,称作“生色销金花样幢头”。
裘
裘是古人秋冬御寒的衣物。古人穿裘,裘毛是向外的,这和现在不同。穿裘接见客人,或者穿裘行礼,都是不礼貌的,所以古人就在裘上,多套上一件罩衣,这件罩衣叫做裼衣,裼衣的颜色,通常要和裘的颜色协调,否则就不美观了。
袍
袍也是古人秋冬御寒的衣物,袍即长袄。袍里面铺有东西,据说是乱麻。由此可见袍并不是什么贵重的衣物。袍和裘相比,地位要低,一般人都是没有财力制置裘时,才去穿袍。
汉代以后,袍的品种增多,出现了绛纱袍、皂纱袍等,袍成了朝服,地位就大大升高了。
布衣
上古的布,是葛织品或者麻织品,而非棉织品,这是因为种植棉花的意识和技术,上古人还没具备。古人常常布帛相称,帛和布是不同的,帛是丝织品的总称,由帛做成的衣服价格昂贵,普通庶人穿不起,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后来,“布衣”就成了庶人的代称。
褐
褐是古代一种十分粗劣的衣服,用兽毛或粗麻做成。穷人穿褐,所以穷人被叫做“褐夫”。
屦
屦是上古人的一种鞋子。屦分为葛屦、麻履、皮屦等。葛屦是夏天时穿的,皮屦是冬天时穿的。通常,屦用麻绳编做而成,为了使屦结实,编时要边编边砸。
屦有一个别名,叫做舄。屦和舄稍有不同,单底的叫做屦,复底的叫做舄。屦中垫了一片薄木片的,叫做复舄。复舄因为垫了木片,所以即使不小心拐进泥洼里,也不担心渗湿了。
蹝
蹝是古代的一种草鞋。《孟子》上说:“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所谓“敝蹝”,就是破草鞋的意思。
屐
屐是木屐。屐的下部是比较厚实的木板,前端和后端有齿。《宋书》上说,谢灵运很爱穿屐,他自制的木屐,屐齿是可以活动的,上山时就去掉前齿,下山时就去掉后齿。
纨、绔
纨是古代的精细有光的单色丝织物(绢),是一种珍贵的衣料,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而以细绢制成的团扇,称纨扇,绔,通“挎”,是裤子的初形,就是胫衣、套裤。《释名•释衣服》云:“挎,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纨绔子弟是指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已穿着裤,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古人在绔的外面,往往着有一条围裙状的服饰,那就是裳。衣、裳、绔三者并用,就可以将身体全部遮覆。由于绔都被穿在里面,所以常用质地较次的布制成,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如此之奢靡,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宋史•鲁宗道传》中说:“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