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编委会
- 621字
- 2020-06-24 14:05:47
医学养生
扁鹊
扁鹊(前407年—前310年),他本来的名字叫秦越人,是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人,但也有人说他是齐国卢邑(今山东济南)人,在战国时代,他就是享有盛誉的名医。年轻的时候,扁鹊虚心向其他名医学习,刻苦钻研医学书籍。同时,他仔细收集各种疑难病症,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在后来周游列国的过程中,他积累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运用到许多患病群众的身上,很多病者因为他的及时治疗减轻了痛苦、挽救了生命。因为秦越人高明的医术和为百姓治病的赤诚与神话传说中的名医扁鹊非常相近,因此,赵国人就称呼他为“扁鹊”,后世人也沿用这种称呼。战国时代,扁鹊到过齐、赵等国行医救人,后来当他到达秦国以后,他那高超的技术引起太医令李醯的嫉恨,并因此惹来杀身之祸。
在内、外、妇、儿、五官等方面,扁鹊都极为精通。他吸取前人有益的经验,运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来给患者治疗。扁鹊是个善于总结和思索的医生,通过多年的总结,他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给病人把脉诊断。他曾经把自己行医的心血解集为医学著作九卷《内经》、十二卷《外经》,但可惜的是,这些著作都在历史的动荡中丢失了。扁鹊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继承了远古时代黄帝等先人的医学成果,在自己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积累起宝贵的医学财富,为后代的中医们治病救人奠定了基础,因此人们尊称他为“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扁鹊也成为中国中医的祖师。
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年—219年),他出生在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一说为湖北枣阳),本来的名字叫张机,因为据说他曾当过长沙太守,所以又被称为“张长沙”。
东汉的时候,各种疾病经常大范围地流行,尤其在建安年间,肆虐蔓延的疾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在这种种疾病中,会快速传染的伤寒带来最多的伤亡。伤寒使很多人陷入无比的痛苦,更使得不少人家破人亡。看到这些悲惨的景象,张仲景非常难受,他决定彻底攻克伤寒病症。
当时,中医书上也有一些关于伤寒的记载,但大多都很零散,而对如何治愈伤寒更是没有一种可靠确切的说法。于是张仲景在众多的中医书籍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希望能够吸收前人的有效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张仲景亲自反复试验各种药材,努力找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张仲景逐渐对伤寒症有了深入的了解,他针对不同类型的病症,研究出相应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积累了这些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医疗知识后,张仲景写出了中医史上杰出的巨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理论与著作紧密结合的医学著作,书中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法则。这种法则成为后世的中医们把脉问诊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伤寒杂病论》作为研习中医必须要学习的经典医学著作,成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推崇。张仲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医方之祖”、“医圣”。
华佗
华佗,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另外一个名字叫旉,字元化,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医生。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各地经常大规模地暴发各种疾病。华佗在很多地方行医救人,他那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很快就传遍四方。
作为一代名医,华佗在医学上的成就极其突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麻沸散”给病人施行剖腹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第一次,展现了高超先进的中国中医技术;二、强调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因此鼓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在这种观念下,华佗详细观察自然界中的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势,模仿他们创造出一种叫“五禽之戏”的锻炼方法,来强身健体;极其擅长外科,因为他的技术如此精湛,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很深,运用针灸之法减轻了许多人的痛苦、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华佗像
华佗的医术高超,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解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但他那神奇的医术却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当时的枭雄曹操头疼难忍,特意找来精通医术的华佗治疗。华佗果然名不虚传,很快就把曹操治好。曹操见华佗医术这样出神入化,就想招他在自己手下为官,但是华佗不肯离开民间,于是拒绝了曹操的要求。曹操担心华佗的医学绝技被竞争对手所用,就将华佗关入监牢。在监狱中,华佗曾把自己的医书交给狱吏,希望平生的医学精华能够在后世流传下去。然而,这个狱吏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害怕事情泄露后会惨遭杀身之祸,就将所有的医书都悄悄地烧掉。狱吏的懦弱使得华佗平生的绝学化为灰烬,而这给中国中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是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市)人,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陶弘景经历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曾长期隐居在永嘉楠溪和瑞安陶山,因此又被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兴趣广泛,不仅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医药、炼丹、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研究出大量的成果,如他的著作《肘后百一方》,就是谈论中医治疗学。而在本草医学方面,他的贡献更加突出。
早在汉代,我国的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出版。随后的几百年里,人们逐渐积累了很多用药的丰富经验,这些有用的成果都被汇集在《名医别录》中。在很多年里,《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成为医生治病救人的重要参考,但是这两本书的体例迥然不同,导致有些医疗内容啰嗦重复,有些又泛泛而谈不够系统、详细。长久地潜心研究两本书后,陶弘景结合自己行医的丰富经验,把这两本书汇编成一部,这部书就是《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内容丰富,体例清晰,成为一部优秀的本草学著作。这本书一共记载了药物730种,按照药材的来源和它本身独有的属性,被划分成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等七类。如此庞杂的内容,促使陶弘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把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放在一起,当医生治疗某种疾病时,能迅速地找到许多相关的药物,这就是“诸病通用药”分类法。
《本草经集注》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鉴别和贮存等有记载,这本书扩大了中医本草学的内容,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以后各朝代医生不断丰富发展,到了明代的《本草纲目》,终于到达本草学的一个高峰。
孙思邈
孙思邈(581年—682年),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唐朝有名的道士。孙思邈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但他不愿意走仕途,曾先后拒绝了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的封赐。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成就十分突出:他写作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学书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临床各科的处方六千五百多个,还有传统中医学中的中医、按摩、针灸,成为中医学上百科大全式的医学佳作;在著书写作的理论以外,孙思邈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获得了很多珍贵而有效的经验,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为了让孕妇临产时能平心静气,他认为孕妇的住所应该干净宁静。给婴儿喂奶要按时定量,不用给婴儿穿太多衣物等。就是在今天,这些实用的医学知识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思邈不仅医学才能特别出众,而且医德高尚,为人宅心仁厚。他在《千金要方》里,特意写了一篇“大医精诚”,提倡医生要有不贪名、不夺利、只为患者考虑的道德规范。作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医德的规范性文章,里面的内容成为后世无数医生的奋斗目标。
孙思邈还是一个注重养生的医生,据说他50多岁的时候容貌气色、身形步态都像少年一样,引得当时的皇帝唐太宗十分惊讶。而他深刻的理论、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更赢得后世人的称赞,因此都称呼他为“药王”。
《灵枢经》
又称《灵枢》、《针经》、《九针》,是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共九卷八十一篇。自汉魏后,由于长期抄传,《灵枢》出现不同名称的多种传本。直至南宋医学家史崧,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将《灵枢》九卷八十一篇参照诸古书,重编为二十四卷,重新校正,并在书后附加校译及音译,镂版刊行。《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一再刊印,流传至今。
《灵枢经》涵盖内容十分丰富,此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迄今在诊疗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此书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有更为翔实的记载,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说明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深浅、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实用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
简称《素问》。原九卷,早散失,后经修订补编为二十四卷,共计八十一篇。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历代医学家对其不断进行一些补充、修改,到西汉才逐渐完成,所以也有人认为成书于西汉。关于本书的作者,说法不一。书名中冠有“黄帝”字样,但由于黄帝时还没有文字,所以后世猜测它可能是由当时一些不知名的医家集体完成。
《素问》涵盖内容丰富、论证科学,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主,论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及摄生、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甚至已涉及到现代医学中关于人体发育、生理、解剖、治病原则、时间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内容,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强调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其中,书中提出的人体血液是在脉管内不停地流动,而且是“如环无端”的循环状态,这被世界科技史学界公认为是血液循环概念的萌芽。其他如体内各脏器的解剖结构,以及放腹水术、灌肠法、物理疗法等内容,在世界医学史上,都属于首次记载。《素问》问世后,成为当时乃至后世中医学中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
《神农本草经》
又称《神农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对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被誉为中药理论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精练古朴。书中对每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都有详细记载。每味药的药物性味也有详尽的描述。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作了概括。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治疗哮喘、大黄可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被现代科学分析方法所证实。
此书作者不详。因为在我国古代,大部分药物都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也以“本草经”命名。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它借用“神农遍尝百草”的传说,定名为《神农本草经》。其成书年代有多种说法,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而成,又因其中大部分内容反映先秦时期我国药物学的水平,所以一般均认为成书于汉代。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除人体十二经脉以外,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它包括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条经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小腹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它的作用有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作者东晋葛洪,将其原著《玉函方》,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灸法汇编而成。经南朝梁陶弘景、金代杨用道补录,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今本存八卷,分五十一类。
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书中对于恙虫病、疥虫病之类的寄生虫病的描述,是世界医学史上出现时间最早,叙述最准确的,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肘后备急方》中收载了多种疾病,其中很多成为珍贵的医学资料。例如,这部书上描写的天花症状,以及对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十分精确,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书中还对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做了描述,并提出了结核病“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还涉及到了肠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多种疾病,其论述的完备性可以说并不亚于现代医学。另外,对于流行病、传染病,书中更是提出了“疠气”的概念,否认了以往鬼神作祟的说法,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当今来讲,也是十分有见地的。
《千金方》
全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金方》,三十卷。我国古代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编著而成,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二卷,儿科一卷,五官科一卷,内科十五卷(内中十卷按脏腑分述),外科三卷,解毒急救二卷,食治养生二卷,脉学一卷及针灸二卷,共二百三十三门,方论五千三百首。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疗,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并流传到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全书共五十二卷,一百九十余万字,载有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收集医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绘制精美插图一千一百六十幅。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八百八十一种,附录六十一种,另有具名未用植物一百五十三种,共计达一千多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
作者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为当地名医,从小受到家庭熏染,对医学特别是本草学十分热爱。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向有实践经验的农夫、渔人、猎户、手工业者了解,亲自解剖动物、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分析各种药用植物的形态和培植方法。经过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著成不朽的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不仅考证了过去本草学的若干错误,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而且溶入了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丰富了临床实践经验。是对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也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近代科学以及医学影响甚大。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所学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它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们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始终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认为,“阳”对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阴”对人体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如果阴阳不能互相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因此,在疾病的诊治方面,中医主张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病情,如以色泽、声音、呼吸、气息来分辨阴阳,还可以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主张调整阴阳,补其不足。
五行学说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中医用五行构成世界上一切物质基础这一概念来说明人体的构成和运行。主要以五脏配五行,并围绕五脏,把全身各种构造、器官组织等,也都分属于五脏。它们之间通过经络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五行学说把解剖结构到组织、感觉器官、动作、情绪、颜色按五行的属性进行了分类。另一方面,说明了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相互制约,如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
木、火、土、金、水依次为肝、心、脾、肺、肾,形成一个循环,维持人体的运行。同时,它们之间又有互相克制的作用,其相克的顺序依次为木、土、水、火、金。中医正是利用这种关系,来解释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应用它来解释、指导治疗。
气功
气功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健身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目的。主要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静功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增强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动功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按摩、运动操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气功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一般有静坐、调气、行气、服气、练丹、修道、坐禅等内容。原始的气功并没有名称,内涵也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后逐渐得到推广的。
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气功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功通过调节精神,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主要是通过使用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并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同时,气功针灸、气功按摩等传统疗法,也可提高临床疗效,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
针灸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术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代典籍中,详细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表明我国早在秦汉时期针灸经络学说已渐趋于成熟阶段。
针灸术在施治过程中,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有关理论为指导。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等经络理论,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后来人在传统的针刺、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针刺术和灸疗法。如针术有体针、头皮针、面针、耳针,近现代还有电针、水针、激光针等。灸法也有温针灸等不同品种,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点灸等疗法。
针灸图
拔罐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常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罐法,是我国医学遗产之一,最早在晋、唐时代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在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角法记载。所谓角法,是把挖空的兽角角内烧热后,吸附在皮肤上,拔除脓疮的方法。后来,角法所用的动物角,逐渐由竹筒、陶瓷所代替,并演化为近代的玻璃罐、抽气罐。
由于它简便,便于操作,不需特殊训练;并且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腰部肌肉劳损、头痛、咳嗽、气喘、腹痛等许多疾病颇具疗效,所以在民间极受欢迎。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改进,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现代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导引
导引是古代一种养生术和健身方法,相当于现在的气功。它通过调整呼吸和活动肢体达到保健的目的。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将其继承和发展,使之更为精密,将“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作为炼身的重要方法,以达到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1972年—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出土的帛画,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每图式为一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着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其术式除个别人像做器械运动外,多为徒手操练。其中涉及动物姿态与华佗的五禽戏相近。导引法作为我国古代医学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从医疗意义上来说,它充分发挥、调动内在因素,积极地防病治病;从保健意义上来看,它则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朝气,焕发精神。
导引图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传统中医针灸法的一种操作规程。这种理论是说,人体内气血的周流出入,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用针灸治疗时,要注意所刺激穴位的气血流行盛衰的情况,按照这个时间规律来取穴,则会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如果取穴不得法,则会对治疗起到反作用。
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是最具特色的宝贵理论之一。具体方法则形成于金元时期。该法是按照日时干支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为中医时辰治疗学的内容。现代子午流注抗癌疗法也来源于此理论基础,因时、因病、因人、因地准确地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在特定的时间内杀灭癌细胞,恢复患者血气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骨
正骨是古代医学诊治损伤的专科,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也称为伤科或骨伤科。所谓正骨是指用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损伤,也包括同类原因导致的内脏器损伤。
元代的《世医得效方》最早提到“正骨”这个名称,在官方医疗制度中还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到唐代就有了关于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清代的《医宗金鉴》一书中,对正骨这门学问作了系统总结,写成“正骨八法”,包括: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这些手法各具特点,比国外的同类方法要早六百年,是我国中医学上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