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编委会
- 567字
- 2020-06-24 14:05:48
纺织
黄道婆
黄道婆(1245年—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漂泊,以道观为家,从小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勤快聪明。棉花在闽广广泛种植后,黄道婆潜心研究纺棉织布的技艺,后南游学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元成宗元贞年间重返故乡,在松江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扎、压、弹、织”、“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各种织造技术,使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纷纷仿效。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黄道婆
松江百姓感念她的恩德,于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为她立祠堂。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乡人张守中重建并请王逢作诗纪念。明熹宗天启六年(公元1628年),张之象塑其像于宁国寺。黄道婆是我国杰出的纺织家,也是劳动妇女勤奋、聪明、慈爱、无私的代表。
缎
缎是一种利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比较厚,正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又称绸缎、锦缎,俗称缎子。缎有很多品种,经浮长布满织物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织物表面的称纬缎。
根据文献和出土文物记载,缎纹组织起源于汉代,唐以后,缎织物发展成为和罗、锦、续、纱等并列的丝织物。宋元之后,不仅有五枚缎和各种变则缎纹,八枚缎也开始被大量应用。
大约在宋代,缎纹组织流传到欧洲。
缎地由于组织点浮线长,故织物质地柔软而有光泽。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是丝织品中最华丽的织物之一。中国著名传统缎织物品种有透背缎、捻金番缎、销金彩缎、暗花缎、妆花缎、宋锦缎、闪缎等多种。可做旗袍、被面、棉袄等。其特点: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故乡色彩。
松江布
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生产的棉布。松江府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在今上海市境内。宋代,棉花栽培从岭南逐渐传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松江气候、土壤适合棉花生产,棉花种植迅速得到推广普及。元朝元贞年间,劳动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带回先进纺织工具和织棉技术,使纺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效率大为提高的生产过程,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经过明朝植棉业的进一步推广,织棉技术的发展,松江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松江棉布在全国声誉鹊起,产品行销全国,且远销日本和朝鲜,有“衣被天下”之称。
松江棉布质地优良、图案美观,被世人誉为松江美布。松江棉布比较著名的有四种:三梭布、番布、兼丝布、药斑布。三梭棉布幅宽三尺余,光洁细密,比普通白棉布价格高出一倍以上,成为一方特产。番布质优价昂,能织出龙凤、斗牛、麒麟等图案,“一匹有费至白金百两者”。常常被当做礼物送给朝廷大臣。
云锦
盛产于南京,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中技艺成就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提花多彩丝织锦缎。它因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
云锦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过去只在南京官办织造局中生产,其产品也仅用于宫廷服饰及赏赐近臣,清代在南京设立了“江宁织造署”,晚清以来,行业中根据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花纹绚烂如云等特点,称其为“云锦”或“南京云锦”。著名的传统云锦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几大类。
与蜀锦和宋锦用彩色丝线配置不同,云锦则大量采用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以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其纹样是用表示尊贵或吉祥的禽兽、花卉、草虫作为主体,各式云纹作陪衬,云纹有行云、流云、朵云、片云、团云、回合云、如意云、和合云等多种变化纹。正是这些模仿自然界奇妙的云势变化,再加以艺术加工的云纹,使云锦图案达到了繁而不乱、疏而不露、层次分明、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结构严谨、风格庄重、色彩丰富多变。现代云锦在继承明、清时期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发展了雨花锦、金银锦、菱锦、装饰锦及台毯、靠垫等许多新品种。
四大名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很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是指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州盛产丝绸,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绣品。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
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以日用品居多,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色彩鲜丽。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配色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也不乏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的日用品。
缂丝
又称“刻丝”,是一种以生丝作经线,以各色熟丝作纬线,平纹制织纬显花的传统装饰性丝织品。缂丝在海外还有其他名称,如“缀锦”、“缀织”、“织成锦”等。
缂丝的织造与其他织物不同,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一般织物花纹为规则变化,其纬线必通过全部之经线。而缂丝每一件所织的内容图形及设色,都没有重复及相同者。其设色纬线仅通过图形部分经线,然后再回转;未通过纬线的经线,由其他图形所需的设色纬线来穿越。
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因织造过程极其精细,存世精品极为稀少,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美誉。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
手摇纺车
我国古代所用的纺纱机器。手摇纺车由车架、锭子、绳轮、手柄四部分组成。用手起动,绳轮传动,绳轮的直径视所纺纤维而定,如纺不需牵伸的丝麻纤维,轮径可大一些,纺需要牵伸的棉、毛纤维,轮径可小一些。这种纺车可以根据所纺纱线的使用特点,随意加捻,合出粗细要求不同的丝或丝弦。纺车的手摇纺车除用于纺纱外,还可兼作并线、摇纤工具,故纺车古时也称“继车”和“道轨”。
纺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现在尚无定论。关于纺车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根据湖南长沙曾出土过一块战国时代的麻布,其经纬密度为每厘米28~24根,如此细的麻纱,只有在纺车出现之后才有可能。以此推断,纺车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纺车的结构演变,最早图像则见于西汉帛画和一些汉画像石。汉画像石上纺车的结构,与《天工开物》所载纺车以及近代农村所用纺车相似,说明手摇纺车自出现起,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并沿用至今。
脚踏纺车
古代纺纱机器。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
脚踏纺车
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不详,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资料是公元四到五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1313年,王祯《农书》上记载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证明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在使用。
脚踏纺车是由纺纱和脚踏两部分机构组成。纺纱机构与手摇纺车相似,有三到五个锭子、绳轮和绳等机件。脚踏机构有曲柄、踏杆、凸钉等机件。曲柄装在绳轮的轮轴上,由一短连杆和下边脚踏杆的一端相连,脚踏杆的另一端则和机架上的凸钉衔接在一起。脚踏纺车的动力来自于脚,从而使纺妇将摇动纺车的右手解脱出来,用手操作纺纱或合线。这种脚踏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具。
套染法
层染法的一种,染色方向一致,逐步加染。其工艺原理和多次浸染法基本相同,也是多次浸染织物,利用各种染料之间相互遮盖作用的影响,将织物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获得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用蓝草浸染后,再用黄色染料套染,得到绿色;染黄以后再染红就能得到橙色;染红以后再染蓝能得到紫色。由于颜色的遮盖作用以及染料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不同染料的套染是有规律进行的。以染黄的黄蘖为例,如果先用黄蘖再用其他染料染,黄蘖中所含的小蘖碱会和其他染料反应而失去染色功能,因此,必须先染其他染料,然后再用黄蘖套染。
《淮南子》中说:“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表明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各种染料之间相互遮盖作用的影响。
媒染法
利用某些金属盐作为媒染剂,使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媒染染料色素附着在织物上的方法。《周礼•钟氏》中有关媒染的记载,证明我国染匠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媒染染色过程终端的色泽。古代用两种方式利用这种工艺染色:一种是先浸后媒法,先将织物放在染液中浸渍,而后放入媒染剂使之固色;另一种是先媒后染法,先将织物放入只含有媒染剂的溶液中加媒,而后再放进染料染色。媒染法较之其他染色法的上色率、耐光性、耐酸碱性以及上色牢度都要好得多,但其染色过程也比其他染法复杂。同一种媒染染料,加入不同的媒染剂可染出不同颜色。如茜草,加铝媒染剂得红色,加铁媒染剂得暗紫色,加锡媒染剂得桔黄色。所加媒染剂数量如稍微不当,染出的色泽会大大偏离原定标准,而且难以致染。必须正确使用,才能得到想要的染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