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一般认为,《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所辑录。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儒家文化一直为封建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整、系统的学术专著。两千多年间,只有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此书现存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四百四十四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四十八章,总约一万余字。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材料。

何以书名《论语》,诸家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论”是“论纂”,“语”是“语言”,因此,“论语”就是把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论纂”起来的意思。《论语》各篇都以每篇开始的两字或三字为篇名。如第一篇的第一章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首句,于是第一篇便定名为“学而篇”;第二十篇以“尧曰”开头,因而第二十篇便称为“尧曰篇”。

《论语》的编纂,约始于春秋末年,而成书于战国初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历史上对孔子的生卒年月一直争论不休,但意见相差也不过一两年。大多学者认为是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周武王灭殷商后,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祖先便是宋国的宗室。后来家世衰微,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鲁国鄹地(今山东曲阜县境内)的地方长官,在他三岁那年就去世了。孔子从小与寡母相依为命。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不得不从事各种劳动,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社会。

治任别归

三十岁左右,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五十岁时,孔子在鲁国做官,先后做过中都宰(中都的长官)、司空和大司寇(主管司法),但时间不长,终因鲁国的动乱而离开了鲁国。此后他周游列国,到过卫、曹、宋、陈、蔡等国,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建立社会秩序、尊重人爱护人的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用。六十八岁,又返回鲁国,开始专心于教育和整理、传授古代文化的工作。中华上古文化因为有了孔子才流传、普及开来,前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光辉永远不会熄灭。

《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与人的各个方面,有人誉之为“东方的圣经”,并不为过。《论语》的核心内容是“仁”。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根本的涵义则是“仁者爱人”(《论语·颜渊》)。

“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具体内容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由此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的宽广情怀。

“仁”推广到政治就是“仁政”。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论语》中,讲到“仁”109次,讲到“礼”75次。孔子认为有了“仁”的本质还要通过“礼”的实践而达到全社会的遵守。

我们从《论语》中看到了一个心怀仁爱之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圣人形象——这是一个真实的圣人,活生生的圣人。

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称赞孔子的伟大,认为只要把他的学说实行一半,就可以使天下安定了!从这一句美好的颂词,便可以看出《论语》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