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精华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意思是:孝,是德行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出自《孝经•开宗明义》。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头发肌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做儿女的要珍惜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这是孝顺的第一步。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意思是:人人在立身处世时遵循仁义道德,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使后人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这是孝的最终目标。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孝经•开宗明义》。意思是: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的,长大成人后要忠于国家与君主,最后是自己功成名就。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出自《孝经•天子》。意思是:爱护自己父母的人,是不会憎恶别人父母的;敬重自己父母的人,是不会怠慢别人父母的。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出自《孝经•诸侯》。意思是:身居高位却能不骄傲,那么就算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危险;懂得节俭、谨守法度,那么就算财富再多也不会有损失。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出自《孝经•卿大夫》。意思是:担任国家行政的官员,不是前代明君所认同的符合礼法的衣饰,就不敢穿戴;不是前代明君所认同的符合礼法的思想,就不敢谈论;不是前代明君所认同的符合道德的行为,就不敢去做。指为官者要按国家的法规制度行事。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出自《孝经•士》。意思是:用侍奉父亲的心去侍奉母亲,侍奉父亲和侍奉母亲的爱是相同的;用侍奉父亲的心去侍奉君主,侍奉父亲和侍奉君主的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出自《孝经•庶人》。意思是: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护个人的名誉,节俭使财物充足衣食不缺,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百姓表达孝顺的方式了。

【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出自《孝经•庶人》。意思是:从天子到老百姓,不论贵贱贫富,孝道对世人来说是没有始终、永远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来不及孝顺,这是没有的事。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出自《孝经•三才》。意思是: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其慈爱恭顺是人们做事的准则。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出自《孝经•圣治》。意思是:从天地万物的本性看来,人是最尊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什么是比孝顺更重大的德性了。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出自《孝经•圣治》。意思是:父子之间的亲情,体现的是人的天性,父子之爱里还包含敬意,父如严君,也体现出君臣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来,没有什么比传宗接代更重要的了;父亲对子,既是严君又是慈亲,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厚爱更重的了。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出自《孝经•圣治》。意思是:自己的父母不爱护,却去爱护别人,这是违反道德的;自己的父母不尊敬,却去尊敬别人,这是违反礼法的。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出自《孝经•纪孝行》。意思是:孝子侍奉父母,日常家居时,要表现出恭敬之心,奉养饮食生活时,要表现出愉快和悦的颜色;照顾生病的父母时,要表现出忧虑之情;为父母奔丧时,要表现出悲伤之情;祭祀父母在天之灵时,要表现出庄重之情。这五个方面都做好了,才算得上是尽了对父母的责任。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出自《孝经•纪孝行》。意思是:侍奉父母,要做到身居高位对待部属庄敬而不骄傲,身为下属而不做悖乱不法的行为,身在百姓中间而不和人争斗。(因为以上三种行为都会招致祸端而危及父母)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出自《孝经•五刑》。意思是:五刑所属的犯罪类型有三千种那么多,但没有哪种犯罪比不孝更大。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出自《孝经•五刑》。意思是:要挟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毁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非议孝子的人,是眼中没有父母。这三种行为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出自《孝经•广要道》。意思是:教导百姓互相亲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导百姓礼貌顺服,没有比教导他们顺服自己的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习,没有比音乐手段更好的了;使君主安心、百姓顺服,没有比礼教手段更好的了。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出自《孝经•广至德》。意思是:君子教人孝顺,并不是挨家挨户地、天天去当面教导。教人孝顺,使天下为人子的都知道尽侍奉父亲的责任,这等于让天下做父亲的人都得到尊敬。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出自《孝经•广扬名》。意思是:君子懂得侍奉、孝顺父母,所以可以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变成对君主的忠心;君子懂得侍奉、尊敬兄长,所以可以把对兄长的敬顺转变成对一般长辈的敬顺;君子懂得理家,所以可以把理家的方法转变成治国的方法。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出自《孝经•谏诤》。意思是:做父亲的,如果能够拥有明礼达义的儿女常常劝谏他,那么他就不会干出不义的事情了。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出自《孝经•谏诤》。意思是:所以如果父亲干出了不义的事,做儿子的就不能不婉言劝谏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