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的悲剧
他是古代西方最伟大的统帅和征服者之一,与亚历山大齐名。伟大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专门为他创作了一部戏剧:《尤利乌斯·恺撒》。他虽然生活在古罗马共和时期,却常被人们称为“大帝”。在后世的欧洲,他的名字就被作为帝王的专用词,最典型的当属俄国的“沙皇”。然而,他又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正当他处于事业顶峰之时,却被阴谋者所刺杀,身中23刀而死。更可悲的是,刺杀者当中,居然有他最信任的、被他认为是自己的私生子的人。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伟大的征服者
公元前100年7月13日,罗马著名的尤利乌斯家族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政治家、军事家尤利乌斯·恺撒。
公元前1世纪时的罗马,正面临一个转型时期,虽然它的国力强盛,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在对外征服中屡屡获胜,大量的奴隶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从而滋生了一批腐朽的贵族元老。另一方面,国内的阶级矛盾日趋激烈。下层人民不断起来反抗罗马贵族的统治,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就使得罗马元气大伤。此前的几百年,罗马实行的一直是共和体制,但这时却越来越走向集权和独裁。在恺撒出生的那个年代,罗马就先后出现了马略、苏拉等统治者。正是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恺撒的成就。恺撒的家世可谓相当显赫,他在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都出身纯粹的贵族家庭。赫赫有名的马略还是他的姑父,而他外祖父也曾担任过执政官,并在早年给予了恺撒强有力的支持。为此,在登上罗马最高权力宝座后,恺撒还努力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圣的家谱,声称自己是罗马神话英雄伊尼阿斯的后裔。
恺撒像
在早年,恺撒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辩论、哲学、法律以及军事等。经过严格训练,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希腊语,而且对希腊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希腊古代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充满了崇敬和羡慕之情,发誓长大后要做亚历山大式的人物,成为“罗马第一人”。
公元前82年,恺撒通过在海外活动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并迅速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公元前75年,他曾在旅途中被海盗劫持,最后以50塔兰特的赎金获释。而他获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一支舰队,然后捕获所有劫持他的海盗,并把他们全部钉上十字架。30岁时,恺撒通过选举当选为财务官,并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此后,他又曾在西班牙负责财政事务。就是在西班牙期间,发生了改变他命运的一件事。有一天,恺撒在神庙中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塑像,联想到亚历山大在30岁时已征服世界,而自己却依然无所作为,于是抱负宏大的他主动辞职离开了西班牙。再次回到罗马后,恺撒先后担任了市政官、祭司长、大法官以及西班牙总督等显赫的职务,从而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
公元前60年,通过一系列政治手腕,恺撒、庞培和克拉苏(庞培是军事实力派,克拉苏则是罗马第一富豪)缔结了政治联盟,这就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前三头同盟”。三人结盟后,恺撒的势力大增。但为了获取能与另二人相抗衡的资本,恺撒于公元前58年发动了对高卢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的战争,在长期的高卢战争中积蓄了实力。其间,恺撒率军征服了外高卢,并占领了不列颠岛北部800多个城市。当他回到罗马城时,率领着部下风光无限地通过凯旋门,身后则是抬着缴获的2800顶金冠的士兵,罗马城万人空巷,民众纷纷去欢迎他。随着大量战利品和奴隶源源不断地送到罗马,恺撒的声望几乎达到了顶峰。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亚洲战场上阵亡,于是恺撒与庞培之间的对抗也日趋激烈。公元前49年,恺撒与庞培之间的内战终于爆发了。结果,恺撒的军队势如破竹,庞培仓皇逃往希腊,不久又逃往埃及,最终在那里被杀。内战结束后,恺撒被选为终身独裁官,而且还拥有统帅、大教长和“祖国之父”等尊号,集各种大权尊荣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事独裁者。后来,西方的一些帝王便纷纷以“恺撒”自称,如俄国的“沙皇”就由此而来。
恺撒手托着地球,这寓示了他的雄心。
在西方历史上,恺撒是与亚历山大和汉尼拔齐名的伟大军事家和征服者。他在军事战术上的主要贡献,就是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巧妙地分割敌军,将其各个击破;在战斗队形中通常留有强大的预备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加强部队在主要方向上的突击力量,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另外,由于他决定采用的历法成为现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并且把7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JULY,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更难得的是,恺撒还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一生勤于著述,流传到后世的著作有《高卢战记》、《内战记》等,都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回忆录,文笔清晰简朴,行文巧妙。
“祖国之父”的结局
打败庞培,赢得罗马内战后,恺撒被罗马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授予了终身荣誉头衔——“祖国之父”。恺撒顺理成章地把军、政、司法和宗教大权都掌握在手中,建立起个人的独裁而开明的统治。首先,他对已经非常腐败的共和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元老院增补了300名成员,而这些成员多数来自被元老贵族轻视的商业和一般职业阶层,他们宣誓绝不反对恺撒的任何命令。另外,恺撒还慷慨地授予自由奴隶的子女和高卢人以公民权,给受迫害的犹太教徒以宗教信仰的自由,还将许多居民移居到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地。他采取种种措施制止了税收官的投机活动,保证了货币的稳定和流通等。总之,独裁的恺撒却给人民带来了一个公平、仁慈、开明的社会,将罗马塑造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使罗马成为古代最鼎盛的帝国之一。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历史学家称他是才干卓绝、仁慈大度的君主,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
然而就结局而言,恺撒又是一个悲剧人物,而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他的自负。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使踌躇满志的恺撒认为,几百年的罗马共和政体已经名存实亡了,他甚至对亲信说:“共和国,这是一句空话,现在已经没有内容了!”恺撒的军事独裁,引起了一部分以共和派自居的罗马元老贵族的严重不满,而有些原来支持他的人也因他的自负而感到失望。于是,有一部分人,包括守旧集团、对改革失望者和宿敌残余逐渐结合起来,为了共同的目的,组织起一个阴谋集团,以保卫“共和”之名密谋采取恐怖袭击。据说当时恺撒已察觉一些危险的迹象并听到暗杀传言,但他却不顾那些善意的警告,未作防范,甚至曾在回答死亡的问题时戏称:“突如其来的死是最好的死法。”
公元前44年3月15日,阴谋集团的成员身藏匕首,邀请恺撒来元老院议事,只待恺撒一到,突然行刺。虽然有人已事先警告他这天有人要暗杀他,恺撒却没带卫队,只身一人来到元老院开会。在他从容地坐上黄金宝座后,一个刺客假装恳求他办事,抓住他的紫袍,其实是行动的暗号,随后所有阴谋者一拥而上,刀剑像雨点般落在他的身上。起初,恺撒还极力反抗,但当他看到最为信任的布鲁图也举刀向他刺来时,便放弃了抵抗,最终身中23刀,死在元老院大厅庞培的雕像旁边,时年56岁。恺撒死后,罗马元老院按照法令将其列入众神行列,尊称为“神圣的尤利乌斯”,并决定封闭他被刺杀的那个大厅,同时决定将3月15日定为“弑父日”,元老院永远不得在这天集会。
表现恺撒被刺死的绘画
2000年来,在西欧,3月15日这一天一直被视为不祥的日子。不过,恺撒虽然死了,但罗马国家体制变化的历史走向却已不可逆转。不久,他的继承人屋大维建成了真正的帝国,使罗马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历史也似乎证明,以帝制替代共和制,的确是无法阻挡的趋势,而恺撒只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而已。
恺撒与布鲁图
据记载,恺撒在临死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有你,我的孩子?”这句话是针对刺杀者之一布鲁图而说的。长期以来,关于恺撒与布鲁图之间的神秘关系,有着太多的说法,至今没有绝对准确的结论。
布鲁图(公元前85~前42年),也是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是罗马显贵家族的后裔,而他的母亲塞尔维利娅年轻时曾是恺撒的情妇。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尽管恺撒有许多情妇,但他最爱的却是布鲁图的母亲塞尔维利娅。早在公元前59年,在恺撒出任第一任执政官期间,曾买了价值600万塞斯退尔的珍珠送给塞尔维利娅,可见他们当时的感情绝非一般。事实上,恺撒年轻时确与塞尔维利娅疯狂相爱,而布鲁图就恰好出生于那个时候。因此,恺撒私下里一直认为布鲁图是自己的儿子,许多罗马人也相信这样的传言。
布鲁图半身塑像
可惜的是,布鲁图本人却一直憎恨这种说法。公元前77年,布鲁图的父亲被庞培暗杀,布鲁图被叔父收养。成年后,他靠发放高利贷迅速地成为了显贵,并进入了元老院,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不过,在政治上,他属于保守共和派,从而与恺撒站在对立面。因此,在公元前49年爆发的庞培与恺撒的罗马内战中,尽管与庞培有着杀父的不共戴天之仇,布鲁图却加入了前者的阵营。不久,在希腊战场上,庞培大败。可能的确是出于慈父之情,恺撒对反对他的布鲁图非常仁慈。他命令部下,在战争中不得伤害布鲁图。最终,布鲁图写信向恺撒请求原谅,而恺撒也慷慨地既往不咎,将他召入了自己的阵营。据说,恺撒当时把一柄长剑和一把犀利的匕首交到布鲁图手中说:“孩子,这些是作为军人不可缺少的,留在身边用吧。”但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武器有一天却用在了他的身上。
归顺恺撒后,布鲁图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由于他机智过人,富有管理国家的才干,所以得到了恺撒的宠爱和信任。恺撒在征服高卢,建立独裁统治制度之后,把总督大权交给了布鲁图,还使其担任城市法官等显要职务。正像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所说:“恺撒不但深爱塞尔维利娅而且也爱布鲁图,虽然他不过是私生子。”恺撒一直把布鲁图当作最亲密的朋友,甚至在遗嘱中将他作为第二继承人。
然而,政治立场上的冲突最终导致布鲁图再次站到了恺撒的对立面。面对恺撒在罗马的独裁统治,一直以共和传统维护者自居的布鲁图开始发生了动摇。的确,恺撒的一系列政治举措给罗马共和制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他对元老院熟视无睹,任意处置贵族高官,这些都招来了保守派的憎恨。公元前44年3月,恺撒开始全力准备对小亚细亚地区的帕提亚人的战争。当时许多罗马人都深信一种预言:只有国王才能打败帕提亚人。于是社会上流言四起,认为恺撒将真的要在罗马称王。
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共和保守派对恺撒的憎恨,也进一步将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这就是恺撒与埃及艳后克丽奥帕特拉的关系。
据记载,当初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时,曾追杀后者到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当时,该王朝内部正陷入争夺王权的混乱之中。争斗的双方都希望获得恺撒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权力。有一天傍晚,恺撒驻地的卫兵通报,说埃及国王要将一件珍贵的礼品送给他。随后一名埃及仆人扛着一条毛毯进来,结果里边躺着一位绝代佳人,她,就是后世闻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帕特拉。很快,两人陷入了热恋当中。恺撒在埃及逗留了相当一段时间,并在这里迎来了儿子恺撒里昂的诞生。在平定了小亚细亚的庞培余部之后,恺撒带领着克丽奥帕特拉和他们的儿子回到了罗马。据说,当恺撒班师凯旋,全罗马都沉浸在狂欢之中。游行队伍抬着2800多个金冠进入城市,威风凛凛的恺撒高坐在战车上接受人民的欢呼致敬;在恺撒身后是规模庞大的步兵、骑兵和壮观的战斗表演;晚上还表演了非洲人与400头雄狮的搏斗,以及亚洲和希腊的舞蹈。
但是,在欢迎他们的同时,本来就对恺撒的威望惴惴不安的元老们,对于一同前来的克丽奥帕特拉及其儿子,表现出了高度警觉。他们怀疑恺撒会照搬埃及的东方传统,自立为罗马国王,并让他那并非罗马公民、在罗马没有继承权的埃及儿子接管王位。并且,他们担心热恋中的恺撒很可能把克丽奥帕特拉看得比罗马的统治还重要。
于是,一些与恺撒水火不容的人开始秘密联合起来,并成功地将布鲁图拉拢过来。面对有称王企图的恺撒,布鲁图表示了坚决的立场:“为国家自由而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事实证明,布鲁图对恺撒可谓是恨之入骨。在他心中,恺撒就是暴君的代表,而除暴安良是他的“天命”,刺杀恺撒天经地义。而且,布鲁图从来不把自己看作是恺撒的儿子。另一方面,当时整个罗马城有许多人动员布鲁图行动起来,别再犹豫。他们还不断提及他的先祖,以此来鼓动他,因为他是第一任执政官布鲁图的后裔,而母系则起源于另一个高贵的塞尔维留斯家族。
虽然后来意大利的著名政治理论家马基雅维利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布鲁图装成一个傻瓜,他就会成为恺撒。”不错,只要布鲁图能够与恺撒站在一起,他迟早会得到一切的。然而,布鲁图却选择了与反对派一起策划推翻恺撒的阴谋。
公元前44年3月15日这一天,当谋杀者们将刀剑刺向恺撒时,恺撒起先还奋力抵抗,并一面喊叫一面挣扎。可是,当他看到布鲁图手里的匕首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绝望地喊道“还有你,我的孩子?”于是用外袍蒙上了头,心甘情愿地死于乱刃之下。因此,很多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即使恺撒在临死之时,仍认为布鲁图就是自己的孩子,而他也绝对想不到布鲁图会参与谋杀自己。
恺撒死后,其部下宣读了他生前立下的遗嘱。在这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孙子屋大维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其3/4的财产,并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同时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退尔。值得一提的是,当中还指定了布鲁图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2000年来,对于布鲁图的这一行为,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他是大义灭亲、勇于反抗暴政的英雄,在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作《尤利乌斯·恺撒》中,就称他是“一个最高贵的罗马人”。然而,有些人却将他列入了叛徒和背信弃义者的名单,文艺复兴时代的诗人但丁,在《神曲》中就将他视为一个邪恶的出卖者,在地狱里受到无情鞭笞。但布鲁图始终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天经地义的伟大之举,正像他曾说过的“我爱恺撒,但更爱罗马”。恺撒死时年已56岁,而这时的布鲁图才40岁,只要稍有耐心,深受恺撒器重的布鲁图很有可能获得罗马的最高权力,他这么做确实非同寻常。但是,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对他的评说将不会停止争议。
恺撒的妻子请求丈夫留在家里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清晨,恺撒的妻子告诉他说她做了个可怕的梦,她哭着劝告恺撒不要到元老院去。恺撒当时吃了一惊,但最终没有改变主意。
杀死恺撒之后,布鲁图等人立即宣布,这是“自由面对暴政的一次胜利”,但是大多数罗马人并不接受布鲁图等人的说法。事实是,恺撒的突然遇刺,使拥有百万人口的罗马城很快陷入了骚乱,帝国处于动荡分裂的危险边缘。恺撒最好的朋友、军事副统领安东尼果断地采取行动,很快平息了骚乱。在恺撒的葬礼上,安东尼将象征权力威望的斗篷,高高举过朋友的脸庞,发誓要为他报仇雪恨。布鲁图等人逃亡希腊,在那里筹集资金、征募士兵、组建军队,但他们根本就不是恺撒派的对手。最后,布鲁图战败自杀,还有一种说法称他是见到恺撒的鬼魂后惭愧而自尽的。其他人也难逃惩罚,阴谋刺杀恺撒的人中,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其中有些就是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