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东方渐兴盛

——中世纪封建社会

公元400~800年,亚欧变化很大,许多民族大迁徙。匈奴从蒙古高原开始向西迁移,中亚的游牧民族埃浮塔尔入侵印度导致古普塔王朝分裂。伊斯兰教扩张,通过一系列征战,伊斯兰帝国成为横跨北非、欧洲、西亚的大帝国。日耳曼民族迁移,南下,于公元476年灭西罗马。欧洲成了基督教的势力范围。在非洲,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徒的阿拉伯军征服北非。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加纳王国的黄金贸易繁荣。在美洲,中美的玛雅文明与胡普埃尔文化,南美的瓦里文化及蒂亚瓦纳科文化十分繁荣,能够栽培玉米、红薯,饲养动物,并能够开采金银矿,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当欧洲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之时,在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却臻于灿烂的顶峰。在印度,商业的兴隆,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与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产生的宗教狂热相结合,有助于人们艺术才能的展示。佛教先在中亚生根,又以那里为跳板传播到中国、朝鲜和日本。随着印度人的向外拓殖活动,佛教和印度教,连同其艺术和文学,一并传入东南亚和马来群岛。繁荣的唐王朝文化使东邻的日本着迷。在同一时期,通过希腊时代和罗马帝国的各个商贸中心,后来又通过阿拉伯人的导引,西方也受到亚洲文明的影响。

亚洲

(公元400~800年)

这个时代的亚细亚变动很大,许多民族大迁徙。伊斯兰教在扩张,匈奴谋求定居地,走出蒙古高原,开始向西、南迁移。中亚的游牧民埃浮塔尔入侵印度的古普塔王朝,导致国内分裂。另一方,被称作“五胡”的游牧民族侵入中国北方地域。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统一。由于隋炀帝的暴政,至公元618年,隋被唐所灭。唐王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盛世,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向西经过北非达到法兰西的南端,东部扩展到中国的国境。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各个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公元420年,刘裕取代东晋政权,建立了南朝宋政权,刘裕就是宋武帝。公元479年、502年、557年,萧道成、萧衍、陈霸先相继取代前朝,分别建立了宋、齐、梁、陈四朝,史称南朝。从公元439年起,北魏统一北方,历时近百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北方再次统一。北方各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杂居生活中,不断加深融合,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隋朝建立以后,北方实力进一步加强。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四面塔 南北朝

四面塔颇具印度风格,四面开门,门左右各有护卫天王,门楣上为双龙图案,佛端坐中央,是一件糅合中外建筑艺术造型独特的塔,对研究中国建筑史、佛教史都有极大价值。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千米处,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的。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宜人。龙门山、香山双峰对峙,中间伊水北流,犹如天然门阙,古称“伊阙”。又因伊水在两山下像条矫健的游龙,所以又称龙门。石窟主要分布在西岸的峭壁上,长达1千米。现存佛洞1352个,造像近10万尊。其中北魏所凿的佛洞石龛约占1/3。龙门石窟还保存了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余件,是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珍品。

隋朝

隋朝在北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于公元589年击败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自西晋永嘉之乱后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就此结束。隋政权统治的疆域东南至海,西达且末(今属新疆),北抵五原(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王朝。隋朝推行各项经济措施,加之营造东京,开通大运河,同时,还加强了与西域和东南亚邻国的联系。但是,隋炀帝的暴政造成隋亡。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在他短暂的一生之中,三次南巡江都,几次出征高丽,致使举国就役,遍地为兵,田亩荒芜,于是全国反隋起义蜂起。公元618年,李渊废黜隋恭帝杨侑,称帝建唐,掀开了中国历史最光辉的篇章。

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天竺一僧人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因寺处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棍僧少林寺。孝昌三年(公元527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后传法给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少林拳法。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隋代又恢复旧名,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相传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立有战功,为少林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名号。

开凿广通渠

为了解决漕运阻塞问题,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六月,隋文帝杨坚诏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组织水工开凿渠道。宇文恺是隋朝著名的建筑家,主持规划和建设了新都大兴城,之后又营建了东都洛阳等宏伟工程。又受命开凿渠道,从大兴城东(今陕西西安北)到潼关(今陕西潼关)共300多里长,疏通漕运,交通顺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通渠”。

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唐王李渊逼隋恭帝退位,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唐,年号武德,是为唐高祖。唐朝是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疆域在极盛时东北到达日本海,西北达里海,北界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南至越南(今越南广治一带)。唐朝取鉴了隋朝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实现租庸调法,奖励垦荒,劝课农桑,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军事上继续实行府兵制,实现中央高度集权。文化和科学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尤其是诗歌发展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外交上坚决抵抗突厥贵族的军事搔扰,与周围邻国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繁荣的典型标志。唐朝历时290年。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3年,其年号是贞观。唐太宗非常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他认识到历史上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统治者本身所实行的政策,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素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于是,他就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励精图治,走上富国强民的道路。

唐太宗认为,首先应解决百姓的问题。解决百姓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为了不误农时,他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由二月推迟至十月。当时有人提出“用二月为胜”,太宗明确地表示反对说:“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另外,他还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反对竭泽而渔。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山东大旱,太宗下令减免当年租赋。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关中出现旱灾,老百姓有卖子为生者,他命御府出金帛帮他们赎回儿女。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免关中二年租税,关东给复一年。此外,他颁布诏书,释放宫女、纵放鹰犬、提倡节俭、淳厚民风、轻徭薄赋,从而缓和了各种社会矛盾,创造一种安全的社会环境,发展了生产,巩固了政权。

唐太宗是一个善于采纳大家意见,明辨是非,择善而从的君主。魏徵直言敢谏,即使引起太宗大怒也毫不退让。魏徵病逝后,太宗痛哭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在对外关系上,唐太宗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以抵抗北方突厥族的不断侵扰。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率军十几万,分道出击,消灭了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遣大军进攻吐谷浑,大获全胜,解除了对河西各州的威胁。平定东突厥之后,唐太宗采取广设羁縻州府、安置降众的政策,不仅消除了边患,而且缓和了民族矛盾。唐太宗还派遣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此外,他还审察建立新的法令,反对严刑峻法,要求它相对的稳定,认为“法令数变,则吏得为奸”,这样就给了贪官污吏以可乘之机。

唐太宗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各方面采取积极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安定,民族关系的改善,从而使社会出现了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像

玄奘取经

公元627年,玄奘西行,先后经过凉州、瓜州、玉门关、伊吾、高昌、焉耆、屈支、素叶、铁门关、吐火罗国等地,一路上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滩、大沙漠,最后终于到达了北印度边境。

当时的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玄奘先到北印度的佛教圣地犍陀罗国,又长途跋涉来到上座部佛教的发源地迦湿弥罗国。玄奘在王城的韬耶因陀罗寺住了两年,向一位年近古稀的高僧学习上座部经典、声明学(语言文字学)和因明学(逻辑学),并遍读寺中的佛经。离开迦湿弥罗国后,玄奘途经戒日王朝国都曲女城,最后到达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那烂陀寺。

在这里,玄奘拜寺院德高望重的住持戒贤法师为师,潜心研究佛法,学习《瑜伽论》。遍读所有的经论后,玄奘辞别戒贤法师到各地去游学。公元640年,玄奘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让他主持全寺的讲席。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玄奘名震异域的大事。公元641年,上座部大师借戒日王出征之机,著《破大乘论》讽刺大乘教义,引发了佛教界的辩论大会。玄奘用梵文写了《制恶见论》,指出《破大乘论》中的谬误。玄奘还被大家推举为主讲人,印度18个国家的各教派僧侣教徒6000多人前来赴会,赶来听中国的法师玄奘讲经说法的多达5万余人。

玄奘将《制恶见论》挂在会场门口,依照印度的习惯声明:“如果有人能找出一处谬误,当斩首以谢。”结果无人能够反驳玄奘,印度人对玄奘都心悦诚服。

于是,戒日王按照印度习俗,让辩论胜利者玄奘骑象游行一周。

之后不久,玄奘踏上归途。公元645年,终于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长安,并在弘福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事业。玄奘不仅精通佛教教义,而且通晓梵文。他遵循“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用了19年时间,主持翻译了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佛教翻译史上翻译最多的一个人,开启了我国翻译史的新时代。玄奘翻译的佛经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还为印度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他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由中文翻译成梵文,再传回印度,并应印度迦摩缕波国王之请,将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

唐三彩

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体上施以黄、绿、赭三种釉彩,有的单色蓝彩,或黄、绿两种彩,这些器物都属于唐三彩的范畴。其色彩淋漓变幻,釉色交错融会,显得富丽堂皇。唐三彩种类多样,其中以马和骆驼最为精彩,形态多样,造型准确,至今仍有仿古生产。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110个国家,以及他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物产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佛经翻译事业,为我国以及世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法相宗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出现的,而日、韩等国的法相宗也深受他的影响。

公元664年,玄奘病逝。

突厥的兴衰

突厥势力最大时在6世纪,东至辽海,西达咸海,南抵阿姆河南,北抵贝加尔湖,屡与北朝、隋战争。公元583年后分为西、东突厥两部。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九月,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攻占泾州,进至武功,京都长安戒严。颉利又领兵到渭水桥之北,唐太宗亲自来到渭水边,颉利见状请和,结渭水之盟,突厥退兵。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唐军大破东突厥。突厥降兵被安置到漠南。在原属突利可汗之地设置顺、佑、化、长四洲都督府;在原属颉利可汗之地设定襄、云中两都督府。至此东突厥平定,漠南一带尽归唐境。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尊为“天可汗”。此后,唐朝还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在西突厥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回纥兴起

回纥是隋代至唐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少数民族,先是隶属于突厥,突厥衰落后,回纥兴盛起来。“安史之乱”期间,回纥两次出兵帮助唐平叛。回纥与唐通好,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互市贸易,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很频繁。唐末,回纥衰落,大都向西迁徙。

唐蕃和亲

吐蕃是今藏族的祖先。唐蕃和亲是在吐蕃立国之初开始的。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并多次遣禄东赞至长安请婚。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许嫁文成公主入吐蕃。唐高宗初年,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从此确立了吐蕃对唐朝的臣属关系。唐朝应请送去蚕种和善于酿酒、制造纸墨的工匠。吐蕃还派大批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唐的文人也受聘到吐蕃管理文书,连唐贵族的服饰也传入吐蕃。

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手工艺品、药物以及菜种等。内地的历法、算学、医学、文学、音乐、佛教也传到吐蕃,这些都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唐中宗又以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金城公主的和亲进一步促进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唐的大量丝织品和生产技术更广泛地传入吐蕃。应金城公主之请,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还赐给吐蕃“《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在政治上,金城公主在缓解唐与吐蕃的冲突,促成双方的会盟等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唐蕃“遂和同为一家”。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兴建于隋朝(时人称下兴城),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一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为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迁徙江南被灭各国贵族以实京师的宏伟计划,将城池建设得超前大,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的7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6.2倍,为当时世界大城之一。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300万。唐王朝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更加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唐代骑兵俑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人民发明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用硫黄、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碳素)。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含碳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一行测子午线

唐代高僧一行(公元683~727年),俗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和数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

公元724~725年,一行主持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大地测量,测得了子午线1°的长,这是世界上首次实测子午线。

从公元725年起,一行历经两年时间编制成了《大衍历》(初稿)20卷,纠正了过去历法中把全年平均分为二十四节气的错误,是我国历法的一次重大改革。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行陪同唐玄宗前往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时病倒,当晚即与世长辞,时年44岁。玄宗敕令将他的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并为他建筑了一座纪念塔。

实测子午线时,一行基本上按照隋朝刘焯的设计方案,派太史监南宫说在黄河南北选定4个地点(今河南的滑县、开封、扶沟、上蔡)进行实地测量,推翻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谬论。一行根据测量的结果,经过精确计算,得出了“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而北极差一度半,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的结果。就是说,子午线每1°为131.11千米(近代测得子午线1°长110.94千米)。这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的活动,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一再称“:这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唐丝绸之路

唐代的商业经济非常繁荣,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开元初年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唐代与南海国家的海外贸易尤为频繁。当时由海上来与唐开展贸易的有日本、新罗、天竺、狮子国、波斯、大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都是航海到中国进行贸易,大多由波斯湾经印度,绕马来群岛,抵达现今的广州,然后再从广州分散到岭南的交州、江南的扬州、福建的泉州以及福州、明州、温州等通商口岸。海上贸易发展很快,贸易额很高。同时,唐对陆上贸易也极为重视,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互市非常关注。通过互市,唐不断加强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往来贸易,曾专设“互市监”来管理互市贸易。内地和西域的富商大贾东来西往非常频繁,丝绸之路也逐渐繁华兴旺。虽然当时唐与突厥、吐谷浑、回纥、党项、吐蕃等各沿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时战时和,但贸易活动始终非常频繁。

诗圣杜甫

唐朝诗人,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长于古体、律诗,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其诗风格多种多样,富于变化,突出特点是“沉郁顿挫”。作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丽人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三吏”、“三别”等,皆为世人传诵。

朝鲜半岛的统一

朝鲜民族自古居住在朝鲜半岛上。在原始社会末期,半岛上逐渐形成了几个部落联盟。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箕子不肯臣服西周,率领一批殷商遗民前往朝鲜,后来被周武王封为朝鲜侯,建立了政权,这就是“箕氏朝鲜”。公元前194年,西汉燕王手下的将领卫满来到朝鲜,发动政变,推翻了箕氏王朝,建立了“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在该地区设置了东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并派驻太守进行统治。公元元年前后,朝鲜半岛北部出现了高丽奴隶制国家。公元3世纪初期,东汉王朝灭亡,朝鲜北部的高句丽趁机兴起,并于公元4世纪初灭了东浪郡,在其北与中国展开领土之争,在其南与百济、新罗长期争战不休,朝鲜半岛出现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高丽、百济、新罗三国统治者为了争夺半岛上的霸主地位,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三国当中以高丽为最强,曾侵入中国的辽西。到6世纪时,新罗逐渐强大起来,领土扩大到半岛中部的汉城一带。新罗的强大引起了高丽的恐惧,于是,它联合百济不断进攻新罗,同时还断绝了新罗和日本通往中国的道路。新罗转而向中国求救,唐太宗率军攻打高丽,直到7世纪中期,唐朝灭掉了百济和高丽,在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进行统治。朝鲜人民坚决反抗唐朝的封建统治,公元676年新罗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朝鲜半岛统一后,类似于中国的封建制度便很快建立起来。他们首先形成了土地国有制,公元687年又颁布实寿禄邑制,由国家对文武官员授予一定数量的收租地作为禄邑。这一制度的实行,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发展。于是,公元722年,开始推行丁田制,对1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一律授予一定数量的土地,分为口分田和永业田,前者限于本人终身享用,不得买卖或转让;后者,可以世袭。农民因此而成为缴纳田租、贡品和担负各种徭役的国家依附民。封建土地制度在全国确立起来后,为适应封建制度的需要,朝鲜还参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新罗末年,国势衰微,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方封建势力割据。公元918年后高句丽武将王建夺得政权,改国号高丽,建立高丽王朝,定都开京。公元936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公元976年,实行田柴科制,即按不同等级分赐土地,以加强中央集权。并设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中央掌握着一支强大常备军。10世纪末和11世纪末3次击退契丹入侵,捍卫了国家独立。12世纪为高丽最强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12世纪后期起土地兼并重新盛行,田柴科制被废除,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1258年投降蒙古,蒙古于1280年在高丽设立征东行省。1368年明朝推翻蒙古贵族统治,有力地支援了高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1392年高丽王朝大将李成桂发动政变,废高丽末王,改国号为朝鲜,建立李姓王朝(公元1392~1910年)。16世纪末,日本进犯朝鲜,中朝军民联手将日本击败,但朝鲜国力因此变得衰弱。

高句丽古墓中的墓主壁画

田柴科颁行

公元976年,高丽王朝将全国可耕地和山林进行登记,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级分给文武官吏和府兵。文武百官按“人品”(身份)分为79品,最高者得田柴110结(田为耕地,柴指烧柴林,结为高丽丈量土地的单位),最低者得田21结,柴10结。国家把土地的收税权授予受田者,只限当代,不得世袭。公元977年,高丽王朝授予功臣勋田“功荫田”,数量20结到50结不等,可以世袭。后又颁布了公廨田柴制度,国家各机关(从中央到地方)都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收税权,用作行政经费。1049年,国家又颁布了“功荫田柴”,对一至五品的国家高级官吏,分别赐予从田25结、柴15结,到田15结、柴5结的工地收税权,并可世袭。此外绝大部分土地是由国家直接征收租税的公田。田柴科的颁行确立了高丽王朝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成为专制集权国家体制有力的物质基础。

骨品制

骨品制是古时朝鲜新罗族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新罗贵族按血统确定等级身份及相应官阶,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袭不变。

朝鲜族大姓贵族为了“别婚姻”,在新罗贵族间实行了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制的“骨品制”。朴、金、昔三姓是新罗统治集团中最大的贵族,三家王族实行的是“圣骨”、“真骨”的最高等级制度。“各骨品之间互不婚娶”,无论朴氏、金氏都贯彻了这种等级制度。虽然朴氏、金氏等帝胄世家由盛以衰,但在婚姻中的“骨品制”婚姻观念一直都有影响,特别是一些朝鲜族老人尤其重视这个问题。

4世纪时,新罗用武力统一辰韩各部,以庆州为都城。统治集团为了巩固其特权地位,制定了等级制度,称为“骨品制”。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大小贵族依次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圣骨”、“真骨”贵族能继承王位。各骨品都自我封闭,互不通婚。

薛聪

薛聪是朝鲜新罗时期散文家、学者,约生活于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字聪智,是高僧元晓大师之子。曾入沙门,后又还俗,自号小性居士。当时汉文还不很普及,他曾用方言(朝鲜语)解读九经,并整理了比较混乱的吏读文字(借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一种文字),使之系统化,对朝鲜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作品大部分已散佚。有寓言散文《花王戒》一篇载于《三国史记》中,《东文选》也有收录,题名《讽王书》。其作品以花王、丈夫白头翁、佳人蔷薇之间的对话形式,讽喻一国的君主应当亲贤人、远邪佞的道理。《花王戒》受到朝鲜历代文人学者的推崇。高丽朝显宗曾追封薛聪为弘儒侯。后世李朝林悌的小说《花史》直接受《花王戒》的影响。

日本封建制度的建立

日本的封建制度是在中国唐朝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却又表现出许多类似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走上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5世纪时,兴起于本州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了日本。大和在与中国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封建制度。起初,大和通过朝鲜与中国保持着间接的接触。后来,推古女皇(公元592~628年在位)于公元593年立厩户皇子为太子(即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在位),随之将国家管理大权交给他,于是太子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了与中国隋王朝的直接联系,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这为日本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645年,深受留唐学生影响的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发动政变,消灭了专横跋扈的苏我氏势力,推举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大化。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正式颁布改革诏书。因这场改革开始于大化年间,所以史称“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政治上将贵族的官职世袭特权废除,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第二,在经济上废除部民制,实行国民户籍制和土地国有制;第三,实行班田收授法,推行租庸调制。大化革新确立了以封建土地国有制为基础、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这种改革虽然使日本走向富强,但也留下了瓦解这一制度的因素。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班田农民负担过重,不堪忍受;其二,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土地私有制。到公元8世纪末,班田制便近废弛,日本就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和武士阶层,走上了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模式的发展道路。

日本人为何要到唐朝“留学”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日本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天皇政府正式派出的“遣唐使”数目也大大增加,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程度。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唐朝发展到了空前鼎盛时期,南洋、中亚、波斯、印度、拜占庭、阿拉伯各地大小国家纷纷派遣使节和商人前往唐朝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经营中国的丝绸、瓷器及各种工艺产品。相比之下,有地理优势和进取精神的日本人更不会落后,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经验和文化制度,天皇政府才派大批使臣、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在日本史书上遣唐使又称“西海使”或“入唐使”。

日本政府对派遣遣唐使极为重视。所有使团人员均经精挑细选而出,凡入选使团者一概予以晋级,并赏赐衣物。

日本遣唐使极大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当时经济文化主要是唐朝流向日本。唐朝的工艺美术、生产技术、文史哲学、天文数学、建筑学、医药学、衣冠器物、典章制度等都陆续传到了日本,近几年来还曾在日本发现数万枚“开元通宝”。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至今,日本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中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

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公元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唐代著名的高僧,精于佛教律宗。日僧入唐访求十年找到了鉴真,邀请高僧到日本传授戒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鉴真不顾弟子的劝阻和地方官的阻挠,发愿东渡传法。前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了海南岛,双目失明。第六次鉴真搭乘日本遣唐使团的船只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到达日本,被日本人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佛教和先进的唐文化,后来被日本天皇任命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公元763年,鉴真在日本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1000多年来一直受到日本人民的敬仰。

戒日王朝

印度的笈多王朝被吠哒人灭亡几十年后,吠哒国也很快灭亡。在6世纪末和7世纪初,北印度又呈分裂状态,经过一个时期的纷争和动荡,主要形成了四个较强的王国,结成两个互相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四国分别是坦沙尼王国、穆克里王国、高达王国、摩腊婆王国。这四个王国中,前二者和后二者分别结成两个互相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公元604年,坦沙尼国王去世,次年,他的长子继位为王。穆克里王国的首都曲女城被另两国联军所攻破。公元605年,坦沙尼国王攻下曲女城,但自己不幸被害,公元606年,他的弟弟即位为王,号称“戒日王”。戒日王即位后,立即兴兵复仇,收复曲女城,随后戒日王开始了对北印度的征服,历经6年的征战,终于征服了北印度诸国,戒日王的实力大为增强。公元612年,在穆克里王国的贵族和廷臣的请求下,戒日王正式继承曲女城的王位,坦沙尼和穆克里合并,被称为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

戒日帝国形成后,戒日王继续南攻北伐,东征西讨,使北印度基本上处于戒日王政权的统治之下。在7世纪20年代,戒日王曾企图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陆的统一事业,但其扩张遭到挫败。当时德干高原正处于遮娄其王朝的统治之下,遮娄其的强大,封锁了戒日帝国向德干扩张的路线,纳尔马达河成为戒日帝国的南部边界线。

戒日王对东方恒河下游的征服经历了长期的战争过程。经过30多年的征伐,北印度除克什米尔、西旁遮普和拉其普特纳之外,尽入戒日帝国的版图之内。

戒日帝国的统治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庞大军事力量。作为国家君主的戒日王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此外中央有大臣会议,协助国王进行统治,讨论和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地方行政机构的独立性日益加强,迫使戒日王不断巡行各地,监督他们。至于承认戒日帝国宗主权的边远地区的藩国,依然由当地王公进行统治,只向戒日王纳贡。

戒日帝国时期正是印度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戒日王的统一只是相对的,所谓“帝国”实际上是许多小王国的松散的政治联盟,戒日王是这个联盟的盟主。帝国境内共有30多个封建藩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戒日王经常巡视全国各地,营帐所至,众官相随。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的封臣和藩王的势力不断加强,戒日王的中央政府不得不考虑地方臣属的利益,做出必要的妥协。帝国末期,地方割据的倾向日益强化,各省总督和藩王俨然成为独立王国,中央的权力更加削弱,地方分权极为明显。公元647年,戒日王死后,帝国随即瓦解,各地封建主纷纷割据,北印度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

印度教的形成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拥有10亿信徒,印度教的教徒主要分布在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此外在东南亚和非洲也有很多信徒。印度教一词是19世纪的欧洲殖民者创造的,而自古以来印度人以多种名称来称呼自己的宗教,比如“永恒的法”、“吠陀信仰”、“毗湿奴信仰”、“湿婆信仰”等。

印度教又称为新婆罗门教,它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等印度其他一些宗教的教义形成的。印度教的形成过程时间很长,从4世纪的笈多王朝开始,又经过8~9世纪的印度著名宗教思想家商羯罗的改革才最终定型。

印度教包罗万象,融合了众多宗教的教义,因此它不像伊斯兰教和佛教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印度教教派众多,甚至多到无法统计的地步。其中有4个主要教派:一是尸摩多派,又称传统主义派,他们崇拜古婆罗门教,奉行多神信仰。这一派的教徒在印度教徒中占多数。二是毗湿奴派,该派教徒崇拜印度教中的能创造和毁灭的毗湿奴,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区。三是湿婆派,这一派的教徒崇拜毁灭、苦行和舞蹈之神湿婆。四是性力派,这一派的教徒崇拜湿婆的妻子难近母,主要流行于孟加拉、尼泊尔和印度的喀拉拉邦。

但印度教还是有一致信仰的:第一,所有的印度教教派都以《吠陀》为宗教经典。第二,信奉多神。他们虽然只向本教派的主神行礼,但他们也不否认其他教派的神,只认为其他神比自己教派的主神低一级而已。第三,相信轮回之说。善有善报,来世可以升天;恶有恶报,来世变为畜类。每一次轮回都要经历一次苦难。

为了来世的幸福,印度教教徒们往往进行苦修,如高举手臂行走、吞吃蛇蝎、脖子上套着铁枷等。另外,印度教徒还吃素,不杀生,视牛为圣物,认为水可以驱除污秽、洗掉罪孽。他们把恒河视为圣河,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恒河洗浴,认为死于恒河岸边是一件幸福的事。恒河岸边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教的圣城,有3000多年的历史,城中寺院林立,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印度教徒前来朝拜。

先知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0),是伊斯兰教创始人,阿拉伯半岛统一奠基人,被伊斯兰教奉为“至圣”。号阿布·卡西姆,旧译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等。出身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西莱什部落哈申族。祖父阿卜杜勒·穆塔利布在麦加享有盛名。他诞生前,父亲阿卜杜拉殁于经商途中。7岁丧母,先后由祖父穆塔利布和伯父阿布·塔利布抚养。幼小孤苦,为人牧过羊。十几岁时随伯父去叙利亚经商。

当时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部落战争连绵不断。由于东西商路改道,社会经济衰落,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穆罕默德对此深有体察。他受流行于半岛的一神教思想影响,于610年宣称自己受到安拉的启示,为其使者,负有向人们“报喜讯、传警告”的使命;要求人们信仰和顺从唯一神安拉;宣称安拉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和人类衣禄的赐与者;并说将来有一个审判日,信安拉而且行善者将在天堂里享受幸福,不信者将在地狱中受到惩罚。同时提出一些诸如赈济贫苦、善待孤儿和奴隶、谴责富人称量不公及高利贷行为、反对残害女婴和部落仇杀等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最初传教只在家人及密友中进行,约614年左右,始公开在麦加及其附近集市传教,社会下层和古莱什部落一些年轻人纷纷皈依。他所宣传的主张称为“伊斯兰”(Islám,意为“顺从”),信徒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

穆罕默德传教活动的发展,引起麦加古莱什部落上层和富有者的反对,深恐新宗教的成功会使他们丧失由管理多神中心——克尔白古庙而得到的经济利益。于是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其传教,并迫害其信徒中的下层成员。穆罕默德被迫于615年前后将信徒分批迁往阿比西尼亚。后又因宗教保护人阿布·塔利布和重要支持者赫蒂彻相继去世,他在麦加的处境更为困难,便令大批信徒迁往耶斯里卜,以作最后离开麦加的准备。同时,他自己前往塔伊夫,期望得到那里两个部落的支持,力争能留在麦加继续传教。遭到拒绝后,被迫于622年9月24日偕挚友阿布·伯克尔迁往耶斯里卜。该地从此改名“麦地那·纳比”简称“麦地那”,意为“先知城”。这次迁徙是穆罕默德传教事业的转折点。后被他的继承人定为伊斯兰纪元的开始。

迁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首先建立清真寺,作为穆斯林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他强调迁士(追随他的麦加人)同辅士(支持他的麦地那人)之间的团结,打破原来部落的血缘关系,组成以信仰伊斯兰为共同基础的“穆斯林民族”;建立武装,同当地犹太人订立共保麦地那公约,与麦地那周围部落建立同盟关系,以防范古莱什多神教徒侵犯;宣布“宗教无强迫”,采取联合除多神教外其他宗教的宽容政策等。与此同时,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宗教信条、礼拜仪式、道德规范以及婚姻、继承、借贷、刑律、兵役动员和战利品分配等方面的制度,从而逐步形成了政教合一的麦地那政权,他本人成为这一政权的精神和政治领袖。

麦加的天房

天房即图中围着黑色帷幔的方形建筑,也即著名的克尔白圣寺,位于麦加城的中央,被认为是人类始祖亚当寻得的圣地。公元630年,先知穆罕默德将其献给真主。如今每年都有200万人来朝圣。

麦加的多神教徒并未因穆罕默德迁出麦加而停止反对他。他们勾结麦地那的“伪信者”,欲从内部瓦解穆斯林队伍。穆罕默德于624年在白德尔地方成功地截击了古莱什商队,并先后挫败了麦加多神教徒于625和627年对麦地那的军事行动,地位进一步稳固。原居住在麦地那的3个犹太部落对穆罕默德的迁来本怀不满,穆斯林力量壮大,使他们由不满转变为敌视。穆罕默德乘机分别将他们驱逐或消灭。

628年,由于军事失利和商路被麦地那切断,麦加多神教徒力量大衰,穆罕默德以朝觐为名,向麦加发动试探性军事行动。队伍在麦加附近的侯达比亚为古莱什人所阻,双方签订和约。穆罕默德利用休战时机加强传教活动,派使者到半岛各部落游说,并致书拜占廷及波斯皇帝、埃及和阿比西尼亚国王,向外界扩大伊斯兰教影响。两年后,麦加多神教徒力量更趋不振,穆罕默德以古莱什人袭击同自己有联盟关系的一部落为由,率军10万进攻麦加。630年初,古莱什人不战而降,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穆罕默德则承认他们在宗教上的既得利益,消除克尔白古庙及其附近一切偶像,将它定为伊斯兰教中心。接着,半岛各部落大多表示顺服。同年,穆罕默德派兵北向,兵力达边境城市塔布克。至此,伊斯兰教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阿拉伯半岛大体归于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去麦加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演说,宣称人类同出一祖,相互平等,彼此不能歧视和残杀;凡是信徒均系弟兄,其生命财产和声誉不可侵犯。朝觐毕回麦地那。同年6月8日,即教历13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63岁。葬于麦地那。(本文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古兰经》

伊斯兰教最主要的经典。古兰是阿拉伯语拉丁文转写Qur’ā n的音译,原意为宣读、诵读、读物。共30卷,114章,6211节,中文译文约15万字。根据伊斯兰教信仰,先知穆罕默德40岁(公元610年)时开始宣布,他经由天使哲布勒依来传达接受真主启示。至公元632年去世前的23年内,他先后多次接受天使传达启示,并出口成章。传达时在场的人除立即传诵外,还由栽德·本·萨比特(?~665年)在羊皮、树皮、骨片上作下记录。穆罕默德去世以后,由于能背诵古兰经的人相继死亡,其继承人艾布拜克尔(公元632~634年执政)曾令栽德搜集失散的记录材料,先后由艾布拜克尔和欧默尔(公元634~644年执政)保管。后又收藏在穆罕默德遗孀哈福赛处。奥斯曼(公元644~656年执政)时代,再次集中能背诵的人,对照记录材料,整理成册,分送到伊期兰教各中心地区,并将流传的其他抄本一律销毁。目前流传的即奥斯曼本。《古兰经》经文的内容,是穆罕德在去世前23年里,针对当时发生的事情陆续获得真主启示的记录。其中历史、法律等内容占相当比重,但核心是真主存在、真主唯独的说教。《古兰经》语言生动,寓意深邃,充满隐喻和哲理,是伊期兰教最主要的经典和教法的根本依据。(本文出自《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是7~13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中国史籍称大食。西方史书称萨拉森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政教合一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帝国的历史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倭马亚王朝时期(661~750年)和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年)。穆罕默德逝世后,帝国的宗教和政治首脑称为哈里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最初的四代哈里发是经穆斯林公社选举产生的。第一代哈里发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第二代欧默尔(634~644年在位);第三代奥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年在位);第四代阿里(656~661年在位)。史称他们为四大哈里发。从第二代哈里发开始,在圣战的旗帜下,先后征服了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636年)、巴勒斯坦(637年)、埃及(641年),灭伊朗萨珊王朝(651年),奠定了阿拉伯帝国的基础。第四代哈里发被刺杀后,帝国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被拥立为哈里发,定都大马士革,建立倭马亚家族的世袭王朝,哈里发不再由选举产生。经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向东征服了中亚广大地区,势力直达印度河下游地区;向西扫荡了拜占庭在埃及以西的北非势力,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至8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最终形成。它东起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西抵大西洋海岸,形成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阿布尔·阿拔斯推翻倭马亚王朝后建立了阿拔斯王朝。最初100年是帝国鼎盛时期,东面控制直至中亚的广大地区,西面全力进攻拜占庭。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帝国广大范围内实现了伊斯兰化和阿拉伯语化,形成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等文化中心,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波斯、犹太、古希腊和印度等文化传统相结合,在文学、医学、史学、哲学、数学、天文、建筑等领域,成就卓著,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过重要贡献。首都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贸易和文化的中心之一。9世纪后期,帝国开始分裂和衰落。1055年中亚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巴格达。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亡。(本文出自《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661~750年)。公元661年帝国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建立。因其出自麦加古莱氏部落倭马亚家族,故名。首都大马士革。7世纪末8世纪初是王朝的鼎盛时期。向东征服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印度河流域的信德和部分旁遮普,向西占领北非和西班牙。王朝统治时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最终形成。全国划分为五个行政区,设总督辖领;统一货币;规定阿拉伯文字为官方文书使用的文字,阿拉伯语为通用语言。王朝后期,王室内讧、教派争夺和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国力削弱。公元747年,伊朗呼罗珊爆发了阿布·穆斯林起义。公元750年被阿拔斯王朝推翻。倭马亚人的后裔在西班牙以科尔多瓦为首都建立的哈里发国家,史称后倭马亚王朝(929~1031年)。中国史籍称白衣大食。(本文出自《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先知清真寺在麦地那兴建

清真寺是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在麦地那,为组织信徒做礼拜而创建的。初建时很简陋,只是将周围的平房屋顶加长,以枣、椰树干支撑,四周以土坯砌成围墙,整个面积不过1400平方米。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瓦立德于8世纪初,将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故居遗址并入清真寺,使面积扩大。公元1848~1860年,又对清真寺进行了修建,形成现在的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的模样,公元1955年清真寺面积扩建到1.6万平方米。在清真寺的东南角一块用铜栏杆圈围的地方是穆罕默德的陵墓所在地,靠北是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两位最初哈里发的坟墓。由于这座清真寺和穆罕默德的陵墓而使麦地那成为伊斯兰教的一个圣地,为伊斯兰世界广大穆斯林所景仰。

阿拔斯王朝建立

公元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利姆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吹响了埋葬倭马亚王朝的号角。什叶派、阿拔斯派和呼罗珊义军联合,共同与帝国军队作战,经血战,终于在公元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阿拔斯派首领、伊拉克的大贵族阿布尔·阿拔斯利用人民起义力量建立起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因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故中国史籍称其为黑衣大食。

巴格达的繁荣

公元750年,阿布尔·阿拔斯及子孙们打倒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公元762年,把首都从大马士革移至巴格达,建造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巴格达作为伊斯兰帝国的贸易中心而十分繁荣,面向波斯湾的外港巴士拉云集各地商船,进行黄金、象牙、毛皮、地毯,樟脑、铜、琥珀、宝石等贸易。巴格达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知惠馆”进行了各种翻译活动。

阿拉伯文化的辉煌时期

在7世纪~13世纪,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在广泛吸收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巴比伦、印度、波斯和中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的阿拉伯文化。8世纪,阿拉伯人将印度数字和十进制通过西班牙传入欧洲。著名数学家花拉子密由此创立了代数学并发明了代数符号。哈里发马门时代,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开罗等地建立天文台,对天象进行长期观测后,绘制了天文图和星象图及“马门天文表”。天文学家苏非创作出伊斯兰天文学的杰作《恒星图像》一书。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也有新的贡献,他们在距今1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酒精的提取方法。著名医学家和医学理论家拉齐斯及伊本·西拿是当时的代表人物。阿维森纳的《医典》,直到17世纪仍作为西欧医学院校的教材。阿拉伯人在文学方面也有自己的创作,《古兰经》不仅是宗教经典,也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一部名著,还有宝贵的文学遗产《一千零一夜》。此外,阿拉伯人在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哲学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

大事年表

公元420年,宋朝建立,南朝开始。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00年左右,印度数学家首创零的概念。

公元500~515年左右,中亚的游牧民入侵印度。

公元538年,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

公元540年,笈多王朝灭亡。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公元589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统一南北。

公元595年,印度数学家使用十进制法。

6世纪,突厥势力达到最大,屡与北朝、隋战争。突厥衰落后,回纥兴盛起来。

公元605年,隋炀帝命令开凿通济渠。

公元606年,戒日王开始在北印度的统治。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教。

公元611年,隋炀帝下令开凿的连接扬州与长安的大运河开通。

公元612年,戒日帝国建立,定都曲女城。

公元618年,隋亡,李渊建立唐王朝。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即位为赞普,统一青藏高原。

公元632年,阿拉伯半岛统一,穆罕默德去世。

公元634年,伊斯兰帝国创立。

公元634年,以色列帝国成立。

公元635年,阿拉伯攻占大马士革。公元637年,阿拉伯攻占伊拉克。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2年,阿拉伯击败萨珊波斯。

公元645年,日本以中大兄皇子们为中心力量进行大化革新。

公元647年,戒日王死后,帝国随即瓦解。

公元661年,倭马亚王朝建立,以叙利亚大马士革为首都。

公元676年,新罗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8世纪前期,渤海国建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

公元742年,鉴真开始东渡日本。

公元750年,倭马亚王朝灭亡,开始阿拔斯王朝。

公元751年,恒罗斯河畔之战阿拉伯军队打败唐王朝军队。由于这次战役,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世界。

公元762年,阿拔斯王朝开始建造首都巴格拉。

公元786~809年,阿拔斯王朝的哈德·阿拉希特构筑了伊斯兰文化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