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鉴赏 大全集
- 《唐诗鉴赏 大全集》编委会
- 1093字
- 2020-06-24 12:59:06
古风(四首)
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传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鳍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后期,诗中赞扬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及统一六国的赫赫战功,但对其穷奢极侈、妄求不死药的荒唐行径作了批判。当时唐玄宗亦迷信道教,骄纵荒淫,故而此诗颇有借秦喻唐之意。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合,上、下、四方为“六合”,即全国之意。虎视,像虎一样雄视。句意为:秦始皇横扫天下,像猛虎一样雄视全国,这位千古帝王是何等的霸气和神气。诗人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是十分赞赏的。开篇可谓大开大合,领起下文进一步对秦王功过的评说。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决,斩断。西来,秦在六国之西,平定六国后,六国之君皆被俘虏到秦,故称“西来”。句意为:他以拔剑斩断浮云的气魄,统一了中国,把六国君王都俘虏到了秦地。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明断,英明的决断。天启,上天的启发,即天授之意。大略,出色的谋略。驾,驾驭。句意为:他英明的决断仿佛得自天的启发,他具有雄才大略,足以驾驭富有才干的群臣。此联肯定其自身能力是建立如此业绩的条件之一。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收兵,收集兵器,据《资治通鉴·始皇帝下》记载:“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函谷,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战国时为秦国东方边境险关,开闭很严,秦统一后,方可以向东方开放。句意为:收集天下兵器,将其销毁而铸成金人,函谷关也开始向东开放。这两句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继续努力致力于巩固政权的情形。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铭功,刻碑铭记功绩。会稽,山名,位于今浙江绍兴县东南。秦始皇三十七年,登会稽山祭禹,刻石记功。骋,望,极目远望。琅琊,山名,位于今山东诸城县东南海滨。秦始皇二十八年,登琅琊山,筑台刻石记功。此联写国家安定后,秦始皇逐渐骄傲起来,到处刻石记功。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刑徒,罪犯。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三十五年,发动罪犯七十余万人建筑阿房宫,并预营骊山墓。隈,山的弯曲处。句意为:发动七十余万罪犯,在骊山的弯曲处开始建造陵墓。此联写秦始皇穷奢极侈的行为,诗文由此而转入了对秦始皇迷恋不死药的批判。
“尚采不死药,茫然传心哀。”不死药,战国时,一些方士欺骗人们,说有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茫然,空虚迷惘状。传心哀,表现出悲哀的心情。句意为:还想找长生不死之药,找不到就心中迷惘,感到悲哀。此联进一步批判秦始皇,批判他的荒唐、妄求。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连弩,设有机关能连续发射的弓。射海鱼,秦始皇二十八年,派人去东海采不死药,几年之后,没有采到,方士们推说因为有大蛟鱼的阻碍,于是秦始皇就派人用连弩到海上射杀。事见《资治通鉴·始皇帝下》:“并海上,北至琅琊、之罘。见巨鱼,射杀之。”崔嵬,高而不平状。句意为:始皇虽然用连弩射杀了海里的巨鱼,但是还有像山一样高大,十分凶猛的大鲸鱼。此联写秦始皇为让方士出海找不死药,不惜劳民伤财出海杀鱼,但是人力怎能与自然抗争,海中还有更为可怕的危险难以逾越。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鳍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鳍鬣,鱼脊和鱼颌旁的鳍。句意为:这种鲸鱼的额头鼻孔像五岳山一样高大,扬起的波涛像喷出的云层,声大如雷,鱼鳍遮蔽天空,哪里能看到蓬莱呢?此联夸张这头鲸鱼的可怕,讽刺了秦始皇企图找到仙山,寻访仙丹是根本不可能的。
“徐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徐即徐福,方士之一。据说,秦始皇曾让他带童男女五千人,坐上大船,去海外采不死药,一去不复返。句意为:秦时的徐福带着童男女出海寻药,他所乘坐的楼船几时能回来呢?意即方士们都是投其所好,故加欺骗罢了,哪里会真的找到仙丹,但秦始皇却十分信任他们,这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三泉,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下葬时,“穿三泉”,言挖地至水,是很深的意思。寒灰,即腐朽的尸首。句意为:只看到那很深的陵墓底下,金属棺里埋葬着秦始皇腐烂的尸体。此联写秦始皇以可悲结局,哪怕有显赫功绩,哪怕贵为天子,死后也是一堆“寒灰”罢了。在行文上反衬前文中的穷奢极欲,表达了强烈的讽刺。
这首诗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概括了秦始皇的一生功过,皇皇大论,观点鲜明:述功论过中,以记过为主,记过之中又以批判其迷信“不死药”,渴求长生不死为主。因为诗人是针对玄宗迷信道教,期望长生的现实,有的放矢而作。赞扬功劳时层次分明,先写统一之功,再夸其自身之才,次表安国之大业。由褒功转而贬过时以其骄傲矜功为过渡,承接自然,不显突兀。最后写其结局仅客观用描述的笔法,不作一字议论,但读者却能看到其中发人深省的意义:人总有一死,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其十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这首诗追述了战国时齐国侠士鲁仲连急人之难,不慕权贵,功成身退,志行高洁的事迹,表达了自己追慕先贤的愿望,述事简约,观点鲜明,给人深刻的启迪。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齐,战国时齐国。倜傥,有风度之意。鲁连,即鲁仲连,据《史记·列传第二十三》记载:“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赵孝成王时,秦国在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企图一举灭赵,遂兵围邯郸,鲁仲连在邯郸出谋划策,击退秦军。句意为:齐国有个很有风度的人,名叫鲁仲连,他志行高洁,足智多谋,不慕虚荣。这两句提纲挈领全文,表明要叙述的事件与鲁仲连密切相关。虽平淡无奇,却精确鲜明,给人深刻印象。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曜,光辉。句意为:鲁仲连形象高大而伟岸,像明月从海底升起,一下子放出万丈光芒。这里用明月的光辉形容鲁仲连品行高洁、形象伟大。这是对历史人物的总体评价,形象生动。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却秦,使秦兵退却。仰,仰慕。末照,余光。句意为:谈笑之间便退却秦国数十万虎狼之师,使秦兵退却树立万世英名,后人也十分仰慕他的功绩。“末照”意指鲁仲连功勋非凡,仅其余光已令人永远仰慕。“后世仰末照”有三层意思。第一,赵被围时,魏国派辛垣衍到邯郸去,劝赵尊秦为帝,满足强秦的欲望,促使秦退兵。鲁仲连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这一荒谬的观点,赵遂未尊秦为帝。秦军因而畏惧,退却五十里,为魏无忌夺晋鄙军而救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战击败强秦后,使赵国又延续了一段时间,也使战国格局延续了一段时间。因而六国暂免亡国,六国之民暂免屠戮,这是仰仗鲁仲连的功绩。第二,鲁仲连挽救了赵国却不受任何恩赐,飘然而去,其高风亮节令后人望其风采,追慕不已。第三,诗人对鲁仲连亦是十分钦佩,几欲仿效之。这里写鲁仲连于谈笑之间,便建立了显赫功绩。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顾,回头。平原,赵国公子平原君。句意为:秦兵退后,平原君感谢鲁仲连,以高官厚禄相谢,鲁不受而去。“笑”,有讥笑之意,秦围邯郸时,平原君惶惶不可终日,面对魏国使者的无理要求不知所措,此时鲁仲连笑其无能;秦退后,平原君对鲁仲连的功绩念念不忘,多次相谢,此时鲁仲连笑其没有度量,以己度人,太没风度。“轻”、“笑”二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视钱财如粪土,弃权贵如敝屣的高士的风流倜傥形象。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澹荡,坦荡。同调,同曲调,喻志趣相同。句意为:我也是胸怀坦荡之人,拂起衣裳,我们可谓志趣相同。“拂衣”,形容洒脱不羁的神采。诗人直抒胸臆,一副追此前贤舍我其谁、当仁不让之势,颇具气魄,读来甚感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其间。
这是诗人读史的一篇感悟,《史记》中记载鲁仲连的还有另一件事,即鲁仲连帮齐破聊城,造成聊城被屠的后果,诗人并不十分称许,因而选择了鲁仲连存弱赵的这一段,可谓选材精当,有感而发,形象鲜明。
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莲花山,西岳华山的最高峰叫莲花峰,位于今陕西华阴县。这是一首游仙诗,为李白《古风》组诗中第十九首,作于天宝十五年,诗中以绮丽的想象叙述作者受邀登上仙境,但在仙界中却更清楚地看到了安史叛军的凶暴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迢迢,遥远。明星,传说中华山上的仙女,典出《太平广记》:“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句意为:诗人往西登上莲花山,远远地看到了仙界的明星。此句交代登山遇上仙女的经过。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把,持。芙蓉,莲花。虚步,凌空而行。蹑,登。太清,天空。霓裳,用虹霓做成的衣裳。曳,拖。句意为:仙子们手持着莲花,凌空而行,登上天空。她们穿着用虹霓做成的衣裳,风吹仙袂,彩带飘飘,她们轻盈地在天空中悠然飘忽行走着。这一小节描绘了明星摇曳的姿态,诗人以瑰丽的想象赋予了仙子高洁、飘逸的绝美神态。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云台,云台峰,华山东北部的高峰。高揖,即长揖。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据《神仙传》所载,卫叔卿,中山人,服云母成仙。汉武帝派使者跟随叔卿的儿子到华山求见卫叔卿,见卫叔卿与众人博戏于石上。句意为:众仙邀请我登上云台峰,在那里,我向卫叔卿长揖致敬。此句写应明星之邀,拜见卫叔卿,此时诗人已加入仙人之列。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之,指卫叔卿。鸿,即鸿鹄,又名天鹅。紫冥,天空。句意为:恍惚间与卫叔卿一同离开云台峰,驾着天鹅在空中遨游。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描述了遨游天界之乐。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川,原野。洛阳川,指中原地区。茫茫,迷茫状,意指数不清。胡兵,指安禄山叛军。豺狼,指叛军中的官员们。冠缨,官吏的帽子上的带子,指代官员。句意为:低头向下往中原地区望去,数不清的叛军在跑动;被戕害的人民的鲜血洒在野草上,那些官员都是一群吃人的豺狼。这一小节写在空中看到叛军肆虐,软弱无助的人们惨遭杀害的悲惨景象。此段与前文缥缈美妙的仙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现实之中叛军的凶暴和人民的苦难。
全诗写仙境时笔触明快,读来清丽可人,描写现实时笔调沉痛,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心中的悲愤。这首诗中遨游仙境的构思明显上承《楚辞》的浪漫手法,融入了对现实的客观描写,用仙境的美衬托现实的恶,可见作者在不断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创作的同时,又不断推陈出新,因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五十九
胡关绕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这首诗描写了边境地区的荒凉景象,控诉了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边疆的罪恶,还批判了唐玄宗因轻率发动战争给中原地区人民也带来深重灾难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昏庸无能的愤慨和对名将镇守边关的渴望。全诗言辞悲壮,感情激愤,结构上步步为营,层次明晰。
“胡关绕风沙,萧索竟终古。”绕,多。萧索,凄惨景象。终古,自古以来。句意为:胡地关隘多有狂风飞沙,自古以来一派荒凉。诗人开篇就烘托出一派凄凉壮阔的景象,无限金戈铁马,奔突杀伐之声似乎已隐约可闻。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戎虏,敌军。句意为:树木凋零,秋日里野草尽皆枯黄,守兵们登上高台,警惕地望着敌情。萧飒之中,更见杀气弥漫,戍卒们面临敌人的威胁,一不小心就有丧命之虞。“望”字引出了下文戍卒之所见,亦是诗人之所见。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遗堵,幸免的壁垣,意即完整的墙堵。句意为:空旷的沙漠中,荒弃的城池让人目不忍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此联极言边邑之凄惨荒凉,可见胡祸危害之烈。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千霜,即千载,因每一年都有一季落霜。嵯峨,堆积貌。榛莽,荒草。句意为:千百年来,死者白骨横陈,堆积掩于荒草丛中。可见从古至今,胡人的侵扰已令无数边疆人民、士兵身遭荼毒,弃尸荒野。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凌虐,蹂躏。天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首领单于自称:“胡者,天之骄子也。”此处意指契丹、吐蕃、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毒,凶狠。句意为:这到底是谁蹂躏的结果,是那凶狠、残忍的胡人侵扰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一问一答之间气塞胸臆,目眦尽裂,发尽上指,怒不可遏。
这一节写的是胡祸不已,给边疆人民造成不尽的苦难。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赫怒,嗔怒。圣皇,唐玄宗。劳师,使军队劳累。鼙鼓,战鼓,指代战争。句意为:胡人的侵扰令当今皇上一怒之下,又轻率发动了征讨战争。诗人主张慎战,这里说玄宗因“赫怒”而发兵,是批评他空负一时意气,不肯认真分析敌我情势,使士兵们劳师远征,疲于奔命。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阳和,光明和平的景象。发卒,征发士兵。中土,中原。句意为:这样一来就把和平的气象破坏掉了,代之以一片杀伐景象;频繁地征发士兵,使中原地区的社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初唐时期,国泰民安,游牧民族不敢侵扰,纷纷归附,故《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中:“赞曰:‘唐之德大矣!……海内外,无不州县……故蛮琛夷宝,踵相逮于廷。’”诗人对那时胜景自然十分怀念,因而对唐玄宗这种无视国家内部问题,唯事征战的举动十分不满,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频繁的征战使国家腹地受到震动,摇撼了李唐王朝之根本。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句意为:三十六万军人,个个面含悲凄,泪如雨下。士卒们被迫中断生产,投入战争,十分无奈、悲哀。诗人对此充满了同情和愤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就,参加。暂且忍着悲痛加入兵役的行伍,可这样一来,又怎能经营好我那农田苗圃?士卒们极不愿意参加征战,为农事被耽搁而忧愁。从这两句和前两句可以看出,兵役已严重妨害了社会生产,确实已经“骚”扰了“中土”。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句意为:你没见到那远征、戍守边境的战士们,哪里知晓塞外关山条件的艰苦。这里点明无谓的远征给战士们带来的也是无尽的苦难。对玄宗的轻率发动征战进一步提出批评。
这一节批评了唐玄宗轻率发动征战的举动,尖锐地指出,无休止的兵役征发已经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生产,动摇了整个社会经济基础。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曾大破匈奴。句意为:英勇善战的李牧将军如今不在了,边塞地区的人们只能喂豺虎。意即缺乏良将镇守边关,是边疆烽烟不断、人民饱受苦难的又一重要原因。
全诗先写边疆之凄凉,然后道出这是胡祸所致,继之而言玄宗的轻率征战所造成的祸害更有甚于此,最后诗人高呼“去哪里找一位深孚众望的名将来镇守边疆”?那股无奈与焦急,读来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