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鉴赏 大全集
- 《唐诗鉴赏 大全集》编委会
- 1180字
- 2020-06-24 12:58:18
在狱咏蝉 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狱,此指御史台监狱。当时骆宾王官侍御史,因讽谏得罪,被诬以贪赃入狱。这首诗描写了初秋之时,诗人身处囹圄之中,听到那凄鸣的蝉唱之音,哀伤之情为之而引发,想到仕途艰险,自己无辜而被谤,更觉有冤难申,抱负难展。压抑、郁闷之情弥漫全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西陆,指秋天。古人谓:“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秋。”南冠,此指代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客思,指客居外地的思乡之情;侵,一作“深”。句意为:秋日里,蝉声凄切,我身处囚中,思乡之情倍加深切。入秋之后,蝉声日见凄厉。诗人触景伤怀,更觉处境凄楚。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哪里经受得起。玄鬓,即蝉鬓。古时女子将鬓发梳成蝉翼形,称蝉鬓,此指蝉。白头,诗人自指。吟,鸣叫。句意为:那里还经得起蝉的凄清身影,来对我这白头之人吟唱。意即诗人含冤入狱,因愁思而白了头发,哪里还承受得了秋蝉的哀鸣之声。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句意为:蝉啊,你怎么就不明白!露水浓重,蝉翼潮湿,你又如何能展翅奋飞?风声呼啸,叫声极易被淹没,你叫又有什么用?此联喻指世道艰难,多有险隘,才志之士难以一展抱负,含冤之人,没有伸张的机会。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高洁,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把它看成是高洁的象征。句意为,蝉的清高洁白尚且无人相信,我的冤屈又有谁来为我表白,为我伸张。诗人久处牢狱,日益绝望,此时听到如此凄厉的鸣叫,更感万分无奈。
这是一首咏物诗,在前四句中,诗人是一个虔诚的听众,自身的不幸与蝉鸣的凄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后四句,诗人对蝉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进而以蝉自喻,以蝉自比,借秋蝉“飞难进”、“响易沉”、“无人信高洁”的境遇来象征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如今有冤难申的遭遇。全诗之中,诗人的立场由听众而转向吟唱者,这与单纯的咏物诗中,往往始终是旁观者的立场相比表达手法更加灵动不拘,情感的抒发更为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