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疑

本文阐释了对当时朝廷下发的一道敕书所涉内容的疑问。指出,以孝治天下并非只做表面文章,而在于采取一些切实可行又符合实际的措施。否则,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引起公卿大夫的困窘。文章用较大篇幅分析了这项在当时情况下难以执行的政策,它并非是学习先王用权变的方法来处理事务,而是违背先王安慰、抚恤士大夫之原意,从而为此项政策的不合理性找到理论根据。

文末以疑问作结,绵里藏针。笔墨之外,此敕书内容之荒谬尽显无遗。

【原文】

己亥敕书:“自今内殿崇班以上,大丧致其事,供奉官以下则勿致,如其故。”于是有疑者,以为供奉官以下亦士大夫也,而朝廷独遇之如此,顾而问曰:“今子以谓如何?”尝窃原朝廷之意以对曰:先王之制丧礼,不饮酒,不食肉,不御于内,以致其哀威者,所谓礼之实,而其行之在我者也。不论其人之贵贱,不视其世之可否,而使之同者也。然而有疾则虽贱者亦使之饮酒而食肉,此所谓以权制者也。或不言而事行,或言而后事行,或身执事而后行者,所谓礼之文,而其行之在物者也。论其人之贵贱,视其世之可否,而为之节者也。视其世之可否而为之节,故金革之事,则虽贵者亦有时乎而无辟,此所谓以权制者也。今欲使三班趋走给使之吏,大丧则皆无以身执事,而从古者卿士大夫之礼,此固盛世之所宜急,而先王以孝理天下之意。然而事又有先于此者。古之时,卿大夫之丧,所以听身不执事者,为其可以不身执事也。其可以不身执事者,何也?古之人君于其卿士大夫之丧,所以存问养恤者,盖不诎于其在事之时,其有大丧而得不以身执事者,以其臣属足使而禄赐足以事养故也。今三班趋走给使之吏,其素所以富养之,非备厚也。一日使去位而治丧者,则朝廷视遇与庶人之在野者无以异。庶人之在野者,所以葬祭其先人,畜养其妻子,有常产矣。三班趋走给使之吏,去位而治丧者,则其使令非有臣属,事养非有禄赐,一日无常产,则其穷乃有欲比于庶人而不得者。若用事者不为之忧此,而曰“汝必无以身执事”,则亦有饿而死者耳!然而世之议者方曰:“今之小吏去位而治丧者众矣,吾未见有饿而死者。”夫今之去位而治丧者,自非多积馀藏,有以活身,则孰能无以身执事者乎?今欲使之去位而治丧者,故欲使其致丧之实而无以身执事也。苟不能使之无以身执事,而徒使之去位,则岂盛世之所急,而先王以孝理天下之意也?愚故曰事又有先于此者,谓所以存问恤养士大夫如古之时者,今之所先也。夫明吾政以赡天下之财,而存问恤养士大夫如古之时,此吾之所易为也。仰无以葬祭其先人,俯无以畜养其妻子,然且去位而治丧,无以身执事,以致古者士大夫之礼,此人所难行也。舍吾之所易为而忽不谋,曰:“是皆先王之事,非吾今日之所能为也。”操人之所难行而诛之不释,曰:“古之士大夫皆然,尔奚事而不为?”朝廷或者以为此非先王以权制丧、内恕及人之道,故止而不为。虽然,愚亦有疑焉,欲内恕以及人而不为吾之所易为者,何也?

【译文】

己亥这一天皇上颁布诏书说:“从今往后内殿崇班以上的官员,遇到家中大丧可以退职回家,供奉官以下的不允许,一如既往。”于是有人发出疑问,认为供奉官以下也属于士大夫,朝廷却这样对待他们,就问我说:“你认为怎么样?”我曾经推究朝廷的意思回答他们说:先王在服丧礼时,不喝酒,不吃肉,不在内宫居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难过,这就是所说的实实在在的礼节,是否实施全在于自身。不管人的地位的高低,也不看时代是否允许,执行礼节都是相同的。然而有病的人即使身份低微也要让他喝酒吃肉,这就是所谓的用权变的方法施行礼节。有的人不需要讲话却可以做成事情,有的人说完话再把事做成,有的人自己亲自去做之后把事做成,这就是所谓礼节是外在的,要看对什么事物施行。评论人地位的高低,看时代是否允许执行,对礼节加以节制。看时代是否允许对礼节进行约束,所以涉及战争的事情,有时连地位高贵的人也不能回避,这是所说的用权变的方法节制。现在想让三班大臣充当供人驱使的差吏,遇到大丧都不要执行事务,按照古代公卿大夫的礼仪去做,这本来就是太平盛世应该重视的,也是先王用孝治理天下的本意。可是有的事情又比这些要紧。古时候,公卿大夫遇到丧事,可以听凭他们不用办理事务,是因为他们可以不用处理事务。为什么能够不用处理事务呢?古代君主在公卿大夫遇到丧事时,给予他们的安慰补贴的恩惠,并不少于为官时,遇到大丧可以不用亲身处理事务,是因为大臣们的部下足以办理好事物,俸禄全额发放足以侍奉的缘故。如今朝内大臣充当了奔走驱使的差吏,日常给他们的待遇又不丰厚。一旦让他们辞去职位回家治丧,朝廷的待遇就和平常百姓没什么分别。平民百姓,可以殡葬祭祀祖先,抚养妻子儿女,是因为他们有确定的产业。供皇上奔走驱使的朝廷官员,辞去职位去治丧,手下没有服役人员,没有俸禄供养家人,一天没有固定的收入,就会走投无路即使想和平民百姓相提并论也无法办到。如果执政者不知道为此担忧,却说“你再也不要亲自办理任务了”,那么也会出现因饥饿而死的士大夫。可是世上一些议论者会说:“现在,小官吏辞去职位治丧的很多,我也没有见过有饿死的。”现在辞职治丧的人,如果不是有多余的储藏,能够养活自身,谁又能不亲自处理政务呢?现在让他们辞职治丧,就是让他们真的去办理丧事而不再处理政务,如果不让他们处理政务,只是让他们辞职,这难道是太平盛世的要务,是先王用孝治理天下的原意?所以我说有的事务比这件事急迫,我认为像古代那样慰问抚恤士大夫,才是今天首先要做的事。使国家政治清明从而使天下财利充足,像古时候那样安慰抚恤士大夫,对我们来说就容易做了。如果士大夫对上不能殡葬祭祀祖先,对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尚且辞职去办理丧事,不再在朝廷任职,可是仍想按照古代士大夫的礼仪,这是人们不能做到的。放弃我们容易做的而疏忽不加谋划,说:“这些都是先王的事情,并非我们现在所能做的。”用别人难以完成的事情做借口而不停地指责,说:“古代的士大夫都这样,你为什么做不到呢?”朝廷中有人认为这并非先王用权变的方法办理丧事、内心饶恕自己和别人的办法,所以停止不做。即使这样,我心里也有疑问,想在内心宽恕自己和别人却又不做那些不难做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