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州新学记

本文通过叙述州官李侯兴建州学这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李侯善待文人,鼓励学习做法的赞赏。并由此发出“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的感慨。作者认为文人要知道学习,更要知道为什么学习,一味沿袭道的一切比不上善行,而善行又比不上仁义。告诫文人士子应该积累善行充实自己,实行仁义而使自己上进。

文章叙议结合,行文简略,言理略显单薄。

【原文】

太平新学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焉。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仁之施,自父子始。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游于斯,铺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太平州的新学在子城的东南,是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人李侯字定仲要求所建立的。他治理州里的事,平稳而有节制,平静又有谋略,因此不用大的惩罚与杀戮州里就安定了。所以贵族相互劝说出钱,到李侯的家中,愿意兴建州学来使李侯满意。他为他们寻找地方迁移过去,建屋百间,建堤防来环绕,以防止水灾。并且买了二十顷田来供养求学的人。学校从大门到正房,十分雄伟壮丽,是用来祭祀先师和供养求学者的设施。来往的人都不明白学校的建设是怎么开始的,只见到了它的完工。而州学刚成,李侯就离职走了,州里的人对他十分感激,因而来我这里求文章来记录他的事。

哎!学习不可以停止已经很久了。世上做官的人有的不了解这些,而李侯自己很早就知道了,而且可以不耗费钱财伤害人力,让有钱人相互劝勉出钱来成就这件事,难道不贤明吗?然而世上的士人,知道学习,却不知为什么学习,因此我在他们来求文章的时候,就把这些告诉他们。大概,沿袭道的一切都比不上善行,而善行没有什么比得上仁义,仁的给予,从父子开始。积累善行而充实自己,直到圣明至别人不能明了就叫做神。实施仁义而使之上进,就达到圣人对天道所能了解的地步,这是求学的人应当把它作为自己的本分的事。过去造字的人已经告诉我们了。使上面的人知道,但在下面的人里却不出名,有起始却见不到最终的效果,这就是道之所以散,诸子百家之所以兴盛,而求学的人们相互争辩的缘故呀!就学于学校,要统一天下的观点而没有纷争。在这里游历,在这里吃饭,而对我所说的不明了,那是吃美味的食物安逸的居住罢了。李侯做这件事,难道是为了士人们有美食和安逸的处所吗?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安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