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的海德里希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于1904年3月7日出生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哈雷21大街。其父亲是布鲁诺·海德里希(Bruno heydrich),母亲是伊丽莎白·玛利亚·安娜·艾米利亚·克兰茨(Elisabeth Marie Anna Amalia Krantz)。出生四天后的他在当地的圣伊丽莎白教堂接受了洗礼。他的名字是由父母双方共同挑选的——莱因哈德是由母亲根据戏剧人物起的,特里斯坦也是其父亲根据瓦格纳戏剧里的人物起的,而欧根则沿袭了他外公的名字。

布鲁诺·海德里希于1863年出生于德累斯顿镇的一个七口之家,他是长子,下面有四个妹妹。布鲁诺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从12岁起在迈森接受专业的学习,13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公开场合演出。他擅长的乐器主要包括小提琴、中音喇叭、大号和低音提琴。布鲁诺于1882年完成了他在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创建于1856年,是德国一所知名的公立音乐学院)为期三年的学习,并在汉斯·冯·布洛的乐队以演奏低音提琴为业。且他从1883年至1887年间都是德累斯顿皇家乐队的低音提琴独奏者。他的目标是成为乐队的领袖和指挥。他师从乌尔纳博士门下,后者鼓励他成为一个歌唱家,随后一封推荐他做舞台剧歌者的信飞往了魏玛剧院,给他提供了一个成功转型扮演罗恩格林的机会。

◎ 海德里希的父亲,布鲁诺·海德里希。

◎ 罗恩格林(Lohengrin),来源于德国民间故事。故事发生于10世纪初叶的安特卫普,讲述了来自天国的圣杯武士罗恩格林帮助了一位无辜受人诽谤和陷害的公主爱尔莎,并要娶她为妻。但武士的力量来自对身份的保密,爱尔莎因受仇人挑唆,逼问他的身份,最终他不得不在和盘托出后乘船远去,爱尔莎懊悔而死。著名作曲家瓦格纳根据这一传说创作了歌剧《罗恩格林》,其中的《婚礼进行曲》在今天依然家喻户晓。

◎ 哈雷莫尔大街上海德里希接受洗礼的教堂。

1890年夏天,柯西玛·瓦格纳(Cosima Wagner,生于弗朗西斯卡,是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女儿,也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第二任妻子)于短短几周之内与布鲁诺·海德里希熟识,据说他别在领带上多年的金天鹅就是她送的。遗憾的是,由于布鲁诺没有成为歌坛的顶级歌者,因此他在瓦格纳所在的拜罗伊特演出的心愿一直未能实现,他总是与最终的成功擦肩而过。在成为大师级歌者的梦想失利后,布鲁诺开始专注于创作,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1895年创作的歌剧作品《阿门》毁誉参半,紧接着是1907年的《和平》和1914年的《机遇》。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管弦乐、合唱乐和室内乐作品。尽管这并未能使他的事业登峰造极,却使他在音乐圈内小有名气。

◎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5.22-1883.2.13),德国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

在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布鲁诺·海德里希邂逅了校长的女儿伊丽莎白·克兰茨并与之坠入爱河,她身材娇小,金发碧眼,亭亭玉立,知书达理,前途光明,而他高大魁梧,黑发浓密,幽默开朗。他注意到了这个与自己截然相反的姑娘。1897年12月,他们结为伉俪,而布鲁诺也由此踏足上流社会,这年,他三十四岁。

伊丽莎白的父亲欧根·克兰茨是一名音乐教授,也是著名的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创始人,在他的三位子女中,只有伊丽莎白对音乐感兴趣,她关注着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并在此找到了归宿。

于1871年生于德累斯顿的伊丽莎白一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系统地学习了音乐和艺术,并且拥有坚强的个性。她的教养决定了她的高效、有序和体面,而这些品质也遗传到了其子女的身上,影响小海德里希按照母亲的信条来看待生活。伊丽莎白坚信在双亲故去之后她将会继承著名的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但她的两位兄弟——尽管没有能力管理学校,但是学校作为庞大的遗产,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诱惑——最终得到了三分之二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伦敦学习的商业,看来没有白学。

言归正传,这对幸福的小夫妻婚后搬到了哈雷。在那里,布鲁诺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学校,尽管与岳父的享誉世界的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不能相提并论,但布鲁诺对其发展还是满怀信心。他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必定会担任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校长一职——在音乐才华与经验方面舍他其谁呢?他们夫妻俩都把哈雷音乐学院作为一个过渡期产物,主要为将来接手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打基础。伊丽莎白在父母的建议下鼓励丈夫创办自己的音乐学校。布鲁诺在创校说明书里写道:“与教师家联姻后,在妻子和岳父的鼓励下,布鲁诺也成了教师。”遗憾的是,他们关于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野心从未变成现实。这份巨大的失落充斥了伊丽莎白的整个后半生。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变得一蹶不振,而是继续努力工作。

在学校的经营中,布鲁诺对行政和财务毫无兴趣,将其交由妻子全权打理,他主要将精力集中于授课、乐器演奏和唱歌谱曲。伊丽莎白也教授钢琴。作为哈雷第一家专门的音乐学校,学校成长很快,名气也越来越大,到了1901年的时候,该校正式成为音乐学院。在那个年代音乐教学是很新颖的事物,而在小小的哈雷居然出了一座音乐学院,这真称得上新奇了。

随着学校的成功,渐渐被镇上的“上流人士”所接受,布鲁诺也渐渐和市长有了来往。他在当地剧院的演出也提高了他在当地社区的地位。他1903年向梅森堡的州政府申请州执照,哈雷校委会也非常建议他这么做,但是这一意图三年后才得以实现。此时,布鲁诺的名字也出现在好几个镇音乐社团的名单上。他还是苏拉菲亚会(Schlaraffia Lodge,起初是一群在上层社会讽刺王公贵族和当局的演艺人员形成的组织,一个基于友谊和宽容的理想化的社会团体,在一战和二战中曾被取缔,但是私下却一直延续至今)的创始人,这个组织后来被怀疑是海德里希安全部门的共济会。“音乐教授”是布鲁诺另一个梦想,这也表明了未来希特勒保安总局领袖的父亲是相当勤奋的。

布鲁诺家在小海德里希出生时已经有一个女儿了,根据母亲的第二个名字取名为玛利亚。1904年3月7日上午10点30分,音乐学院学生的演奏声迎来了海德里希的出生。5天后,海德里希的爸爸在镇上登记了他的出生,出生编号为669。18个月后,莱因哈德的弟弟海因茨·齐格弗里德·海德里希(Heinz Siegfried heydrich)也出生了。

◎ 布鲁诺·海德里希的哈雷音乐学院的创办计划书。

◎ 1904年3月12日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哈雷的出生登记。

◎ 莱因哈德和姐姐玛利亚。

在莱因哈德出生的第一个夏天,海德里希一家举家搬迁至邮政大街21号的新居。新居的规模以及位于市中心的优越位置反映了海德里希家事业的成功。这是一座四层建筑,楼上用来生活,楼下用于教学。楼下的学生总能听见婴儿的啼哭声混着乐器的演奏声以及合唱声。1906年,海德里希一家搬进了古芩大街20号的一处更加豪华的房子。

布鲁诺的孩子是在严格的天主教式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这是因为海德里希的母亲信仰天主教,而父亲为了能与母亲结婚则从福音教转到了天主教。伊丽莎白的信仰有时近乎狂热,这在后来使她和莱因哈德对教堂的态度产生了激烈分歧。伊丽莎白每天晚上都带领孩子们做祷告,而海德里希一家也每周末都去教堂做礼拜。伊丽莎白是一位深信棍棒教育的母亲,所以经常对孩子们诉诸体罚。

由于布鲁诺忙着指导学生们,伊丽莎白就负责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方面的指导。小里尼(家庭成员们对莱因哈德的爱称)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了弹钢琴、拉小提琴以及复杂的琴谱。到了小莱因哈德六岁上小学的时候,大家发现他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从不为功课发愁,但是有一点内向。他后来的性格特点在早年已经有所显现。莱因哈德的童年玩伴埃里希·舒尔茨(Erich Schultze)确信海德里希一家将更多的关爱给了莱因哈德的姐姐而有些忽略他。由于莱因哈德经常退守于自己的世界里,这使他的性格渐渐地变得傲慢。其他的家庭成员称他为与其母亲相像的“问题儿童”。

1914年,莱因哈德十岁的时候转到了革新文实中学上学。这所学校的教学以科学、现代语言和历史见长。莱因哈德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打算将来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喜欢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而事实上他经常偷偷在家这么干。正是在这所学校求学时期,莱因哈德发现了自己的竞争精神,他想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想做好,也体验了未能达成目标的失落感。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件事情是,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莱因哈德没能像往常一样得到A+的成绩,而仅仅得了一个A,于是他向老师提出了抗议并因为态度恶劣受到了惩罚。即使如此,他还是坚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成绩。他也意识到了勇气和韧性的重要性,有一次他爬上学校的屋顶只为了证明他的勇敢。同时,年轻的莱因哈德也发现自己成了其他男孩嘲笑的对象,因为他的嗓音比较尖细,所以他们给他起了“山羊”的绰号。有些男孩觉得他软弱便瞧不起他,他在学校经常受人欺负。然而多年之后险些使他成为“犹太人”的绰号则给他带来了更深的痛苦。

◎ 位于哈雷的海德里希的学校。

◎ 海德里希一家在邮政大街的家。

◎ 古芩大街20号的背面,虽然该照片拍摄于1997年,但自1940年以来该房屋没有变动。

莱因哈德的父亲布鲁诺是一个有趣的人,他总是抓住所有机会开大家的玩笑。他发现扮演犹太人的滑稽样最受大家欢迎,这到了某种程度,使他的孩子们成了被嘲笑的对象。海德里希家男孩的背后总有人喊“Isi,Isi”,只有当海因茨掏出刀子来吓唬他们时他们才会停止。海德里希家费了好大劲来辟谣,但从未完全成功。1926年,因为被误解有犹太背景,海因茨加入学生会被拒。

之后席卷整个欧洲的世界大战影响了所有的德国青年,莱因哈德也不例外。君主专制的德国总是在给当时的年轻人灌输军事意识,这随着1914年8月爆发的战争而到达了极点。战败简直是不能想象的,海德里希一家都在等待着对敌对国劣等军队的胜利。这场战争从最初的几个月拖到了几年,但布鲁诺从未动摇他对于胜利的信心,即使在战争最后的几个月里,他还发表了胜利即将到来的文章。他的儿子们和他一样也期待着胜利。

与此同时,莱因哈德和一个叫作埃里希·舒尔茨,比他年长四岁的男孩建立了友谊。他在沃尔瑙和舒尔茨一家度过了许多欢乐的假期。他们俩决定试着和在农场上工作的俄国战俘交谈,于是他们将零花钱都花在了买俄语词汇书学俄语上。他们也在学习法语,并且两种语言都学到了相当的水平。

至此,14岁的莱因哈德看起来似乎一切正常,直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冲击了他的世界。随着前线陷入漫长的僵局,人们对战争的结果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连基尔的德国海军都发生了水手叛乱。工人们忍无可忍,德皇威廉二世也被赶下了台。1918年德国战败,政治动荡席卷了整个德国,甚至蔓延到了哈雷的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小型企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其中也包括布鲁诺的音乐学院。共产党员和无政府主义者在乡间和城镇宣传他们的思想,街斗经常发生。

作为新政府调控通货膨胀的结果,布鲁诺不得不写信给哈雷市长,通知他自己的音乐学院即将解散。尽管海德里希一家之后的地位有所提升,但一直没有恢复到从前的状态。所有的这一切都对莱因哈德构成了很强的冲击,这也是他第一次卷入政治活动。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和革新文实中学的同学们一道加入了哈雷志愿军。这是一支听命于马克尔(Marker)将军的国民自卫军。这个时期的成员卡上的海德里希看起来年纪非常小,签名的笔触也很稚嫩,和他多年后的熟练瘦长的字体迥异。在1937年党卫队的调查问卷中,海德里希称他在1919到1920年间是马克尔军团的一员,而1920到1922年他从属于德意志民族保护与反抗联合会。他已经进入了政治世界,这一步将影响他之后的整个人生,然而,另一方面的影响也在引导着他的命运。

◎ 莱因哈德于1937年填写的调查问卷,这是他的第一份参政文件。